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复习资料:一七年级下(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一、 感觉世界。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 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 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人有几种基本的感觉 听,嗅,视,味,触)3、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其中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不一样,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 测试病人额头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神经末梢对 热 比较敏感。 4、如果人丧失对冷热的感觉能力,有什么影响: 。(人如果丧失对冷热的感觉能力,在受到冷、热刺激时不会产生反应,会被烫伤或者被冻伤
2、,)5、描述嗅觉的形成过程: 。(气味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通过嗅觉神经将此信息传到大脑,产生嗅觉)6 嗅觉有什么特点:A B C D (适应性,不同的动物嗅觉敏感度差异很大,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嗅觉会逐渐减弱,同一种动物对不同物质的气味敏感程度也不同)7、舌上有 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舌头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 ,它里面有很多 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 的刺激特别敏感。(味觉感受器,味蕾,液态物质味觉,)8、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中,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味觉细胞接受刺激,通过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9、舌的不同部位对
3、 、 、 、 、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舌尖对 比较敏感,舌根对 比较敏感,舌两侧前半部对 比较敏感,两侧后半部对 比较敏感。(甜,酸,苦,咸,甜,苦,咸,酸)10、 、 、 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产生的感觉。(麻,辣,涩)11、为什么人在感冒时,嗅觉、味觉的灵敏度会降低? (1、因为鼻塞气味不能充分到达嗅觉感受器2、感冒时嗅觉细胞也能被流感病毒暂时损伤。3感冒时嗅觉灵敏程度会降低、4、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感觉有一定的 互通性、互相干扰性、互补性 因为感冒嗅觉灵敏程度会降低,而食物美味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嗅觉)12、感觉的形成:外界刺激感受器-形成信息(神经冲动)-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1
4、3、举例说明,嗅觉灵敏的动物为人类所利用。(警犬查毒品,警犬参加地震救人)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为什么? 。(嗅觉有适应性,长时间闻同一种气味会对这种气味的灵敏度降低,)15、为什么老人比小孩的嗅觉灵敏度要差? 。(因为嗅觉的灵敏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随着年龄增大,鼻腔中感受气味刺激的嗅细胞会减少)16、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在大脑皮层的 中形成的。(嗅觉中枢)17、皮肤的表层中没有 ,只有在 中才有。(神经和血管,真皮)二、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 叫声源。 、 、 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但
5、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震动停止,声音也停止(不过不一定就消失)。(振动,正在发声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液体、气体)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绍质。什么叫声波: 。 声波是传播声音的形式,科学上有很多应用,如 、 。(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内脏结石,科学家用声波探测海水深度)3、声音在不同的 、和 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在 中传播最慢。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每秒 , 米,气温升高一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 。声音在温度25时,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约每秒 ,在钢材上,每秒约 。(介质,温度,固体,气体,
6、340,0.6米1500米,5200米。)4、在同种物质中,声音的传播, 传的越快。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的速度最快,气体中最慢。(温度越高,)5什么叫回声: ( 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6、二胡、小提琴等是一种弓弦乐器,是靠什么发声的? 。(弦的振动)7、耳朵贴在足够长钢管上的一端,另一端让人敲一下,你会听到几声响,为什么? 。 (会听见两次,第一次是从铁,第二次是从空气传过来的,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快)8、百米赛跑时,为什么说终点记录员,不能听起跑枪声音响开始按表? 。(为了更准确记时,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7、米每秒,如果记录员等听到声音传到耳朵,运动员早已经起跑了)9、耳是人的 ,包括 、 、 三部分。外耳包括: 、 。中耳包括 、 、 、 。内耳包括: 、 、 。(听觉器官,外耳,中耳,内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半规管,前庭,耳蜗)10、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声波在耳廓收集后,经外耳道进入,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声音传到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听觉)11、 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 能正常振动。(咽鼓管,鼓膜
8、)12、什么叫失聪? 。完全失聪的原因有那些?1、 2、 。(由于某种原因,即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听到声音的状况,传导性耳聋是指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是指耳蜗、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或损伤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13、为什么遇到巨大声音时要张开嘴巴? (当我们听到巨大的声音。因声音对耳朵有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由外耳道进入耳朵,如此大的压力会导致鼓膜破裂,甚至造成耳朵出血。 如果在这时我们张开嘴,咽鼓管就打开了,这样就会使鼓室内外的压力一样,就减弱了雷声对耳内的震动。)14、耳朵还有 的作用。因为内耳的 和 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过于敏感的人,受到过
9、长或过强的刺激时,容易出现 、 和航空病。(保持身体平衡,半规管,前庭,感受器,晕车,晕船)15、为什么要用两耳朵听? 。(1、收集的音量大,2可以辨别不同方向的声源,316、乐音是指 。音调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简称赫。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高。所以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乐器发出的动听的声音,指感觉到的声音高低,物体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赫兹)17、乐音有三个特征 、 、 。一般人们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我们把低于 赫的声音叫次声,高于
10、 赫的声音叫超声。虽然超声波、次声波我们听不见,但狗能听见次声波,蝙蝠能听见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赫的声波叫 。B超检查就是利用 来检查人体内各器官的情况,超声探伤仪(金属)、声呐及回声探测仪等,都是利用了超声波。雷达就是利用超声波相似的原理确定目标的,不过它发射、接收的是无线电波。人们常利用次声波,建立接收站,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向度,音调,音色,20,20000,超声波,超声波,)18、响度是 。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跟人距离 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声音的响度越大。声学上,声音的大小通常用 为单位来
