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2011_第1页
高考试题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2011_第2页
高考试题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2011_第3页
高考试题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2011_第4页
高考试题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高考题广东卷)图1为某地实景图。1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2013高考题浙江卷)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题。1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2013高考题海南卷)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3题。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

2、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5,回答第8、9题。8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苏 湘 滇 新 桂 内蒙古A B CD9图中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2013高考题天津卷)读图3,回答67题。6据图3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7图3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A风化作

3、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3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3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78题。7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8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B C D(2013高考题福建卷)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9该沙丘位于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2014浙江卷)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7-8题。7.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

4、确的是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砂砾洪积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8.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A B C D(2014重庆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2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2,完成8-10题。8.图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 B.凸岸 C. 凹岸 D.入海口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10.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

5、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图2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2014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31-32题。3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

6、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2014北京卷)图4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6、7题。6、该河谷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 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7、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2014江苏卷)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2014山东卷)图5(a)为某班

7、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1-12题。11、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A、 B、 C、 D、12、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 B、C、D、(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7-9题。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密度D、抗蚀能力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

8、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2014海南卷)如图8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8,完成1820题。18、图8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9、图8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2014上海卷)(四)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10

9、. 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A. 喜马拉雅山区 B. 日本太平洋岩区 C. 新西兰南北岛屿 D. 冰岛火山带11. 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 石灰岩 B. 片岩 C. 板岩 D. 石英砂岩(2014上海卷)(八)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问题。18. 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 和 B. 和C. 和D. 和19.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A. 一个岛 B. 两个

10、岛 C. 三个岛 D. 无岛(2014福建卷)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读图回答34题。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2015新课标全国1)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下列小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

11、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15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列各题。3、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2015上海卷地理)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5、两个大陆

12、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6、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B、C、D、(2015上海卷地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7、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岩浆冷却较慢在地表形成在地下形成A、B、C、D、8、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13、。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015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9、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2015广东卷)10、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2015北京卷)图2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12.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

14、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2015福建卷)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14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B.C. D.(2015江苏卷地理)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1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

15、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2015山东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底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7、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

16、D、东北-西南方向18、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ABCD(2016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920题。19.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20.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2015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

17、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9-20题。19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20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图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 题。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B. C. D.2. 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18、、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2016上海卷)(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9.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1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2016江苏卷)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21. 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 指化学沉

19、积作用 B. 指搬运作用C. 指成岩作用 D. 指火山喷发作用2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1.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 由西向东倾斜 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 由北向南倾斜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20、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2016北京卷)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4.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5、6题。5.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向斜 东侧大 B. 背斜 东侧小 C. 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6. 矿产调查发

21、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 乙 C. 丙 D.丁(2016新课标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

22、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2017全国卷I】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

23、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BCD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

24、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2017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3题。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2017江苏地理卷】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20.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的特点。图 16 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

25、害。(6分)25.(2012北京卷文综39)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4分)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6分)27.(2012山东卷文综26)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

26、)(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26(2012安徽卷文综)(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12分)(2)如果在

27、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30(2012四川卷文综)(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成因是。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F是。(8分)(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2分)(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图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4)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5)

28、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表见答题卡)(8分)(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二、综合题(2013高考题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

29、今的原因。 (2013高考题海南卷)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0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1)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

30、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2013高考题重庆卷)(26分)图5为某河段示意图,图6表示该河段上、两观测点所测得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2)

31、与观测点相比,观测点测得的流量较_。(2分)其原因是_。(2分)(3)请在答题卡的图6上绘出图5中点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4分)(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2014四川卷)13.(28分)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58.0降水量(mm)16173174118148177139141843918(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

32、地形部位名称。(4分)(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分)(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6分)【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答案】: 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答

33、案】:(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答案】: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