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魏江(1)_第1页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魏江(1)_第2页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魏江(1)_第3页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魏江(1)_第4页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魏江(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36 卷 第 12 期2015 年12 月科 研 管 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Vol 36,No 12 December, 2015文章编号: 1000 2995( 2015) 12 010 0009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魏江,黄学(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摘要: 塑造自身创新能力是处于服务经济时代的服务企业,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企业的核心要务。在全球化情 境之下,基于传统的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范式构建的静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高技术服务业创新 能力评价的管理实践。综合运用探索性案例分析、层次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审议等多种

2、研究方法,构建了一 套体现了高技术服务企业创新形态的多样性、开发与传递的不可分离性、开发组织的多样性、商业模式的重 要性等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高技术服务企业为样本,对指标体系作了分行业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高技术服务业; 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 F287 4文献标识码: A1引言高技术服务业是服务业内最具有创新性的领 域,它不仅可以推动服务业本身的发展,更能促进 服务与制造的融合并带动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 的其他产业的发展1。2007 年,在国家发改委发 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高技术 服务业被明确列入八大高新技术产业。然而,目 前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概念还没

3、有给予严密定义。 考虑现有概念定义与行业的特征和功能1 4,本 研究认为高技术服务业指的是: 现代服务业与高 新技术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新兴产物,是以服务 创新为核心,结合高新技术手段,为生产和市场的 发展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 业。高技术服务业的外延分类基本集中在数字、 信息、研发相关的服务领域,本研究主要关注五个 领域: 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 对于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关系到服务企业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这一重要的管理 实践议题,能为引导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制 订提供抓手。但目前中国的服务创新能力评价研 究并不成

4、熟,早期评价方法基本沿用制造业技术 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关注硬件技术、试验条件、 发明专利等方面2,5,6。这些基于传统范式的指 标并不适合无形性、不可分离性、不可贮存性、使 用权所有权分离等服务创新的特征7,8。尤其在 全球化背景下,服务创新能力已经不是固化的概 念,服务业的知识更多来自于跨边界的搜索与整 合机制8 10,这种不适用使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 效衡量,继而让高技术服务业无法分享现有政策 机会、引导产业发展升级11,12。因此,必须根据 现阶段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基于切合 服务业创新特征的范式,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 系及其操作方式。收稿日期: 2014 03 24; 修回日期

5、: 2015 06 12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结构转型、研发网络化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规律研究,项目编号: 71132007, 起止时间: 2012 01 2016 12; 浙 江 省 科 技 厅 软 科 学 项 目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创 新 能 力 评 价 体 系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2012C25073,起止时间: 2012 09 30 2013 12 31。作者简介: 魏 江( 1970 ) ,男( 汉) ,浙江诸暨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战略。 黄 学( 1988 ) ,男( 汉) ,浙江象山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

6、生,研究方向创新战略。· 10 ·科 研 管 理2015 年目前,对服务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基于四个 视角: ( 1) 投入产出视角5,主要考虑创新资源的 输入和创新绩效的输出水平,却未能解开企业服 务创新能力的过程黑箱。( 2) 能力整合视角6,8, 侧重于对服务产品开发能力的考察,但却相对忽 略了市场对于服务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及其考 察。( 3) 知识基础观视角11,13,14,以知识资源的 创造、获取和有效利用来解释服务创新能力,但知 识的无形性使这一视角难以操作化。( 4 ) 创新过 程视角15,16,以全过程视角来考察能力,有利于 刻画出服务创新能力不同于技术创新

7、能力的特 性,但不同服务行业的创新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创新能力研究中对于技术、管理、市场、 组织等要素的关注17 19,以及服务业创新研究中 对客户 交 互、服 务 传 递、动态能力等要素的关 注8,20 23,综合考虑上述视角的优缺点,本研究 将采用“投入 过程 产出”的框架体系,并在设 计指标时结合知识基础观和过程视角的思路,从 而构建客观性和操作性强、并能甄别服务创新的 动态性与知识密集特征的指标体系。2基于多案例研究的指标选取2. 1备选指标获取为获取评价指标体系的备选指标,本研究在 文献综述过程中梳理和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 究,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文献24 26,服 务业创

