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营养16-夏鑫华老师_第1页
中药与营养16-夏鑫华老师_第2页
中药与营养16-夏鑫华老师_第3页
中药与营养16-夏鑫华老师_第4页
中药与营养16-夏鑫华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保健养生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系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系 夏鑫华夏鑫华 副教授、医学博士副教授、医学博士 E-mail: 1、中药常识、中药常识 2、药物养生应用原则、药物养生应用原则 3、常用补益中药、常用补益中药 4、常用补益中药方、常用补益中药方 5、凉茶知识、凉茶知识1 1、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中药材的中药材的 “性性” 、 “味味”四性四性: :即寒即寒,凉凉,热热,温温,四种药性四种药性,寒热偏向寒热偏向不明显的为平性不明显的为平性五味五味: :即辛即辛,酸酸,甘甘,苦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咸五种药材滋味,另另还有淡味还有淡味1 1、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

2、小常识、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五性五性属性属性 作作 用用 药材代表药材代表温温阳阳祛寒补虚祛寒补虚红枣红枣, ,当归当归, ,川芎川芎, ,热热祛寒祛寒, ,消除寒症消除寒症肉桂肉桂, ,干姜干姜, ,花椒花椒, ,寒寒阴阴清热解暑清热解暑, ,消除热症消除热症金银花金银花, ,黄连黄连, , 黄芩黄芩凉凉降火气降火气, ,减轻热症减轻热症菊花菊花, ,西洋参西洋参, ,罗汉果罗汉果平平健胃开脾健胃开脾, ,强壮补虚强壮补虚枸杞枸杞, ,芡实芡实, ,甘草甘草1 1、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中药材的特性与功能小常识五五味味 作作 用用对应对应器官器官 代表中药材代表中药材 注意事项注意事

3、项辛辛活血行气活血行气发散风寒发散风寒肺肺木香木香, ,薄荷薄荷, ,川芎川芎, ,肉桂肉桂 多食易耗气多食易耗气, ,损伤津损伤津液液, ,导致便秘导致便秘, ,痔疮痔疮酸酸生津开胃生津开胃收敛止汗收敛止汗肝肝乌梅乌梅, ,五味子五味子, ,山查山查多食易损伤筋骨多食易损伤筋骨, ,感感冒者勿食冒者勿食甘甘补虚止痛补虚止痛缓和药性缓和药性脾脾人参人参, ,甘草甘草, ,红枣红枣, ,淮山淮山 多食易发胖多食易发胖, ,上腹胀上腹胀闷闷, ,糖尿病者少食糖尿病者少食苦苦清热泻火清热泻火解毒解毒, ,除烦除烦心心黄连黄连, ,杏仁杏仁, ,大黄大黄, ,厚朴厚朴 多食易消化不良多食易消化不良,

4、,口口干舌燥干舌燥, ,便秘便秘咸咸泻下通便泻下通便软坚散结软坚散结, ,肾肾芒硝芒硝, ,牡蛎牡蛎, ,玉米须玉米须多食易造成血压高多食易造成血压高, ,血液凝滞血液凝滞淡淡利水渗湿利水渗湿, ,苡仁苡仁, ,通草通草, ,猪苓猪苓无湿证者慎用无湿证者慎用2、 应用原则2.1 2.1 虚则补之虚则补之 这是运用补药的最根本原则,若是无病体健之人一这是运用补药的最根本原则,若是无病体健之人一 般不需服用,即无虚则不用补。般不需服用,即无虚则不用补。 2.2 2.2 适可而止适可而止 如补血药物药性多粘腻,过服会损伤脾胃;补阳药如补血药物药性多粘腻,过服会损伤脾胃;补阳药 性偏温燥,常用则助火劫

