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2019年精选文档_第1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2019年精选文档_第2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2019年精选文档_第3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2019年精选文档_第4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2019年精选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它是指“个 人通过自己 (或他人) 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与社群外其他 人区分开来, 并将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于自己身上, 让自 己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性。” 1可以说,社会 认同是个体通过社会分类、 社会比较等方式, 选择自己所归属的 群体,认同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社会范畴的意识,以及这个群体 身份所伴随而来的在情感和价值观上的重要知识; 它帮助个体找 到什么是“群体中的我”, 什么是“我们”, 是人们精神稳固的 源泉之一。 积极的社会认同可以帮助个体提高自尊, 提高个体的 认知安全感,进而帮助个体找

2、寻存在的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 人们接触网络越 来越方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3 年 6 月发布的第 32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指出,学生是网民中规模最大 的职业群体,占 26.8%;从年龄阶段看, 1019 岁的群体占到了 23.2% 2。青少年由于身心不成熟, 更易沉溺于网络, 如微博、 网聊、游戏、网购等。本研究将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青 少年网络使用状况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 以期为青少年的健康 成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汉中市三所中学, 其中城市中学 两所、农村中学一所,共发放问卷

3、 600 份,回收问卷 582 份,收 回率 97%,其中有效问卷 517 份,有效率 86.17%。其中,男生 279人,女生 238 人;农村学生 245人,城市学生 272人;初二 学生 290 人,高二学生 227 人。(二)研究方法1. 社会认同量表社会认同问卷 2,采用 Luthtanen 和 Croker 编制的量表, 共四个维度: 成员身份、他人对群体的评价、 自我对群体的评价、 认同的重要程度。该量表采用四级评分,总分越高,表明社会认 同水平越高, 个体越认可自己所属的群体与成员身份。 其内部一 致性系数为 0.89 。2. Young 网络成瘾量表( IAD)采用 Kimb

4、erly Young 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 3,共 20 道 题目,采用5点计分,最终将每题得分相加,就是总分。IAD分数越高,说明各题网络行为越多,网络依赖度越大。一般IAD总分 4060 为轻度网络成瘾, 6080为中度网络成瘾, 80100 为重 度网络成瘾。该量表的信度为 0.736 ,效度为 0.83 。(三)数据分析全部数据运用 SPSS 17.0 软件包进行 t 检验、相关分析及 F 检验。三、研究结果(一)中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在 40 分以下的是 374人, 4060分的 83人, 60分以上的有 60人。从表 1 中可看

5、出,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在性别、 年级和生源地上均存在显著 差异。其中,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v 0.01 ;初二学生的得分高于高二,pv 0.01 ;城市学生的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v 0.01。表 1 &#8 1 95;网络使用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分析 人口统计学变量 N M±SD t性别 女 238 50.93 ±11.58 -3.330*男 279 58.57 ±15.88年级 初二 290 60.21 ±10.81 4.589*高二 227 49.92±12.77生源地 城市 272 63.79 ±10.71 4.145

6、*农村 245 54.09 ±10.76注:* p v0.05, *pv0.012. 中学生社会认同水平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显示, 女生的社会认同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高 二学生的社会认同得分高于初二学生; 城市学生的社会认同得分 高于农村学生, pv 0.01 。表 2   中学生社会认同水平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分析 认同总分 N M±SD t性别 女 238 35.5 5±3.90 -1.225*男 279 32.04 ± 3.53年级 初二 117 30.27 ±3.54 -2.057*高二 227 39.12

7、±3.76生源地 城市 272 42.02 ±2.37 1.513*农村 245 36.37 ±2.46注:*p v 0.05 , *p v 0.01(三)网络使用与社会认同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表 3 网络使用与社会认同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成员身份 他人对群体的评价 自我对群体的评价 认同的 重要度 社会认同总分网络使用状况 -.205* -.278* -.209* -.301* -.217*注: *pv0.05, *pv0.01如表 3 所示,网络使用状况同社会认同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 呈显著负相关。4. 不同网络使用状况组的社会认同水平分析