8、新评价相关的文献3,5,16,21,27 29,服务研 发测量相关的研究9,30,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相关 的研究31 33,以及我国现行的创新能力评价相关 的文件( 如中国创新型企业评价项目方案高 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等。基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三个类 别,本研究获取了包含 25 个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 力评价体系备选指标( 企业人才结构、研发人员 水平、人才激励水平、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结构; 创 新战略制定、管理团队水平、创新制度保障、创新 项目数量和完成情况、创新合作情况、ICT 技术应 用、信息系统创建和应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卓 越绩效模式实施、行业认证; 荣誉称号数量、奖项

9、 数量、服务企业百强次数、创新性服务的数量、创 新性服务的新颖性程度、高技术服务业务收入、高技术服务业务收入结构、核心技术的专利、版权和 著作权、自主知识产权转化水平) 。2. 2指标要素探索在备选指标基础上,需要对现有研究的不足 做出突破。因此,本研究选择通过多案例研究探 索和涌现指标要素,有助于充分考虑高技术服务 业企业的特性,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选取了领域内 8 家代表性企业: 凸凹设计 ( 工业设计服务) 、顺网科技( 软件服务) 、迪安诊 断( 诊断测试研发服务) 、思美传媒( 广告服务) 、 拓峰科技( 自动化研发服务) 、阿里云( 信息与电 子商务) 、华测瑞欧(

10、 国际合规商务服务) 、阜博通 ( 视频信息技术服务) 。通过分析这些企业在“投 入 过程 产出”三方面的特殊性,有价值的要 素和特征得到涌现。( 1) 服务创新形态具有多样性。高技术服务 业的创新主要包含以下四类形态: 服务概念的创 新( 新的服务门类、新 的服务理念、新 的服务内 容) 、顾客交互渠道的创新 ( 新的与顾客进行沟 通、合作的方式和渠道) 、服务传递系统的创新 ( 将服务传递给顾客的全过程中,建立和应用新 的系统) 、技术概念的创新( 在服务开发、生产和 传递过程中使用新的技术) 26。许多企业还能把 两类以上的创新进行结合,形成全新的、或者做出 明显改变的服务。( 2) 服

11、务开发与服务生产、传递过程具有不 可分离性。服务的创新开发融入在服务设计、生 产、传递的全过程之中,使得服务开发活动难以从 企业总体服务活动中分离出来。同样,在考察服 务开发人员和服务开发经费投入这些要素的时 候,无法像评价制造企业一样根据部门简单划分。( 3) 服务开发组织形态具有多样性。服务开 发的组织可以有多种形态,包括: 建立专门的服务 开发机构,以实验室或研发部门为依托; 没有专门 的服务开发机构,服务开发活动贯穿组织活动之 中; 建立服务开发的管理机构,统筹组织内外部的 服务开发活动; 依托外部力量,建立服务开发的网 络化体系。服务开发组织形态的多样性进一步体 现了服务的开发、生产

12、与传递过程的不可分离性。( 4) 服务企业商业模式重要性极高。服务企 业的商业模式是新服务开发成功与否、企业能力 能否得到突破式发展的关键。不同的商业模式和第 12 期魏 江,黄 学: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1 ·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机构建立的方式形成 互动和匹配,从而成为服务创新的关键部分。服 务商业模式关系着服务创新的价值能否得到传递 和获取,单纯考虑服务本身的新颖性,而忽略创新 中关键的价值创造,就无法完整刻画企业的创新 能力。以上特征显示,用固化的指标来衡量企业在 服务开发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是和服务创新的多 样性本质背道而驰的。在文献综述获取

13、的 25 个指标基础上,根据探索性案例研究的结果,增加了 “创新机构的保障形式、外部研发机构设立情况、 创新服务的商业模式”三个过程要素作为备选指 标。在后续研究进行专家评审打分的过程中,案 例研究的发现也将于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 通,从而在定义指标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时作充 分的考虑。限于篇幅,表 1 呈现了在特定要素上 具有代表性或特殊性的部分案例企业特征。表 1 多案例研究呈现的创新能力要素及其特征Table 1 The factors and feature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based on a multiple case study要素类别创新

