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噪音的危害和限制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 20 Hz1100 HzB. 85 Hz20000 Hz"C. 85 Hz1100 HzD. 20 Hz20000 Hz【答案】C【解析】【详解】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口日切到2IH;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也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N5Hr 至1100Hz -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还是采了蜜飞回家, 养蜂人主要C.飞行路线形状不2. 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辩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 是根据什么特征

2、来辩别的A.声音的响度不同11 B.声音的音调不同同D.飞行上下不同往【答案】B【解析】【分析】 把声音的上下称为音调,音调的上下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局.【详解】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即频率为300Hz;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50次,即频率为450Hz;蜜蜂载花蜜飞行的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的音 调,养蜂人可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应选Bo3. 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改变音调HB.改变响度MC.改变音色1 D.改变频率【答案】B【解析】【分析】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

3、小,响度越小.【详解】扩音器的作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应选Bo4.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真空中可以传播声音C. 我们能 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D.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D【解析】【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气体中传播,故 A错误;B、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故 B错误;C、我们能 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有耳

4、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应选D.5. 女局首歌唱家和蜀低首歌唱家这里的高与彳氐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音调.应选 A.6. 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A.响度大 1B.音调高C.音色差 11D.声速快【答案】A【解析】【详解】噪声对人们的干扰主要是声音的响度太大,影响了他们正常生活,因此要求严禁燃放鞭 炮.应选A.【点睛】 从环保角度讲,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一切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 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高考、中考期间,为给考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测

5、试环境, 要限制声音的响度,严禁使用高音播送喇叭.7.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开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 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举措的共同点是A.减弱噪声污染B.缓解热岛效应C.绿化居住环境D.减少大气污染【答案】A【解析】【详解】A.禁止汽车鸣笛;安装隔音板;铺设沥青路面都是减小噪声的方法.故 A正确.B.城 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举措与缓解“热岛 效应无关.故 B错误.C.汽车的禁鸣与绿化居住环境没有关系.故C错误.D.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举措与减少大气污染 无关.

6、故D错误.应选A.【点睛】噪声的减弱方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 选择项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共同目的.8. 在演奏会上有二胡、小提琴、笛子共同伴奏,听众能区分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区分 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二胡、小提琴和笛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应选:C.【点睛】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一般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9. 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去口听不到声音,以下分析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物体振幅太小B.物体振动太快C.物体离人太远D.空气不能传播声音【答案】D

7、【解析】【详解】A.物体的振幅太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有可能听不到.正确.B,物体振动太快,高于了 20000Hz,人耳就听不到了,正确. C.物体离人太远,声音的响度就变小,有 可能听不到,正确. D.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错误.应选D.【点睛】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响度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二、实验题10 .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细线 、皮筋、鼓、纸 张、小锤.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结论:【答案

8、】见解析.【解析】【分析】所提供的器材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等声学实验.【详解】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提出问题:音调与什么有关?猜想或假设:音调上下可能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器材:钢尺一把.设计实验:第一次使钢尺伸出桌面较长,另一端紧压在桌面上,用力拨动伸出的一端; 第二次钢尺伸出桌面较短,另一端紧压在桌面上,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的一端,比较两 次音调的不同.探究结论: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振动频率低,音调低,第二次钢尺伸出桌面较短时, 振动频率高,音调高.可得:音调上下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四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实

9、验现象:甲:将一个正在响的响铃放在玻璃钟罩内,然后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上述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和;其中甲同学的现 象说明了声音; 丁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 .【答案】乙 丙传播需要介质音调【解析】【分析】涉及的知识点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 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详解】甲实

10、验中,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乙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丙实验中,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说明声首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丁实验中,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改变了笛子内空中柱 的长短,由此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以到达改变音调的目的,说明发声体音调的上下 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综上所述知道,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和丙;甲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丁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音调.【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声音

11、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难度不大.12 .音乐会上各种乐器奏出了美妙的音乐.结束后,小超和小菲都知道了乐器改变发出声音音调的方法,可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1) 请你根据上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做一个猜想. .(2) 小超的做法是:首先拿一把吉他,观察吉他上的各琴弦有什么不同.他发现各琴弦的粗细不同,当他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后,发现声音的音调不同.然后,他又转动吉他上的旋钮以拧紧或放松琴弦, 结果,他发现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最后,小超又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弦振动局部的长短,结果,他发现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又改变了.分析与论证:弦乐