5、阴。性偏温燥,常用则助火劫阴。 2.3 2.3 因时补益因时补益 选用滋补药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以及四时气选用滋补药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以及四时气 候与人体脏腑组织的内在联系,而合理选择补药。候与人体脏腑组织的内在联系,而合理选择补药。 2.4 2.4 因人补益因人补益 (1)年龄不同的补益)年龄不同的补益 (2)体质不同的补益)体质不同的补益 (3)工作不同的补益)工作不同的补益2.5 2.5 顾护脾胃顾护脾胃 “五脏不足,调于胃五脏不足,调于胃”; “虚不受补虚不受补”的情况下,也要首先顾护脾胃;的情况下,也要首先顾护脾胃; 运用补药养生时,常应配以调理脾胃之品。运用补药养生时,常

6、应配以调理脾胃之品。2、 应用原则2.6 2.6 辨证进补辨证进补2、 应用原则虚性体质的特征虚性体质的特征用药原则用药原则虚则补之虚则补之2.6 2.6 辨证进补辨证进补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l特征:气少懒言,脸色苍白,食欲不振,不喜运动,稍动则喘特征:气少懒言,脸色苍白,食欲不振,不喜运动,稍动则喘l适用药材: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适用药材:补气药,人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莲子、大枣、莲子、大枣、 血虚体质血虚体质l特征:形体消瘦,脸色苍白,毛发稀疏,健忘,女性月经量少特征:形体消瘦,脸色苍白,毛发稀疏,健忘,女性月经量少l适用药材:补血药当归、枸杞、阿胶、桂

7、圆、熟地、白芍适用药材:补血药当归、枸杞、阿胶、桂圆、熟地、白芍2、 应用原则2.6 2.6 辨证进补辨证进补阴虚体质阴虚体质l特征:形体消瘦,心烦气躁,常渴,喜冷饮,盗汗,手足心发汗特征:形体消瘦,心烦气躁,常渴,喜冷饮,盗汗,手足心发汗冒热,小便黄,便秘,失眠冒热,小便黄,便秘,失眠l适用药物:适用药物: 玉竹、麦冬、石斛、百合、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百合、沙参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l特征:畏寒、怕冷、嗜睡乏力、不喜喝水,性欲减退,手脚冰冷,特征:畏寒、怕冷、嗜睡乏力、不喜喝水,性欲减退,手脚冰冷,脸色苍白,尿少或夜尿频,易腹泻脸色苍白,尿少或夜尿频,易腹泻l适用药材:温阳药物,如肉桂、附子、

8、鹿茸、杜仲、胡桃、适用药材:温阳药物,如肉桂、附子、鹿茸、杜仲、胡桃、2、 应用原则3、 常用补益中药补气药补气药人参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轻身益气,延年益寿轻身益气,延年益寿 l分类:分类: 生晒参: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 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红参:红参: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 于急救回阳。于急救回阳。 糖参:糖参:性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小,适用于健脾益肺。性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小,适用于健脾益肺。

9、 参须: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 而缓和。而缓和。 野山参:野山参: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 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l用法:用法: 可炖服;吞服或嚼服;酒浸可炖服;吞服或嚼服;酒浸3、 常用补益中药人参人参补气药补气药味甘、微苦、性凉,味甘、微苦、性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3、 常用补益中药西洋参西洋参补气药补气药味甘,性微温,味甘,性微温,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利尿,生肌 3、 常用补益中药黄芪黄芪

10、补气药补气药味甘、性微温味甘、性微温滋阴补血滋阴补血 3、 常用补益中药熟地黄熟地黄 补血药补血药本经: “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 味甘、性平;补血止血、味甘、性平;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滋阴润肺、调经安胎 3、 常用补益中药阿胶阿胶补血药补血药味甘、性平,味甘、性平,补肾生精、益血明目、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乌发悦颜,滋补肝肾之佳品乌发悦颜,滋补肝肾之佳品 3、 常用补益中药枸杞子枸杞子补血药补血药性味:甘、咸性味:甘、咸 、温、温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调冲任,托疮毒。 3、 常用补益中药鹿茸鹿茸 补阳药补阳药研末冲服,13g;或入丸、散