14、投入创新投入要素名称人才投入经费投入要素特征案例涌现研发中心或实验室人员不能代表参与服务开发过程的所有服务开发人员凸凹设计: 员工总数 26 人,几乎都要参与新的工业设计 服务的开 发 流 程,全 职 参 与服务开发的人员 比 例高 达 84. 62%思美传媒: 研发中心的人员 是“固 定研发人员 ”,占 比 39. 03% ,但来自业务部门的“项目制研发人员”也是服 务开发团队重要的组成部分阿里云: 单纯技术研发人员 800 人,但包括相关服务生 产和服务开发人员的 1800 人大团队也应看作服务开发 人员华测瑞欧: 从属技术部门的人员仅占 35% ,但一项新的 合规服务的开发,就涉及到全新

15、的服务内容和环境,几 乎所有非行政部门的员工都会参与服务开发现有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核算体系无法包含大量的、渗透服务开发全过程的经费支出迪安诊断: 由于服务团队与实验室分开核算,实验室开发投 入约 717 万元,仅占销售收入 5. 51% 。事实上,企业的服务 生产和服务开发过程难以分离,技术性部门的经费投入不能 完全代表总体经费投入思美传媒: 服务开发活动都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完成,现有研 发费用的算法包容不全( 目前核算 2011 年研发投入 3332 万,占营业收入比重仅 2. 45% )拓峰科技: 研究院 2011 年研发投入 900 万元,然而无明确的 服务开发投入核算体系,超过 3000

16、万的自动化服务开发直 接人工成本没有计入阜博通: 研发部门的经费投入不能代表总体服务开发投入, 因为公司会根据合作对象的实际状况和要求投入资金并不 断更新技术和算法,这些投入都渗透在具体的业务项目中要素类别创新过程创新过程要素名称机构建立商业模式要素特征案例涌现从服务创新的特点出发,服务开发机构形态多样,不再 是单纯只设立研发部门或开发机构凸凹设计: 企业整体从事服务开发工作,因此没有专门 的服务开发机构顺网科技: 公司拥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并重点针对“网维 大师”产 品进行升级改造,组建了新平台 产 品 的 研 发 团队华测瑞欧: 公司设立的“法规技术部”来统筹管理新服 务的开发工作。在其统筹之

17、下,各个部门的服务开发活 动共同构成完整的服务开发体系。设立了两个海外服 务开发机构阜博通: 除专门研发部门外,公司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及 客户展开研发合作,并设立了新加坡区域总部在专业领域内的领先技术,都是通过全新的服务业商业模 式,才能够创造价值凸凹设计: 传统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已经需要转变,正在向联 合制造机构进行 ODM / OEM 的模式转型,通过合作互补覆盖 全产业链迪安诊断: 在致力于先进的医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技术 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具有迪安特色的“服务 + 产品”一 体化商业模式,以合作方式铺开服务网点,才使得行业领先 的技术发挥价值阜博通: 通过长期合作,深度嵌入客户的流程

18、,为客户提供面 向下一代媒体功能的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基于数字媒体和 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阿里云: 试图创造属于自己的云技术路线,在满足集团内部 需求基础上,依托阿里巴巴的强大的平台,开发正在呈现高 速增长态势的外部市场· 12 ·科 研 管 理2015 年续表要素类别创新产出创新产出要素名称企业获奖自主知识产权要素特征根据行业可争取奖项的情况的不同,企业资质、资格认 证和企业荣誉应当同样纳入考虑不少服务企业不适用仅考虑专利,应当考虑版权、著作权,以 及牵头和参与制订行业标准的情况案例涌现凸凹设计: 获得红点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奖项能很好体 现企

19、业创新能力顺网科技: 作为国内领先的网吧平台服务商获得了较多 的奖项及资格认证: 包括 2 项省级奖励,8 个荣誉称号,4 个资格认证华测瑞欧: 缺少可以争取的行业针对性奖项,但拥有省 经信委颁发的“企业应对欧盟 REACH 法规综合服务平 台”等指定服务机构资格的资质认证拓峰科技: 缺少行业的针对性奖项,企业整体资质与资 格认证( 如企业技术中心资质) 可能代替常规奖项的 作用。思美传媒: 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广告业很难在专利 上突破。目前已经获得 12 项 软 件 著 作 权,参 与 制 订 行业 标准华测瑞欧: 企业的服务创新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并且新服务 的内容涉及客户的商业秘密,

