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绽放精彩_第1页
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绽放精彩_第2页
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绽放精彩_第3页
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绽放精彩_第4页
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绽放精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绽放精彩长兴县夹浦中学 温晖明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的转变,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的转换。长期的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得到思维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读写结合的生长点。一、 模仿式写作1、 仿写句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

2、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诗人流沙河的理想中有这样一个小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这里形象地说明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诗人运用比喻和顶真的修辞并通过整齐的句式表达出来,使诗文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以后,我请学生以“友情”为题,模仿这种句式和修辞写几句话,有的学生仿写相当精彩:“友情是阳光,温暖心灵的港湾;友情是港湾,流淌真诚的河水;友情是河水,浇灌美丽的鲜花;友情是鲜花,散发醉人的芬芳。”2、 仿写语段我们学习

3、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段落是非常富有特色的,教学中我们应引领学生充分体会,为我所用。譬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第四段是叙写作者小时候过端午节的一个游戏活动挂鸭蛋络子,来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施爱亚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先组织学生品析了作者带有淡淡幽默的语言,并分析了这个语段所采用的总分式写作思路。根据这种思路,她自己仿写了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包粽子,然后请学生也来仿写一段自己记忆深刻的风俗或活动,学生兴致盎然,仿写精彩。这种读写实践活动,既达到了阅读文本,又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篇非常著名的说理诗。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时,采用了诗歌

4、联读的方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这是一个很漂亮的教学创意,这个创意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余老师在请学生吟咏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诗歌写作活动,这里摘录其中两首: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不要畏缩,不要停留 曾经的我欺骗过生活前进的时光里需要勇气 于是我得到了生活的真谛相信吧,胜利的彼岸已经不久 诚实踏实眼睛永远注视着前方, 曾经的我被生活欺骗过现在去尝试以往 于是我得到了生活的启迪一切都是暂时 乐观坚强。一切都将会变幻 而曾经历过的好好去珍惜。 那将是多么宝贵的美的怀念。正是因为有前面两首诗歌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才写出这么精彩出

5、色的诗句。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努力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 仿写篇章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能。”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经验,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等。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学生读懂全文后,引导他们对课文的谋篇布局进行细细品味,品出方法来。譬如张瑞成老师在教学香港作家小思的蝉时,他在学生读懂课文后便引导学生对课文“托物寄意”的写法进行细腻的品味,然

6、后请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哪些“物”可寄托什么“意”,最后请学生选择其中一项完成片段作文。当然对课文的仿写也可以针对文章的选材进行,记得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我便组织学生对文章的选材进行品析,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自己的“爱之慈”和“教之严”上,更体现在母亲对家人的宽容、仁慈但不失刚气上,以此来突出母亲对自己产生了极大极深的影响。从中我们便会发现文章的选材全面,事例生动,母亲的形象也十分立体而丰满,为此我组织学生以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都写的不错,有的写妈妈,不仅写妈妈的勤劳善良,还写妈妈的喋喋不休;有的写爷爷,不仅写其慈祥的一面,还写其严厉的

7、一面;有的写老师,不仅写老师的和蔼可亲,还写老师的幽默风趣。总之,教材中有许多谋篇布局的方法都值得学生借鉴,只要我们能够适当的加以引导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何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水涨船高呢?二、 情境式写作所谓情景式写作,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并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一种写作。这种写作能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思考,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想象补白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地方都留有空白,这些空白既可以是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内容的新解;既可以是情节的衔接发展,也可以是情节的转折变化。这些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极大

8、的空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白”,这种“补白”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学生对语言材料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将作者有意无意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起来,使之具体、深刻。想象补白一般包括细节的补白、景物的补白和情节的补白。譬如欧阳修的卖油翁结尾写道:“康肃笑而遣之。”有位教师在课堂的尾声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问题:“康肃 笑而遣之。”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陈尧咨形象的理解去想象他当时笑的神态。这个细节的补白可以充分展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我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曾抓住“临表涕零”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哭、为谁而哭,然后请学生在“涕零”前加上一个形容词,来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以丰

9、满诸葛亮的忠臣形象。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应该要找准一个滋生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空白,这样就能给学生多一点倾诉情感的机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促进文本的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在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中,文章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巧妙的烘托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曾对课文中的“天黑了”和“八月的一天早晨”两处简略的环境组织学生进行补白,以充分展现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在我们学习的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此时此刻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对深化理解课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情节

