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T性质参数取用说明和最新计算结果_第1页
CLT性质参数取用说明和最新计算结果_第2页
CLT性质参数取用说明和最新计算结果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关于 CLT 材料性质取用的说明和修改上次提交的计算书中CLT 的力学特性参考美国规范 Standard forPerformance-Rated Cross-Laminated Timber,美国规范中单层 CLT 板材的性质如图 1 中所示,即 Brad 翻译的北美进口材用于制造正交胶合木中 APA PRG320 表中的数值。图 1 单层 CLT材料性质图 2 美国规范承载力设计取值美国规范 APA PRG320 中采用的承载力设计法,是对截面惯性矩进行折减,图 2 中的 I eff 仅考虑了主方向 CLT 单层板的惯性矩。 即图 3 中仅考虑阴影部分的惯性矩数值作为 I eff 。

2、图33 层CLT截面由于上次提交的计算书中是按照中国木结构规范设计(在软件中输入材料性质,软件结合截面性质计算内力),没有按照美国规范中的承载力设计法, 对弹性模量的取值要做一定处理。我采用的设计方法中,软件自动计算截面惯性矩,需要得到的是截面的Eeff 。可以按照等效抗弯强度的方法计算 Eeff ,将单层 CLT 板材的弹性模量 E 转化为 5 层或者 3 层 CLT 板材的等效弹性模量 Eeff 。等效时不仅考虑了主方向 CLT 的抗弯强度,还考虑了次方向 CLT 的抗弯强度。以下说明计算CLT 截面 Eeff 的具体计算方法(抗弯强度等效) 。根据 Brad 的说明,可提供的CLT 材料

3、性质接近E1 级别,现在按照E1 级 CLT 材料性质来计算。1. 五层 CLT 弹性模量E5 表示 5 层 CLT的主方向弹性模量E0 11700 表示单层 CLT主方向弹模E909000 表示单层 CLT主方向弹模b1000mm表示 1m宽度h 表示总高 175mmh表示单层 CLT高 35mm1d1 70mm 层板中心和中性轴距离d235mm层板中心和中性轴距离图 2 5 层 CLT截面计算简图等效原则:抗弯强度等效E5I 5Ei I iE1 bh33E1 bh3E d 22E1 bh32Ed2501212 0bh1 19012190bh1212E511138故主方向可保守取用E0110

4、00 ,其余两个次方向取用E90 9000 。2. 三层 CLT 弹性模量如果按照三层 CLT,其抗弯等效板材特性的具体计算方法和上述相同,手算得到: E311600故主方向可保守取用 E0 11000,其余两个次方向取用 E909000 。3. 剪切模量G1E 680G1E01100121602310与原计算时取用的材料特性相比,弹性模量基本一致,剪切模量取值变化较大,如表1 所示。表 1材料性质取值变化材料性质原设计取值现在取值E11000011000E290009000E390009000G121301100G131301100G23100680二、 三层 CLT 计算结果我们采用木结构

5、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5 年版)公式5.2.1,5.2.2,5.2.6按受弯构件验算, 5.3.2 按照压弯构件验算。结果表明,强度和稳定验算中,应力均小于设计值,两个方法虽然有区别,但是强度和稳定都不起控制作用。起控制作用的是结构的变形, 根据 Brad 提供的表格,我们按照表1 中现在取值的材性建立模型,重新设计 3 层 CLT 结构,计算结果如下:1. 按照木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5-2003(2005 年版)中的强度和稳定验算均满足。2. 前后两次得出的位移限值如下表:表 2 原设计模型不利位移位移最不利组合模型编号位移限值Y (mm)Z( mm)X (mm)(m

6、m)11.0 恒 +1.0 活 +1.0× 0.6X 风0.440.56-24.5728.821.0 恒 +1.0活+1.0 × 0.6X风1.510.05-4.3814.431.0 恒 +1.0活+1.0 × 0.6Y风-17.360.24-43.5514.441.0 恒 +1.0活+1.0 × 0.6Y风0.630.98-26.728.851.0 恒 +1.0活+1.0 × 0.6X风1.221.52-32.7828.861.0 恒 +1.0活+1.0 × 0.6Y风0.980.54-40.4528.8表 3现设计模型不利位移位移

7、最不利组合位移限值模型编号Y (mm)Z( mm)X (mm)(mm)11.0 恒 +1.0活+1.0 × 0.6X风0.340.89-21.6528.821.0 恒 +1.0活+1.0 × 0.6X风1.110.35-3.9814.431.0 恒 +1.0活+1.0 × 0.6Y风-12.981.34-32.5614.441.0 恒 +1.0活+1.0 × 0.6Y风1.220.23-24.1228.851.0 恒 +1.0活+1.0 × 0.6X风1.670.94-29.1228.861.0 恒 +1.0活+1.0 × 0.6Y风0.731.28-37.7128.8三、 结论按照 Brad 提供的数据计算表明, 3 层 CLT 板材的强度满足中国规范要求,但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