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选型手册 , , 了解每个, 包括日常设备检目录卧式吸气缓冲罐单路回气卧式吸气缓冲罐双路回气立式中间冷却器带盘管的立式中间冷却器立式气液分离器带盘管的立式气液分离器立式低压循环桶卧式低压循环桶立式高压热虹吸储罐立式热虹吸储罐卧式热虹吸储罐卧式高压储罐卧式集油器紧急泄氨器除空气器附录10121 1 1 20222 2 2 0 1 2卧式吸气缓冲罐单路回气Horizontal Surge Drum Single Inlet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在重力作用下给置于下方的蒸发器供液,使蒸发器换热效果更加优良;提供足够的缓冲容积,储存和调节蒸发器负荷波动时的氨液;同时提供足够的气液分离
2、空间,分离来自蒸发器的氨气中所夹带的氨液,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 单路回气气液分离器仅有一个蒸发器回气口。主要接口:A B C安全阀接口 液位集管接口出气口D E F蒸发器回气口排污口液体出口G OPL供液口操作液位HLCO 高液位报警图1. 卧式吸气缓冲罐单路回气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
3、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铭牌架高度1 0mm;.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卧式吸气缓冲罐双路回气Horizontal Surge Drum Dual Inlet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在重力作用下给置于下方的蒸发器供液,使蒸发器换热效果更加优良;提供足够的缓冲容积,储存和调节蒸发器负荷波动时
4、的氨液;同时提供足够的气液分离空间,分离来自蒸发器的氨气中所夹带的氨液,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 双路回气气液分离器有两个蒸发器回气口。主要接口:A B C安全阀接口液位集管接口出气口D E F蒸发器回气口排污口液体出口G供液口OPL 操作液位HLCO 高液位报警图2: 卧式吸气缓冲罐双路回气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
5、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铭牌架高度1 0mm;.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立式中间冷却器Vertical Intercooler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双级或多级制冷系统,高低压级之间。给低压级提供中压饱和氨液;冷却低压级压缩机排出的过热氨蒸气;并提供足够的气液分离空
6、间,避免高压级压缩机产生液击。TOV 为容器顶部BOV 为容器底部主要接口:A B E F G H OPL进气口出气口液位集管接口安全阀接口排污口供液口操作液位HLCO 高液位报警图 :立式中间冷却器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
7、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支腿平均分布;铭牌架高度1 0mm;.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带盘管的立式中间冷却器Vertical Intercooler with Coil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双级或多级制冷系统,高低压级之间。给低压级提供高压(冷凝压力)的过冷氨液(盘管侧);冷却低压级压缩机排出的过热氨蒸气;并提供足够的气液分离空间,避免高压级压缩机产生
8、液击。出口进口TOV 为容器顶部BOV 为容器底部出口进口主要接口:A B C E F G H进气口出气口盘管进口/出口液位集管接口安全阀接口排污口供液口OPL 操作液位HLCO 高液位报警图 :带盘管的立式中间冷却器10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所有盘管,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
9、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支腿平均分布;铭牌架高度1 0mm;.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11 立式气液分离器Vertical Accumulator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分离由于负荷波动或其它原因自蒸发器来的氨气中所挟带的氨液,避免其对压缩机产生液击。TOV 为容器顶部BOV 为容器底部主要接口:A B C D E F G OPL H图 :立式
10、气液分离器蒸发器回气口出气口供液口放空口液位集管接口安全阀接口排污口操作液位集油器平衡口HLCO 高液位报警12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
11、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支腿平均分布;铭牌架高度1 0mm;.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1带盘管的立式气液分离器Vertical Accumulator with Coil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分离由于负荷波动或其它原因自蒸发器来的氨气中所挟带的氨液,避免其对压缩机产生液击;另外内置螺旋盘管,使高温高压氨气/液体经盘管,与盘管外的积聚在容器底部的低压低温氨液进行换热,将低压氨液蒸发重新进入压缩机吸气口,参与制冷循环,同时使高压氨气/液体冷却
12、以提高系统制冷效率。TOV 为容器顶部BOV 为容器底部主要接口:A B C E F G H OPL蒸发器回气口出气口 盘管进口出口 液位集管接口安全阀接口 排污口 集油器平衡口操作液位HLCO 高液位报警图 :带盘管的立式气液分离器1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所有盘管,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
13、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支腿平均分布;铭牌架高度1 0mm;.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1 立式低压循环桶Vertical Recirculator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在氨泵作用下给末端蒸发器强制过量供液,使蒸发器换热效果更加优良;并提供足够的缓冲容积,储存和调节蒸发器负荷波动时的氨液;同时提供足够的气液分离
14、空间,分离来自蒸发器的氨气中所夹带的氨液,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另外特殊的结构设计还能有效避免氨泵气蚀。主要接口:A B B E F G H M N K蒸发器回气口 出气口 供液口 液位集管接口泵吸入口 安全阀接口 油排污口 集油器平衡口排空口 液体旁通(由于部分与E 2口干涉,K 口实际位置移至N1口方向对应位置)LLCO 低液位报警 OPL 操作液位 HLCO 高液位报警图 :立式循环罐1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2.