10、曲折,重点突出,人物形象生动,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教材。文中对主人公皇帝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十分细腻,突出表现了他的昏庸无能、愚蠢虚伪和不可救药。教学这篇童话时可以安排这样一次练笔:“皇帝回宫以后”让学生围绕这个点,将情节延伸下去。再如心声这篇描写少年生活的作品,文章通过李京京的心声“想朗读课文”,既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又表达了众多孩子的心声渴望亲人的关爱,朋友的理解和别人的肯定。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练习:请你用李京京的口吻给他的爷爷写一封信,来表现出他当时迫不及待的心情。当时学生的热情高

11、涨,很快就完成了练习,信的内容充分表达了李京京的内心世界。这里摘录学生写的一封信:敬爱的爷爷:您好!您在乡下过得还好吗?您现在还会不会拿着那根光亮光亮的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上几口呀?还有妮儿,不知她现在的生活怎样了呢?她还记得我吗?爷爷,我告诉您一件事,今天我当着全班同学和许多老师的面朗读了一篇叫万卡课文,我觉得他和我像极了,所以我很想朗读,虽然我的嗓子沙哑,但我读得很好,连程老师也这样认为。可是,爷爷,我好想您,想乡下的一切,在这里爸爸妈妈总是吵架,妈妈总是打我,我害怕极了,我不想呆在这儿,我想回乡下,爷爷,您能接我回去好吗?我好想您!你的孙子 京京阅读是对学生人生的一次拓展,是促进学生个

12、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读这类课文时,思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或悲或喜,或欣慰或焦虑。这时,教师如果能够趁热打铁,及时促成学生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文本的实现,便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2、 角色转换我们知道,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课文的语言变为学生的语言。譬如在看云是天气一课的教学中,周翔老师要求学生分别以八种不同形态的云的身份对其特点以及带来的天气情况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叙述的:“

13、嗨,大家好!我是积云,我一般在两千米左右的高空中一朵朵地分散着,到了午后时分,我就会和太阳公公快乐地嬉戏,在她的照耀下,我身边的兄弟姐妹都披上了一件金黄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不过到了傍晚我便渐渐失去了踪影。”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角色变换的训练中,绝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造表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记得赵晓丽老师执教华南虎时,请学生找读诗句,概括了“这是一只怎样的华南虎”之后,她要求学生改写此诗“如果我是华南虎请以华南虎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改写这首诗。”有位学生是这样改写第三小节的,现摘录如下:原文 改写后笼里的老虎 背对这些胆怯而绝望的观众,背

14、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我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他们有的用石块砸我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的向我厉声呵斥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还有人对我还苦苦劝诱有人还苦苦劝诱 我都一概不理!它都一概不理! 我悠悠地拂动着又长又粗的尾巴 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 因为我向往苍苍莽莽的山林哦,老虎,笼中的老虎, 因为我抽搐着自己屈辱的心灵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因为我在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这种改写,让学生在和诗中的形象对话中体会到老虎一颗渴望自由的心和一个高傲不羁的灵魂。如果我们能够尝试着用感性直观的改写去代替枯燥乏味的分析,学

15、生会用心阅读,深刻体验,真情表达,从而逐渐走进诗歌的深处理解诗的主旨,并真正认识诗人牛汉。3、 艺术改写艺术概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文学性的语言,采用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对课文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生动的别具一格的改写。如在教学琦君的散文春酒时,我就曾组织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来体味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里摘录学生的两首小诗:春,何处逢春? 春酒,春酒,一杯八宝酒!酒,八宝泡酒, 春酒,春酒,一杯思乡酒!人,怀念旧人, 真是人在异乡思家醅,思,无尽情思, 人在异国思乡味!乡,何时还乡?这是一种“变文为诗”的改写活动,我在教学杜甫的石豪吏时,还尝试了一种“变诗为文”的改写活动,让

16、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深刻体悟差吏的残暴凶恶和老妇人的悲惨可怜,下面我摘录一位学生改写的相关作文片断: 夜晚,一阵嘈杂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我,我躺在床上,认真地听着门外的声响。 开始,有一名成年男子粗暴的叫喊声:“皇上有征兵令,每家出壮丁一名。”老头一听立刻逃走了。接着就是一阵敲门声,“快,把你们家的男人交出来。” 于是我起床,并透过窗户观察门口的动静。 老妇人慌忙地去开门,还没有等她把门打开,就有人一脚把门给踹开了。原来是两名当地的差役。其中一人手拿一把大弯刀,另一人手持一根三尺木棍,两人都是凶神恶煞的样子,像是从地狱来的使者。 “快,把你们家里的男人统统交出来。”手拿弯刀的差役凶巴巴地说道。 “我

