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1期(总第107期)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王甫勤(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433)摘要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好坏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体互动理论认为,。大学生寝室群体是典型的初级小群体。研究发现、家庭条件、学科、年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和室友聊天的时间以及参与寝室公共活。;小群体互动;有序logistic回归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717(2008)0120084206一、研究背景大学生寝室生活是大学生活中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生活单位。寝室不仅是休息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绝大多数学生都将在
2、寝室度过大部分时间。因此,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寝室成员的心理健康。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寝室人际气氛良好,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较高(毛小玲等,2005;许传新,2005)。但是部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例如,杨荣2004年对池州师专432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对寝室人篇名(包含)大学生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宿舍或寝室19992596902000315210020013483130际关系“很不满意”、“不满意”、“有些不满意”的累积比例约为3119%,“有些满意”、“满意”
3、、“很满意”的累积比例约为5513%,“无所谓”的比例是1217%(杨荣,2005)。包钅容2006年对浙江海洋学院300个大一至大三学生的调查显示,仅有54%的学生认为寝室关系融洽,而有21%的学生不关心室友,有32%的学生课余时间不在寝室(包钅容)。如何处理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是他们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同时对于寝室关系处理的能力也将影响其在以后社会交往中的能力和自信。自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有关大学生研究的文章越来越多。笔者运用“大学生”、“人际关系”、“寝室或宿舍”作为篇名从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20024105902003469312020045657200
4、20058373285200611496387表11999年2006年,中国期刊网中用篇名查到的文章数合计43555(7358)139(23)12(2)根据表1可以发现,1999年到2006年发表的文章总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文章却非常少,仅占文章总数的01319%(核心期刊比例为01312%),而关于大学生寝室人收稿日期2007210209在本次调查中:有平均每天在寝室呆8小时及以下的同学占1112%,呆810小时的占3414%,1015小时的占4215%,15小时及以上的占1119%.最后一栏括弧中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数,与总文章数作对比参考.作者简介王甫勤(19
5、812),男,安徽庐江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研究。©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甫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85际关系研究的文章则是屈指可数。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小群体互动理论11大学生寝室群体的特点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综述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寝室群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寝室群体是一个典型的小群体,其成员人数一般在24人之间,
6、成员之间面对面互动的机会和频率较大。第二,时存在。年龄化素质、,。异、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第三,群体的稳定性和开放性。稳定性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寝室成员将在一起共同生活、直至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另外,寝室群体在学校层面也一直是作为一个单位(cell)存在的,很多学校的学生工作处或者学生生活园区通常都会以寝室作为单位来组织学生活动,如“文明寝室”评比、“寝室篮球赛”等等。开放性是指寝室群并不是一个封闭性(closure)群体,它占据班级或年级寝室网络中的一个位置,经常跟其它寝室交往互动,如建立“联谊寝室”等。寝室群体的上述特点决定寝室人际关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国内部分学者有的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
7、有的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别指出下列因素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或无显著影响)。(1)性别。毛小玲等人的调查研究认为男生在生子女的共性特点决定了他们缺乏交往技巧,不易融合(张卫平,2005)。但是,根据许传新的研究结论,是否独生子女对寝室内的人际关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3)来源地。王荣认为,学生来源的城乡、低地域差异可能会促成或加深学生之间的隔阂,有时还会引起成员间的人际冲突。杨荣和包钅容的调查研究都支持了这一观点,。(4)。,经济条件不好的。许传新的,认为经济状况中等和上等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比经济状况差的学生要高。(5)个人生活习惯、性格及心理因素。王荣还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8、、性格以及心理因素也会对寝室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但是这一点没有得到其他相关研究的证实。(6)学科专业及年级。杨荣的调查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满意度在专业和年级上不存在差异。但是,包钅容的调查却发现文科生比理科生的寝室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不同年级寝室交往与人际关系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21小群体互动理论及其模型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L.Tubbs)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小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小群体互动的一般系统模型。如图1。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即相关背景因素(包括对应框内的六个方面)、内在影响(包括对应框内的十二个方面)和结果(包括对应框内的六个方面)。特布斯将这个模型当作一个开放
