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_第1页
常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_第2页
常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_第3页
常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_第4页
常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一、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n(一)、水稻害虫 n1、水稻螟虫n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 卵块主要产在离水面6cm以上的叶鞘上,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二龄以后蛀入稻株内为害,造成“枯心苗”、“死孕穗”。n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卵多产于叶片上,其次是叶鞘上,造成“枯心苗”、“死孕穗”。(一)、水稻害虫n1、水稻螟虫(一)、水稻害虫n1、水稻螟虫n施药时期: 2龄幼虫高峰之前施药n调查时间: 一般杀虫效果1-3天检查,采用“Z”字形选择螟害株50株,剥查被害株内的活虫数和死虫数。保证每小区剥查总虫数大于30头。(

2、一)、水稻害虫n2、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n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白色小点,纵卷叶成筒状虫苞,幼虫在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一)、水稻害虫n2、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n每小区采用五点取样,调查每百丛虫苞数,并剥查存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一)、水稻害虫n3、稻飞虱类n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n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使叶片枯黄。(一)、水稻害虫n3、稻飞虱类n每

3、小区采用平行跳跃线法随机调查10-20点,每点拍打2丛,将稻虱拍落在白瓷盆内,计算盆内稻虱的活虫数。(一)、水稻害虫n4、稻叶蝉类n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白翅叶蝉n若虫多群集在稻丛基部,成虫则在稻茎及叶片上为害,被害稻苗叶尖枯黄,严重时全株枯死。(一)、水稻害虫n4、稻叶蝉类n施药期:若虫2-3龄n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线法随机调查10-20点,每点拍打2丛,将叶蝉拍落在白瓷盆内,计算盆内叶蝉的活虫数。(二)、麦类害虫防治试验n1、麦蚜类n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n以成虫、若虫刺吸汗液和嫩穗汁液,影响植株生长,造成叶片枯黄、秕粒或空穗(二)、麦类害虫防治试验n1、麦蚜类n施药:苗期

4、有蚜株20%,百株蚜量10头左右,穗期平均5头/株。n药效调查:苗期,每小区“Z”字形五点取样,每点20株,调查每株苗上的蚜虫数n穗期:每小区随机20个麦穗,调查穗上的蚜虫数。(二)、麦类害虫防治试验n1、麦类地下害虫n蛴螬类: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n蛴螬成虫(金龟子)吃嫩绿叶片,形成缺刻或不规则的洞孔。幼虫主要取食植株地下部分如刚萌发的种、根茎等。(二)、麦类害虫防治试验n2、麦类地下害虫n蝼蛄类:东方蝼蛄、华北蝼蛄、台湾蝼蛄n蝼蛄产卵于土室中,苗期受害较重,咬断幼苗、幼根,造成枯株缺苗(二)、麦类害虫防治试验n2、麦类地下害虫n施药:播种整土时,主要采用药剂拌种,播种前土壤撒施颗粒剂和拌毒

5、土法。n药效调查: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样方(长303025cm),调查地下害虫的虫口密度,计算幼苗被害率。(三)、玉米害虫防治试验n玉米螟 Ostrinia nubilalisn以老熟幼虫在枯杆中越冬,卵多产于叶背中脉附近,初孵幼虫约1小时后开始分散,心叶期在喇叭口内取食,咬食叶肉,被害心叶展开后形成排孔。(三)、玉米害虫防治试验n玉米螟 Ostrinia nubilalisn施药适期:玉米田第一代玉米螟卵高峰期施药。n效药调查:每小区棋盘形取样5点,20株/点,剥查活幼虫数。计算每小区的被害株数及虫孔数。(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1、小菜蛾、菜粉蝶n小菜蛾主要以幼虫食害叶片,1龄幼虫孵化出不

6、久即潜入叶组织内取食叶肉,2龄出开始从叶组织内外出,多数在叶背为害。(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菜粉蝶的成虫和卵(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1、小菜蛾、菜粉蝶n施药适期:幼虫2龄期n药效调查:“Z”字形五点取样,每点定5-10株,处理前总活虫量在100头以上,调查整株叶片上的存活虫数。(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2、蔬菜蚜虫n菜缢管蚜(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桃蚜(烟蚜)Myzus persiae、瓜蚜(棉蚜)Aphis gossypiin群集叶背及嫩茎等处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植株生长不良。(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菜缢管蚜(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四)、蔬

7、菜害虫防治试验n2、蔬菜蚜虫n施药适期:蚜虫盛发期。n药效调查: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定5株,每株定有虫叶2叶,调查叶片上的蚜虫数。如为害重,也可逐叶分级。(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3、温室白粉虱n栖息在幼嫩叶背面,卵多产在嫩叶背面,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吸取汁液,被害叶片变黄萎蔫,可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发生。(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3、温室白粉虱n施药适期:当害虫有足够的密度时施药n药效调查:每小区最少随机定10株作物,并最少在1张已标记的叶上统计虫数。在早晨成虫不太活动时调查。也可分级记录。(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4、黄条跳甲 Phyllotreta vittatan成虫食叶为害,幼虫在土中专