20、因此缺少专利、版权等知识产 权。作为新兴业务领域,为行业标准的制订展开示范 迪安诊断: 已开发临床检验新项目 40 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 10 余项,已获得发明专利 8 项,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等多项科研基金阿里云: 关键技术均自主研发,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大 量的研发项目还在研发过程中或者准备投入阶段,许多阶段 性成果还未申请专利3指标体系构建3. 1基于专家评审的备选指标筛选本研究邀请了服务业相关领域的学者、主管 政府部门的专家和高技术服务企业中的中高层管 理人员,共 11 人,组成专家小组,对表 2 所示的 28 个备选指标进行打分,评判其内容效度。专家 对每一个指标进行评

21、判,判断每一个指标“有效,建议保留”或者“不建议保留”。专家在评判的基 础上,还要对每一个指标的保留和修改提出意见 或建议,并最终结合多案例研究的发现,进行集体 讨论。经专家评判后,单个指标的内容效度指数 为: CVR = ( Ne N /2) / ( N /2 ) ,其中 Ne 是建议 所评判指标应当保留的评判者,N 为评判者总人 数。CVR 的值在 1 到 1 之间,如果值为正数,则 考虑保 留 该 指 标,如 果 值 为 负 数,则 不 保 留 该 指标。表 2 备选指标的专家评判结果Table 2 Expert evaluation results of alternative ind

22、icatorsNo.指标名称得分专家意见保留结果不保留绝对值指标。保留企业人员本科以上比1企业人才结构1. 00企业员工的绝对值不适合纳入打分体系例、服务开发人员占企业总员工比例作为该指标服务业内高级职称难以统一; 从业人员经验的具体操作方式保留该指标,名称为“服务开发人员水平”; 以 32研发人员水平1. 00的衡量相对于高级职称的衡量更能反映服年以上服务开发经验人员占比作为该指标的操务业特征作方式3人才激励水平 0. 45与研发投入指标存在重叠不保留该指标4研发投入0. 09由于企业规模差异较大,研发投入的绝对值不适合纳入打分体系不保留该指标5研发投入结构1. 00保留该指标6创新战略制定

23、0. 82保留该指标管理团队水平难以衡量,需 要进行主观打7管理团队水平 0. 45分; 高管水平、高管支持的评判可以与战略 制定结合不保留该指标,相应内容归入“创新战略制定”指标第 12 期魏 江,黄 学: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 ·续表No.指标名称得分专家意见保留结果8创新机构保障形式0. 45保留该指标评价内 容 与 创 新 机 构 建 立 及 战 略 制 定 有重叠立项数量反映企业创新导向,但相应内容在0. 09创新战略部分可以体现; 创新产出更能反映不保留该指标项目完成情况9创新制度保障 0. 09不保留该指标创新项目数量和完 10成情况创

24、 新 服 务 的 商 业 11模式0. 82商业模式应当与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机构 设立和服务创新战略相结合进行全面考虑保留该指标不保留该单独指标,相应内容归入“创新机构保12创新合作情况0. 09外部研发机构设立 130. 27情况与创新机构保障部分重叠; 海外研发机构设 立可以作为加分项障”相关指标不保留该单独指标,相应内容归入“创新机构保 障”相关指标14ICT 技术应用0. 09不保留该指标,相关内容归入“信息支持”指标 信 息 系 统 创 建 和 16应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0. 2717卓越绩效模式实施 0. 4518行业认证0. 2719荣誉称号数量 0. 0920奖项数量1. 0