9、式系统,小群体互动就是这三个部分因素的相互影响。背景因素先于群体存在,最先对群体互动产生影响。内在影响因素的不同也会对群体互动产生影响。结果对相关背景因素和内在影响因素产生反作用(Tubbs,1988)。根据该理论模型,仅就人际关系(结果之一)而言,人格、性别、年龄、健康、态度和价值等背景因素以及具体互动形式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差异性影响,如有效沟通、言语行为会促进小群体人际关系的改善,冲突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恶化。人际冲突性和排他性两个因子上的总平均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则在人际和谐性和亲属性上高于男生,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杨荣的调查研究没有发现男女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包钅容的调查研
10、究则得出相反结果,认为女生中与室友关系很融洽的比例明显低于男生。(2)是否独生子女。王荣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指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主要由于处理不好恋爱关系和寝室内的人际关系,换句话说,独生子女在寝室内的人际关系没有非独生子女融洽。张卫平在分析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时,特别指出独1988).所谓小群体互动,指这样一个过程,群体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成员交换言语的或非言语的信息,试图达到相互影响的目的(Tubbs,©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86大
11、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1期(总第107期)因为大学寝室群体成员的年龄基本相仿,身体健康则都是入学体检合格的,因此这两方面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至于寝室成员的人格、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况,由于测量相对复杂,所以在本研究中没有涉及。三、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112006年图1特布斯小群体互动理论模型互动情况久、互动的形式越多、寝室成员之间越是相互了解,对于不同的生活习惯越是能够接纳,或者将习惯、性格等方面不一致的方面拿出来坦诚地讨论、解决,而不需要憋在心里,就能够把寝室矛盾消灭在初始状态,不至于累积。而且,寝室成员之间进行的活动越多,越容易培养共同爱好,也可以增强友谊。因此,良好的互动能够改善
12、寝室人际关系。相反,如果发生过矛盾,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寝室成员的相关背景因素也会影响寝室人际关系。根据前述研究结果、小群体互动理论以及上述理论假设,本研究试图建立下列研究假设并加以验证:(1)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来源地、不同。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某重(四个年级都包括)。抽样方法:该校总共有60栋本科生宿舍楼,每栋楼都有57层不等。抽样的初级单位是每一个楼层。根据每一楼层的门牌号码按顺序排列从中随机抽取2个寝室,再从每个寝室随机抽取一个学生。21问卷设计(1)因变量。寝室人际关系状况。采用十分制满意度测量法,即给出1个10分制的等级量表,最不满意
13、为1分,非常满意为10分,让被访者选择。根据调查结果将其重新编码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五个等级来代表寝室人际关系的状况。(2)自变量。性别采用男女二分法测量,女生编码为0,男生为1;是否独生子女也采用二分法测量,是为1,否为0;来源地分为本地(上海)、外地大中城市、小城市或小城镇、农村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家庭经济条件用家庭平均月收入来测量,分为1000元以下,1000元3000元,3000元5000元及5000元以上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学科分为文科、理科和医科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年级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编
14、码分别为1、2、3、4;对寝室的定位分为“家一样的地方”、“情感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的地方”、“娱乐的地方”“、学习的地方”“、睡觉的地方”五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5;平均每天与室友聊天时间,分为1小时以上,30分钟1小时,15分钟30分钟及15分钟不到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参与寝室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2)对寝室的态度或价值定位不同的学生,其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3)跟室友沟通时间越长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越好。(4)参与寝室公共活动越多对寝室人际关系越满意。(5)跟室友发生人际冲突的学生比未发生冲突的学生,其寝室人
15、际关系满意度要差。(1)、(2)、调查结果显示均值为8.26,中位值和重值都是8,标准差约为1.53.因此将6分及6分以下重新编码为“很不满意”“不满意”(3)、(4)、(5).“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甫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87公共活动多少,先列举大学寝室生活的常见活动(如一起吃饭、聊天、玩电脑、k歌,去图书馆、上自习、逛街、洗澡、体育锻炼、上下课、大扫除,其它等),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转换为数
