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传《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doc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课件+学习单+说教材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828810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6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08 上传人:冯** IP属地:江苏
6
积分
关 键 词: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乘法 减法 混合 运算 苏教版 小学 教案 课件 学习 教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课件+学习单+说教材,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减法,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课件,学习,教材
内容简介: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一、 导入情景师:开学了,小军和小晴去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出示情境图),请看,出示:小军想买3(着重)本笔记本和1(着重)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呢?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停顿给孩子看)生1:我知道了小军要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生2:我知道了1本笔记本5元,1个书包20元。要求小军一共要付多少元?师:你能帮助小军解决这个问题吗?二、尝试展示(一)第一次尝试与展示1、任务:算一算,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学生的第一次尝试与展示)学生在作业单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找到有效作品。2、谈话:同学们都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同学是怎么解决的。预设作品:(1) 分步算式53=15元,15+20=35元生:同学们,请看屏幕,听我说。我先算53=15元,求的是3本笔记本的钱;然后再用3本笔记本的钱加一个书包的钱,15+20=35元。你们听懂了吗?(2)53+20=35元生:同学们,请看屏幕,听我说。我用三本笔记本的钱加一个书包的钱,就等于一共的钱。我先算三本笔记本的钱。你们同意吗?师:他用的是什么数量关系式?生:三本笔记本的钱加一个书包的钱,就等于一共的钱。(3)20+53=35元,生:同学们,请看屏幕,听我说。我用一个书包的钱加三本笔记本的钱,就等于一共的钱。我先算三本笔记本的钱。你们同意吗?问:他用的又是什么数量关系式?生:一个书包的钱加三本笔记本的钱,就等于一共的钱。师评价:他们的想法真不错!3、观察比较1和2号同学的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号同学列的是两道分步算式,2号同学列的一道算式。 (教师评价: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小朋友!)师:也就是2号同学把1号的两道算式怎么样了?生:合并师:也就是把1号小朋友的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综合算式。4、看,3号也列了一道综合算式,老师先把这两道综合算式写下来(板书 )问:比较这两道综合算式,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生:数量关系式不同,左边是三本笔记本的钱加一个书包的钱,就等于一共的钱;右边是一个书包的钱加三本笔记本的钱,就等于一共的钱。5、 指导递等式计算谈话:以前在乘加的时候我们都是直接写答案,今天我们换一种写法,大家想学吗?老师先来教你们算左边这道算式。我们在算式的下面一行,数字的左边一点写上等号,先算35,画上横线,计算三五十五,把不参加运算的20移下来。再算15+20,再在下一行写上等号,注意等号要对齐,写上答案35(元)!我们把这种计算方式叫做递等式计算或者叫脱式计算。(二)第二次尝试展示1、追问:同学们会写了吗?那在你的学习单上把这道算式抄下来再算一遍。那右边这道算式20+53,同学们会像这样用递等式计算吗?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把右边这道综合算式抄下来试一试。(学生第二次尝试与展示)2、预设作品:20+53师:像他这样算的同学举个手!谈话:这里还有几个同学和他写的不一样,请同学们任选一幅,说说自己的想法。群展(2)20+53 =15+20 =35 (3)格式不对 师手指2号,追问:这道算式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那下面这一步的数量关系式呢?所以应该怎么写? 单展(4)先算20加5,师: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算的,看一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1:下面应该是20+15,他是253,不对。 生2补充:我们应该先算53 ,他先算的20+5,不对。师追问:你们都同意他的观点吗?诶,我们前面在计算的时候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那你这道算式怎么先算右边再算左边呢?你们能结合本道题目来说一说这道算式先算乘法的道理吗?(三)第三次尝试展示1、谈话:(停顿4秒)在学习单上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让人一眼看明白你的想法。(3秒)(学生的第三次尝试与展示,教师巡视)谈话:请三位小朋友上台展示你们的想法。2、 预设作品:老师这里有几幅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理解的(展示1、2、3号)(1) 数量关系式生:一个书包的价钱+3本笔记本的价钱=一共的钱,应该先求3本笔记本的钱,所以先算53。师:他先算的是什么? (师圈出3本笔记本的总价)(2)我是画图的:(由简单的实物图到线段图来表示,根据逻辑推理来说明) 示意图: 生:同学们,请看屏幕,听我说。我用三角形表示1个书包,用圆圈表示1本笔记本,我应该先求3本笔记本,所以我先算53。你们听懂了吗?师:也应该先算什么?(圈出三本笔记本)线段图:生:同学们,请看屏幕,听我说。我画的是线段图,上面表示的是1个书包,下面这3份是3本笔记本,所以应该先求下面的3本笔记本,所以先算53。你们听懂了吗?师:他也应该先算什么?括线表示先求的部分。(提示:线段图要尽量画标准了,20要画长点)教师评价:这两位同学用画图的方法说明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点意思!(3)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作品,请他来解释一下。展示4号:我是用20+5+5+5=35元,用一个书包加一本笔记本再加一本笔记本再加一本笔记本。提问:在这道加法算式中先算什么比较简单?(5+5+5,画圈)箭头表示5+5+5=35。这里的3个5相加其实就是(35),所以我们应该先算。教师评价:这位同学根据乘法的意义也说明了先算乘法的道理,真精彩!3、(4幅作品摆一起)小结:不论是写一写、画一画还是算一算,他们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你们在一起学习真长见识!4、现在我们再回到刚刚的递等式计算中,现在这个同学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吗?上黑板订正一下,好吗?其他同学有错的也订正一下。现在对了吗?教师评价:借鉴别人,修正自己。掌声送给这个勇敢的孩子。(四)第四次尝试展示1、刚才我们帮小军解决了问题,那么你能帮助小晴解决她的问题吗?第二个问题:小晴想买两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学生读题、强调列综合算式) 任务:(1)算一算:列综合算式,用递等式计(2)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学生的第四次尝试与展示)2、预设作品(1)50-152生:同学们,请看屏幕,听我说。我用付出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就等于找回的钱,所以我这样列式:50-152,我先求2盒水彩笔的钱。所以等于50-30,等于20元。你们同意吗?师:像他这样算的同学举个手!老师这里还有几幅作品,请同学们任选一幅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2)152-50 生评价后,追问2号:你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符合你的数量关系式吗?(3) 50-152 运算顺序错误(课上没有出现这种错误) =352 =70生评价后,师追问:为什么先算乘法呢?你能结合数量关系式说一说吗?(将152连上面的数量关系用去的钱)2号听懂了吗?上黑板来订正一下,好吗?师:这位同学及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我们同样把掌声送给他。二、 回顾总结谈话:在帮助小军和小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三道综合算式,这三道综合算式的计算是混合运算(揭题:混合运算)。问:像这样的混合运算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在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教师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三、 练习反馈1、师:同学们,学会了吗?那这道综合算式40-122,会计算吗?用递等式算一算。(生计算,然后指名说说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课件+学习单+说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288105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