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试题(共3页)_第1页
植物病虫害试题(共3页)_第2页
植物病虫害试题(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名词解释1. 农业防治: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2. 再次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病原物在寄主体外或体内产生大量的繁殖体,通过传播又可以侵染更多的寄主植物或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部分,这种重复侵染称为再次侵染。3. LD5O:指能导致中毒人员或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4. 趋光性:是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线刺激所引起的趋向活动。5. 期距:根据害虫某虫态或虫龄发生峰日相距防治适期的天数进行预测,称

2、为期距法。6. 昆虫:种类繁多、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群体。7.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8. 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因为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9.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称孤雌生殖。10. 有效积温法则:在有效温度内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11. 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的。2 解答题1. 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构造与药剂防治的关系:防治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在药剂的选择上是不同的。防

3、治咀嚼式口器害虫主要采用胃毒、触杀性较强的农药,如马拉硫磷、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防治刺吸式口器主要采用内吸性强兼触杀性的农药,例如乐果、避蚜雾等。2. 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区别:(1) 侵染性病害: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2) 非侵染性病害: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3. 月季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1) 发生特点:发病初期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逐渐扩大为圆

4、形或不规则形的白粉斑,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片。叶片皱缩、反卷、变厚,呈紫绿色,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弯曲,有回枯现象。花蕾染病时表面铺满白粉,不能开花或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干枯,花蕾凋落,甚至整株死亡。(2) 综合防治: (a)清除侵染来源 (b)加强栽培管理 (c)喷药防治4. 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案:(1) 发生特点:成虫白天静伏,有趋光性,卵产在树冠外围叶片上,卵多在阴天或夜间湿度较大时孵化。幼虫耐饥能力强,共7龄,1-4龄为群聚结网阶段,初孵幼虫在叶背吐丝缀叶1-3片成网幕,2龄后网内食物不足而分散为2-4小群再结新网,更多的叶片被包进网幕中,使网幕增大

5、,犹如一层白纱包缚着,5龄后脱离网幕分散生活。(2) 综合防治方案:(a)加强预防(b)物理防治 (c) 化学防治(d) 生物防治5. 无性繁殖的特点及无性孢子的种类:(1) 无性繁殖的特点: (a)生长速度快,开花结果早。 (b)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2) 无性孢子的种类:芽孢子、粉孢子、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3 简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及意义:(1) 概念:是从园林的全局出发,要考虑生态坏境,以预防为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园林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

6、害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的防治体系。(2) 意义:(a)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园林植物、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b)从安全角度出发,根据园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c)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d)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为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

7、经济损失。4 植物病虫害防治时如何做到合理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1) 不同的农药品种,其杀虫、杀菌、除草的范围各不相同,必须对症下药。(2) 不同的剂型,其使用范围差异很大,如颗粒剂只能进行土壤处理,不能喷粉或对水喷雾。在具体的防治病虫害及杂草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农药的品种特性及剂型的不同加以选择。5 如何从症状上区别开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害:病毒病无病症,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引起植物颜色或形状改变,即变色、畸形,主要表现是花叶、黄化、皱缩、矮化等。细菌性病害病斑呈多角形易穿孔,初期水浸或油浸状,潮湿条件下病部常有株状黄色菌脓,表面光滑,外围常有黄色晕圈;腐烂型病部有粘状菌脓,且有臭味;枯萎型褐变部位用手挤压可见白色菌脓,维管束一般不变色,发生速度迅猛。真菌性病害,叶部病害包括各种叶斑病、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