16、值变量;人际冲突,测量自从入住生活园区以来是否和室友发生矛盾纠纷,是为1,否为0。ij(Yj)=(),1+expj-(b1Xi1+b2Xi2+bkXik)其中j=1,2,J-1;k=21上述模型中,p1p2p3p4p5分别是因变量Y取“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时的预测概率,k表示自变量个数,本研究中共含有21个自变量(类别变量被转化为虚拟变量),xk表示具体自变量,i是xk,j(j=1,2,J),ij(Yj)是应四、统计分析,模型与结果11样本概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79分,737分,回收率为94.6%(N性别独生子女年级女是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文科理科
17、医科31642113060713519022418840529636Y,bk是回归参,xk改变一个单位,logit(ij(Y>j)。具体来说,在本研究中,如果bk=0,表示自变量xk与Y独立,即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没有影响;如果bk>0,表示随着xk的增加,Y更可能落在有序分类值更大的一端,即xk越大,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越高;如果bk<0,表示随着xk的增大,Y更可能落在有序分类值更小的一端,即xk越大,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越低。根据上述模型,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以人际关系满意度为因变量(最满意为对比基数);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人际冲突和参与公共活动多少为协
18、变量(前三个是二分变量、后一个是数值变量),以来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科、年级、寝室定位和聊天时间作为因素(自变量)纳入logit函数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观察回归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来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科和年级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均大于0.05,因此这些因素与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对自己寝室的价值定位对于其人际关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将寝室定位为“家一样的地方”和“情感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的地方”的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将寝室定位为“睡觉的地方”的学生(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00),而
19、将寝室定位为“娱乐的地方”和“学习的地方”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与将寝室定位为“睡觉的地方”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对寝室价值定位的不同对其人际关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3)跟室友沟通时间越长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越高。沟通时间为1小时以上、0分钟到60分钟、15分钟到30分钟的学生的满意度分别是是沟通时间不足15分钟学生的4.69倍(e1.546倍)、2.34比重(%)42.957.117.682.418.325.830.425.555.040.24.8学科专业21统计模型因为本研究因变量为人际关系满意度是有序多变量,所以本研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的取值有5
20、个等级,故可建立4个累加logit模型(或曰PLUM模型)和4个累加logit预测概率模型,分别如下:lnp2+p3+p4+p5=1-(b1xi2+bkxik),其中j=1,k=21模型12lnp3+p4+p5=-(b1xi1+b2xi2+bkxik),其中j=2,k=21模型23lnp+p+pp4+p5=-(b1xi1+b2xi2+bkxik),其中j=3,k=21模型3=lnp5-(b1xi1+b2xi2+bkxik),其中j=4,k=21模型4其中,p1+p2+p3+p4+p5=1。4个累加预测概率模型可合写为:©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
21、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88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1期(总第107期)倍(e0.851倍)和2.14倍(e0.761倍),且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5。(4)参与寝室公共活动越多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变量取值人际关系满意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性别独生子女参与活动多少上海10003000元之间3000元5000元之间文科理科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家一样的地方情感交流、寻求支持娱乐的地方学习的地方1小时以上30分钟到1小时15分钟到30分钟关系越满意,平均每多参加一种公共活动,其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提高1.20倍(e0
22、.185倍),显著性水平小于0.000。估计值-1.511-.4721.197-.194.-.-.(a)-.463-.416-.329(a)-.494-.420(a)-.071-.063-.290(a)1.1831.035.024.261(a)1.546.851.761(a)240.294表3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的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自由度1111111111111111111122Sig.014.442.052.233.901.356.096.048.145.147.226.771.761.131.000.000.924.370.000.010.026.00095%置信区间下限-2.7
23、20-1.675-.010.-.744-.627-.938-1.009-.828-.772-1.162-1.099-.552-.470-.668.776.620-.465-.310.875.204.091上限-.303.7322.403.125.542.247.582.712.338.083-.004.113.173.260.410.344.0871.5911.449.512.8332.2171.4991.430协变量来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科年级对寝室的价值(态度)定位跟室友每天聊天时间1888.636a.Thisparameterissettozerobecauseitisredundant
