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看火工点炉培训集团公司为吸取个别单位加热炉因烧嘴阀门内漏,点炉操作 过程中发生爆炸重大生产事故教训,确保加热炉操作的精准化, 杜绝煤气事故发生,特制订了煤气使用设施点炉动火作业实施作 业票制度。一、煤气安全基础知识1、 煤气性质煤气是在炼钢、炼铁、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CO的可燃性混合气体。由于制气原料和煤气的生产、回收方法不同,所以 各种煤气的组成部分及所占的百分比也不同,常见的有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常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表1-1常见煤气的成分成分 煤气GCOCO2H2N2O2CmHnCH4其他焦炉煤气5-81.5-355-603-50.4-0.82-423-28高炉煤气2
2、3-3016-182-451-56<0.8-10.2-0.5转炉煤气60-7015-20<1.510-20<2(1)焦炉煤气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 0.3623 ,热值 16800-18900KJ/m3,着火温度 550-650 C ,爆炸极限4.5%-35.8%,理论燃烧温度 2150c左右。(2)高炉煤气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高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9-1.1 热值3349-4187 KJ/m3,理论燃烧温度1500c左右,着火温度730c 左右,爆炸极限 30.8%-89.5%,含N和CO之和近70%会致人窒 息。(3)转炉煤气转炉
3、煤气是无色、无味、高毒的易燃易爆气体,热值 6800-10000 KJ/m 3,着火温度 530 C,爆炸极限 18.2%-83.2%。转 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比高炉煤气高。2、煤气事故了解煤气事故的控制要素,只有将煤气控制在可接受的安全 范围内,才能用好煤气这个二次能源,遏制煤气事故的发生。(1)煤气中毒事故煤气中毒有时也被称为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CO具有多种引起缺 氧的作用,具与血红蛋白(Hb)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能 力要比02与血红蛋白(Hb)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能力大 200-300倍,阻断了血液输氧,是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 煤气区域 工作环境中允许 CO含量及工作时间
4、的规定,见下表:允许工作时间COEWM C24ppm可较长时间工作CO含量不超过4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CO含量不超过8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CO含量不超过16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2)煤气的爆炸事故煤气浓度进入爆炸范围,就有爆炸的可能。通常认为,煤气 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各类煤气的爆炸范围取决 于各组分的爆炸极限与浓度。COH2CH4爆炸范围焦炉煤气69586022254.535.8高炉煤气26292.03.00.10.430.889.2转炉煤气63662.03.018.283.2发生炉煤气273171
5、0161821.567.5(2)煤气着火事故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三要素缺一燃烧不会发生;几种常见点火源的温度火源名称火源温度(C)火源名称火源温度(C)火柴焰500650烟头(中心)200800打火机火焰1000烟头(表面)200300焊割火花2000石灰遇水发热600700烟囱七灰600机械火星1200汽车排气管火星600800煤炉火10003、煤气事故的预防(1) CO监测报警装置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并把信号传送到管理室内。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