17、有三个儿子,都去镇守邺城了,一个儿子刚刚来信说自己的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老妇人叹着气,刚想继续说下去,却被手持木棒的差役推倒在地。 “少啰嗦,快把男人交出来,”一个差役抽出了手里的弯刀,“你这是违抗皇命,是要杀头问罪的。” 老妇人艰难地爬起来,悲伤地说:“我的家中已经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难道你们也要把他抓走吗?因为有这个孙子在,他的母亲才没有离开我们。” “你无法使我们相信,我们要进去检查一下,以证实你们家没有男人了。”手持木棒的差役上前使劲揪住老妇人的衣襟,差一点没把她给勒死。 “我们都是穷苦的人家,孩子的母亲都不敢出门,因为家里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怕怕到时候会让别人

18、见笑。”老妇人喘着粗气,语气变得很无奈。 这种艺术改写活动运用于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牵动着学生深层次地进行入课文并专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体味、揣摩,让学生徜徉在其中,悟得真意。三、集美式写作集美式写作就是通过学生们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将课文中美好的内容进行“浓缩”与“聚集”,使学生在品评体味的同时,学习积累语言的精华,并受到一定的思维训练。这种写作活动以语言学习为重头戏,咀英撷华,品析积累,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审美教育和语言学习技能训练。如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文中描写大雁声音的句子很美,富有情趣。在教学中我便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集美”活动,改编成一篇微型美文:一只燕子的来临

19、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到了。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在四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可以呆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在那儿,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

20、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自更新世以来,每年三月,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在

21、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有时我们还可以抓住关键词来串联课文内容,使之变成一份精简的课文背读材料。记得在教学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时,我主要抓住“悲剧”和“伟大”这两个关键词来进行教学,然后围绕“悲”字进行组词,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寻悲”活动。我结合学生的发言联缀成了一篇精美的短文:这是一篇写“悲”的人物传记,课文主要叙述了斯科特一行五人在探险归来时的途中悲壮覆灭的过程。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南极极点,并看到了挪威的国旗正在洋洋得意地飘扬时,他们的心情顿感悲凉,于是在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悲观失望,失去了来时的热情。在路途

22、中,他们悲惨地遭遇到了南极中的寒冷、冰冻、飞雪和风暴,面对这种恶劣的天气,他们非常悲愁,甚至还发出了这样的悲号:“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在天气恶劣、能源缺乏、身体疲惫和心情悲伤的多重折磨下,他们一个个相继地悲惨死去,其中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情万分悲痛,他悲切地把自己愿望中的“我的妻子”改为悲哀可怕的“我的遗孀”。后来,另一支探险队找到了这些死去的英雄,并悲痛地为他们垒了一个石墓,并竖上一个简陋的十字架来悲悼他们,面对这一幕悲剧,在英国国家的主教堂里,世人悲泣,国王也悲戚地哀悼这些英雄,以表达自己的钦佩敬畏之情。总之,斯科特一行五人的探险是一次悲壮的人生旅行,是一曲崇高伟大的人生悲歌!

23、四、赏析式写作赏析式写作是指学生在深入阅读文章时,对文章的内容、语言或表达形式进行审美鉴赏,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把自己的审美体验或观点记录下来的写作,它包括精彩段落的赏析、艺术特色的赏析和读后感等。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曾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极富想像力的“趣味欣赏”活动,他将一组带“清”的近义词扩展成句子来表达对“小石潭”的欣赏:“闻水声,如鸣珮环”,水声叮咚,清越动人;“下见小潭”,“尤”有清凉之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景物多么清秀;鱼儿“往来翕忽”,嬉戏在清澄的水中;“影布石上”,可见潭水清澈透明;小溪也一定是水声清脆,水色清亮;“坐潭上,凄声寒骨,悄怆幽邃”,环境太清静,太清幽了,这让作者感到心境的清凄。全文段落小巧,景物清新,画面清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这种高层次的赏析活动,既指导学生评析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心指导学生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如在教学三峡时,余映潮老师就曾指导学生从美的角度,根据相关的话题自选内容,对课文进行品评欣赏:三峡,美在侧面烘托。除了正面描写之外,作者还巧妙地进行了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曦月”写得多好,抬头看天,不到“亭午夜分”,连世界上最有光彩的事物都难以看到,这山还不高吗?这峡还不深吗?三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