11、;亦可浸酒。 味甘、咸, 性温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3、 常用补益中药紫河车 补阳药补阳药性平味甘, 补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平喘止咳,止血化痰3、 常用补益中药冬虫夏草 补阳药补阳药甘,平,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3、 常用补益中药玉竹玉竹 补阴药补阴药甘、微苦,性平,养阴润肺、清心安神3、 常用补益中药百合 补阴药补阴药甘、平;补肺定喘、健脾养肝、益肾填精、安神定志、强筋骨、理虚劳 3、 常用补益中药灵芝灵芝 补阴药补阴药三三 七七 l主产於中国云南、广西。主产於中国云南、广西。多为栽培品。多为栽培品。l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微甘、微 苦,苦,温。归肝、胃经。温。归肝、胃经。 l功效主治

12、功效主治 :化瘀止血:化瘀止血 ,活血止痛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l用于吐血、衄血、便血等症。用于吐血、衄血、便血等症。 对人体各种出血均可应用,如兼有瘀滞现象者,尤为适合对人体各种出血均可应用,如兼有瘀滞现象者,尤为适合 “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l用于各种瘀滞疼痛与跌打伤痛等症。用于各种瘀滞疼痛与跌打伤痛等症。 外伤科要药,尤对跌打损伤疼痛有良效。可单味内服或外外伤科要药,尤对跌打损伤疼痛有良效。可单味内服或外敷,或配活血行气药同用。敷,或配活血行气药同用。 l滋补强壮作用,用于产后或久病体虚者。田七与人参同属五滋补强壮作用,用于产后或久病体虚者。田七与人参同属

13、五加科植物,民间有以田七滋补的习惯,经研究表明田七能改加科植物,民间有以田七滋补的习惯,经研究表明田七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增强体质。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增强体质。l三七有镇静、镇痛、止血、抗炎、抗惊厥、抗心律失常和抗三七有镇静、镇痛、止血、抗炎、抗惊厥、抗心律失常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薏苡仁薏苡仁l我国大部地区均产,主产于福建、我国大部地区均产,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生采收。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生用或炒用。本品又名薏米用或炒用。本品又名薏米l性味与归经:性味

14、与归经:甘、淡、微寒。甘、淡、微寒。归脾、胃、肾、肺经。归脾、胃、肾、肺经。l功效: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舒筋利水渗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除痹,清热排脓。l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带下等水湿病证。本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带下等水湿病证。本品甘补淡渗,与茯苓作用相似而力弱,对于脾虚湿滞者甘补淡渗,与茯苓作用相似而力弱,对于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尤为适用。l治用于风湿痹证。本品能渗湿,舒筋脉,缓和挛急。治用于风湿痹证。本品能渗湿,舒筋脉,缓和挛急。l能用于肺痈,肠痈。本品性寒,清肺肠之热,排脓消能用于肺痈,肠痈。本品性寒,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为治肺痈,肠痈的常用药。痈。为治肺痈,肠

15、痈的常用药。l用法用量:煎服,930g。生用或炒用,用量宜大,为食疗佳品。临床应用临床应用葛葛 根根l别名:别名: 葛条、粉葛、甘葛、葛条、粉葛、甘葛、葛藤、葛麻。葛藤、葛麻。 l性味与归经:性味与归经:甘、辛,凉。甘、辛,凉。归肺、脾、胃经。归肺、脾、胃经。l功效:功效:解表退热,生津止渴解表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透疹,升阳止泻l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l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

16、管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疾病有一定疗效。效。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决明子决明子l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全世界热带地方均有。世界热带地方均有。【别别名名】决明决明 草决明、马蹄决明草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假绿豆 。l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肝、肾、大肠经 。l功效:清肝、明目、通便功效:清肝、明目、通便 。l用于头痛眩晕用于头痛眩晕, ,目赤昏花目赤昏花, ,大便秘结。大便秘结。l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l现代

17、研究表明,决明子除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外现代研究表明,决明子除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外,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所含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所含大黄素、大黄酸对人体有平喘、利胆、保肝、降压功大黄素、大黄酸对人体有平喘、利胆、保肝、降压功效,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大黄素葡萄糖甙效,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大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强心作用。强心作用。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 1、西洋参不