12、器的音调上下与弦的 、和 有关.(3) 小菲的做法是:找音乐老师借了一支笛子,经过反复实验后,她发现笛子是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 当用手指按住笛子上不同位置的孔,就能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请你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然后答复: 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 在吹响笛子时,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选填“高 或“低 ).【答案】弦乐器的音调上下与弦的粗细、松紧和长短有关粗细 松紧 长短短 紧 细 低【解析】【分析】不同乐器发声时,是由于不同物体振动产生.声

13、音音调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小,音调低;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详解】(1) 猜想弦乐器的音调上下可能与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在研究音调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限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限制其它几个因素不变,研究音调与它的关系;(2) 根据小超的做法可得: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后,发现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上下与弦的粗细有关;转动吉他上的旋钮以拧紧或放松琴弦,发现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说明音调上下与弦的松紧有关;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改变弦振动局部的长短, 发现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了,说明音调上下与弦的长短有关.(3) 当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高;

14、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在吹响笛子时,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点睛】此题考查是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知道学生对物体振动频率对音调影响的掌握情况13. 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上下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限制的琴弦条件.(1) 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

15、总要限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限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那么限制的变量是琴弦的 和,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3)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步骤:实验研究;分析归纳;提出问题(或猜 想);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本钱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 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限制因素编亏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答案】D、E 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解析】【分析】此题前两小题是考查限制变量思想在实

16、验中的应用,研究音调和某一因素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是一定的.此题第三小题是考查对科学探究各个要素特征的理解.【详解】(1) 研究音调和材料的关系,要限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等,D和E两种材料符合要求;(2) A和B两种材料都是钢, 长度都是20cm,横截面积不同,所以说限制的变量是材料和长度,研究的问题是音调与横截面积的关系;(3) 根据短文内容可知先后顺序是: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即.14.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的装置,(1) 乒乓球能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2) 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的高度 ,发现音叉振幅越大,响度 .【答案】音叉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增大

17、 越大【解析】【分析】(1) 音叉的振动微小,观察起来现象不够明显,借助轻质小球可将振动的效果放大,便于观察,这属于转换法;(2) 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详解】(1) 音叉的振动微小,观察起来现象不够明显,借助轻质小球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属于转换法;(2) 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的高度增大,发现音叉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5. 吉他是一种通过弦振动发声的乐器.如下列图,在一个空木盒上固定一根木柄,琴弦一端固定在木盒 .处,另一端跟木柄上的旋钮相接,就成了一把简单的自制吉他.陈好学习物理知识后知道弦振动发

18、声的音调上下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现他用这把自制的吉来探究琴弦振动发出不同唱名"dou、ruai、mi、fa、sou的决定因素.通过实验得到:当琴弦长60cm发出的音为“dou ;当琴弦长45cm,发出的音为“ fa ; 当琴弦长40cm,发出的音为“ sou . Oq nI I】r 木直木柄 (1) 此处木盒的作用是为了放大声音的 ;(2) 他上网查得音乐中不同唱名"dou、ruai、mi、fa、sou的频率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可以得到弦发声的音调上下与振动的频率的关系为唱名douruaimifasou-频率fa-a-a-a-a弦长l (cm)60484540

19、(3)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弦的振动频率f与弦长l的关系式.【答案】响度频率越大,音调越高f l=60a【解析】【分析】木盒起共鸣箱的作用,增大声音的响度.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通过表格数据分析频率和弦长之间的关系,根据弦越长,音调越低,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反 比关系.【详解】(1) 根据题意知道,木盒起到了共鸣箱的作用, 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比较洪亮.(2) 由表格数据知道,频率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即音调上下与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是: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 由表格数据知道,频率和弦长的乘积为60a,即是定值,说明两者成反比,故频率f与弦长l的关系式是:fl=60a【点睛】

20、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此题的难点是从数据中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16. 如下列图,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hi玖改变钢尺偕出桌面的耗度以改斐吹笙帽 的力度C.改襄薄塑料 尺划过榜子的 速度(i)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假设改用更大的力

21、拨动钢尺,那么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选填“高或“低) 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答案】(1) ABC 频率;(2)音调;(3)钢尺;响度 低钢尺振动频率小于 20Hz,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属于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解析】【分析】(1)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首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首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响度跟振

22、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详解】(1)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 题意;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 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应选ABC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 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硬纸板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笔