15、1MPa ,设计温度 0; 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支腿平均分布;铭牌架高度200mm ;.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1卧式低压循环桶Horizontal Recirculator命名 作
16、用与特点用于在氨泵作用下给末端蒸发器强制过量供液,使蒸发器换热效果更加优良;并提供足够的缓冲容积,储存和调节蒸发器负荷波动时的氨液;同时提供足够的气液分离空间,分离来自蒸发器的氨气中所夹带的氨液,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另外特殊的结构设计还能有效避免氨泵气蚀。主要接口:A B C E蒸发器回气口 出气口供液口液位集管接口图 :卧式低压循环桶F G H泵吸入口安全阀接口油排污口N M K集油器平衡口排空口液体旁通LLCO 低液位报警OPL 操作液位HLCO 高液位报警1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
17、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公称直径> 00mm容器,设计压力1. MPa,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铭牌架高度200mm ;. 容器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1立式高压
18、热虹吸储罐Vertical High Pressure Thermosyphon Receiver命名 作用与特点兼作虹吸罐和储液器用:既能给油冷却器提供足够的制冷剂液体,靠制冷剂的气化潜热带走压缩机的润滑油热负荷;又能为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液体提供储存空间,并对下游供液管路提供液封;此外,还能在系统负荷变化时作为制冷剂的缓冲空间。为容器底部主要接口:A B C E F G H M K图 :高压立式热虹吸储罐液体进口不凝性气体排空口安全阀接口平衡管接口热虹吸供液 液位集管接口排污口液体去储罐热虹吸回气20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
19、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充装系数0. ;. 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21立式热虹吸储罐Vertical Thermosyphon Receiver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给
20、油冷却器提供足够的制冷剂液体,靠制冷剂的气化潜热带走压缩机的润滑油热负荷。TOV 为容器顶部BOV 为容器底部主要接口:A B C D E F安全阀接口热虹吸供液热虹吸回气回气去冷凝器供液自冷凝器供液去储罐图10:立式热虹吸储罐22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
21、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充装系数0. ;. 支撑管段规格:OD X . 长1 0mm,材料20; . 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2卧式热虹吸储罐Horizontal Thermosyphon Receiver命名 作用与特点用于给油冷却器提供足够的制冷剂液体,靠制冷剂的气化潜热带走压缩机的润滑油热负荷。主要接口:A B C D E F图11:卧式热虹吸储罐安全阀接口热虹吸供液热虹吸回气回气去冷凝器供液自冷凝器供液去储罐2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22、#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充装系数0. ; . 角钢支撑长度1 mm; . 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
23、2卧式高压储罐Horizontal Receiver命名 作用与特点为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液体提供储存空间,并对下游供液管路提供液封。此外,还能在系统负荷变化时作为制冷剂的缓冲空间。主要接口:A B C E液体进口不凝性气体排空口 安全阀 平衡管接口图12:高压卧式储罐F G H液体出口 液位集管接口 排污口2#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 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锻件20;容器腐蚀
24、裕量0. mm;. 所有接管尺寸按制冷剂R 1 设计;除安全阀口、排污(空)口、压力表口为螺纹连接外,其他对外接口均为焊接结构,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单安全阀为螺纹连接,双安全阀为对焊连接; . 充装系数0. 0. ;. 地脚螺栓孔直径 1,配M2 地脚螺栓; . 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2 卧式集油器Horizontal Oil Pot命名作用与特点当润滑油进入系统换热器或容器后,会对系统的运行产生不良的效果,集油器的作用是通过连接管路将从换热器或容器中排出来润滑油收集起来,通过吸收的热量将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分离后,将油排出系统或压回到压缩机组。OAL
25、 L DL CL BLALacdbE LF Lf HC MODEL ONLY50D HeSW主要接口:A 液体进口 B 安全阀C 排空口D 出油口E 电加热口 F 排污口 图1 卧式储油罐SL S45HCMODEL ONLY2O D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表中的充注量为制冷剂达到操作液位时的充注量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腐蚀裕量0. mm; . 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