25、021服务企业百强次数 0. 2722创新性服务的数量 0. 09150. 45不同行业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要求不同保留该指标,名称改为“信息支持”行业资质与认证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获奖有 同等效用行业资质与认证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获奖有 同等效用 企业品牌和服务创新存在联系,但是不完全 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 应当考虑世界级的奖项; 省市级和行业奖项 可以归类不保留该指标 不保留该指标不保留该指标,相 关内容在企业获奖的指标中 体现不保留该指标保留该指标 不保留该指标创新性服务的新颖 23性程度不保留该指标 0. 09新颖性程度难以衡量不保留该指标不保留该指标。但将企业服务营业收入的总额高技术服务的业务 2

26、4收入高技术服务的业务 25收入结构0. 270. 82由于企业规模差异大,业务收入的绝对值不 适合纳入打分体系用创新服务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值衡 量较为合适,其余的方式过于复杂作为门槛指标( 限定规模以上企业参评) ,将 企 业服务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作为门槛指标 ( 限定企业是高技术服务企业) 保留该指标,以创新服务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 值作为该指标操作方式26核心技术的专利1. 00不同行业对专利、版权和著作权的倾向不同保留该指标27版权和著作权1. 00自主知识产权的科 不少服务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形式主要是版 权和著作权,专利相对较少科技成 果 转 化 的 水 平 可 以 在 创 新

27、 产 出 中保留该指标,并将专利、版权和著作权的总数作 为统一的指标来处理28技成果转化水平 0. 09体现不保留该指标在文献梳理、案例研究和专家评判的基础上, 根据筛选指标之后的结果,本研究选择创新投入、 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并对应各个一级指标构建二级指标内容及其操作方式, 得到了具体的浙江省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 的通用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后的结果即表 4 中呈· 14 ·科 研 管 理2015 年现的指标体系内容) 。3. 2基于 AHP 方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本研究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通过层次分析 法( AHP) 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专家是指在调 研领

28、域具有丰富工作或研究经验的人士,本研究 选取高技术服务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本研究 首先对 150 家浙江省高技术服务企业发放了问 卷,问卷分两部分: 数据收集部分,让企业填写指 标体系中涉及的所有数据,该部分回收有效问卷 131 份; 指标权重判断部分,需要中高层管理人员 判断: “如果要对高技术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做出 评价,您觉得以下 3 类共 9 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如何,请排序”,该部分回收有效问卷 86 份。本研究选择应用领域涵盖面广的决策专家软 件 YAAPH 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指标体系结构, 在软件中构建相同的层次结构模型; 其次,对 86 份权重判断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 然后

29、,通过群决 策分别计算每个专家的判断矩阵和结果; 最后,通 过对判断矩阵进行加权几何平均的方式,得到最 终的判断矩阵( 表 3 ) 。根据“计算结果”列的数 据,以指标体系简明有效的原则进行取整微调,所 得的权重值如“指标权重”列所示。表 3 评价体系权重总体计算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the weighted overall calculation of the evalu- ation index system标度类型: 1 9 群决策专家数据集结方法: 各专家排序向量加权几何平均中间层要素备选方案计算结果指标权重创新投入a 人才投入b 经费投入0. 15050. 154

30、40. 150. 15c 管理战略0. 07130. 07创新过程d 机构建立e 信息支持0. 07790. 06610. 080. 07f 商业模式0. 07550. 08g 业务收入0. 12760. 13创新产出h 企业获奖i 知识产权0. 13290. 14370. 130. 14合计1. 003. 3基于问卷数据和专家讨论的指标值确定在第一轮问卷发放回收的 131 份问卷的基础 上,为了增强获得数据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扩大了样本量,继续向 200 家企业进行第二轮问卷的发 放( 不含第一轮发放的 150 家企业中的任何一 家) ,回收 174 份有效问卷。问卷数据均进行数 据极值、均值

31、的计算,作为指标值确定的参考数 据。此后,本研究组织了 20 位行业领域内专家、 政府部门和高校的专家召开会议,进行第二轮专 家讨论。参考案例研究与问卷回收的数据,经过 专家的反复讨论和论证,确立了高技术服务业创 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客观指标的指标值,并最终 形成指标体系( 表 4) 。表 4 所示的第三方评价的项目,由第三方机 构根据企业上报的证明材料进行评价。评价方法 为通过五分量表打分,五分量表所得分数按比例 转化为该项指标的得分。隶属于外部合作机构 内、但为企业提供长期服务开发工作的人员,纳入 到服务开发人员之中考虑,并需要通过聘用材料 进行证明。企业的服务开发投入需要详细的说明 材料解