6、pm)。 ( GB6222)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要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并经取空气样分析,其含氧量接近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含氧量。( GB6222)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 GB6222)(2) 其它安全技术设施:如: 高低压声光报警、自动切断装置、吹扫装置、泄爆装置、切断阀、排水器、放散装置、控制系统、应急用防毒仪器等。二、煤气安全作业1 气体置换煤气设备或管道停送煤气,都必须进行气体置换,这是停送煤气安全作业的重要环节。( 1)置换方法。 直接置换法,煤气设备和煤
7、气管道在启用前或开始输送煤气前,直接用煤气置换,并取样分析,以煤气中含氧量不超过l%为吹扫置换合格的标准。这种方法危险性较大,其混合气体必须经过从达到爆炸下限到超过爆炸上限的过程,存在着发生着火、爆炸的严重危险,一般不宜采用。 烟气置换法,用煤气在控制空气比例下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作气体介质,经冷却后导入煤气设备或管道内,以排除空气或赶掉煤气。烟气中虽含有1%勺CQ但低于它的爆炸下限,且烟气中含有大量氮气和二氧化碳,对可燃气体有抑爆作用,因此这种置换方法是安全的。它多用于煤气发生炉等煤气设备及其管道设施。据某企业的实际经验,用所使用的燃烧设备产生的合格烟气作为气体置换介质,其合格标准定为烟气的含
8、氧量在1%以下、C%量在2%Z下,其余为 N或CO气体,这是安全可靠的。 惰性气体置换法,用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置换管道或使用煤气的工业炉窑等煤气设备、设施的煤气或空气,这是较理想的安全可靠方法。 蒸汽置换法,冶金企业和不少企业采用蒸汽置换煤气和空气,一般每300400m管道设计一个吹扫点,吹扫蒸汽耗量为管道容积的 3 倍,压力为1.2kg/cm 2(绝对压力)。( 2)置换顺序。煤气设备、设施需分段进行吹扫置换,其置换顺序,视煤气设备、设施的情况不同而异。( 3)置换时间。置换时间,应以达到合格的停送煤气操作的气体标准来计算,一般在30 分钟左右。( 4)置换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栓、
9、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火源;2 盲板作业2.1 停炉时眼镜阀的切换操作程序:( 1)停炉切换手动或电动眼镜阀作业前,先关闭眼镜阀前手动或电动蝶阀,然后打开炉子末端煤气放散阀。( 2)关闭蝶阀后,通入氮气吹扫煤气管道至少20 分钟。( 3)切换手动或电动眼镜阀时,先关闭氮气吹扫阀,检查周围应无闲杂人员、明火作业(包括吸烟),并设立警戒人员进行监护,随后切换眼镜阀。( 4)眼镜阀切换完成后,再打开氮气阀门吹扫煤气管道并保持。2.2 点炉时眼镜阀的切换程序:( 1)首先检查确认眼镜阀前手动或电动蝶阀处于关严状态。( 2)然后关闭氮气吹扫阀门,并将氮气软连接管解开。( 3)切换眼镜阀时,必
10、须清理眼镜阀周围无关人员和明火作业(包括吸烟),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手动或电动眼镜阀的切换操作。( 4)眼镜阀切换完毕后,应用便携式煤气检测仪检查有无煤气泄露,无误后方可进行点炉操作。3 停送煤气操作停送煤气操作属特殊危险作业,必须由煤气设备所属单位事先制定作业计划(包括停送煤气指示图表、检修工程计划、具体停送煤气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等),确定人员组织及分工,并申请批办作业手续。4 1)送煤气操作。送气作业的实质是将管道内的空气,置换为生产使用的煤气,其作业步骤和要求如下: 全面检查煤气设备及管网,确认不漏,不堵, 不冻, 不窜,不冒,不靠近火源放散,不放入室内煤气,不存在吹刷死角和不影响后续工程
11、进行; 打开末端放散管,监视四周环境变化; 抽盲板; 从煤气管道始端通入氮气(或蒸汽)以置换内部空气,在末端放散管附近取样试验,直至含氧量低于1%。 打开管道阀门,以煤气置换氮气,在管道末端放散并取样做爆发试验三次,至合格后关闭放散管; 全线检查安全及工作状况,确认符合要求后,通知煤气调度正式投产供气。 2)停煤气操作。停气作业不但要停止煤气管道输气,而且要清除内部积存的煤气,使其与气源切断并与大气连通,为检修或改造创造正常作业和施工的安全条件。其作业步骤和要求如下: 全面安排和准备好停气的条件,包括煤气来源的切断方式及其安全保障措施、准备吹扫中间介质(氮气或蒸汽)的连接管、放散管及阀门的功能
