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计数器的设计_第1页
光控计数器的设计_第2页
光控计数器的设计_第3页
光控计数器的设计_第4页
光控计数器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州科技学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 目光控计数器的设计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院(系)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11月29日1课程设计的目的1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3设计方案14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21.1 工作原理21.2 功能说明25 单元电路的设计 65.1 光控电路部分65.2 脉冲整形部分65.3 加减信号产生部分 75.4 计数及数码管显示部分86 硬件的调试97 总结 9参考文献 12附录1 :原理图 13附录2 :元器件清单13附录3:实物图151课程设计的目的(1)熟悉逻辑门电路、集成芯片和 555定时器等器件的内部结构和 功能,合理运用其内部及其功能,完成相

2、应的设计工作。(2)学会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如:Mutisim。(3)能够对电子电路、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等一些相关与电子和焊接等方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并独立对其进行测试与检查。(4)这次试验对焊接技术、排错调试、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得到了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并进一步巩固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2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基本功能:(1)使用逻辑门电路、集成芯片及555定时器等器件完成光控计数器的设计;(2)使用光敏元件采集信息,通过调整进行计数;(3)采用2位数码管进行计数,计数范围在 0-99,可进行复位。扩展功能:对进出加以区分,进入时计数器进行加,出去时计数器进行减。3设计方案整

3、个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光控电路、触发脉冲、加减计数、显示译码和数码显示,其系统整体框图如下:图3-1 系统整体框匿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4.1 工作原理首先由光控电路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由555定时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和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触发脉冲, 输出计数脉冲信号。再通过计数器和译码器,在数码显示管上显示数目 的增加或减少,实现自动计数的功能。4.2 功能说明光电转换电路:光电转换电路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系统所需的电信 号。由于需要进行数目的加和减的运算,此部分需要两个相同的光控电 路。每个电路的组成为:一个发射管,一个接收管,同时还有一个370欧姆和一个5.1K欧姆

4、的电阻。接通电源后,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射来 的红外光线。当有人通过两个二极管间时,内阻减小,集电极输出低电平,送至施密特触发器。时钟脉冲产生电路:对于双D触发器所需要的1000Hz的脉冲, 由于在本课题中电路对脉冲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而晶体振荡需要 分频,所以采用了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使其产生需要的 方波作为触发器和计数器的CP脉冲。时序控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在本课题中主要用于判断计数的增加或是减少,在此选用了一个 D触发器、三个74LS00芯片来实现。设计思路如下:设初始状态为 0,由光控电路部分产生的两列脉冲分别为A, B,设置计数器为增加状态时,如图 4-1所示。11/111

5、/0图4-1增加状态时序逻辑分析图如上图时序逻辑分析图所示,可得真值表如表4-1所示:表4-1增加状态时序控制电路真值表Word资料ABQ (t)Q (t+1 )Z0000001000100101100000100011001011011111得卡诺图如图4-2所示:因此,得(4-2)0001111001111图4-2增加状态时序控制电路卡诺图Q (t+1 ) =AB ' +AQ(4-1)二(AB ' ) '( AQ )(4-3)Z=ABQ (t)同理:设置计数器为减少状态时,其时序逻辑分析图如图4-3所示。11/101/0图4-3减少状态时序逻辑分析图如上图时序逻辑分

6、析图所示,可得真值表如表 4-2:表4-2减少状态时序控制电路真值表A B Q (t) Q (t+1 ) Z0000001010100001100000100011101010011111得卡诺图如图4-4E:图4-4减少状态时序控制电路卡诺图所以:Q (t+1 ) = BA' +BQ(4-4)=(BA' ) ' ( BQ) '(4-5)Z=ABQ (t)(4-6)计数和译码和显示部分:计数和译码由两个计数器、两个译码器和两个数码管来完成,用于接收计数脉冲信号并将其转化成单独的信号输出并显示。在本课题中选用了74LS192加减计数器、74LS47和共阳极LED数