8、食地下部分,剥食菜根表皮或蛀入根内形成隧道,使植株枯萎。以幼苗期为害最重。(四)、蔬菜害虫防治试验n4、黄条跳甲 Phyllotreta vittatan施药适期:使用土壤颗粒剂,在播种期或苗后施用。n药效调查:每小区至少随机取20株计算活成虫数。(五)、棉花害虫防治试验n1、棉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Teranychus cinnabarinusn主要在叶背为害,初时呈白色、黄色斑点,虫多时出现红斑。朱砂叶螨Teranychus cinnabarinus(五)、棉花害虫防治试验n1、棉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Teranychus cin

9、nabarinusn施药适期:当叶片开始表现为为害时施药n药效调查:每小区“Z”字形选择相同为害程度的棉株10-20株,并每株挂牌定2叶,调查虫数。也可分级:每小区“Z”字形调查100张叶片:0级无螨;1级1-5头/叶;2级6-20头/叶;3级21-100头/叶;4级100头以上/叶。(五)、棉花害虫防治试验n2、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n幼虫蛀入棉铃后形成“虫疣”或“虫道”和僵瓣。(五)、棉花害虫防治试验n2、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n施药适期:幼虫孵化盛期,且有5%棉铃虫被害时施药。小区面积要尽量扩大,最好200400m2,正

10、方形,以减少由于迁移而造成的影响。n药效调查:对角线五点取样,1020株/点,调查每株虫铃数。(五)、棉花害虫防治试验n3、棉铃虫Heliocoverpa armigeran幼虫蛀入花蕾,食花蕊和花柱,蛀孔较大,苞叶张开;从铃基部蛀入棉铃,造成蕾铃脱落。凡棉铃虫为害,虫粪都排泄在铃外。(五)、棉花害虫防治试验n3、棉铃虫 Heliocoverpa armigeran施药适期:一般选择为害较重的23代,第4代田间试验效果不佳。n药效调查:对角线五点取样,5株/点,调查每株卵、虫数、蕾铃被害率。二、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n(一)、水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1、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n

11、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等,试验时应选择感病品种。二、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一)、水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1、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n施药适期:叶瘟,一般在45片叶病害初发时或急性病斑刚出现进施药。防治穗瘟在破口和齐穗时各施药一次。n药效调查:每小区采用平行或对角线法调查2050丛(上部三片叶)或100个穗,逐叶(穗)分级计算发病程度。(一)、水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2、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nerisn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病,孕穗至抽穗期为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温有利病害的发生。(一)、水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2、稻纹枯病n施药适期:在纹枯病初发时开始

12、施药,一般情况下,用药1次的应在孕穗期之前施药,用药2次的,在分蘖末期和孕穗期各施药1次。n药效调查:每小区平行跳跃法定5点,每点定初发病稻丛5丛,每丛逐株分级调查。(一)、水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3、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n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害叶鞘。台风暴雨有利于发病。(一)、水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3、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n施药适期:初见发病中心时开始施药,根据药剂性能隔57天再施药1次。n药效调查:每小区“Z”字形取样,选择2550丛,每株逐级调查上部3片叶的发病程度。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5以下;2级占

13、1/3以下;3级占1/2以下,4级占3/5以上。(二)、麦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1、麦类赤霉病Gibberella zeaen自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基腐、秆腐和穗腐。抽穗扬花到乳熟期,气温较高,雨日较多,晚发病。(二)、麦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1、麦类赤霉病n施药适期:一般在齐穗到盛花期施药,隔57天施药1次。n药效调查: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个穗,逐穗分级调查。0级:无病;1级:感病占1/4以下;2级:占1/2以下;3级:占3/4以下;4级:3/4以上。(二)、麦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2、麦类白粉病 Blumeria graminisn主要为害叶片,且主要发生在叶片正面,发

14、病一般在525 ,以20 左右发展最快、冬春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的年份,适于白粉病的发生。(二)、麦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2、麦类白粉病 Blumeria graminisn施药适期:发病初期(拔节到抽穗期)开始施药,隔7天再施1次。n药效调查:每小区“Z”字形取样,选择50100株,开花前每株自上端取2叶,开花后每株取剑叶2叶。逐叶分级调查。(二)、麦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3、麦类锈病n秆锈病Puccunia gramins、条锈病P. triiformis、叶锈病P. reconditan34月多雨、多露,有利于条锈发生,45月高温多雨,有利于秆锈的流行。(二)、麦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条

15、锈病nP. triiformis(二)、麦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3、麦类锈病n施药适期:条锈在病害发生初期;叶锈病一般可以抽穗前后、病叶率达12%时。n药效调查: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20株,每株调查顶部3片叶,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三)、蔬菜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1、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n主要为害叶片,发病适温为1522 ,雨水多、雾大潮湿则病害迅速蔓延。(三)、蔬菜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1、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n施药适期:发病初期n药效调查: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定25株,每株上部和下部

16、事先分别标记好4叶,按病情分级调查。(三)、蔬菜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2、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n种植过密、通风和排水不良,光照不足及施氮肥过多等有利于发病。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三)、蔬菜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2、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n施药适期:同霜霉病n药效调查:同霜霉病(三)、蔬菜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3、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n田间有中心病株,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一般在开花末期最易感病。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三)、蔬菜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n3、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