12、检查,以及准备防护用具、消防用品和检测仪器设备等; 通知煤气调度,具备停气条件后关闭阀门; 开末端放散管并监护放散; 通氮气或蒸汽吹扫管路,进行气体置换; 堵盲板; 继续进行吹扫放散。 通知煤气调度停气作业结束 进入管道内部工作,必须经取空气样试验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后,发给许可工作证4 加热炉送煤气和点火操作加热炉的燃烧系统,包括炉前管道、燃烧装置和燃烧安全监控装置三大部分,采取先进、合理的设计是加热炉安全的基础,而在实际作业中至关紧要的是加热炉送气和点火操作,它们发生事故的频率亦较高。其作业步骤和要求如下:( 1)点火前的准备: 检查炉前煤气压力及有关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压力过低或有波动时,应
13、查出原因,排除故障; 汽化冷却汽包水位控制正常、各泵运行正常、安全附件合格。 炉体水冷件水循环正常。 确认煤气主管上的快速切断阀、放散阀处于打开状态;各煤气支管进气换向阀、各煤气支管换向阀前手动阀门、取样阀、烘炉管的手动阀全部处于关闭状态。 装出钢炉门全开,空气鼓风机、空气和煤气引风机开启,空气侧和煤气侧引风机入口电动调节阀开度50以上。 烘炉用到的各仪表、微机控制系统有效。 加热炉周围与点炉无关人员全部撤离。 提前准备好与点火有关对讲机、CO报警仪、点火棉纱、火把等各种工具。( 2)送煤气前,首先将煤气管道进行氮气置换,连接氮气吹扫管线并吹扫置换煤气管线中的空气或混合气体(吹扫氮气阀门开度应
14、适度,煤气管道压力不得超过5000 Pa) ,吹扫 20 分钟,关闭吹扫口并脱开氮气。( 3)抽盲板,放散20 分钟,做煤气爆发实验,三次合格后关闭放散管。如果煤气成份不合格,则对煤气继续放散,直至检 查合格为至。( 4) 煤 气 必 须 保 持 正 常 压 力 , 点 火 前 烟 道 吸 力 应 为 150300mm2O,高炉煤气炉温应达到 800 C,焦炉煤气炉温应达到 650;( 5)炉子点火时,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凡送煤气前已烘炉的炉子,其炉膛温度超过1073K(800 )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 烧。( 6)当第一次点火不着或点着
15、后熄灭时,应立即关止烧嘴的阀门,查明原因,并向炉内通风直至炉内混合气体彻底排除后,方准重新点火。附:使用煤气炉窑点火作业票xx集团有限公司使用煤气炉窑点火作业票记录编号 SAAQ446/01-05M:申请单位计划点炉时间年 月日炉窑名称炉窑点火操作要求: 送气前要全面检查,关闭人孔,排水器充满水保持溢流,关闭炉前烧嘴,打开末 端放散管。 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达到要求。 炉窑点火前,先开引风机,使炉内系统具有f负压,并监测炉膛,确认炉膛内 无爆炸性混合气体。点火程序:必须先点火后送煤气,严禁先送煤气后点火 。凡送煤 气前已烘炉的炉子,具炉膛温度超过1073K(800oC)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
16、但应严 密监视其是否燃烧。 送煤气时不着火或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 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 凡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时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送煤气燃着后,再 逐步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烧嘴,然后再停鼓风机。 点火时,煤气压力必须在1000Pa以上,低于1000Pa以下,停止使用(发生炉系 统除外)。 送煤气后,应检查所有连接部位和隔断装置是否泄漏,氮气吹扫阀关闭并脱开。炉膛可燃性气体监测情况:监测时间_1监测点气体类别监测结果监测人点炉确认人时分时分时分点炉作业负责人意见:点炉作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产权单位安全科意见:安全科现