11、计量。符号是dB。(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声源远近,分贝)19、音调跟响度有什么区别?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音调只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向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反之,就小。 )20、音色: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发声体的 、 、 都能影响音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定不同。所以 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音色)2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
12、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的速度相同。22、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 噪音, 。我国规定工厂、工地噪声不超过8590分贝,居民区白天不超过50分贝,晚上不超过40分贝。噪声的控制:1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接收处减弱。噪声的利用有那些: 、 、 、 、 、 、 三、 光和颜色1、通常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有天然光源、人造光源。(问:电灯是光源吗?(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 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 。日食月食都是因为光的 造成的。(光源,不是,箭头的
13、直线,光线,直线传播)2、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 中光的传播最快,每秒达 千米。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一些,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四分之三。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等于 千米,这个距离叫一光年。光年是长的单位。(真空,3x10的5次方千米,9.46x10的12次方 )3、光的色散实验证明: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用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时,可以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是按 、 、 、 、 、 ,的顺排列的。(红,橙,黄,绿,蓝,靛,紫)4、红外线是指 。红外线的利用,如电视机遥控器。 叫紫外线。紫外线能
14、杀死微生物,常被用来消灭细菌,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拥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的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白光的色散实验中,红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线。白光的色散实验中,紫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线 5、 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不到来自它的反射光,因此,感觉是“黑色的”。物体呈各种色彩也是因为它能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黑色物体)6、自然界中的三原色是指 、 、 。彩色电视机上五彩缤纷的画面,就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红,绿,蓝)7、为什么窗玻璃看上去是无色的? 。(一般的窗玻璃是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眼睛看到的是由各种色
15、光的混合光,所以窗玻璃看上去是无色的)8、为什么夜间,人们在暗处可以看到亮处的东西,而在亮处不能看到暗处的东西? 。(站在亮处不能看清暗处的光,因为光没有照射到暗处的物体上,眼睛接受不到物体反射的光;而站在暗处却能看到亮处的物体,因为有光照射到亮处的物体上,物体能将光反射进入人眼。)9、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而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只能反射和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1、 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的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
16、射角都是零度, 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线。垂直入射的光线 ,与镜面平行的光线不发生反射。入射角是指: 。 法线是指 。(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上的现象。同一,法线,等于,按原路返回,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以入射点为垂足垂直于平面镜的直线,)2、光路具有 ,光的反射包括 、 两种, 叫镜面反射, 叫漫反射。(可逆性,镜面反射,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3、平面镜成 、 、 的虚像,像到镜面跟物体到镜面距离 。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可以 视野,
17、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可以用来制造 。(正立,等大,虚像,相等,发散,开阔,会聚,太阳灶)4、光的折射,折射角是指: 。 光从空气射向水和玻璃时折射的规律: 。 光从水、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将 ,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5、从上面看水或者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看上去物体的位置比实际 ,为什么: 。(高,因为人看到物体是因为池底射出的光经过
18、折射后进入眼睛,而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从上面看水或者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看上去物体的位置比实际高。)6、光的污染最常见的是 ,举例说明光的污染: 、 。(眩光,汽车灯光,电焊强光,高层建筑玻璃墙的镜面反射,)六、眼睛和视觉 1、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大脑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信息来自于眼睛。常见的光学仪器有: 、 、 等,透镜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做成,光线经过透镜后就会发生折射。(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2、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即将 ,这个点,叫作凸透镜的 , 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而凹透镜则使太阳光发散。物距指 。 叫像距。 叫实像。(一束平行光线会聚成一点,焦点,焦点,透镜到物体的距离,透镜到像的距离,光屏上形成的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这样的像,)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 u2f 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 实 像。(2)、当 fu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 实 像。(3)、当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 实 像。(4)、当uf时,可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 像,(像物同侧)。(5)、当uf时, 不能成像。4、说说照相机的原理: 。5、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肌 、脉络膜、视网膜)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兼爱》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年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地理差异(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药师肺炎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4套+答案
- 2025年全国工业锅炉G1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奥数启蒙题目及答案
- 常德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煤炭和石油购销示范合同
- 班级纪律班会课件
- 防性侵防溺水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
- 粮食商贸公司管理制度
- 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范
- 水利安全风险防控“六项机制”与安全生产培训
- 跨境电商物流风险管理-全面剖析
- IP授权合作及衍生品开发协议
- 2025年小学五年体育试题及答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术规范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编制说明
- 养老院房屋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