24、.拟合优度(5)发生寝室内部人际冲突对人际关系有负面影响,发生过人际冲突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仅为未发生人际冲突的学生的1/3强(e-0.973=0.378),显著性水平小于0.000。从模型整体拟合情况来看,拟合优度显著性小i1(Y1)=i2(Y2)=i3(Y3)=i4(Y4)=于0.000,平行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0.153>0.05,符合平行性假定,因此整个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累加预测概率总模型,可以分别写出4个累加概率预测模型,如下所示:1+exp-1.511-(0.185活动-0.973冲突+1.183家+1.035情感+0.024娱乐+0.261学习+
25、1.546聊天1+0.851聊天2+0.761聊天3)1+exp-0.472-(0.185活动-0.973冲突+1.183家+1.035情感+0.024娱乐+0.261学习+1.546聊天1+0.851聊天2+0.761聊天3)1+exp1.197-(0.185活动-0.973冲突+1.183家+1.035情感+0.024娱乐+0.261学习+1.546聊天1+0.851聊天2+0.761聊天3)1+exp2.499-(0.185活动-0.973冲突+1.183家+1.035情感+0.024娱乐+0.261学习+1.546聊天1+0.851聊天2+0.761聊天3)模型各汉字分别是模型变量的缩
26、写.活动:参加寝室公共活动的数目;冲突:寝室内部是否发生人际冲突;家“:家一样的地方”,情感:(虽然不具有显著性,但作为寝室定位的虚拟变量需要跟他们虚拟变量一起纳入模“情感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的地方”;娱乐“:娱乐的地方”型);学习“:学习的地方”;聊天1:每天聊天时间超过1小时;聊天2: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聊天3:15分钟到30分钟之间.©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王甫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89五、总结与讨论本研究运
27、用小群体互动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了737份问卷,从问卷分析的结果来看,数据很好地支持了研究假设,即大学生对寝室内部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主要受其对寝室的价值定位、和室友沟通的时间以及参与寝室共同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并澄清了以往调查研究中的一些争议,如以往的很多调查研究都认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来源地、响,。在群体,独生子女与否、家庭条件的好坏等等因素都可能在互动过程中淡化。如果抱有这些偏见来看待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话,不但不能促进寝室人际关系的发展,反而会觉得束手无策,因为这些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本是无法改变的。本研究虽然从小群体互动理论衍生出相关经验
28、假设,事实也证明了小群体互动理论在分析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适用性,但是本研究还没有完全将小群体互动理论运用到寝室人际关系的分析上来。根据小群体互动理论,对小群体互动结果产生结果的因素很多,譬如群体的结构、成员之间的地位和从属关系以及内部规范等等,而不仅仅是沟通和互动形式等因素。另外,本研究还忽略了对寝室成员的人格或性格等个人因素的测量,从而无法验证这些。S.L.tosmallgroupinteraction,theYork:RandomHouse,1988.10-14.毛小玲,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7):473-475.3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
29、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4):6-9.4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3):64-67.5杨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为分析案J.2005,(6):142-145.6包钅容.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交往与人际关系调查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在校生为例J.2006,(7、8):63-64.7张卫平.解析女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471-473.(责任编辑刘平)AnEmpiricalResearchonFactorsEffectingDormitory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ofCollegeStudentWANGFu2qin(DepartmentofSociology,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Manyscholarsthinkthat,therearemanyfactors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防排烟自考试题及答案
- 矿长任职考试题及答案
- 库仑力考试题及答案
- 松脂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球团原料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轻型裁割机数据监测报告
- 飞机桨叶型面仿形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蒸馏炉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摊商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炼钢浇铸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巷道掘砌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五爱教育
- 开学第一课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香港劳务派遣合同范本年
- 2025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 临床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
- 医院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 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协议
- 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条文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