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八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里学校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使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准确的一组是:( )(2分)A.炽热(zhì) 胆怯(qiè) 肖像(xiào) 油光可鉴(jiàn) B.绯红(fi) 诘责(jié) 管束(sù) 藏污纳垢(gòu)C.滞留(zhì) 禁锢(gù) 执拗(ào) 哄堂大笑(hng) D.解剖(pu) 氛围(fn) 脂粉(zh) 叱咤风云(zhà)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2分)在这叫声里充满着对

2、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 的力量、 的火焰和 的信心。A.愤怒 热情 胜利 B.愤怒 热烈 胜利 C.气愤 热情 胜利 D.热情 愤怒 胜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B.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C.通过这次社区活动,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D.练武术和学舞蹈的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4.下列句子中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3分)A.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反复、拟人)B.现在,我已经掌握了语言的钥匙,急于加以使用。(比喻)C.像

3、米开朗基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的大胡子。(比喻)D.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反问)5.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4、;            ,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5、0;       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6、古诗文填空(8分) ,天涯若比邻。 念天地之悠悠, . ,举杯消愁愁更愁。 ,绝

6、胜烟柳满皇都。春蚕到死丝方尽,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自缘身在最高层。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能够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7、那是在学跳舞。”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个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8、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

9、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7、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外貌描写)B、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描写)C、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到:“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是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语言描写)D、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神态描写)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

10、,兼以满房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这里是讽刺的说法。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B、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模糊:不清楚C、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漂亮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9、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一句中的他们是指深受日本军国主义影响的日本青年。B、“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

11、他们疑惑。”这句话表明作者认同他们的观点,因为他深知自己是来自弱国的留学生。C、“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意见的变化”指“我”决定弃医从文。D、本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叙事线索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内在线索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10.“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中特意提到“我”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1.作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里所说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各指什么人?(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共16分)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

12、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 )模糊的,没有一个( )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13、。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欲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

14、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我“永久的悔”。12.作者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的原因是什么? (2分)13.文中划“ ”线的句子包含了母亲怎样的感情? (3分)14.你对文中“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如何理解? (3分)15.文章的结尾是:“这就是我永久的悔”。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4分)16.你读本文后,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你准备怎么做。(4分)(二)默读父亲 (14分)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

15、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  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  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  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 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

16、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  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  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  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  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  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

17、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  “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  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  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  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九岁初入大学的那年。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  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

18、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  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  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  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父  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  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 “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  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   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