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紧急救援中心救援队组成及职责一、组织结构急救中心医疗救援队由 12 人组成。其中队长刘洋、 副队长王艳, 外科医生 1 人(周强),内科医生 2 人(张楠、武文进) ,护士 2 人(熊鑫、李晓月),司机 2人(杨学勇、 曹志),担架员 3人(崔 信、陆野、刘宇) 。二、任职条件要求及职责(一)、队长 要求:1、具备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2、具备计划、执行和管理灾害救援与重建项目的工作经验3、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参加过医疗紧急救援组织的集中培训, 且考核合格者。职责::1、负责统筹领导救援队、制定队伍工作目标及策略,完成任务 的期限;2、带领医疗救援队选择营地,制定工作方案,协调与当
2、地红十 字救援组织及政府间的关系。3、负责与派出红十字会的沟通、联系,促进团队内部及外部的 信息交流 ;4、负责全体队员的管理,保证队员人身安全。(二)副队长要求:1、具备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2、具备计划、执行和管理灾害救援与重建项目的工作经验。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参加过医疗紧急救援组织的集中培训, 且考核合格者。职责:1、负责全体队员的管理,保证队员人身安全。2、保障队员日常生活。3、后勤保障,及时补充药品及耗材。(三)、医护队员要求:1、具备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2、年龄在 50 岁以下,外科、内科应具备医师以上职称,护士 具备护师职称。3、身体健康,能够承担高强
3、度的救灾工作。4、经过医疗紧急救援队的集中培训,且考核合格。 职责:1. 现场救治,负责伤病员的检查、伤情评估、检伤分类、治疗 处理。2. 重症伤病员的初步处置和转运工作。3. 配合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三)、医疗保障队员要求:1、司机具备 10 年以上驾龄,担架员 40 岁以下,从事本工作两 年以上。2、身体健康,能够承担高强度的救灾工作。3、经过医疗紧急救援队的集中培训,且考核合格。职责:1、协助医护人员救治伤病员2、负责伤病员的转运3、保障营地物资和人员安全。4、保证对外联络通畅。管理制度一、紧急医疗救援装备平时由组建医疗救援队的医疗机构代管。 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
4、理。二、装备应装箱、编号,分类、整齐、有序存放,便于管理及搬 运。三、药品要专门存储在药品仓库的紧急救援货架上,装箱、贴上 标签,以便快速识别及搬运。四、装备出库必须填写出库单,由队长签字批准,领取人签名。、人员培训制度 一、医疗救援队队员每年应进行 12 次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包 括紧急医疗救援专业技能,伤员 伤情评估,应急能力等。二、培训计划由省红十字会和医疗救援队共同制定, 由省红十字 会和医疗机构共同组织实施。三、医疗救援队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卫生应急演练。 演练由省红 十字会和医疗机构共同组织实施。二、营地管理制度在灾区大部分房屋和公共建筑受损, 无法入住的情况下, 医疗救 援队则必须
5、自行搭建帐篷,建立临时营地。一、营地选址要靠近受灾地点。 但不要靠近河边, 不要设在树下、 山角下,不要设在河滩、河谷中央或河流转弯处, 以避免暴雨引发山洪或上游来水造成的安 全事故。悬崖下或斜坡易受塌方或山 崩影响,也不适合建设营地。二、水源。 医疗救援队自备一周的饮用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 下,营地尽量靠近水源。三、地面。搭建帐篷前要将地面上的石块、木头和其它带尖的对 象拔除,再用土或毛草将地面填平。帐篷搭好后,在帐篷四周挖掘排水沟。做到地面平整,排水良好。帐篷内地面要铺设地垫,防水防潮。四、帐篷的拉门应朝避风方向。人住的帐篷与煮食区(用火区) 要有一定距离( 10 米)。做到人走火灭,人走
6、电断。五、在帐篷区外围洒一圈石灰或硫磺粉,以驱赶蛇、虫、鼠、蚁 等动物。三、信息通讯管理制度一、营地的通讯视频设备应由专人管理、维护,确保畅通。二、加强与现场指挥部、当地政府、各救灾团体联系,以便了解 最新的灾情、伤病员情况等。三、各组每天向队长通报当天工作情况, 汇报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四、队长应关注队员个人身体状况,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量 和工作节奏。四、财务管理制度一、医疗救援队经费来源(一)医疗救援队的日常培训演练、 装备维护经费主要由派出单 位提供,组建救援队的医疗机 构适当补充,不足部分可从红十字会非定向捐赠资金中列支。(二)医疗救援队赴灾区救援的经费由省红十字会或组建医疗救 援队
7、的医疗机构先行垫付。救 灾结束后,从社会捐赠款中列支或向当地财政部门申报。二、医疗救援队经费支出管理(一)接到救灾预先号令后,队长应尽快与省红十字会协调财务 安排,并预支一部分现金。医疗救援队在灾区工作期间, 应安排专人保管现金,记录每日每笔 开支。(二)救灾工作结束后,医疗救援队应将所有现金开支和装备消 耗清单报省红十字会,协调报销补充事宜。五、宣传管理制度一、医疗救援队队长作为新闻发言人,统筹全队的新闻宣传工作。二、宣传重点:(一)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宣传红十字会人道主义理念。(二)宣传红十字会医疗救援队在灾区的工作。(三)宣传灾区人民、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会工作的支持。救援任
