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陈月娥摘要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农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课程资源匮乏的问题仍摆在农村语文教师的面前,成为开展的瓶颈。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农村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教师要放开眼界,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开发与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拓展阅读写作与生活体验的空间,搭建广阔的教学平台,创设丰富的教学形式,促进农村中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开展,提高教学效益。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中学;校本课程;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33-0010-0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视为语
2、文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要求语文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面对农村中学教育环境相对落后,与教育开展的总体形势不相适应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农村的实际,彻底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开掘并且有效利用地方教学资源,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两大问题。首先,语文教学资源相比照较匮乏。其一是图书馆设施简陋。在藏书规模上,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图书馆未能到达国家要求的标准。其二是图书馆的藏书陈旧过时。一局部学校的图书馆无人问津,导致图书更新速度慢。其三是图书馆藏书结构不够合理,种类不够丰富。随着课程的调整,教材、教学大纲的变化,有些图书、资料已与时代脱节,逐渐失
3、去了原有的参考价值,能够满足课程教学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优秀图书非常少。其四,受家长受教育程度及观念影响,农村中学学生的家长很少给孩子购置图书。有局部家长重视学生学习,但所购置的图书也局限于参考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量严重缺乏。其次,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严重缺失。很大一局部中学语文教师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不少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是课堂,过分重视课堂传授的知识,轻视课外阅读及实践。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教师过分注重课堂知识的输灌及强化,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以期学生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数,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他们语文
4、素养的开展,并形成恶性循环;其次是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无视学生课堂外的所见所闻及情感体验,无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虽然也提倡“观察生活,实践体悟,但仅限于口头指导,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最后,课业负担重,学生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阅读与实践便成为一种奢侈的梦想。针对以上两大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立足农村实际,合理开发外乡资源,并融入传统文化,建设特色校本课程。一、打破单一课堂模式,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例如可以大范围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让书流动起来,这样学生的阅读资源也会成几何倍数增长;可以发起“我为学校捐一本
5、书活动,让学生将已经阅读过的书籍拿出来分享,班级也可建立图书角,促成图书交流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我校就相继开展了“书香班级“读书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此外,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图书馆建设力度,根据调查研究,精心挑选,购置适合学生阅读的优质图书。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或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二、以选修课为基点,建设特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根底设置的课程。农村地区在自然、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经过设计,很多能成为语文课程教学资源。教师只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加以利用
6、,校本课程就能实现与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走向自然发挥农村特色,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从山川景物中吸取灵气。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文明的教育情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让学生走近自然,从中获取乐趣,受到教育。确实,教学活动与任何活动一样,都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不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处于真空中的教学活动是没有的。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较,语文教材中浓厚的生活色彩显得尤其突出,因此语文教学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的。而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观察,日常生活中就有一片广阔的语文天地。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内进行外,更应该与课外生活相融合。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
7、校园的角角落落,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特色自然、社会环境,在平安有序的前提下,让学生進行户外采风。地处农村,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荫浓浓的树林,鱼嬉虾戏的溪流,都是大自然的活教材。相信见识了大自然这一片广阔的天地之后,学生再次吟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定能心领神会。2.走向社会“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到语文的存在。家庭和社区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中学学生家长的阅历各不相同,职业背景也各有特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了解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的情感更丰富。这样当他们解读?背影?目送?时,相信他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8、教师也应该鼓励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社会,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同时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与社区活动,多接触社区的人或事,从而增长见识,使社区活动成为学生观察社会的一扇窗户。教师还可以与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联系,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考察,比方农产品的生产,鸽群的饲养等。通过观察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之后,对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生活场景会更熟悉,对书面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当学生学习?观乂麦?观祈雨?时,他们定能在脑海中再现场景。这一系列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3.传统文化进课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
9、的渗透,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乡土艺术历史悠久,能表达本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例如闽南文化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除此之外还有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歌仔戏等等。2021年底,泉州木偶剧团曾进我校演出?红岩?木偶戏,让学生深切地领略了闽南传统木偶剧的独特魅力。我也曾尝试把地方戏曲剧本与元杂剧剧本?窦娥冤?进行比照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表达样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又尝试把传统地方戏剧与闽南民俗文化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且将其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崭新平台,让学生写地方传统剧目的
10、观后感、改写剧本,开展“民俗文化我知道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学会了创作交流,学会了推介传播,学会了探究合作。让艺术走进课堂,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综上所述,农村中学在根底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自身开展的时机。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也有收获。教师要建设有特色的农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向自然、社会与生活,与传统文化相融相生,复原生活的本色,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才能够真正浸润修养,启智育人。责任编辑
11、农越华猜你喜欢农村中学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农村初中利用社区资源实施STEM课程的策略研究新课程·中学(2021年8期)2021-09-12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分层教学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1年5期)2021-06-15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1年4期)2021-09-07?理财我先行?小学生理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1年12期)2021-08-26专业群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模式研究商情(2021年31期)2021-07-29基于垦牧文化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21年14期)2021-07-29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