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交流体会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现景物独特的魅力的方法。2.根据给定的情景写句子,表现景物的动、静之美。3.了解情景描写所运用的手法,把握其表达上的特点。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简单赏析,并积累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名句。重点难点1.通过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现景物之美。2.积累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词,感受田园生活的安闲、自在,激发向往之情。课时安排12课时一、交流平台1.出示名篇名段,引导学生体会展现景物之美的方法。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2、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2.引导学生集体朗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导语:同学们,这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描写了荷塘的优美景致。读完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示例:生1:这段话写得真美!我仿佛看到了荷叶弥漫的荷塘上开着些许白花,绿白相间,真是美极了。生2:微风吹过,吹乱了一池荷叶,我仿佛看到了它们随风舞动的情景。3.教师总结学生的见解,引出话题。过渡:刚刚这两位同学的表述真美。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说出了两种描写美的方法?荷塘上荷叶弥漫

3、,那是静态描写;荷叶随风舞动,那是动态描写。二者有机结合,让这一片荷塘更加雅致、动人。这就是我们这个板块要学习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很好地体现在了本单元的课文中,你们感受到了吗?4.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感受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现景物美的方法。预设:在写景的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景物,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而深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本单元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两篇课文中多处运用了这样的描写方法,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把握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感受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明确:威尼斯的小艇一

4、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体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与从容,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二、词句段运用1.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两组句子,并简单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处好。明确:这一组句子运用的是动态描写,描写了小艇飞快行驶时的情景,表现的是动态美。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明确:

5、这一组句子运用了静态描写,描写的是夜幕降临,车船都离开后的情景,表现的是荷兰夜晚的静谧之美。2.出示教材中给出的三种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写法。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过渡:本次情景写话练习重在表现动、静之美,那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这三种情景中,都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它们会有什么行为表现,给人的感受是动态美还是静态美。示例:生1:放学后的校园,应该表现静态美。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去了,校园不再像白天那么热闹,应该是安安静静的。教室中,操场上,都是静的。生2:群鸟飞过湖面,应该表现动态美。湖面本来是安静的,群鸟飞过,留下鸟鸣,荡起涟漪,湖面动起来了。生3:火车进站,应该表现的也是动态

6、美。火车进站了,旅客们迫不及待地走下火车,赶往下一个地点。他们肯定提着行李,行色匆忙,站台上也变得热闹起来。3.学生进行写话练习,教师指名读话,并给予点评。示例:群鸟飞过湖面一群鸟鸣叫着从湖面上飞过,原本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这涟漪一圈圈地扩大,一圈圈地朝岸边迅速荡去。湖中的鱼儿似乎受到了惊吓,不安地四处游动。4.教师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给出的三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思考:这句话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金字塔的?明确:这句话运用形象的描写,以夕阳映照下金色的田野、沙漠、尼罗河的河水

7、为映衬,表现了金字塔的壮观。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思考:这两句话是如何描写泰姬陵的白的?明确:这两句话出自季羡林的散文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描写的是作者亲眼见到泰姬陵时自己的感受,突出了“纯白”二字。作者先绘景,再写自己的感受,使感受更真切。三、日积月累1.古诗,播放朗诵音频。过渡: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描写田园风光的田园诗,它们写景优美,抒情纯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翁卷的一首

8、古诗乡村四月,体会其所描绘的醉人的乡村风光。2.学生齐声诵读,教师指名诵读。诵读示例:乡村四月 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3.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翁卷 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原则。翁卷不仅擅长写山水诗,由于他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也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著有西岩集苇碧轩集。4.教师讲解诗中

9、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的赏析。重点词语: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

10、出来。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5.指名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6.教师出示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并进行积累。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唐杜甫江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唐王建

11、雨过山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宋王禹偁村行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宋陈与义送人归京师四、课堂回顾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这节课上,我们从单元课文出发,再次感受了景物描写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通过情景描写练习,加深了对这种写景方法的认识。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首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积累了一些诗句,增加了文学素养。同学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回答问题,非常不错,希望以后能继续保持。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与同学分享学习方法。3.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古诗词名句,还可以为其配上图画。语文园地七 

12、               课题语文园地七课型练习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语句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上的特点。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乡村四月,感受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积累古诗。教

13、学重点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教学难点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18 )分钟一、学习“交流平台”。1.读一读,找规律。(1)出示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方法?(2)小组交流。(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本单元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动态美,有的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出示课件2】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

14、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游客、商、妇女、老人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出示课件3】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出示课件4】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

15、能从中感受到人的活动。2.练一练,学运用。(1)【出示课件5】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有说不完的情趣。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选段中的“我们”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2)【出示课件6】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3)【出示课件7】水面上渐渐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

16、法来进行描写的?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的活动。3.我拓展,我积累。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借助学过课文中的语句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新课教学( 

17、;22  )分钟二、学习“词句段运用”。(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1.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8】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涌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侧重动态描写,突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大作用。前一个句子写半夜时,戏院散场,人们各自乘坐小艇,散开,消失,是从人们的动作上进行描写;后一个句子写人们的哗笑声,告别声,抓住声音进行描写。这一段动态描写,在文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描写说明威

18、尼斯整个城市的动和静都是由小艇的动和静来决定的,突出了小艇的作用,紧扣了文题;这段动态描写,表现了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的繁华,真实地反映了威尼斯的风貌,这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出示课件9】 车船过后,-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眸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话采取了由动到静的写作方法,写动是为了衬托出那儿的静。随着车船过后,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整个原野,整个牧场之国更安静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感受到原来静是

19、由动来衬托的,这就好比经历了课间十分钟的喧嚣,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更能让人感受到教室里的宁静。在这一段中除了让人感受到了牧场的宁静,还让人感受到荷兰人畜和谐共处的美好。2.练一练,学运用。(1)从“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选出小组中的优秀作品。(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并投影展示优秀作品。(二)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境,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1.读一读,找规律。【出示课件10】在金色的夕阳下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派代表

20、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在金色的夕阳映照下金字塔及其周围景物的色彩。作者描述了金字塔及其周围景物的静态美,叙述真实,描写逼真。【出示课件11】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纯白的搭里是地面及其给人带来的感受。作者在描写中把人的活动和周围的景观融为了一体。【出示课件12】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梅雨潭的

21、绿。作者自己生活中体验过的种种绿的景色加以比较,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和秦淮河米做类比,用四处不同景观来反衬梅雨潭水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以突出梅雨潭的绿的美。2.练一练,学运用。(1)小组交流:照样子说句子。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出示课件13】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经枯黄,可当中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树,开始落叶了,可那枯黄的叶子像美丽的彩蝶从空中飞落下来,慢慢地慢慢地铺成了一条路,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哦,秋天本是黄色的!虽然雪下的不大,但是雪后的大地到处都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上都自豪的绽

22、开了满树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树叶落光的小树,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这里的菊花可真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竞相盛开,有白的,黄的,红的,绿的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红的如枫叶,绿的如翠玉三、学习“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出示课件16】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2.(1)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2)解题: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7】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4.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出示课件18】(1)山野: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