32、释核算过程,这些投入包含: 对本行业或其 他行业而言,成为基础性技术或共性技术的开发 和研究所需要的投入; 与创新活动相关的知识产 权的开发投入; 应用现有先进技术、整合外部技术 的研究的投入。企业制订的标准列入“自主知识 产权”项目,指企业负责撰写的行业标准( 在有文 件证明的情况下,企业作为主要参与撰写人、并有 署名的标准项目视作等同) 。4分行业指标体系应用研究考虑到高技术服务业内部子行业的差别,本 研究以浙江省的高技术服务业为例,对通用指标 体系在分行业评价的情况下作出细化与应用。结合政府文件和理论界的分类标准,本研究 关注了五个高技术服务领域( 文化创意、商务、信 息技术与软件服务、

33、电子商务、研发设计) ,而浙 江省的企业,在这些领域均积累了一定优势,并且 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行业带动性的企 业。因此浙江省高技术服务业是本指标体系试运 行的理想对象。特定行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方直接 沿用表 4 所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二级指标及 其权重。本研究组织了 26 位专家开展第三轮座 谈,根据两轮回收的 305 份调查问卷获得的信息, 比对分行业数据均值和总体均值等方式考量各项第 12 期魏 江,黄 学: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 ·指标在各个行业上的差异,最终确定分行业评价 体系中客观指标的行业系数( 表 5) 。行业系数只 作为评估

34、机构评价时使用,评价时,根据企业填报的实际数据得出通用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得分, 再乘以行业系数,得出指标的评价值。表 4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Table 4 Theinnov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high tech service industry一级指标( 权重)二级指标( 权重)指标解释具体操作1创新投入 (30% )21. 1 服务开发人员投入(15% )1. 2 服务开发经费投入(15% )2. 1 创新管理战略(7% )2. 2 机构建立服务开发人员占比 服务开发人员水平服务开发投入占比对服务创新战略的重

35、视程度和 执行程度服务开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例( % )具有 3 年及以上服务开发经验的人员占服务开发人员 的比例( % ) 企业当年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 ) 近三年企业服务开发投入的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 均值( % )企业高层重视服务创新、熟悉服务开发过程; 企业有明确的服务创新战略; 有支持战略执行的完善制度和章 程,并遵照实施 建有相应的服务开发机构或有稳定、可靠的技术依托单创新过程(30% )3企业服务开发系统的构建(8% )2. 3 信息支持ICT 技术和信息系统应用(7% )2. 4 商业模式服务业商业模式的创新(8% )3. 1 业务收入创新服务营业收入

36、占比(13% )位及其运营状况 企业创建数据库、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对创新过程产生 支撑作用企业开展新服务的商业模式是否 具 有 新 颖 性和市场潜力近三年创新服务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比例的平均值( % ) 近三年企业或企业的创新服务荣获省市级创新奖项、省创新产出 (40% )4加分项3. 2 企业获奖(13% )3. 3 自主知识产权(14% )4. 1机构建立加分项4. 2企业获奖加分项获省市级及业界相关奖项、荣誉或专业认证的数量拥有专 利、版 权 和 著 作 权 的 数 量,企业制订的行业标准海外服务开发机构 国际权威奖项国内权威奖项市服务企业百强、业界服务创新奖项、业界专业资质认 证

37、等的数量总数( 项)近三年内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权,版权和著作权,以及制订的行业标准,总数为( 项)企业在海外设立的服务开发机构的国别和数量( 国别 /个) 近三年内,企业或企业的创新服务获得国际级权威奖项 的名称和数量( 个)近三年内,企业或企业的创新服务获得国家级权威奖项 的名称和数量( 个)表 5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行业系数( 以浙江省为例)Table 5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 indexes for high tech service industry ( e g in Zhejiang Province)一级二级指标指标与软件服务

