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残余应力的筛降效应及其对矩形板强度的影响郑刚 胡毓仁(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200030 上海)摘要:本文研究了船体板中残余应力的筛降,得到了在受拉和受压情况下的筛降水平的计算公式,研究了筛降的规律。用有限元程序模拟了残余应力的筛降过程,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研究了残余应力的筛降对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影响。用两种方法分别得到了考虑筛降效应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表达式。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用分别计算受残余拉应力和残余压应力区的应力得到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符合得更好。关键词:船体结构; 板;残余应力;筛降;平均应力-平
2、均应变曲线Shake Down Effect of Residual Stressand its Effect on the Strength of Rectangular PlatesZHENG Gang, HU Yu-ren(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 Ocean E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 Shanghai 200030, China)Abstract: The shake down effect is studied and the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level of the s
3、hake down effect is developed. The process of shake down is simulated with FEM program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mula is justified. The effect of the shake down on the curve of average stress- average strain is studied. With two different methods, the formula to get average stress-average stra
4、in curve of plates with the shake down of residual stress is deducted. The curve is also calculated with FEA. The result of FEA shows that the method that considers the two parts with residual contract stress and residual compress stress respectively gets the better result.Key words: Ship structure;
5、 plates; residual stress; shake down; average stress-average strain curve在船体板中,残余应力是影响其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板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割和焊接,在加工区产生变形甚至流动。在受热区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周围板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收缩,从而产生了大小达屈服应力的残余拉应力,其宽度可达几倍的板厚。在其他部分,则产生与之相平衡的残余压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使得板的极限强度降低,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变得平滑,对于船体的极限强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新完工的船中,板中的残余应力是最高的,焊接处的残余拉应力达到屈服应力。但是随着船
6、舶被使用,船体板经历了加载和卸载的历程,由于材料塑性的作用,船体板中的残余应力会下降,这一效应被称为“筛降效应”(shake down effect)。本文研究了残余应力的筛降过程,得到了计算筛降水平的公式。就残余应力对板的强度的影响,很多学者1-11都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4-11集中在残余应力对于板的极限强度的影响,试图将残余应力作为一个参数加入板的极限强度的公式中。Gordo等1和Hu等2试图得到考虑残余应力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但是上述研究都没有考虑板中残余应力的筛降效应,认为板中的残余拉应力的大小为屈服拉应力。本文研究了经过了残余应力筛降的板的力学性能,用两种方法得到了考虑筛降
7、效应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表达式。1、 船体板中的残余应力及其筛降未经过残余应力筛降的板中的应力分布如图1(a)所示。通常,这一分布可简化为如图1(b)所示:在焊逢周围处,拉应力达到最大,即屈服应力,应变为屈服应变,残余拉应力区的宽度为几倍的板厚。在其他地方,有与之相平衡的残余压应力, 其大小可由平衡条件求得1 10图2无量纲化后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ntb (a) 残余应力的真实分布 (b) 残余应力的理想化分布图1 船体板中残余应力的分布 (1)式中b为板的宽度,t为板的厚度。为了方便推导,对于一些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屈服应力为1,屈服应变为1,弹性模量为1,并设材料在屈服后强化时的模量降
8、为。无量纲化后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对板施加大小为的平均拉应变,其中。由于拉应力区已经达到屈服应力和屈服应变,应变进一步增大时应力的增长按模量,所以其应力为1+。对于原压应力区,压应变逐渐减小并出现拉应力。由于这些都发生在弹性区,其应力和应变有线性的关系,其应变为,应力为。这样产生的平均应力为。在加载过程中,并不是板所有的宽度都能有效地抵抗拉力,只有原受压区的宽度为的板能够完全有效地抵抗拉力;而原受拉区的板由于已经达到屈服应力,应力的增加不能按原来的模量,而只是增加了。但是在卸载时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应变的减小,板的所有宽度内的应力都随之以弹性模量1减小,板的所有宽度都是完全有效的。
9、设应变减小时外力为零,板内的拉应力和压应力达到平衡,有 (2) (3)此时残余拉应力区的拉应力为: (4)其中的即为残余拉应力的下降。当材料为理想弹塑性(e=0)时,残余拉应力的下降值为。1.2 受压并卸载引起的残余应力筛降受压时同样可产生残余应力的筛降,但由于受压区没有达到屈服,所以要产生筛降效应需要压力达到一定的阈值。从上面的推导可以看出产生筛降的机理是产生塑性应变,从而使得加载和卸载的线路不同所致。所以只有当压应力足以产生塑性应变时才会出现筛降效应,由上面的分析可见,此时对应的平均压应变为。设板受到大小为的平均压应变,其中。则残余压应力区的压应变为,压应力为。残余拉应力区的拉应变为-,拉
10、应力减小为。这样板产生的平均应力为。设卸载后平均应变减小后平均应力为零,则有 (5) (6)此时残余拉应力区的拉应力为 (7)其中为受拉区残余应力的下降的大小。当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时,残余拉应力的下降值为。2 用有限元模拟筛降过程对于板在受拉压情况下的卸载行为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模拟。考虑一块a*b为1000mm*400mm的矩形平板,厚度t为10mm,弹性模量E为2e5MPa,屈服应力的残余压应力,在两侧的宽度各为40 mm的区域有大小为屈服应力的残余拉应力。施加大小为0.001/0.0015的平均拉应变并卸载。当屈服后没有硬化效应时,由式(4)可得其残余拉应力的下降为,即经过筛降后残余拉应力为3
