第1章引论(1)_第1页
第1章引论(1)_第2页
第1章引论(1)_第3页
第1章引论(1)_第4页
第1章引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傅丽Email:Tel:6183065容简介内容简介v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且核心必修且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专业基础课程。v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居民、企业等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前提出发,通过研究居民、企业等的选择行为以及相应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具体包括供求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效率、市场失灵等内容。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v经济学讨论的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

2、活,经济学讨论的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从摇篮到坟墓你到处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你到处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保罗萨缪尔森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v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v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v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v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

3、能力;v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与参考书v教材:教材:v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6版(1996年2月第1版)。v参考书:参考书:v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v2.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12年1月第19版(1948年第1版);v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6版;v4.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v5.美平狄

4、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v学习经历:学习经历:v1921年7月,高鸿业生于江苏徐州,1944年获交通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1946年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改学经济学。1952年到1954年,任美国贝克莱加州大学经济系助教,1956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被美国密苏里大学管理学院聘为商业统计学副教授。1957年,高鸿业先生响应祖国号召,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投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回国后,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v主要著作:主要著作:v

5、1.评萨谬尔逊经济学(1988年);v2.现代西方经济学(上、下)(1988年);v3.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9941996年);v4.西方经济学(1996年);v5.现代西方经济学词典(1996年);v6.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2002年);v7.译著有萨缪尔逊经济学第10版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v8.主持翻译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和萨缪尔逊经济学第12版。高鸿业先生,江苏徐州铜山县人,1921年出生,无党派人士,我国经济学界杰出教育家,西方经济学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资深翻译家,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荣誉教

6、授。于2007年5月17日上午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翻译和评论西方经济学的代表性教科书和经典专著v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为数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是有代表性的教科书,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为数众多的西方经济学专著中是经典专著。应商务印书馆之约,高先生先后翻译了这两部西方经济学名著。v改革开放初期,萨缪尔森经济学中译本的出版,对我国读者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多数读者很难辨别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非。高先生认为,自己的责任不仅是把萨缪尔森的教科书翻译过来,介绍给中国读者,而且有责任为中国读者正确导读。为此,除了写作译者序,他从1984年下半年起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上

7、连续发表10篇评萨缪尔森经济学的系列文章,对该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论。后来,这些文章汇集成册,以评萨缪尔森经济学为书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这一专著在当时代表了国内系统研究和评论西方经济学的最高水平,对青年学子正确研读西方经济学产生了导向性的正面影响。v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的文字,连萨缪尔森等都感到晦涩难懂,翻译成中文的难度当然更大。原中译本译文带有早期白话文的特点,高先生按照商务印书馆的要求,用标准的现代汉语重译了通论全书,并对书中许多疑难之处加了重要译注,为我国读者阅读提供了很大方便。为了全面评价凯恩斯的通论,正确引导读者研读此书,高先生还撰写并出版了题为一

8、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的专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保罗保罗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经济学v 萨缪尔森的巨著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经济学流传颇广,被翻译成日、流传颇广,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德、意、匈、葡、俄等40多种文字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现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现在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将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作为专业教科书。 保罗萨缪尔森(1915-2009)v保罗

9、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的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其父亲法兰克萨缪尔森是一名药剂师,1923年其家搬到芝加哥居住。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被誉为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v萨缪尔森的三大主要贡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

10、肯尼迪减税方案”;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该教科书就是流传颇广的经济学,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40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位美国人。v萨缪尔森出身于经济学世家,其兄弟罗伯特萨默斯、妹妹安妮塔萨默斯、侄子拉里萨默斯均为经济学家,另一个侄子则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格里高利格里高利曼昆曼昆 曼昆在1998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已家喻户晓。本书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

11、其英文原版现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 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但真正使他成名的还是宏观经济学一书,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92年,受到各界好评,包括素以尖刻闻名的克鲁格曼也高度评价,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级教科书之一。 约瑟夫约瑟夫尤金尤金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v1943年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v1964年,获阿墨斯特学院学士学位。v1967年,在他24岁的那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哲学搏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工作过的大学包括:耶鲁大学(19701974年)、斯坦福大学(1974年1976年)、牛津大学(

12、19761979年)、普林斯顿大学(19791988年)、斯坦福大学(1988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2001年至今)。v1970年,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正教授。v1979年,他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BatesClarkMedal),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作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v1993年,开始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v1995年,6月起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在此期间,他是克林顿总统顾问班子的关键成员。v1997年,到2000年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也曾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v2001年,他又