23、帽内空气振动产生的.(3) 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假设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那么响度变大;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变慢,即频率降低,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17 .小华是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文艺演出时小华发现坐在前排听的声音比后排响.体育运动会时远处的同学为他加油, 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喊话听得声音比平时响.小华针对以上两个情景进行了思考, 听到声音的响度

24、大小和 A:距离声源远近;B:声音集 中传播有关.(1) 医院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清楚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以上两个因素中 (填“A或“B)的应用.(2) 为了具体验证这两个因素,小华准备通过实验来完成,在音叉、闹钟两者中应选作为声源(3) 小华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选择适宜的操作组合完成实验.A. 使闹钟铃声响起,手不做喇叭状,在3米处听铃声大小B. 使闹钟铃声响起,手做喇叭状,在6米处听铃声大小C. 使闹钟铃声响起,手不做喇叭状,在6米处听铃声大小假设小华验证声音响度大小和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选择操作 和. 假设小华验证声音响度大小和声音集中传播有关,选择操作 和.【答案】B 闹

25、钟 A C B C【解析】【分析】(1) 当声音分散较小时,可以相应的增大了声音的响度;(2) 实验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的声音;(3) 根据限制变量法分析验证声音响度大小和距离声源远近与声音集中传播有关的操 作选项.【详解】(1) 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楚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2) 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3) 小华验证声音响度大小和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限制声音集中传播相同,改变距离声源远近,选择操作 A和C;验证声音响度大小和声音集中传播有关,限制距离声源远近相同,改变声音集中传播情况,选择操作B和C18.在探究影响音

26、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甲乙(1) 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局部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2) 小明标准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说明音调与 有关.(3) 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发现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听到直尺振动的声音更响,这是由于直尺振动的 大,声音的 越大.【答案】乙 快 高 频率 幅度 响度【解析】【分析】(1) 实验时应使刻度尺紧贴桌面;(2) 音

27、调指声音的上下,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3) 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详解】(1) 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音调跟钢尺振动快慢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音调,其他声音会干扰实验结果,故应使直尺紧贴桌面,应选用乙图;(2) 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的上下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3) 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直尺振动的振幅变大,那么声音的响度越大.二、计算题19 .在一根长为884m的铁管一端重重敲击一下,在铁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两次声音,

28、声音传播的时间间隔为 2. 4s.声音在铁管里的传播速度是多少?_-【答案】4420m/s【解析】【分析】由时间的计算公式-,先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由两次声响相隔2.4s,求出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再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即可以求出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详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一 .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铁一 .答: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4420m/s.【点睛】熟练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变形公式,理解好题目中声音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 .我们对着高墙喊话,过一会儿能听到回声.

29、假设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历时2s,那么喊话人距高墙的距离为多少米?【答案】340m【解析】【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声音在2s内的路程,该路程是人到高墙距离的两倍,据此求出人到墙的距离.【详解】-.声音的路程:;人距高墙的距离:答:喊话人距高墙的距离为 340米.【点睛】此题考查了求人到墙的距离,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知道声音的路程是人到墙距离的两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1.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噪声污染是一种公害,已经引起人类的共同关注.人们在采取种种举措防治嗓声污染的同时,还利用某些噪声为人类效劳.例和,有人做了对西红柿植株施放高强噪声

30、100分贝以上的试验,发现西红柿植株的根、茎、叶表皮的小孔都扩张了,从而很容易把 喷洒的管养物和肥料吸收到体内,使西红柿的果实数量多,个头也大.同样对水稻、大豆做了试脸,也获得了成功.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国的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的杂草制造了不同的“噪声除草器,它们发出的各种噪声可以诱发杂苹速生.这样,在农作物还没有成长前,就把杂草除掉.还有,利用强烈的嗓声高速冲击食品时,不仅使食物保持枯燥,而且其营养成分也不会损失.高强的噪声还具有巨大的声能量,是人类将来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通过阅读上述短文,你有何收获?请写出噪声可被利用的几个方面.【答案】 噪声是有害的,但只要合理加以利用,它也能被用

31、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效劳;噪声可被利用的方面:促进植物生长;枯燥食品;被作为新能源利用.【解析】但凡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根据短文中的内容可知:噪声是有害的,但只要合理加以利用,它也能被用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效劳;噪声可被利用的方面:促进植物生长;枯燥食品;被作为新能源利用.故答案为:噪声是有害的,但只要合理加以利用, 它也能被用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效劳;噪声可被利用的方面:促进植物生长;枯燥食品;被作为新能源利用.【点睛】认真朗读短文是关键,从文中就能找出答案.22 .如下列图,在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道路两侧竖立的透明幕墙,这是做什么用的?在图中我们还可以