8、务结束报告制度一、移交报告救灾任务结束后,医疗救援队应及时撰写报告移交省红十字会和受灾地红十字会。报告内容包括已进行的医疗救援活动、 救治伤病员人数,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等。二、队员评价救灾任务结束后, 医疗救援队队长对每位队员在灾区的表现进行 评价,为下一次救援工作提供经验。三、任务完成报告 救灾任务结束后, 医疗救援队应撰写任务结束总结报告提交派出 省红十字会。医疗救援队现场救治原则 现场救治的总体原则是: 采取及时有效急救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 少伤病员痛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 为医院后续抢救打好基础。 此外还应遵循以下 6 条 原则: 一、“先复后固”原则。是指遇有心跳、呼吸骤停且有
9、骨折者, 应首先开展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等技术使伤者尽快恢复心跳和呼吸,之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二、“先止后包”原则。是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者,应首先使 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 血,之后再进行创口消毒和包扎。三、“先重后轻”原则。是指同时遇到重伤伤员和轻伤伤员时, 应先抢救重伤员,后抢救轻伤员。四、“先救后送”原则。在转送伤员之前做好打通气道、心肺复 苏、控制大出血、固定骨折等准 备工作,使伤情基本稳定下来。五、“急救与呼救并重”原则。在遇到大批量伤员时,在实施紧 急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附近其 它医疗机构呼救,争取外援。六、“搬运与医护一致”原则。在搬运危重伤员时,在交通部门 协调配合下做
10、好途中医学监护。*医疗急救实践证明,受伤者得到急救的时间越早, 存活率就越 高。最佳急救时间:伤后 12 小 时内;较佳急救时间: 伤后 24 小时内;延期急救时间: 伤后 24 小时以后。医疗救援队伤情处置原则一、医疗救援处置原则 医疗技术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先分类再后送。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它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二、伤员的医疗救护原则(1)先挖后救,挖救结合。在大体查明人员被困情况后,组织 抢救小组,就近分散展开,配合 其它救援人员实施先挖后救,挖救结合。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提高抢救工作效率。
11、(2)先救命、后治伤。对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进行应急救治,特别要注意清除口鼻的泥土,保持 呼吸道通畅。( 3)根据伤情,分类处理。根据受伤部位和受伤害程度进行分 类处置。如:对窒息、骨折、大出血、昏迷的伤员应先行抢救,之后进行转运;对脊柱骨折的伤 员,运送时要将伤员固定在硬质担架上。(4)危重伤员的现场救护a. 呼吸、心跳停止者,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b. 休克伤员取平卧位,进行复苏处理。c. 对严重的开放性、 污染创面 其它干净物覆盖。d. 伤员检伤分类及伤卡填写I类伤(填红色伤卡):危重,H类伤(填黄色伤卡):较重, 山类伤(填绿色伤卡):轻伤,要除去泥土秽物, 用无菌敷料或有生命危险,需立
12、即抢救。 暂无生命危险,需及时转运救治。 可稍候处理。0 类伤(填黑色伤卡) :死亡。e. 救护区标志的设置I类伤救护区插红色彩旗。H类伤救护区插黄色彩旗。 山类伤救护区插绿色彩旗。0 类伤救护区插黑色旗。5)伤员转送指征列情况之一的伤病员应该后送:a.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b. 手术后伤情已稳定者。c. 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做完者。d. 体温在38.5 C以下者。下例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a. 休克症状未纠正,病情不稳定者。b. 颅脑伤疑有颅内高压,有发生脑疝可能者。三、现场救治的总体原则采取及时有效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痛苦,降低 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后续抢救打好基础。