18、适用于(、西洋参不适用于( )(A)高血压病 (B)糖尿病 (C)慢性支气管炎 (D)急性腹痛2 2、枸杞子可用于治疗(、枸杞子可用于治疗( )(A)感冒发烧 (B)大便干结 (C)头晕目眩 (D)咳嗽痰多3 3、薏苡仁粥可治(、薏苡仁粥可治( )(A)脾虚泄泻 (B)咳嗽胸痛 (C)大便秘结 (D)寻麻疹4 4、中草药在防治中疗效独到的疾病是(、中草药在防治中疗效独到的疾病是( )(A)急性疾病 (B)急性传染病 (C)慢性疑难病 (D)肿瘤l考试习题考试习题4、 常用补益中药方 气血双补类气血双补类 (1 1)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分:党参、黄芪、肉桂、熟地、炒白术

19、、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甘草。功能:补气养血,主治由于气血不足造成的短气乏力、头目眩晕、肌肉消瘦、神情倦怠,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产后体虚等症。用法:研细未,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2 2)人参养荣丸)人参养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分: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白芍、炙黄芪、肉桂、桔皮、远志、醋蒸五味子、鲜姜、大枣。功能:补气补血,且可养心安神,适合于气血双亏引起的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筋惕肉瞤,食欲不振者。用法:研细未,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健脾益胃类中成药健脾益胃类中成药 (1 1)生脉散)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成分: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20、。功能:益气生津,敛阴止汗,适用于气阴两伤形成的心悸气短、脉微虚汗、咽干舌燥及久咳伤肺、自汗;对于低血压或休克也有一定疗效。用法:有口服液、注射剂两种类型,口服液剂日服三次,每服10毫升;注射剂可以输液稀释510倍后,每次静脉滴注10毫升。 (2 2)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干草、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功能:补益脾胃,渗湿和中,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饮食不消、胸脘痞塞、或吐或泻、四肢无力、苔白腻。用法:散剂每服6克,水丸每服39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下。4、 常用补益中药方l宁心安神健脑类宁心安神健脑类 (1 1)天王补心丹)天

21、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成分:生地、天门冬、麦冬、五味子、朱砂、党参、茯苓、柏子仁、酸枣仁、当归、丹参、桔梗、玄参、远志。功能:养心安神,适用于阴亏血少而产生的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燥,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用法:口服,每日二次,每服9克,温开水送下。(2 2)酸枣仁汤)酸枣仁汤(金匾要略) 成分: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功能:养血安神,清热除烦,适用于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用法:遵医嘱。4、 常用补益中药方l延年益寿补肾类延年益寿补肾类 (1 1)七宝美髯丹)七宝美髯丹(明代邵应节)。成分:生首乌、当归、茯苓

22、、淮牛膝、枸杞、补骨脂、菟丝子、黑芝麻。功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添精益髓,乌黑须发,美颜延年,适用于肝肾虚损所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用法:每早晚服2丸,盐开水送服。(2 2)延龄固本丸)延龄固本丸(万病回春)。成分:菟丝子、肉苁蓉、天门冬、麦门冬、生地、熟地、山药、牛膝、杜仲,巴戟、枸杞、山萸肉、白茯苓、五味子、木香、柏子仁、复盆子、车前子、地骨皮、石菖蒲、川椒、远志肉、泽泻。功能:益肾壮阳,主治诸虚百损,中年阳事不举,未到五十须发先白。用法:空心温酒下。 4、 常用补益中药方l延年益寿补肾类延年益寿补肾类 (3 3)斑龙二至百补丸)斑龙二至百补丸(秘传经验方)。 成分:鹿角、黄精、甘枸杞、干熟地、菟丝子、金樱子、天门冬、川牛膝、楮实子、龙眼肉、麦门冬。功能:益气补肾,健脾生津,适用于肾虚精亏、腰膝酸软、阳虚内热、耳目不聪、须发干枯。医部全录评价此方曰:“能固本保元,生精养血,培复天真,大补虚损,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