32、看到,道路两边种有大量的灌木, 仅仅是为了绿化环境吗?请举出两种以上其对于保护环境的作用.【答案】公路两侧设置透明幕墙可以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道路两边种有大量的灌木,不仅是为了绿化环境,主要还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对周围居民的侵扰.另外灌木还可以吸收尘粒,预防污染;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解析】 公路两侧设置透明幕墙可以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道路两边种有大量的灌木, 不仅是为了绿化环境,主要还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预防噪声对周围居民的侵扰.另外灌木还可以吸收尘粒,预防污染;植物的光合作用还 能改善空气质量.故答案为:公路两侧

33、设置透明幕墙可以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道路两边种有大量的灌木, 不仅是为了绿化环境,主要还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预防噪声对周围居民的侵扰.另外灌木还可以吸收尘粒,预防污染;植物的光合作用还 能改善空气质量.【点睛】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水平是关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3.大雪过后,感觉周围变得寂静起来,从物理角度解释这是什么原因?【答案】由于松软积雪中的缝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因此刚下的雪, 能很好地吸收声音,所以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周围特别寂静.【解析】【详解】由于松软积雪中的孔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屡次反射、吸收,很难再

34、反射出来.因此刚 下的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大雪过后,感觉周围变得寂静起来.24 .汽车的废气离开引擎时压力很大,如果让他直接排出去,将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因此需要安装消声器.消声器中里面排列有许多网状的金属隔音盘,当汽车废气从排气歧管进入消声器, 经过隔音盘从排气管排出后,废气产生的声音就很小了, 其消声原理是: .【答案】屡次反射、吸收【解析】答:由消声器的结构可知,消声器中里面排列有许多网状的金属隔音盘,当汽 车废气从排气管进入消声器,其消声原理是:经过隔音盘屡次反射、吸收,起到消声的 作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点睛:从汽车消音器的结构,排列有许多网状的金属隔音盘和减弱噪声的途径去

35、分析, 表达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四、简做题25.有人做了一些声学实验: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用硬纸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梳子的齿,纸片发出声音不同;丁:敲击鼓面时,越用力敲,鼓声越大甲说明了乙说明了丙说明了丁说明了.【答案】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析】【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幅越大,

36、响度越大,根据以上内容即可解答.【详解】由甲知道,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由此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由乙知道,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那么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由丙知道,以较快的速度划过梳子,梳齿振动较快;以较慢的速度划过时,梳齿振动的速度较慢,且发出声音不同,由于音调跟频率有关,所以说明音调的上下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即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丁:鼓发出的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打鼓用的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鼓声的 响度就越大,说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6 .摘自 楚天都市报的文章嘘,别出

37、声?违章喇叭被贴封条 .一文中这样写道:昨日,江城各高考点附近,30余辆违章鸣喇叭的机动车驾驶员,所驾车(方向盘上被贴上禁止鸣喇叭的 封条).昨日清晨,该市千余名交警上路, 将200余块 禁止车辆通行和 禁止鸣喇叭的牌摆放 在65个考场周边道路,并将考点附近的摊点和违章车辆请走.通过阅读这篇报道,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请答复以下问题:(1) 请你解释第一段中括号内字的意思?(2) 你认为报道中的第二段中交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从声源处减弱噪声交警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噪声对高考的学生做题造成影响【解析】【分析】高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即没有噪声的环境,因此从减弱噪声来考虑解决此题.减弱噪

38、声的方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详解】(1)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个: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方向盘上贴上禁止鸣笛的封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高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考场周边道路摆放禁止鸣笛的标志牌,并将考点附近的摊点和违章车辆请走,都是预防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为考生提供一个安静的测试环境.27. 亮亮家住在高速公路旁,夏天时开窗通风时会有很大的噪声.到了晚上,亮亮和家人往往会被噪声惊醒. 在学过本章之后,你有至少两种方法帮助亮亮一家吗?请将你的方法说明,并说出这样做的理由.方法一:方法二:理由:理由:【答案】 方法一:晚上睡觉时关上窗子;理由: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二:晚上睡觉时带上防噪音耳罩;理由: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析】【详解】解答:方法一:晚上睡觉时关上窗子;理由: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二:晚上睡觉时带上防噪音耳罩;理由: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点睛】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据此结合实际想出具体的举措.28. 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 44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区分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