13、 此外还应遵循以下 6条原则:(一)、“先复后固” 原则。是指遇有心跳、 呼吸骤停且有骨折者, 应首先开展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等技术使伤者尽快恢复心跳和呼吸,之后再进行骨折固定。(二)、“先止后包”原则。是指遇到大出血又有创口者,应首先 使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 血,之后再进行创口消毒和包扎。(三)、“先重后轻” 原则。是指同时遇到重伤伤员和轻伤伤员时, 应先抢救重伤员,后抢救轻伤员。(四)、“先救后送”原则。在转送伤员之前做好打通气道、心肺 复苏、控制大出血、固定骨折等准 备工作,使伤情基本稳定下来。(五)、“急救与呼救并重”原则。在遇到大批量伤员时,在实施 紧急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附
14、近其 它医疗机构呼救,争取外援。(六)、“搬运与医护一致”原则。在搬运危重伤员时,在交通部 门协调配合下做好途中医学监护。医疗急救实践证明, 受伤者得到急救的时间越早, 存活率就越高。 最佳急救时间:伤后 12 小时内;较佳急救时间:伤后 24 小时内;延期急救时间:伤后 24 小时 以后。四、医疗救援队伤情处置原则(一)、医疗救援处置原则 医疗技术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后送。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它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二)、伤员的医疗救护原则( 1)先挖后救,挖救结合。在大体查明人员被困情况
15、后,组织 抢救小组,就近分散展开,配合其它救援人员实施先挖后救,挖救结合。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提高抢救工作效率。2)先救命、后治伤。对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进行应急救治,特别要注意清除口鼻的泥土,保持 呼吸道通畅。3)根据伤情,分类处理。根据受伤部位和受伤害程度进行分类处置。如:对窒息、骨折、大 出血、昏迷的伤员应先行抢救,之后进行转运;对脊柱骨折的伤 员,运送时要将伤员固定在硬质担 架上。4)危重伤员的现场救护a. 呼吸、心跳停止者,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b. 休克伤员取平卧位,进行复苏处理。c. 对严重的开放性、 污染创面, 要除去泥土秽物, 用无菌敷料或 其它干净物覆盖。d. 伤员检伤分类
16、及伤卡填写填红色伤卡):危重,填黄色伤卡):较重,填绿色伤卡):轻伤,填黑色伤卡):死亡。类伤II类伤m类伤可稍候处理。0 类伤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抢救。暂无生命危险,需及时转运救治。e. 救护区标志的设置i类伤救护区插红色彩旗H类伤救护区插黄色彩旗。山类伤救护区插绿色彩旗。0 类伤救护区插黑色旗。(5)伤员转送指征 下列情况之一的伤病员应该后送:a.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b. 手术后伤情已稳定者。c. 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做完者。d. 体温在38.5 C以下者。下例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a. 休克症状未纠正,病情不稳定者。b. 颅脑伤疑有颅内高压,有发生脑疝可能者。c. 颈髓损伤有呼吸功
17、能障碍者。d. 胸、腹部手术后病情不稳定者。e. 骨折固定不确定或未经妥善处理者。( 6)伤员分类分级转运a. 轻度损伤: 现场进行一般处置后转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中心 或暂住点。b. 中度损伤:现场应急处理和对症救治后,转县级以上综合医 院或野战医院。c. 重度损伤: 现场急救使伤情稳定后, 转市级以上综合医院或专 科医院。d. 死亡:转遗体存放点。(7)现场医疗操作技术指导 现场评估。 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现场情况和伤员情况进行初步评 估判断,以便进入下一步应急救治工作。a. 检查现场安全状况, 查明引起伤亡的原因、 受伤人数等, 检查 伤员是否有 生命危险,查明现场可以使用的资源。 根据评
18、估情况确定需要何种支持, 以及应 当采取的救护行动。b. 进行现场救护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根据现场评估情况, 采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阻 止病原体进入身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用呼吸面罩、呼 吸膜等实施人工呼吸,戴上医用手 套、眼罩、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伤情判断。应从意识、呼吸、脉搏等方面对伤员的伤情进行快 速初步判断。a. 意识 在呼唤、轻拍、压眶、推动时病人会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 表明病人有意识。如病人对上述刺激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已陷入危重状态。b. 气道 如病人有反应但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必须立即检查和清除。c. 呼吸 正常人每分钟呼吸 12-18 次。