7、码显示管。5单元电路的设计5.1 光控电路部分如图5-1,采用两个开关模拟两个光电管对,平时保持高电平,当 有人通过,遮住光路时,输出低电平。在实际电路中,对于红外发光二 级管,正极接一个510欧姆的限流电阻后接电源,负极接地;对于红 外接收管,负极直接接电源,正极接一个 3K欧姆的电阻后接地。脉冲 信号从电阻上引出。VCC-pj 5 VJ2p I >J vCKey = ajiKey = B图5-1光控电路部分电路图5.2 脉冲整形部分用555芯片构成单稳触发器,每次触发产生一个1s左右的方波脉冲(仿真时为10ms)。目的是将实际中可能不重合的脉冲信号变为重 合的信号,同时,由于此触发器

8、不具有重触发的功能,所以此电路还兼 Word资料有消抖的功能。脉冲整形部分电路图如图 5-2所示。图5-2脉冲整形部分电路图5.3 加减信号产生部分此部分由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由两个与非门构成的基本 RS触发器 及三个与非门构成。(如图5-3)U15BB74LS74D图5-3加减信号产生部分电路图A、B分别为经整形后的脉冲信号。与非门 C的输出作为计数器 74LS192的减计数信号;与非门 D的输出作为计数器74LS192的加计 数信号。5.4 计数及数码管显示部分计数及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图如 5-4所示。计数部分由两片74LS192异步级联而成。从低位的 QA、QB端和 高位的QB端经与门引出

9、异步清零信号,实现计数到28时+1回到00。 实际中,与门由一个四输入与非门74LS20和一个二输入与非门74LS00 构成,仿真中直接使用与门。从高位的QD端经与非门引出异步置数信 号,实现计数到00时-1回到99。开关的作用是手动清零功能,可以用一个复位开关实现(实际中是 需要时用导线直接接电源),仿真中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实现,并与异 步清零信号经过或门接到74LS192的清零端。显示部分由两个共阳数码管和与其相配的译码器74LS47构成,限流电阻为300欧。VCCVCC二14R3R42622721152212 1149VCCVCCA BC D126126VCC42VCCQQ741S192

10、D37VCC354443downU12OR22X8DIP300 Q2X8DIP300 QU10 74LS47DU674LS192DOOOOOOO7 VCC VCC5VOO&&SU7 74LS47DA B CD,U17A 74LS11NU11B74LS00D图5-4计数及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图6硬件的调试在实际电路搭建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一,低位的74LS192 的地线未接,导致计数产生混乱。其二,加计数时会在基本RS触发器的B信号的输入端产生了一个毛刺,产生的原因未知,解决方法是加一 个较大的吸收电容,电容为1uF,小电容不能吸收干净。其三,由于是 两片计数器是异步级联,

11、所以在计数到 20后-1会产生一个瞬间的29 信号,此信号会是计数器清零,解决方法是在清零信号端加一个大电容 (10uF),吸收这个瞬间的清零信号。7总结两周的数电课程设计,印象最深的是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 须要有一个好的设计。设计思路是最重要的,只要设计思路是成功的, 那设计已经成功了一半。其次还要有耐心,要有坚持的毅力。在整个 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各个单元电路的连接及电路的 细节设计和检测上,如CP脉冲的供给通断,计数器的进位连接等。 在整个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实践,其过 程很可能相当烦琐,有时花很长时间设计出来的电路还是需要重做, 那时心中未免有

12、点灰心,有时还特别想放弃,此时更加需要静下心, 查找原因。止匕外,团队精神和老师的指导对本次课题的完成也是相当 重要,在此对我的合作伙伴和指导老师表示感谢。总体来说,这次课 程设计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 中,特别有趣,培养了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体会到了 设计电路的艰辛的同时,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心得体会。Word资料参考文献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石(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谢佳奎.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4门宏.怎样识别和选用集成电

13、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5中国集成电路大全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附录1:原理图VCCVCCVCCT 5VVCC5VU3B74LS00DSTU3ACONU5B2PRKey = SpaceC374LS74Y10k。OUT U16555_TIMER_RATEDVC5V5VKey = SpaceDISTHRTRI74LS00D-2CLRABCDOOGRLBBABC DR32X8DI300U10AB CDOOG:47DAB C DR LBB 5552ER RATEDVCC.RST OUTDISTHRTRICONR21 10k QGNDVCCJ3U1AB CD74LSUU1CU1374LS192D00D74LS00D74LS192DDNL-U15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