17、场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点炉前煤气经做爆发试验或含氧量分析三次是否合格(含氧量小于1%取样时间取样地点气体类别监测结果监测人点炉确认人时分时分时分注:该作业票一式两份,第一联监测方留存,第二联有炉窑点火方留存。三、案例学习案例一:2009 年 1 月 13 日 2 号加热炉空气主管爆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2009 年 1 月 13 日 15: 50 分左右,接电气通知2 号加热炉可以开鼓风机,乙班看火工在1 号台操作面板上启动地面上鼓风机,鼓风机启动后约10 秒, 2 号炉顶即发生爆炸,经现场查看,发现2#炉顶西侧空气主管爆裂。( 2)操作过程上午 8: 00 停机检修后,甲班看火工开始对2 号
18、加热炉进行停炉操作,先将换向阀从微机上隔离,然后到现场从预热段往前关闭每个煤气烧嘴的手动阀,手动阀关闭后,打开炉门从炉头往炉内观察,无烧嘴燃烧,由于电气需要处理2 号加热炉鼓风机和天车高压电缆,8:30 左右停空气鼓风机和煤气引风机,12 : 00 左右按检修要求停空气引风机。14: 00 左右,检修车间安排人对炉底风机插盲板隔离,准备使用地面风机。中班接班后,乙班看火工对煤气烧嘴手动阀关闭情况又进行了确认,地面鼓风机具备开机条件后,到现场手动打开鼓风机出口阀,关闭入口阀,然后回1 号操作台操作,即发生爆炸事故。( 3)原因分析停鼓风机后,空气管路进入煤气是本次事故的根源,虽然每个煤气支管已把
19、手动阀和切断阀两道阀门关闭,但可能存在实际关闭不严的阀门(虽然从指针上看每个阀门是关闭的,而且也已经关不动),煤气通过烧嘴进入炉内后,虽然炉内温度在700以上,但并没有完全燃烧,因为鼓风机已停,炉内的热气(含有煤气成分)通过空气烧嘴进入空气管路,当开鼓风机后,空气管路中快速进入空气达到爆炸极 限,即发生爆炸。另外,由于检修,使用煤气量下降,燃气送的全为焦炉煤气,而焦炉煤气的爆炸极限为4.5%-35.8%,下限非常低,混入少许就易发生爆炸。( 4)吸取教训有效切断煤气。停炉 2小时以上,就关闭总管眼镜阀,进行放散、并用氮气吹扫。 2 小时以上停炉再点炉时,先开空气引风机,待管路内聚集的废气排走后
20、再点炉。空气总管安装泄爆膜。(按设计规范应该有,但本炉没有。)案例二: 2009 年 7 月 18 日 1 号加热炉空气主管爆事故分析2009 年 7 月 18 日,白班(丙班)12: 20 左右,看火工发现1#炉微机画面信号故障,换向阀和鼓风机、空煤气引风机运行指示均变成灰色,判断是1#炉控制模块掉电,随即告知调度,电气人员12: 30到 1#台恢复模块供电,恢复供电后微机控制画面显示换向阀全部处在“关闭”状态,鼓风机、空煤气引风机已停,12: 35 左右丙班看火工随即在微机上启动鼓风机,风机启动后大约几秒钟听到炉顶有一声爆炸,立即停鼓风机,现场查看发现空气主管南端泄爆膜爆、风机入口阀坏,随
21、后停炉吹氮气。原因分析:控制模块掉电导致鼓风机停,空气管路进入煤气是本次事故的根源。导致煤气进入空气管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风机掉电后,看火工未能按照风机掉电应急预案要求对炉内情况进行确认,看是否有烧嘴关闭不严,仍在燃烧,以便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关闭手动阀,有效切断煤气,而是仅凭经验,供电恢复后就直接启动风机,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因该炉已处于检修末期,各种阀门的密封性能下降,虽然控制模块掉电后换向阀已自动关闭,但存在实际关闭不严的阀门(该种阀门不能做为可靠的隔断装置,事后查看炉内确有烧嘴在燃烧),也是本次事故的的原因之一。案例三:关于能源动力厂2 号20 吨锅炉爆炸1、事故详
22、细经过2011 年 7 月 4 日,能源动力厂准备开2 号 20 吨热力锅炉,热力车间当班值班长xxx 等人对有关设备设施进行了检查。因2 号炉炉膛内部及炉墙含水量大,准备先用焦炉煤气进行烘炉。10 时左右焦炉煤气主管道盲板抽除。15 时 35 分左右锅炉值班员xxx 开启引风机后到现场进行了检查,确认引风机运行正常。15 时 45 分左右开启送风机。15 时 55 分左右停下送风机,在确认2 号锅炉进烧嘴焦炉煤气阀门已关闭的情况下,开启进2 号锅炉支管焦炉煤气阀门,并将引风机变频调至最低,准备点炉。在点燃引火棒时,发现引火棒上的阀门无法开启,处理故障耗时约 20分钟。16时21分左右,xxx