19、 危重病人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呈叹息样。 对呼吸几乎停止的伤员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d. 循环体征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 60-80 次,儿童每分钟 110-120 次。心跳 过快或过慢均说明伤员血液循环系统不正常。 检查伤员皮肤的颜色。若伤员的面色苍白或青紫,嘴唇、指甲发 绀,皮肤发冷,则说明氧代谢情况异常。e. 瞳孔反应 出现脑水肿或脑疝时, 双眼瞳孔一大一小。 瞳孔的变化揭示了脑 病变的严重性。f. 外伤检查对病人的头部、 颈部、 胸部、腹部、盆腔、脊柱和四肢进行检查, 看有无开放性损伤、骨折畸 形、触痛、肿胀等体征。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创伤止血技术a. 止血方法 止血的方法有包扎止血、加
20、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加垫屈指止 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 一般的出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扎法止血。四肢的动、静脉出 血,如使用其它的止血法能止血的,就不要用止血带止血。操作要点:?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医用手套,则用敷料、干净布片、 塑料袋作隔离层。?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出血部位。? 根据伤口出血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止血法止血。?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压迫止血。? 不要去除血液浸透的敷料,而应在其上另加敷料保持压力。? 肢体出血应将受伤区域抬高到超过心脏的高度。?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要用肥皂清 洗手上污垢。? 止血带在万不得已的情况
21、下方可使用。b. 常用止血方法:加垫屈肢止血 对于外伤伤口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损伤者,用此法。注意肢 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每隔 50 分钟缓慢松开 3-5 分钟,防止肢体坏死。止血带止血四肢有大血管损伤, 或伤口大、 出血量多时, 采用这种方法止血操作要点:a. 肢体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b. 上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c. 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 50 分钟要放松 3-5 分钟。d. 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 血。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a. 正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采取适当的止血方法。b. 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止血方法联合使用。颈动脉和股动脉 损伤出血凶险,首先要采用
22、指压止血法, 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转运时间长时可实行加压包扎法 止血。c. 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要特别注意防止肢体损 伤,不可一味增加压力。不同部位的止血法a. 颈动脉损伤出血颈动脉损伤出血首先用指压止血, 用大拇指压迫出血的下段, 用无菌纱布填塞伤口,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转运时间长时, 可用大块干净布料或多条三角巾 卷成团压住出血部位,使伤病人头部向出血侧侧屈。b. 腹股沟处股动脉损伤出血 迅速用指压止血法止血。 转运时间长时, 可用大块干净布料或多 条三角巾卷成团,压住出血部位,充分屈曲髋、 膝关节压迫血管, 三角巾将腿和腰部缠绕固定。c. 腘窝处腘动脉损伤出血迅速用指压止
23、血法止血, 用大块干净布卷团压腘窝处, 将膝关节 充分屈曲,用绷带、三角巾固 定。如止血不完全,可在大腿用止血带。d. 头部伤口出血 头部血管丰富,损伤后出血多,不易止血。 纱布压在伤口上,将尼龙套套在头上或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e. 手指损伤出血 用拇指和食指掐住伤指根部两侧的指动脉, 用一块小纱布压在伤 口上,用尼龙指套套在伤口上固定纱布,或用绷带缠绕固定, 可用手帕或其它布料代替纱布 和 绷带。f. 深部伤口出血 伤口较大较深时,对人体组织损伤严重,可能损伤中等血管。将 纱布打开,轻轻塞进伤口,将伤口填实, 压迫止血。用纱布覆盖伤口, 用绷带绕肢体加压包扎。 如出血严重可加用止血带,可用
