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教案10_第1页
《亡人逸事》教案10_第2页
《亡人逸事》教案10_第3页
《亡人逸事》教案10_第4页
《亡人逸事》教案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亡人逸事?教案10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深的悼念之情;2、鉴赏刻画生活细节的方法,并能迁移训练。二、教学过程导语亲情,是不可磨灭的。而人只要活在世上,便会有“生离死别之痛,纵然“生离,但只要活着,就会存有希望;而“死别,那么恐怕要等到都溶入九泉的那一天,因而留下的便是无尽的思念。下面让我们走进孙犁先生的作品?亡人逸事?去感受那深深的悼亡之情。孙犁,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看似平淡,却显出清新和诗情画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文艺界将受他影响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2、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优秀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诗集?白洋淀之曲?。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小说、散文集。2、课文梳理1我们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接触的是它的标题。本文标题中“逸事为何意?明确: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既然有此意,也就是说本文择取得便是生活中的小事,下面请同学根据行文的先后顺序,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作者所写的“逸事。明确:第一节缘定第二节初识第三节持家第四节临别2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节,大家体味一下文中饱含的感情:学生读课文学生答复老师明确明确:对于婚姻而言,在遵循“父母之命、

3、媒妁SHUO之言的封建社会,“天作之合不过是一种谎话,而作者却深深记着他们结合的来历、洞房喜联的横批,以及亡妻的戏谑之语,由此可见他们的结合是幸福的、宽慰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学生自主讨论其它三节,明确答案第二节:在作者记忆深处,最难忘记得是对妻子的初次印象和不肯随意回家的生活细节,时隔多年,印象仍然如此之深,可见对亡妻的深情。第三节:生动写出了妻子结婚后所受的苦,从一个娇惯的女儿变成一位吃苦耐劳的妻子和母亲,而我常年不在家,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她一人的身上,但“对我从没叫过苦;尤其是对孩子说的话“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养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足见评价之高。感谢和思念之情第四节

4、:自己的回忆,特别是一句“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直接表达了对亡妻的感情;妻子临终前仍不忘记假设干年前,丈夫在北平作小职员时,寄至家里的两丈花布,丈夫作了这么一点小事足叫她铭记一生,对于一位为家庭牺牲所有的妻子,让丈夫怎能不永远歉疚、感谢和思念呢?感谢、歉疚和思念4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本文选取了不同角度的众多材料,但文章行文却散而不乱,那么本文在选材布局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明确:选材看似散乱,但感情却贯穿始终,展现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从回忆的角度,组接了生活中不同阶段的四个片断,但它不是简单的罗列,这种行文结构叫“蒙太奇剪辑组合法。3、手法鉴赏本文是一

5、篇写人记事散文,既然有人物形象,自然少不了描写手法,下面让我们鉴赏一下文中的描写片断,分析一下在人物的性格的塑造方面有何妙处?1学生读第三节2提问: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明确: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细节、场面等3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三个描写投影展示: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动作细节描写任劳任怨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外貌细节描写吃苦耐劳3、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动作细节描写疼爱孩子、吃苦耐劳4方法点拨上面是我们通过课文分析不难发现,虽然作者选取的生

6、活片断非常细小,然而他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却非常鲜明,这便是细节描写的传神作用,下面我们一起看到投影: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写人、叙事、绘景、记言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与重大场面描写相对。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有肖像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场面和景物细节等。细节须真实、典型、新颖,其作用有:1、“以小见大即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2、“生动传神搜求一般人不注意处,把它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5学生自主讨论第二、四节中的细节描写,然后随意发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得一还两、薄施厚报,妻子操劳一生,而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丈夫为家庭做了这么一件小事却让他铭记一生,并现出了笑容,足见其善良、朴实;更见我的歉疚和感谢。一件婚前丈夫把布寄到她娘家的小事,她不但记了一辈子,并且临终还令亡妻“久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幸福的笑容让人看到了辛劳一生、温柔善良、极易满足却又坚强的中国妇女形象。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