8、根据调查显示,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在40 分以下的是374人, 4060分的 83人, 60分以上的有 60人,分别作为无成 瘾组、轻度成瘾组和成瘾组,与社会认同及其各维度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不同网络使用状况的中学生的社会认同总体水平及各 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 4。四、讨论(一)中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 27.65%,其中, 轻度成瘾率为 16.05%,中度及以上成瘾率为 11.60%。这个数据 高于国内多数学者的研究。 如,潘苗等人调查新乡市中学生的网 络成瘾率为 3.648%4;张宛筑研究贵阳市中学生的网络成瘾 率为 7.1%

9、5;于素维等人调查的营口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 12.76%6;但这个数据低于周小燕等人调查的延安市中学生 网络成瘾率 32.49%7。究其原因,虽然研究大多使用的量表 为 YoungIAD 量表,但此量表多年来经过不断修订, 有多个版本, 计分方式不同,从而导致结果不同。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男 生的网络使用率明显高于女生, 这和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是一 致的。张宛筑等人的研究发现, 初中生和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 无显著差异 5。于素维的研究则发现,高中生的网络成瘾检 出率高于初中生 6。本研究的结果和前人不同,即,初二学 生的网络使用显著高于高二学生。 本研究认为, 高中生的学业压 力较大,

10、空闲时间较少,而初中生空余时间较多,再加上现在网 络普及率较高, 所以初中生的网络使用率较高。 在生源地维度上, 城市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农村由于各方面的 条件所限,网络普及率不及城市,所以,农村学生的网络使用相 对较少。(二)中学生社会认同状况分析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女生的社会认同水平高于男生, 初二学 生的社会认同显著低于高二学生的社会认同水平。 根据埃里克森 的理论,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包含 三个层面:自我认同;个人同一性;社会认同。初二学生处于自 我同一性发展的早期,而高二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晚期, 所以, 高二学生的社会认同水平高于初

11、二学生。 对于男性和女性 来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但女性在人 际关系领域的发展比男性突出。 女性在定义和描述自己的时候更 多是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角度出发, 而男性则更多地依靠竞争和 能力给自己定位 8。相比而言,女性更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 情感归属,所以女生的社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生源地维度上,城市学生的社会认同得分明显高于农村 学生, 表明城市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的城市身份。 城市现代化的程 度远远高于农村, 而我国实行的户籍制度, 使得很多农村孩子希 望通过诸如教育、 工作等途径进入城市, 获得户口和相应的权利。 所以,农村孩子对自己原本所归属的群体成员身份认同较低,

12、 而 城市中学生更看重自己的原本身份。(三)网络使用情况对中学生社会认同水平发展的影响 相关分析显示, 网络使用情况与社会认同总分及各因子均存 在显著负相关,说明网络使用程度越高,社会认同水平越低。把 中学生按照网络使用情况分为高、中、低三组,比较其社会认同 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成员身份维度上,无成瘾组的得分最高, 表明个体对自己的身份以及归属群体的认识最为清晰; 成瘾组得 分最低,表明个体对自己的归属群体以及成员资格认识模糊。人们在选择构建自己社会认同的群体时,通常会比较各种社会团体的优劣、社会地位和声誉,争取把自己编入较优越的社会 团体,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评价和自尊。 在他人对群体的评价和

13、 自我对群体的评价维度上,无成瘾组的得分依然同轻度成瘾组和 成瘾组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无成瘾组学生选择的归属群体社会认 可度较高,轻度成瘾和成瘾组学生选择的归属群体社会认可度较 低。随着网络的普及,家长和教师都担心网络会影响到孩子的成 长与学习,刻意减少孩子的网络使用, 并对网络成瘾的孩子评价 较低。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一个不断融合个人经历和基本信念 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轻度成瘾和成瘾组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低,说明他们意识到社会对学生过分使用网络这一行为的反对, 可能很多学生自己也觉得这 一行为并不好,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来缓解自己和他人的关 系,但由于网络成瘾这一行为有较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成因,不好戒除,所以他们对自己相应行为的评价较低。认同的重要度维度考察的是群体对个体的重要程度以及能 否满足个体的归属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 人有生理的 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 需要。社会认同正是满足了个体归属和爱的需要。无成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