24、 三角巾或其它干净布料代替纱布,绷带。现场包扎技术伤口判断 现场处理时,要仔细检查伤口的位置、大小、深浅、污染程度及 异物特点。a. 伤口深,出血多,可能有血管损伤。b. 胸部伤口可能有气胸。c. 腹部伤口可能有肝脾或胃肠损伤。d. 肢体畸形可能有骨折。e. 异物扎入人体可能损伤大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 操作要点:a.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医用手套,则用敷料,干净布片、 塑料袋、餐巾纸作为隔离层。b. 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情。c. 伤口封闭要严密,防止污染伤口。d. 动作要轻巧而迅速,部位要准确,伤口包扎要牢固,松紧适 宜。e. 不要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f. 不要对嵌
25、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g.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h.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清洗 手上污物。开放伤的现场处理操作要点: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医用手套,则用敷料、干净布片、塑 料袋作为隔离层。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口的部位。 用敷料覆盖伤口,对嵌入异物保持原位。 用妥善的方法止血、包扎。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 在处理完成后, 用肥皂清洗手。a. 一般伤口的处理 现场条件允许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75%酒精对伤口周围皮肤消毒(注意不要让酒 精进入伤口),最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如现场条件不允许,应就地取材,伤口可用洁净布
26、料、毛巾、衣 物等压迫,快速转送到医院进行清创。b. 头部伤口 头部伤口常见,头皮血运丰富、出血较多,常伴有颅骨骨折和颅 脑损伤。头部伤口要尽快用无 菌敷料或洁净布料压迫止血,用尼龙网套固定敷料包扎。 如有耳、鼻漏液,说明有颅底骨折,禁止堵塞耳道和鼻孔,以防 颅内感染及颅内压力增高。现 场如有条件,先用无菌敷料擦净耳、鼻周围的血迹及污染物,再 用酒精消毒。如无上述物品,可用 清洁的毛巾、纸巾等将耳朵、鼻孔周围擦拭干净。c. 肢体离断伤 一般首先上止血带止血。 多数肢体离断伤组织碾挫较重,血管很快回缩,并形成血栓,出 血并非喷射性。这时,仅行残端包扎即可。如果出血多,呈喷射状,先用指压止血法止血
27、,然 后上止血带,再行包扎。用大量纱布压在肢体残端,用回返式包扎法加压包扎。 用宽胶布从肢端开始向上拉紧粘贴, 以加强加压止血和防止敷料 脱落。离断的肢体要用布料包好, 外面套一层塑料袋, 放在另一装满冰 块或冰棍的塑料袋中保存。如果离断的肢体尚有部分组织相连, 则直接包扎, 并按骨折固定 法进行固定。如有大的骨块脱出,应同时包好,一同送医院,不能丢弃。d. 开放性气胸严重创伤或刀扎伤等可造成胸部开放伤, 伤口与胸膜腔相通, 伤 员感觉呼吸困难,伤口有伴随呼吸的气流声发出。 立即用纱布或清洁敷料压在伤口上。 用胶布将敷料固定,将伤侧手臂抬高。用三角巾折成宽带绕胸, 固定于健侧打结, 或用四条四指宽带绕 胸,固定于健侧分别打结。伤员取半卧位。e. 腹部内脏脱出 发现腹部有内脏脱出, 不要将脱出物送回腹腔, 以免引起腹腔感 染。立即用大块敷料覆盖伤口。用三角巾做环行圈, 圈的大小以能将腹内脱出物环套为宜, 将环 行圈环套脱出物。然后用饭碗或茶缸将环行圈一并扣住。 用三角巾进行腹部包扎。伤病人平卧,双腿屈曲,用脊柱板搬运。f. 伤口异物的处理 伤口表浅异物可以去除,然后包扎伤口。如异物为尖刀、钢筋、 木棍、尖石块,并扎入伤口深 部,不要轻易取出。应维持异物原位不动,待转入医院后处理。 在敷料上剪洞,套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邻居土地界限协议书
- 院士工作站建站协议书
- 股权协议书如皋
- 2025标准合法农村果园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低空经济「航空安全监测」技术发展与应用报告
- 2025年短视频MCN品牌合作合同协议协议
- 2025购销合同的履行范文
- 2025年成人书法培训行业跨学科教学与艺术创造力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士护理岗位合同签订指南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 家长会课件:小学三年级期中家长会课件
- 装修施工收条
- 《电力科技成果产业化评价导则》
-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程(提高级)(07第二版)-Tests-1-2
- 实际控制人协议书
- 幼儿园预防近视教师培训
- 《窄带物联网(NB-IoT)原理与技术》课件第6章
- 货币兑换支付协议书
- 发扬体育精神展青春光彩
- 国企纪检委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