11、00(1-0.533)=140MPa。对这一过程用MARC程序进行了模拟,整个加载和卸载过程分为50步。计算结果见图3,在第46步增量附近平均应力为零,由此可得出对应平均应力为零时的残余拉应力为X 受拉区的应力 受压区的应力 平均应力 -平均应变(1/100)图4 含屈服硬化的受拉残余应力筛降 图3 无屈服硬化的受拉残余应力筛降 140Pma,可以看出和理论值是一致的。考虑有屈服硬化的情况,给定一个硬化值,设e为0.09。由式(4)求得筛降掉的残余拉应力为。筛降后的残余拉应力应为(1-0.485)300=154MPa。计算结果见图4,第46和第47步增量之间平均应力的值达到零,插值后对应的残余
12、拉应力为154MPa,和理论值也是一致的。2.2 受压并卸载引起的残余应力筛降在板的一端给出大小为-2的位移并恢复到零。由于的大小为0.25,则的值为2/1.5-0.75=0.583。当没有屈服硬化时,由式(7)得到筛降后减少的残余应力为。由此计算出筛降后的残余拉应力为(1-0.467)*300=160MPa,残余压应力为40MPa。由MARC计算的结果为,平均应力为零时的残余拉应力与残余压应力分别为160MPa和40MPa,和公式得到的结果相一致。当存在屈服硬化时,设e值仍为0.09。则由式(7)得到筛降后的残余应力的下降值为 ,从而得到残余拉应力和残余压应力分别为(1-0.425)*300
13、=173MPa和43MPa。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分别为和172MPa和42MPa,亦和公式得到的结果吻合得很好。由式(4)和式(7)可以看出,应力的筛降和塑性应变的大小有关,与之成正比,并且和屈服硬化的程度有关,硬化越强,则筛降越小。对于受拉时的残余应力筛降,考虑理想弹塑性材料:当平均应变达到时,原受压区的应力达到屈服应力。这时两区域的应力情况将相同,残余应力完全消失。将代入式(4)得当e为零时,残余应力的筛降量为1。对于受压后的筛降效应,考虑没有屈服硬化的情况,当平均应变为2时,原受拉区的压应力达到屈服应力。在此后的卸载过程中,两区域的应力曲线将重合,残余应力降为零。由-1+-=-2得,将代入公
14、式(7),当e为零时,得残余应力降为零。上面的讨论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当材料存在屈服硬化时,由于增大应变不能使两部分的应力达到一致,因此无法通过加载和卸载的过程将其残余应力筛降至零。剩余的残余应力的水平和硬化的程度有关,剩余的无法筛降的残余拉应力的大小为e。如果屈服后模量仍为1,则不存在筛降的现象,如果屈服后模量降为0,则可将残余应力筛降至零。3、 任意残余拉应力下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残余应力对于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关系的影响已经被很多学者研究。有的学者1,2给出了考虑残余应力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关系公式。因为没有残余应力的筛降,板中的残余拉应力为屈服应力。平均应力平均应变
15、曲线如图5(a)所示。图中三根有残余应力的曲线对应的残余压应力分别为0.1,0.2,0.3,其残余拉应力为1。曲线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无影响段,此时四条曲线是重合的;第二段为残余应力影响段,由于残余应力的大小不同,使曲线和无残余应力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产生了分离,并且分离的时间和残余应力的水平有关;第三段为影响消失段,此时曲线再度重合,并且各残余应力水平的曲线是在同一点重合的。而对于经过了筛降的残余应力,板边的残余应力已经小于屈服应力。这样就影响到了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经过了残余应力的筛降,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如图5(b)所示。图中的残余压应力的水平分别为0.3,0.2,
16、0.1,0。对应的残余压应力的水平分别为1,2/3,1/3,0。经过了不同水平筛降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第二段是一组平行线,和无残余应力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相交在不同的位置。根据是否将残余压应力区和残余拉应力区分别考虑,研究带有残余应力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关系的半经验方法有两种,下面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得到带任意残余应力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a) 无残余应力的筛降 (b) 经过了残余应力的筛降图5 经过和未经过筛降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图6 带有残余应力的刚性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J.M. Gordo和Guedes Soares1 研究了有残余应力的板的平均应力
17、-平均应变曲线,用经验的方法得到了其公式。其思路如下:首先研究带有残余应力的刚性板的应力应变曲线,然后将板的柔度的概念拓展并由此得到拓展的有效宽度。将有效宽度作为平均应力的一个折减系数对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进行折减,从而得到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但是Gordo和Guedes Soares考虑的板中的受拉的残余应力为材料的屈服应力。下面就用这一思路来研究残余应力经过了筛降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研究无初始变形的刚性板,当板中没有残余应力时,其应力应变关系可由下面的公式描述 (8)对于有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的刚性板,其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如图6所示,共分为三段。AB段为完全有效段
18、,断面上所有的部分都能有效地承受载荷。BC段为部分有效段,此时断面上中间部分的板已经达到屈服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加,应力不再增加,而是保持为屈服应力。原受残余拉应力的板还能有效地承受载荷。CD段为完全屈服段,此时板中所有的部分都已经达到屈服应力。板的强度达到最大并且随着平均应变的增加不再发生变化。由对应力的分析可得B点的坐标为1-。对于C点的坐标,以往研究的都是未经残余应力筛降的情况,横坐标为2。考虑到残余应力的筛降,得其横坐标为。时即无残余应力筛降的情况。由此得到有残余应力的刚性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为 (9)将有效宽度的概念进行拓展,定义板的有效柔度如下 (10)其中,为板的柔度。定义板
19、的有效宽度为 (11)由式(9)和式(11)得到带有残余压应力和拉应力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 (12)3.2 方法二研究带有残余应力的板的强度的另一种方法是分别考虑残余拉应力区和残余压应力区,将结果综合后得到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对于受残余拉应力的两边,认为这两部分一直能完全有效地承载,其应力应变关系即为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于是有 (13)在受压区域,由于有残余应力,其有效柔度为 (14)由此得到其有效宽度为 (15)当中间部分的板能完全有效地承载时,其应力应变关系为 (16)由此得到板中间部分的应力应变关系为 (17)综合上面的分析得到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 有限元 方法一
