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针对数据业务的管理_第1页
要加强针对数据业务的管理_第2页
要加强针对数据业务的管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要加强针对数据业务的管理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要取得国际竞争力,首先需要拥有 数据核心技术,而不能满足于仅仅拥有管道方面的核心技术。移动互联网本质上是电信业与 IT 业两个不同行业的融 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业务、市场结构上的特点,带来同以 往电信竞争不同的竞争特点,突出表现在数据智能方面。这 要求管理上加强针对性,在传统电信管理之外,加强数据业 务管理。形成管理合力,促进电信与计算技术融合,在云计算制 高点上掌握数据核心技术掌握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之一。 中国移动互联网要想做大做强,首先弄清移动互联网的核心 技术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应是数据 核心技术。 3G、4

2、G 等电信技术虽然也是核心技术,但只是 支撑管道业务的核心, IT 软件技术才是作为数据核心业务支 撑的核心技术。观察美国情况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发展中,支撑数据核心业务的核心技术,不是通信技术,而是计算技术。移动 互联网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拥有数据核心技术的IT 厂商(苹果和谷歌)手中。仅仅靠管道技术,哪怕是智能管道技 术,在美国无法取得全局的主导权,在中国也不可能。我国 在发展移动互联网过程中数据核心技术不强,突出表现在智 能手机操作系统、中间件(包括构件)技术、平台技术(如 应用商店技术) ,包括更前沿的云计算技术等相较美国全方 位的弱势上。电信运营商以往的核心技术,都是电信技术类型的(

3、管 道技术或管道智能技术) ;数据核心技术基本都是 IT 类型的 (如软件技术或软件服务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生产力特点 在ICT技术融合(BT与DT就比较重视这个方面)。当前运营 商比较重视价值链一头一尾的设备与用户体验,但对中间的 IT核心技术失控,是被边缘化的生产力上的原因。这与没有 同原来归属电子的IT形成合力有关。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要取得国际竞争力,首先需要拥有数 据核心技术,而不能满足于仅仅拥有管道方面的核心技术。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条件比较复杂,单纯从管理这一个角度 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形成管理上的合力,以促进 电信技术与计算技术融合,聚焦于云计算这一制高点,加强 形成自主

4、可控的数据核心技术。从这个方面说,现存的问题在于,我国软件服务业的管 理部门与通信业的管理部门处于部门分割状态。移动互联网 实际是电信网与电子网的融合。这种部门分割直接影响了中 国移动互联网的国际竞争力,最直接表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核 心竞争力处于管理真空状态。软件服务业的主管部门,负有推进智能技术发展的职责 和资源,是形成数据核心技术的主要推进部门,然而由于体 制缺陷,造成两个问题: 第一,数据核心技术游离决策视野。 软件服务业主管部门不参与三网融合的决策与管理,这使三 网融合缺失了“智能”要素(智能管道不算,因为其重心在 管道),沦为电信网与广电网的融合。这是形成中美移动互 联网差异、中国移动

5、互联网缺智能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原因之 一。第二,在业务融合上政府优势无从发挥。软件部门与电 信管理部门,在历史上分属电子与邮电,始终就没有真正融 合在一起。软件服务业的主管部门,无法深入通信业为移动 互联网的数据核心业务出力。 美国是市场机制促使 IT 与电信 技术自然融合,中国的软件服务业一门心思钻在PC及其服务业发展中,与通信业发展脱节。运营商与民营互联网企业 研发移动互联网软件处于自流状态,无法集中本来可以集中 的资源,这种管理上由于行政分割形不成合力的状态亟待改 变。为了做大做强移动互联网这一目标,管理部门在充分考 虑现有电信管理特点的同时,应重点针对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的特点,在云计算的服

6、务方向上, 加强对数据基础设施 ( IaaS)、 数据业务平台(PaaS和基础服务软件(SaaS三个方面上 的产业扶持力度。重点解决几个问题:一是中国运营商目前 对移动技术开放系统的影响力较弱,只是被动跟随,往往受 制于人。要引导企业盯住基于开放源代码和Java的技术路线,放弃越往后将越不适应中国终端环境的 WAP 路线。二是在智 能手机操作系统、移动浏览器、构件( WIDGET和中间件平 台化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加大攻关力度。我国目前在移动 中间件技术方面没有形成合力,需要扭转局势。三是着眼国 际发展前沿趋势,引导企业把握技术大局。例如,基于终端 计算的P2P (包括可控制、可管理的 P2P

7、)正在成为移动互 联网技术发展的潮流,而我国企业还在着眼于控制手机终端 的传统思路发展,需要站在云计算和云服务的高度认识问题, 及早加强对数据同步等技术的前沿跟踪。将技术聚焦点聚集 在服务层面,而非设备层面,以争取主动。鉴于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取决于 IT 软件服务 技术的发展,建议合并软件服务业主管部门与电信管理部门, 或建立电子与电信协调机制,以加大产业融合扶持管理力度。围绕数据核心业务加强产业链协调管理力度一)聚焦数据核心业务加强行业管理现有管理体制在产业的业务管理方面的突出薄弱环节, 在于无法聚焦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核心业务进行有效行业管 理。目前的体制是电子、电信两网融合之前的体制

8、,它的聚 焦点在电信业务,这就造成了管电信内行,管数据外行的根 本缺陷。而移动互联网的大走势,恰恰是收入重心从电信业 务(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变,管理体制不能聚焦于产业 转型。产业转型完全成为企业自发的行为。政府与企业的行 业焦距不对,形成管理脱节。理顺之后的管理体制,当务之急,是采取有力措施,扭 转由于管理空白加剧的我国移动互联网核心阵地失控局面。(二)协调核心业务与增值业务的产业关系互联网应用产业的发展,特点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形 成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分工。互联网的“基础一增值”分工 特性,有助于国有与民营的博弈,向着双赢而不是零和的方 向发展,将改革中的矛盾,化解于发展的无形之中。民营

9、企 业在市场经济中发育出来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与增值业务,对 中国电信的互联网基础业务,构成合作共赢关系。为增值业 务提供的服务越好,增值业务越红火,运营商基础业务的利 益来源就越广泛。中国电信做互联网增值业务(如“互联星 空”)的许多失败例子说明,越俎代庖,超范围包打全业务 天下,算总账,还不如在产业链上分工合作。 这不是偶然的 为此,将民营企业视为合作伙伴,比视为竞争对手,更加有 利于中国电信业本身的全局和长远利益。 基于这种现实,管理部门从发育产业的角度,应本着以 下两条基本标准进行行业管理。 1、有利于平台与增值业务 的分工。一是针对中国实际,在发展早期鼓励应用企业向平 台企业转化;二是在产业成长的关键阶段,推动产业的裁判 员型企业(平台企业)与运动员型企业(应用企业)实现业 务分离,同时加强模式互补;三是以市场为主,充分发挥社 会自组织自协调作用,规范行业秩序,在市场与行业失灵时 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以制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