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2.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3.体会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明白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
2、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个伟人,我们称其为"亚圣",有谁知道老师说的是谁呢?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写就了一本著作孟子,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善论",这与后来的主张"性恶论"的荀子的观点截然相反。今天我们就要学一学出自孟子之手的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板书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思考如下问题。思考:本
3、文具体讲了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主要通过列举6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而这6个人又都有相同点,即都是出身低微,但最终经历过磨难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伟业,从而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3.精读课文,体会道理(1)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语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解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明
4、确: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此句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要经历磨难的考验,必须使自身具备超乎常人的素质。"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该如何理解?明确: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
5、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该句从个人延伸到国家,道理相同。最后全篇的末句再次将本文的观点明确了出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明确: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即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2)针对问题,探究体悟。本文在讲述一个道理的时候,为什么在开篇先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明确: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道理的得出更加有说服力。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应该经过哪
6、些考验呢?明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曾益其所不能",才能使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从而使这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4.拓展延伸,体会道理结合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明确: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5.小结作业,升华情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课下同学们再去搜集有关名言警句类的故事,并将读完之后的感想写出来,字数400-600。生于忧患,
7、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和韵律,读出美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借助文言翻译的有效方法,正确地翻译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故事内容,感悟文章所给予的思考,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学习古人推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体会孟子说理文章的特色。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读出文章的感情和韵律,读出美感。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学习古人推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体会孟子说理
8、文章的特色。教学方式:诵读、疏通、讨论。教学过程设计:一:学习情境创设:青蛙的故事导入:一只青蛙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在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这次水还没有开,青蛙躺在里面,觉得挺舒服的,洗了个热水澡。最后,青蛙熟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很好,其实,古时候有个学者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谁?对,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你们对孟子了解多少?(学生讲关于孟子的方方面面,畅所欲言)最后师总结孟子的信息,用大屏幕放映,并请一个学生读,加深大家的印象。二:读,初步感知文本:通过齐读,对比读,
9、评价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上的感知,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读出停顿、节奏,读对字音,读出韵律和美感。教师激情澎湃的范读课文,让学生有个模仿的对象。(意图:不选择录音,主要是想让学生觉得老师能读得这么好,我也可以,而不是认为录音当然读得好,而我不行)。三:译,深入探索文本:在翻译之前,引导学生回忆老师教过的翻译的方法,如:“补”、“留”、“换”、“删”、“调”、“变”,“直译”和“意译”等方法。在翻译是要求同学们把老师教过的方法用起来。在次过程中,如遇问题,则可以通过请教同桌,前后桌和老师来解决问题,再无法解决,就写下来,留于全班解决。翻译要求:认真,高效。(在这一环节,老师准备了本课的重点
10、字词的解释,以备学生在提出问题和没有问题时(考学生的材料)落实重点词句用。)所有的难点解决,重点落实后,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读出韵律和美感。(生齐读)四:研读文本,探索中心:师:不错,同学们读的很好,说明你们很有悟性。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师:很好,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你们能不能找到证明这个论点的论据呢?生:六个人物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追问:是哪六个人?能不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呢?(引导翻译:讲出他们的故事,就是翻译的过程)追问:这句话是什么句式?生:排比句师:好,那请同学们根据排比句的句式来朗读这句。意图:用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引导学生朗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磅
11、礴,体会说理的气势。要求当场背诵下来。师:用这六个人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用这个问题引出另一个论据)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追问:作何解释?(引导翻译)从句式特点引导学生郎读,读出音律美。排比则要读出说理的那种不可辩驳的气势,体会孟子说理文章的特色。并要求当场成诵。师:这段里面讲了很多逆境成才的例子,你能否用“ 举于 ”的句式再举几个实例。(生讨论)师:文中还用了什么论据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人恒过喻”这段话的解读,要求学生根据前面“译”“读”“背”的模式,让学生离开老师的直接指导,去理解文本,探明中心。师:于人如此,那么一个国家如何?生:“入,出,过恒亡。”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译”“读”“背”的模式,理解文本,探明中心。追问:你能否也举几个因为安乐死亡的国家?生:纣王、隋炀帝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全日制劳动合同范本亮点
- 2025年红外线汽车尾气分析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关于合同违约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的理由
- 2025bt置换合同示例
- 2025技术咨询合同格式
- 《化学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金属制日用杂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休闲健身服务项目建议书
- 用友软件公司UHR考勤管理培训
- 2025年锌及锌合金材项目建议书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GB∕T 26077-2021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