20、方法二图7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元结果的比较 (18)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曲线的比较见图7。用有限元程序MARC对带有残余应力的板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也见图7。从中可以看出:1 从极限强度的结果来看,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元的结果都是吻合得比较好的。但是从曲线的形状来看,方法二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吻合的更好。2 从计算结果来看,方法二得到的结果于时取得最大值(或者是一个折角点)。但是其曲线与无残余应力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相交于更早的一个地方,这与人们一般的认识似乎不相符合。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下面的原因造成的。在有残余应力的板中,对应于相同的平均应变,由于其边缘部分
21、的塑性应变比没有残余应力的板的塑性应变小,使得有残余应力的板边能更有效地承载。虽然有残余应力的板的中间部分的塑性应变较没有残余应力的板为大,但此时有效宽度对于应变已不太敏感。综合两个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带残余应力的板在屈服后的强度大于没有残余应力的板的强度。方法一将板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将用平均应变定义的有效宽度作为板的平均应力的一个折减系数,从而在无初始变形的刚性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基础上得到了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没有考虑应变不同对于两部分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二将板分开来处理,对于边缘受残余拉应力的板不考虑折减。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这一做法是合理的。对于中间部分的板
22、,取作为其柔度,而取作为其有效柔度。这一做法是基于以下的考虑:是表示其几何与变形特征的一个参数,而就几何与变形特征而言,有残余应力的板和没有残余应力的板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而有效柔度是用来求有效宽度的,是应变的函数,因此计算有效柔度时用中间部分板的实际平均应变。有限元计算的结果表明这一做法得到的结果是合理的。4结语本文导出了计算焊接残余应力的筛降水平的公式。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残余应力的筛降过程,分析的结果表明导出的公式是有效的。本文还分析了残余应力的筛降对于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影响。提出了两种生成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方法。方法一将Gordo和Guedes Soares的计算带残余应
23、力的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公式拓展到可以计算任意残余拉应力。方法二分别考虑受残余拉应力区和残余压应力区的应力应变情况得到了任意残余拉应力下的计算板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曲线的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板各部分应力不同的影响,因而更接近实际的情况,由其得到的带残余应力的板的强度在后崩溃阶段要大于无残余应力的板的强度。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比较表明这一公式能更好地描述带残余应力的板的力学行为。参考文献:ordouedes Soares, Approximate load shortening curves for stiffened plat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In
24、tegrity of Offshore Structures-5, pp 189-2112 Yuren Hu, Jiulong Sun, An approximate method to generate average stress-strain curve with the effect of residual stresses for rectangular plat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in ship structures, Marine structures 12(1999), 585-6033 胡毓仁,孙久龙,船体总纵极限弯矩简化计算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研究报告, 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19974 C.Guedes Soares, Design Equation for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Unstiffened Plate Elements with Initial Imperfections, J. Construct. Steel Research 9(1988), 287-3105 C.Guedes Soares, Design Equation for Ship Plate 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态度持续改进承诺书7篇
- 2025年制造业与工业2025专项能力测试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机床伺服系统性能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定向测评试题(解析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评试题(含解析)
- 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校长讲话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因素在于自己
- 108智能问答系统疑难解答流程操作考核卷
- 2024年环境监测采样工具清洁验证考核试卷
- 土地流转补偿合同(标准版)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四川大学2000年471有机化学(含答案)考研真题
-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基本标准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构形分析释义法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二章
- 仓库包装管理制度
- GB/T 3360-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
- 第5课 文化变革 美术发展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一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思想道德与法治基础: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2年DISC职业性格测试(40题附完整分析)
- 湖北省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DB42∕T 1544-202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