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内容分析)知识目标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状元源2 特点:a=恒量 3公式:(1)vt=v0十at(2)s=v0t ½at2(3)vt2v02=2as(4)s= 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3)式中v0、vt、a、s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
2、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a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g、v0=0时,自由落体应动;ag、v00时,竖直抛体运动(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v0/a,对应有最大位移s=v02/2a,若tv0/a,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4、 推论:(l)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 S SaT2=恒量(2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以上两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I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lV2V3Vn123n;来源:状,元,源Z,y,y,100K来源: 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lS2S3Sn=122232n2;来源K来源状元源网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ISSSN=l35(2n1);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1t2t3tn规律方法 1、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例1】一物体做匀加速
4、直线运动,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平均速度为20 ms,BC段平均速度为30m/s,则可求得( ) A速度V B末速度Vc 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解析:设sABsBCs,m/s=24m/s,,得:VA14 m/s,VB=26m/s,VC=34m/s 答案:ABC来源状&元&源Z&y&y&100K解题指导: 1要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特别对较复杂的运动,画出草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图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 2要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特点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
5、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 3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的解题方案。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公式解析法外,图像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等也是本章解题的常用的方法4、列运动学方程时,每一个物理量都要对应于同一个运动过程,切忌张冠李戴、乱套公式。5、解题的基本思路:审题一画出草图一判断运动性质一选取正方向(或建在坐标轴)一选用公式列方程一求解方程,必要时时结果进行讨论【例2】一初速度为6m/s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受到力F的作用产生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当它的位移大小为3m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
6、为( )来源:提示:当位移为正时,AB对;当位移为负时,C对 答案:ABC2、适当使用推理、结论t1 t2 t3 t4 t5 t6 t7t1 t2 t3 t4 t5 t6 t7【例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来源状元源网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解:首先由图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那个物体明显
7、地是做匀速运动。由于t2及t5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3、t4之间,因此本题选C。【例4】一位观察者站在一列火车的第一节车厢的前端旁的站台上进行观察,火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需时8秒,试问: (1)16秒内共有几节车厢通过? (2)第2节车厢通过需要多少时间?分析:设每节车厢的长度为s,那么每节车厢通过观察者就意味着火车前进了s距离。于是,原题的意思就变成火车在开始运动的8秒内前进了s,求16秒内前进的距离是几个s,以及前进第2个s所需的时间。此外本题只有两个已知数据,即v0=0,t=8秒;另
8、一个隐含的条件是车厢长度,解题中要注意消去s。解: (1)相等时间间隔问题,T=8秒, (2)相等位移问题,d=s,3、分段求解复杂运动【例5】有一长度为S,被分成几个相等部分在每一部分的末端,质点的加速度增加a/n,若质点以加速度为a,由这一长度的始端从静止出发,求它通过这段距离后的速度多大?【解析】设每一分段末端的速度分别为vl、v2、v3、vn;每一分段的加速度分别为a;。每一等分段的位移为S/n。根据vt2v02=2as得v120=2as/n v22v12=2as/nv32v22=2as/n vn2vn-12=2as/n把以上各式相加得vn2=2a,【例6】小球从离地面h=5米高处自由
9、下落,小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后又反弹起来的上升高度总是前一次下落高度的4/5,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试求小球从自由下落开始直到最后停在地面上,该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 (忽略地面与小球碰撞所用的时间,g取10米/秒2)分析:小球每次下落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每次反弹上升都是竖直上抛运动,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因此小球上抛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与由最高点回落到地面的时间是相等的.解:小球第一次自由下落时间为,小球从地面第一次碰撞反弹上升及回落的总时间为:,小球从地面第二次碰撞反弹上升及回落的总时间为:小球从地面第n次碰撞反弹上升及回落的总时间为:小球从h0处自由下落,直到最后停在地面上,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来源Z|yy|100k.Com答:小球从自由下落开始,直到最后停在地上,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18秒.说明:在一些力学题中常会遇到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等数学问题,每位同学应能熟练地使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4、借助等效思想分析运动过程【例7】图所示为水平导轨,A、B为弹性竖直挡板,相距L4 m.小球自A板处开始,以V04 m/s的速度沿导轨向B运动它与A、B挡板碰撞后均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率反弹回来,且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停在AB的中点,这个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土地简易承包3篇
- 孩子抚养协议书范文3篇
- 建筑劳务分包合同样本3篇
- 成功签订采购合同的技巧3篇
- 办理土地证委托书范本的意义3篇
- 企业劳务外包合同3篇
- 体检结果证明3篇
- 安全请假责任书3篇
- 商铺合同终止协议书版3篇
- 廉政协议招投标智慧3篇
- 2024-2030年中国捡石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小红帽》绘本故事
-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课件)-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024年天津市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 DB23T 1727-2016 地理标志产品 克东天然苏打水
- 2017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生回忆版)
- 新疆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屈讯)
-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案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作业设计
- 中学学校学生校服采购方案
- 电解车间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