26、.1; . 铭牌架高度 0mm;. 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2紧急泄氨器Emergency Ammonia Releaser命名 作用与特点为防止制冷设备在意外事故中发生大量氨液泄漏到大气中,将制冷系统中存有氨液的容器管路与紧急泄氨器相连;在情况紧急时,可将紧急泄氨器的氨液泄出阀和自来水进水阀打开,在泄氨器中让氨液和水混合稀释后,经泄出口排入污水处理管网中。主要接口:A - 氨液进口 B - 自来水进口 C - 氨水出口图1 紧急泄氨器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技术参数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 -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2.1MPa ,设计温度
27、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 R、管材20;腐蚀裕量2mm ; . 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铭牌架高度 0mm;. 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除空气器 Manual Air Purger 命名 MAP 4 筒体公称外径(英寸) 紧急泄氨器代号 作用与特点 在蒸发压力低于大气压的制冷系统或中间连接管路较长的系统中,考虑到空气或其他不凝性气体较易渗入制冷系统,并在系统的高压侧如 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集聚起来,使系统的冷凝压力高于正常运行压力,增加系统运行功耗,我们提供除空气器解决上述问题。 主要接口: A B C D
28、E1 E2 图1 除空气器 氨液进口 氨气出口 混合气进口 不凝性气体出口 冷凝氨液回供口 冷凝氨液出口 容器规格及外部尺寸表 型号 KF-32B KF-50B 设计压力 MPa 2.1 2.1 公称 DN/OD (mm 114 219 壳体总长 OAL (mm 1650 2970 容积 (m3 0.017 0.083 筒体长度 L (mm 1273 2315 接管/接头公称 A (mm 1/2” 1/2” B (HG20615) SO25-5.0 RF SO25-5.0 RF C (In 1/2” 1/2” D (In 1/2” 1/2” E1/E2 (In 1/2” 1/2” 相关尺寸(m
29、m) 型号 MAP-4 MAP-8 AL (mm 1607 2844 BL (mm 1323 2446 CL (mm 1403 2616 DL (mm 1188 2276 E1L (mm 1507 2719 E2L (mm 61 60 S (mm 1080 1900 SL (mm 67 197 BH (mm 90 150 L2 (mm 85 167 L3 (mm 80 125 H (mm 65 130 W1 (mm 140 260 W2 (mm 100 200 技术参数 1. 容器设计规范为TSG R000-20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 2. 设计压力: 设计压力2.1MPa,设计
30、温度0; 试验压力(气压):1.1倍设计压力; .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板材Q2R、管材20;腐蚀裕量0.mm; . 所有接管为英制管,螺纹连接标准为ASME 1.20.1; . 铭牌架高度0mm; . 保温由客户或第三方提供;所有尺寸的更改需工厂确认。 31 附录1 英制管规格表 本公司提供的所有容器均采用英制管作为对外接口,具体规格如下表,如需与公制管连接,请选用附录2所提供的转换接头。 公称尺寸 (mm)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接管连接尺寸 (mm) OD 27X4 OD 34X4.5 OD 42X4.5 OD 48X5 OD 60X4 OD 73X5 OD 89X6 OD 114X6 公称尺寸 (mm)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接管连接尺寸 (mm) OD 140X6.5 OD 168X7 OD 219X8 OD 273X9 OD 325X8 OD 356X8 OD 406X10 附录2 2.1 转接接头结构示意图 T1 T2 材料:20 OD2 公英制转换接头参数表 接头公称直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65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2.2 转接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招:硬件工程师笔试真题及答案
- 企业转型战略中的风险控制方法试题及答案
- 校招:软件工程师笔试题库及答案
- 校招:机械工程师面试真题及答案
-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 小学生消防员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校招面试题目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现代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试题及答案
- 商业领域的数字化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策略
- 机场运营效率提升策略与创新模式-洞察阐释
-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2025版)
- 共情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当前状况分析
- 《拥抱健康拒绝烟草》课件
- 《绿色建筑评价》课件 - 迈向可持续建筑的未来
- 2025年湖南九年级物理(BEST湘西州联考)(含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及答案(临沂二模)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真题2024
-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教融合模式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 制氢技术与工艺课件:液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