23、站在DN50阀门旁准备开阀,xxx 持引火棒,白光强点燃引火棒,xxx 将引火棒放入炉膛时发生爆炸,造成孙卫国重伤事故。2、事故原因分析及性质认定2.1 事故原因分析2.1.1. 直接原因作业人员xxx 等人在烘炉准备工作中,对进炉膛的焦炉煤气支管上的DN50阀门是否严密确认不到亿 对引火棒上的阀门是否完好确认不到位,在开启进锅炉支管阀门、引风机调至最小准备点火时才发现引火棒上的阀门无法开启,导致点火延时,造成煤气由DN50阀门泄漏至炉膛,在部分空间内聚积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是造成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作业人员在处理引火棒上的阀门故障后,没有及时开启送风机进行充足的通风造成煤气聚积形成爆炸性混
24、合气体,同时也没有按照原安全环保处2010 年 3 月下发的 关于使用煤气炉窑点火作业实施作业票的通知要求,在炉窑点火前“监测炉膛,确认炉膛内无爆炸性混合气体”。2.2.2. 间接原因( 1)能源动力厂热力车间没有执行原安全环保处2010 年 3 月下发的关于使用煤气炉窑点火作业实施作业票的通知(该通知附有SSP446/03-05使用煤气炉窑点火作业票格式)要求,办理锅炉点火作业票手续,车间安全管理严重不到位。( 2)能源动力厂安全规程、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票管理办法 等制度中,均未明确规定锅炉点炉时对炉膛的煤气检测要求,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 3)能源动力厂热力车间在2#锅炉由室内改为
25、露天且长时间停炉后再开炉时,没有制定专项方案或措施,对烘炉、点火等工作组织管理不到位。开炉工作相关人员责任分工不具体,安全要求不明确,开炉前对相关设备设施缺少系统性隐患排查确认,对相关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缺少逐级检查和确认。( 4) 能源动力厂热力车间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对关键作业危险辨识不到位,对习惯性违章辨识不深刻,对开炉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不到位。3 、事故性质认定经调查分析,此事故是由于设备检查确认不到位,车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安全措施不落实,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也是一起重大险肇事故。4、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位要将此事故教训传达到全体职工,从严要求,加强对危险将此事故通报公司各单位,共同吸取教训。各单作业的危险辨识和安全管理,坚决杜绝经验主义和麻痹大意。责成能源动力厂立即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长沙青竹湖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正阳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6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辽源彩钢隔断施工方案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创新英达学校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建筑工程供货担保合同5篇
- 《不离家离婚夫妻共同生活费用管理及监督协议》
- 区块链科技公司股权分割与生态体系建设合同
- 个人借款协议书范文:免修版模板范本
- 孙燕姿所有歌曲歌词大全(11张专辑)
- 竹简与毛笔背景的国学主题PPT
- 透明土实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 《欧姆定律》 单元作业设计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带秋字的古诗飞花令
- 体育原理完整版
-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 医院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章程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