13、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seph Eugene Joe Stiglitz(1943年年2月月9日日) 斯蒂格利茨博士在信息经济学文献中堪称是被人们引用得最多的经济学家,在更广泛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领域内也是如此 。他所倡导的一些前沿理论,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标准工具。他所著的经济学在1993年首次出版后,一版再版,被全球公认为最经典的经济学教材之一,成为继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西方又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 平狄克平狄克 和和 鲁宾费尔德鲁宾费尔德v平狄克平狄克罗伯特S平狄克于1

14、97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和金融教授,也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包括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市场结构、市场力的决定因素、研发作用以及专利价值等。平狄克教授发表过大量的文章,并且出版了七本教科书,其中的三本已经被美国的高校广泛采用,微观经济学(与鲁宾费尔德合著)、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和不确定性下的投资。目前,他所编著的微观经济学一书在各大著名高校中普遍应用,如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IT等。除了学术研究和教学外,平狄克教授还是一些公共的和私人的组织的顾问。v鲁宾费尔德鲁宾费尔德鲁宾费尔德,

15、美国经济学家,与平狄克合著微观经济学,系统总结了之前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成为美国各大院校的首选教科书之一,中国近年来也逐渐开始采用该书作为高校经济学教材。第一章第一章 引论引论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第三节微观经济学概述第三节微观经济学概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v1.掌握经济学的含义;v2.掌握经济学家所要解决的问题; v3.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历程;v4.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v5.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v6.熟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西方经济学v一、一、经济(经济

16、(economy)的含义)的含义v二、二、经济学(经济学(Economics)是什么?)是什么?v三、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v四、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v五、五、怎样学好西方经济学?怎样学好西方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西方经济学v本书介绍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v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v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本上是由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中所形成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v宏观经宏观经济济学

17、学是由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中所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v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这两种经济理论加以综合,形成“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又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v20世纪70年代又加入了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的界定西方经济学的界定v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个体经济单位(如单个家庭或单个企业)为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v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活动为对象,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

18、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区别:区别:一、一、经济经济的含义的含义v古希腊文:古希腊文:oikonomia(家庭管理)v古汉语:古汉语:“经邦济世、经国济民”v19世纪后半叶日本学者日本学者神田孝平神田孝平借古汉语“经济”一词翻译了英文economy这个词。v现代汉语中“经济”一词系采用19世纪日本的译法,其含义已与古汉语中“经济”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而与西方现代语言中的经济一词相一致了。:经济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经济经济包括三方面含义(1)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2)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种经济活动;(3)节约、节省。二、经济学(二

19、、经济学(EconomicsEconomics)是什么?)是什么?v17世纪初:出现了“政治经济学”(用来指国家对经济事务的管理)一词;v此后两个世纪,政治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不再单纯地研究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对整个经济社会作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因此,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学者逐步用“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v经济学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涵盖了经济现象、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及经济政策等内容。它仅指经济理论。经济学经济学的一般定义: 经济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经济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用相对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

20、稀缺的生产资源于各种用途,以最大限度于各种用途,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地满足人类无限多样需要无限多样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的一门社会科学。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3W:v生产什么(what)?v如何生产(how)?v为谁生产(forwhom)?v生产什么(生产什么(whatwhat)?)?主要解决的是: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v如何生产(如何生产(howhow)?)? 主要解决的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许多不同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方法。v为谁生产(为谁生产(for whomfor whom)?)?主要解决的是:

21、谁来享受经济活动的成果?(即:经济馅饼该如何分配给社会上的每个成员?可见,为谁生产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收入分配的问题)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v包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个方面。v是研究和认识人类经济活动的性质、特点及一般规律的方法,是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形成和建立的基础。认识和把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一)经济学的方法论v方法论个人主义v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社会由个人组成,构成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唯一真实的基础是个体的人,离开了个体的人,社会就不复存在;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行为都是由个人做出的,一个社会或集体有所作为,总是经由相互合作的个人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22、社会或者集体是无法被具体化的,只有个人的行为才赋予社会或者集体以具体的意义;分析和研究个人的而心理和动机是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的出发点,只有进行个体分析,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应当是从个人到社会,而不是从社会到个人。v基本假设v完全理性完全理性、自利自利、均衡均衡。(二)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v演绎法v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v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v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v边际分析演绎法演绎法v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即先有一般假设和基本原理,然后运用它们来解释具体的经济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进行预测。v与演绎法相对应的是归纳法是指从众多的经验事实中找出一般性规律,归纳提炼出理论观点。v西方经济学重视演绎法而轻视归纳法。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v模型:模型:是对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现象的描述。v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和预测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v注意:注意:经济模型数学模型v(在经济模型的表达方式上,文字与数学符号、数字都可以用来建立模型,推导命题。西方经济学认为数学是进行逻辑推演的最有效手段,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观点比较规范和精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