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1页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2页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3页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4页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171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蔺以啟云南省德宏州医疗集团,云南潞西678400摘要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类型和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分析抗生素能够产生的不良反应,根据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结果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二重感染和致癌等。根据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适应证选药、应用抗生素时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抗生素联合应用。结论掌握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者相辅相成,值得医疗工作者借鉴

2、。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9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115-171-02药物具有两重性,既有防治疾病作用,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因为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在逐年增加1。对于抗生素来说,同样也具有两重性,既能杀灭和抑制细菌,同时也能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针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预防不良反应发生。1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1.1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常见。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个体体质、药物本身、药物中有杂质,也可能是药物的代谢产物

3、所以引起的。过敏类型主要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属于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特别是青霉素G,虽然其化疗指数很高,但是过敏反应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有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所以对于能够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抗生素,在用药前要行皮试,了解患者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溶血性贫血。属于型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各种粒细胞数量减少,如头孢噻吩、氯霉素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头孢菌素类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清病、药物热。此类属于型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患者用药后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疼痛等反应,可伴有发热、胃肠道黏膜坏死等。如头孢菌素、林可霉素

4、、链霉素等均可导致上述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还可引起药物热。未分型的过敏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固定性红斑、重症红斑等,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及林可霉素等。可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肺炎、哮喘、弥漫性过敏性肾炎等,如青霉素类、链霉素等;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可导致严重剥脱性皮炎。1.2毒性反应抗生素引起的毒性反应能够导致机体功能或者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机体生理和功能改变,常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过长有关系,特别是化疗指数低的药物,安全范围小,容易导致毒性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如氨苄西林等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癫痫样症状;四

5、环素可导致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可导致眼部调节功能下降,甚至出现视神经炎及视神经发生萎缩等表现。克拉霉素,属于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出现毒性反应,减少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或者可加强突触后受体的相关抑制作用,导致患者骨骼肌无力,导致骨骼肌收缩障碍。耳毒性、肾毒性。导致肾毒性的药物也不少,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来说,不但导致肾毒性还能引起耳毒性,其耳毒性包括前庭功能障碍和耳蜗听神经损伤。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头昏、视力减退、眼球震颤、眩晕、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耳蜗听神经损伤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和永久性耳聋,所以临床上应避免

6、与高效利尿药或顺铂等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其肾毒性通常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时可产生氮质血症和导致肾功能降低。肾功能减退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血浆浓度升高,这又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伤和耳毒性。肝脏毒性。在抗生素中,两性霉素B、林可霉素等可导致中毒性肝炎,大剂量的四环素能够引起重症肝炎,红霉素可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链霉素等可导致肝细胞性黄疸。血液系统方面毒性。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发生可逆性各类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首先下降,其次是发生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少见,但死亡率高。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青霉素能够提高双香豆素类抗凝作用,患者容易出血;头孢哌酮等由于能够影响菌群合成维生

7、素K,导致维生素K 缺乏而容易出血。免疫系统毒性。如两性霉素B、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等能够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发生毒性反应。其次还有胃肠道毒性、心脏毒性反应等,导致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等。1.3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发生在少数患者中,常常与遗传因素有关系。由于先天遗传导致的对某些药物异常的敏感,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大多是机体缺乏某种酶引起,使药物在体内172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代谢受阻所致。如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 进入红细胞内,能够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的血红蛋白;而对于该酶系统正常的患者服药后不会产生此类反应。1.4二重感染大剂量或者长期应用

8、抗生素,特别是应用广谱抗生素,当敏感菌被杀灭或者被抑制,其他不敏感菌借机会大量生长繁殖。引起新感染的细菌可以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杀后转变为致病性菌,或者也可以是原发感染菌的耐药菌株。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较易发生的二重感染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霉菌性肠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等导致二重感染。1.5致癌作用有报道称,氯霉素、异烟肼等可导致癌变。美国研究人员曾进行了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比较2266名乳腺癌患者,和8000名健康人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发现,17年内合计使用抗生素超过500d 或者超过25次处方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

9、增加2倍。2 合理应用抗生素2.1根据适应证选用抗生素根据病原菌选药。根据病原菌的种类、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药物的抗菌谱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根据感染部位和药动学来选择抗生素。抗生素在体内要发挥杀菌或者抑菌作用,必须在靶组织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所以根据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浓度高低、维持时间等方面进行选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药。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况来选药,因为上述因素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不同的患者应用的抗生素有所区别。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要避免应用导致畸形和影响新生儿发育的药物。2.2应用抗生素时要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应用的剂量与给药次数要适当,疗程要足够;剂量过小或者疗程过短会

10、影响疗效还能导致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程不但导致浪费还引起不良反应2-3。2.3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目前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使用量的40%左右,而实际上有应用价值的占少数,抗生素用于病毒性感染的患者,不仅不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甚至引起耐药性产生或者发生继发性感染。所以,要严格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以下几种情况可预防性应用:采用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等清除咽喉部及其他部位的溶血性链球菌防治风湿热的发作;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可用磺胺嘧啶口服做预防性用药;风湿性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尿路手术前,用青霉素等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外伤、战伤、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行截肢

11、手术时,可用青霉素预防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用甲硝唑、庆大霉素预防厌氧菌感染。2.4抗生素合理联合应用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扩大抗菌范围。但是,要严格掌握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指征,如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型感染,如腹部脏器损伤导致的腹膜炎;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如脓毒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应用单一抗生素不易渗入到的感染部位,如结核感染等;病原体尚没有确定的重型感染等,如果长时间治疗,病原体可能导致耐药发生,要联合用药4-5。要注意联合用药的效果。根据抗菌药的分类,第1类为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类等;第2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如庆大霉素等;第

12、3类为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等;第4类为慢效抑菌药,如磺胺类。第1类和第2类合用可产生协同效应,因繁殖期杀菌药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助于静止期杀菌药进入细胞发挥作用;第1类和第3类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因为速效抑菌药导致细菌处于静止期,不利于繁殖期杀菌药发挥作用;第1类与第4类合用可产生无关或者相加作用,因为慢效抑菌药对繁殖期杀菌药不会产生明显作用;第2类和第3类合用产生相加或者协同作用;第3类和第4类合用可产生相加作用。综上所述,在应用抗生素时要考虑抗生素的适应证和其不良反应,所以熟悉掌握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生素6-7,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二者相辅相成,值得医疗工作者借鉴。参考文献1毛利东.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52-153.2黄金敏,周本宏.抗生素滥用现象及预防对策浅析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16:74-75.3王婉.我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41-142.4邹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