38、业商务服务业1 创新投入1. 1 服务开发人员投入1. 2 服务开发经费投入0. 91. 01. 21. 40. 80. 81. 21. 30. 81. 03. 1 业务收入1. 01. 31. 01. 41. 03 创新产出3. 2 企业获奖0. 91. 01. 01. 11. 03. 3 自主知识产权1. 11. 20. 81. 00. 9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电子研发设计行业系数旨在调节不同行业在客观指标上的 得分,每个行业在特定指标的系数值均根据行业的特殊性而确定( 限于篇幅,具体的行业系数确 定理由省略) 。在行业系数基础上,本研究根据· 16 ·科 研

39、管 理2015 年企业介绍与荣誉获得状况,将五个行业的企业大 致分成高、中、低三个创新发展水平的集合,并在 每一个集合随机抽取一家企业,进行了指标体系 试评价( 限于篇幅省略具体过程和结果) 。通过 试评价发现,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明显区分企业的 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然而,由于企业在填写问卷 过程中容易使用工业企业调查的思路进行数据的 汇报,使得问卷数据的可靠性不足; 企业个体间存 在的较强差异也会影响行业间打分结果的平衡。 因此,实际执行评价工作时,需要对每个企业进行 多次全面考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5结果讨论尽管学术界在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取得了 长足的进步,但至今为止,服务业仍没有一个公认 的

40、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其原因在于: 第一,服务业 各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如商务服务业与信息服 务业之间在技术的重要程度、专利的保护手段、客 户的交互方式方面差别较大; 第二,部分评价指标 在服务业难以测量,如适用于制造业的计算标准 无法反映隐含于业务流程中的服务研开发投入。 服务开发不仅仅固化于传统的研发部门或者 技术部门,而是贯穿于组织运作的全过程。由于 服务生产与服务创新过程不可分割,创新服务的 投入或产出难以从企业总体投入或产出中进行简 单分离,服务开发人员也不能单纯考虑技术研发 部门的人员。创新内容、方式和过程的多样性,也 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技术服务业之间,在奖项或资 质获取、知识产权保护等

41、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 异。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高技术服务业的创新能力评价,必须保证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5. 1体现完整性与简洁度指标体系必须完整衡量服务创新能力的要 素。本研究的指标体系不仅考察了投入和产出两 方面的创新要素,包括人才、经费、获奖、知识产权 等最能体现服务业创新特性的要素,还将服务业 创新的过程要素纳入,强调合理的机构设置、明确 的创新战略和新颖的商业模式之间的匹配,是实 现服务业成功创新的关键。保证完整性的同时,评价指标简明扼要,不重 复评价。针对备选指标中所指不同,但评价内容 可以互相体现的指标,经专家评审打分和讨论之后予以合并或删除,从而在要素全面考虑的基础 上,做到指标

42、之间的互不重叠。5. 2体现服务创新的多样性必须考虑服务开发投入的多样性。服务开发 往往融入在服务企业组织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难以 分离,因此无法只考虑制造业口径下的研发费用。 本研究基于“类 RD”25 的思路,综合考虑行业 共性技术的开发、与服务创新活动相关的知识产 权的开发、以及服务业经常需要的外部技术引进、 整合和再研发的投入。必须考虑服务开发机构形态的多样性。高技 术服务业的服务开发机构不再只拥有固化单一的 状态,多样化的服务开发机构形态正是体现了服 务开发过程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因此,本研究提 出固定研发机构的设立并不是创新型企业的唯一 做法,并采用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全面考虑服务企 业如

43、何根据自身的战略和商业模式,应用和管理 不同形态的服务开发机构。5. 3充分考虑行业差异考虑到不同服务行业间的差异,指标体系需 充分考虑公平性和适用性。尽管由于服务业内部 的千差万别,指标体系无法完全适用于不同行业, 但在指标选取和解释过程中尽量考虑指标体系的 推广适用程度。例如,以比率值代替绝对值的衡 量,避免受到行业规模的影响; 将企业获得的专业 认证的数量和各级奖项的数量综合考虑,避免新 兴业态企业可对应的专业奖项的缺失; 不仅仅强 调专利,而是同时考虑版权、著作权、以及企业制 订的行业标准,从而符合服务业创新知识产权载 体的特性。5. 4体现服务业发展的开放性情境必须考虑服务开发团队的

