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鼎湖山听泉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课上应重视朗读,在多样的训练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感;有机融合听、说、读、写,扎实进行双基训练;在研读中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2.教学背景分析: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全文以游览线路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主要内容,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之情。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方面,大部分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文。小部分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平淡,有待提高。文字表达上学生的差异较大,所以不能一刀切,要求和评价等方面都要因人而异。针对以上情况,课前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抽象文字形象化,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透彻。3.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那像一样的,是的声音”造句。背诵第四自然段。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地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凭借语
3、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图片)教学流程: 一、抓住题眼,解读课题二、以点带面,辐射全文三、走进鼎湖山,一路听泉四、夜宿庆云寺,静卧聆听(一)过渡引读(第四段)(二)交流汇报(三)以读代讲,处理其他声音(四)语言训练,换词体会(五)仿写句子(六)引读中心段,深入思考五、总结全文一、抓住题眼,解读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4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课文的题目是鼎湖山听泉,你觉得题目的题眼在哪儿?(生说:听泉)那这个题目应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师范读
4、,学生再读。二、以点带面,辐射全文。(一)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听泉的?生读文后说出第2、4自然段都写了听泉。(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两个自然段,看看听泉的时间、地点、方式有什么不同?生浏览后自由发言。三、走进鼎湖山,一路听泉。(一)首先,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鼎湖山,看看这泉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出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进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可以简单批注。(二)学生出声读第二自然段后交流。看到的:1.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泉水多)2. 有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5、泉水多)(板书:交错流泻)3.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荫愈浓。(植物很茂盛)4. 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植物长得郁郁葱葱)听到的:1.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泉声大)2.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泉声不间断)3.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4.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泉声和钟声互相应和)(三)看到这么多的泉水,听到这么美妙、响亮的泉声,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高兴、兴奋、激动)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指名读课文)(四)
6、鼎湖山的泉在作者的眼里就是这样美丽,这样神奇。下面咱们就去亲眼看一看。(课件:配乐欣赏图片)我们看到了交错流泻的泉水,听到了清纯悦耳的泉声,自己有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泉水的美妙。(五)师小结:这就是我在小雨过后笼罩着薄雾的鼎湖山上,看到的交错流泻的一路泉啊!(板书:小雨薄雾鼎湖山,交错流泻一路泉。)四、夜宿庆云寺,静卧聆听(一)过渡引读(第四段)师过渡:白天很快过去了,我们来到庆云寺借宿。入夜,万籁俱寂,一切都趋于平静。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此时此刻,我是怎么听泉的?听到的又是什么呢?学生读文,师巡视。(二)交流汇报师:我是怎么听的?(板书:聆听)师:我聆听到的是什么?(停顿
7、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师:这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我聆听到的。课文具体写了几种泉声?(生说:四种)自己读读这一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几种声音写具体的?(指名发言:(比喻、排比)句式特点:那像一样的,是的声音。(副板书)师:既然是句式一样的排比句,那咱们把这几句话随意调换位置好不好?为什么?师: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这几种声音有层次感,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几句话,看看怎样读出这种层次美?指名汇报读师:我们请四位同学配合着读一读这几句话。生生评价:你们觉得谁读的最好?为什么?师点评:入境了!用心投入了!几个人配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首美妙的协奏曲啊!师:从刚才四位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层次感给我们带来的美
8、的享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女生男生)(三)以读代讲,处理其他声音师:作者聆听、辨识、品位的仅仅就是这四种声音吗?还有哪些?谁来读一读。(学生读)师:为什么泉声会有这些变化呢?因为流经的地方不同。引读:泉声那是泉水(四)语言训练,换词体会师: “绕过、拍打、穿越、流连”都是在写泉水流,为什么不用流淌?你换成流淌读一读?什么感觉?(啰嗦、重复、没有美感)师:这些词是把泉水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泉水的欢快。让我们感受到泉水充满活力和生机。(五)仿写句子师:除了刚才说到的详写得四种泉声和略写的这几种还有没有其它泉声?(生:有)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生:省略号)师:接下来我们也来聆听一组泉声,
9、把你听到的用这种句式(手指副板书)写一句话,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写几句。让我们听到更多样的泉声。(课件:播放音频,配以图片)学生写,老师巡视。集体交流:师:通过刚才读书和我们自己的创作,我们感受到这富有层次感的泉声,这千变万化的溪水演奏的是多么美妙的乐曲啊!(板书:泉溪奏妙曲)师总结:这美妙的泉声我们没有身临其境去聆听、辨识、品味,但是作者却用它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默读第四自然段,结合刚才所讲的内容,看看这段文字在描写上运用了哪些方法?(生读文后发言。师生一起总结:先概括后具体,有详有略,适当运用了修辞方法。)分工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写法上的好处。(六)引读中心段,深入思考师:正是因为作者用
10、心去聆听,才会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蒙眬中(学生齐读)师:是什么滋润了鼎湖山的万木?(鼎湖山的泉水)联系前面内容说说鼎湖山的植物什么样?(学生读描写古树、茶花的句子)所以说鼎湖山的泉不仅有美丽的外表,好听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它美得不空洞,有自己的价值。师小结:我们听到的是泉声,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啊!鼎湖山的泉水不仅滋润着万木,也滋润着我的心田。(板书:孕育生机润心田)师:现在大家再来看老师的板书,就形成了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就是这篇课文的缩影。课文是作者游览鼎湖山所写的一篇游记,写游记都应注意什么?(生:按游览顺序,抓景物特点,有详有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小诗,体会写游记的方法。(生读小诗)(课件出示)板书设计:鼎湖山听泉 小雨薄雾鼎湖山, 交错流泻一路泉。 聆听泉溪奏妙曲,孕育生机润心田。五、总结全文师:课文学完了,此时你的感受肯定和上课初不一样了,带着你的感受放声读课文,去感受作者那有魅力的语言。生读课文,教师巡视。师总结: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希望同学们也像谢大光一样,用心去发现,去聆听,写出让自己也让读者欣赏和满意的文章。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把课上写的一句话扩充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协议类就业协议书模板
- 领养他人协议书范本
- 需求钢管采购合同协议
- 领取工龄合并协议书模板
- 长期配送协议书范本
- 随车吊包月合同协议
- 风电场钢筋采购合同协议
- 面包铁购销合同协议
- 项目安装施工合同协议
- 防汛治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警卫安检任务流程
- 展览会议展前展中展后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生物分离工程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高中家长会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
- 慢性病护理的毕业论文范文
- 线雕提升专业知识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
- (统编2024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析+任务目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 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安全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校长论坛交流发言: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能力点燃教育变革的引擎
-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I 卷-数学试卷-全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