44、开放性。在网络 化、平台化的企业运营趋势之下,服务创新过程往 往是多主体参与的过程。服务开发人员不仅来自 组织内,也来自组织外部。因此,本研究将与企业 拥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外部研发人才纳入到人才投 入的考察之中,强调服务开发团队的多样性和开 放性。必须强调海外研发机构的重要性。在全球化 背景下,研发走出去成为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的重要途径。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我国高技术服 务业而言,跨越国家边界的研发活动对于创新能 力追赶有更强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将海外研发第 12 期魏 江,黄 学: 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7 ·机构的设立和国际权威奖项的获得作为重要的加

45、 分项在评价体系中体现。6未来研究展望本研究充分考虑了高技术服务业的特征,通过 文献综述、案例研究、专家座谈、问卷收集、层次分 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 评价的指标体系,填补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内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空白。但限于服务业创 新能力评价的固有困难和调查数据的局限性,本研 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在未来可以继续深入与改进:( 1) 实时完善指标体系。服务业内不仅存在 差异较大的行业,而且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高技 术服务业的新门类与新业态也会不断涌现。本研 究以浙江省为例考虑了五个不同行业的指标解释 和权重,但必然不适用于行业的动态变化。因此, 必须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

46、情况和评价工作的具体 反馈,实时对指标体系进行动态地调整与更新。( 2) 全面采用滚动数据。由于经济周期影响, 仅采用一年的数据作为评价的依据并不科学,因此 本研究的客观数据采取近三年取平均的方式。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应当赋予不同年份的数据以 不同的权重或采用统计平均方法综合计算各个评 价指标的数据,更好反映企业能力发展的趋势。( 3) 建立评价监测体系。未来研究应当进一 步关注如何建立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监 测体系。一方面,可靠的监测体系保证了获得数 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企业情况与 行业动态的实时掌控,并据此作为政策与行业标 准制订的依据,从而对服务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

47、工作起到引导作用。参考文献:1 I Miles Innovation in servicesC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2005a,16: 433 4582 王瑞丹 高技术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机理与分类研究 J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06,5 ( 1 ) : 50 54Wang Ruidan Study of emerging mechanism and classification o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with high technology J Journal of Beijin

48、g Jiaotong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 2006,5( 1) : 50 543 王仰东,张军,冯立 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 8) : 116 118Wang Yangdong,Zhang Jun,Feng Li Research on evaluation methods of high tech service industryJ Science Tech- 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09,26( 8) : 116 1184 李勇坚,夏杰长 中国高技术服

49、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及政策 建议J 经济与管理,2011,25( 6) : 5 10Li Yongjian,Xia Jiecha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chinas high technology services convergentJ Economy and Management,2011,25( 6) : 5 105 李艳华,柳卸林,刘建兵 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技术经济,2009,2( 2) : 1 6Li Yanhua ,Liu Xielin,Liu Jianbi

50、ng The construction andapplication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J Technology Economics,2009, 2( 2) : 1 66 F Gallouj,O Weinstein Innovation in servicesJ Re- search Policy,1997,26( 4) : 537 5567 D W Cowell New servic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ar- keting

51、 Management,1988,3( 3) : 296 3128 P D Hertog,W Van der Aa,M W de Jong Capabilities for managing service innovation: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2010,21( 4) : 490 5149 Ark,B v ,L Broersma,and P D Hertog,services inno- vation,performance and policy: A review,in synth

52、esis reportR,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Provision on Innovation in Services ( SIID) ,200310 Argote,L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research: Past,present and futureJ Management Learning,2011,42 ( 4 ) : 439 44611 Gallouj,F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economy: The new wealth of nationsM 2

53、002: Edward Elgar Publishing12 I Miles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Prospectsand policiesJ Foresight,2005b,7( 6) : 39 6313 J Waalkens,R J Jorna,T Postma Absorptive capacity of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Applications,2008, 1: 24914 De Vries,E J Innovation in services in networks of organi- zations an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ervicesJ Research Poli- cy,2006,35( 7) : 1037 105115 J S Lee,Y X Xon A cu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