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过程中误码校验系统的仿真研究_第1页
通信过程中误码校验系统的仿真研究_第2页
通信过程中误码校验系统的仿真研究_第3页
通信过程中误码校验系统的仿真研究_第4页
通信过程中误码校验系统的仿真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引言2研究内容2模型的建立2系统的使用过程4结果5类申明清单6进一步研究9结束语9参考文献9致谢10通信过程中误码校验系统的仿真研究指导老师:汪自云 学生:徐德华 (湖北师范学院计科系) (湖北师范学院计科系9801班)摘要:采用CRC校验方式,对通信过程中误码校验系统仿真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实物模型,动态的仿真数据的传输及误码校验过程,同时可对此过程进行“实时拍照”和“过程拍照”。关键词:误码 校验 仿真中图分类号:TP391.9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平凡。由于许许多多无法避免的因素,从信源发出的信息到达信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若不对这些错误信息进

2、行校验、纠正,将对通信的真实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误码的控制、校验是完全有必要的。采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信息中的误码进行研究。建立测试仿真系统。为通信过程中误码检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并且对网络协议的制定、文件压缩程序的编码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研究内容 本软件开发平台基于Windows98操作系统,采用基于Windows的Visual C+6.0编程实现,总体上采用对话框的形式。1) 本系统分为信号发生装置、信号干扰装置、信号校验装置、信号接受装置。校验方式采用CRC校验方式1. 信号发生装置包括0、1信号发生器,信号接受器1,校验码生成器。2. 信

3、号干扰装置仅包括信号干扰器。3. 信号校验装置仅包括校验码生成器。4. 信号接受装置仅包括信号接受器2。2) 仿真软件可动态仿真传输过程及误码的校验过程。用户可根据需要测试某一时间段的误码率,实时“拍下”某一时刻的误码校验行为及连续“拍下”一系列的误码校验过程。3模型的建立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实物模型。0,1信号发生器: 信号接受器2属性:无。 属性:无。行为:向其它对象不断的发送0、1代码。 行为:接受信号。信号接受器1: 信号干扰器:属性:N位并行信号的存储器 属性:信号存储器行为:1. 接受串行信号。 行为:1. 接受信号。2. 把串行信号转化为N位的并行信号。 2. 使信号被干扰。3

4、. 向外界发送N位的并行信号。 3. 发送信号。 校验码生成器: 校验器:属性:1. 信号存储器。 属性:1. 信号存储器。 2. 校验码生成规则。 2. 校验码存储器。 3. 校验码存储器. 行为:1. 接受信号。行为:1. 生成校验码。 2. 对接受的信号进行校验。 2. 发送校验码。 3. 发送信号。 3接受并行信号。 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 0、1代码发生器通过时钟不断的向信号接受器1发送数据,然后信号接受器1把接到的数据发给校验码生成器,校验码生成器把生成的校验码发送给信号干扰装置,信号干扰装置将使校验码发生错误,接着将被干扰的校验码发给校验器,经过校验后将正确的校验码发送给信号接受器

5、2。校验码生成器中的校验码生成的操作:void CreatTransferCode:CreatCode()/Mx为有效信息;Gx为生成多项式;CString M_x=Mx;CString N_x=Mx;char ch;int i,j,m;for(i=0;i<Gx.GetLength()-1;i+) N_x.Format("%s%d",M_x,0);M_x=N_x; for(j=0;j<M_x.GetLength()-Gx.GetLength()+1;j+) ch=M_x.GetAt(j); if(M_x.GetAt(j)='1') for(m=0

6、;m<Gx.GetLength();m+) if(M_x.GetAt(j+m)=Gx.GetAt(m) M_x.SetAt(j+m,'0'); else M_x.SetAt(j+m,'1'); if(ch='0') M_x.SetAt(j,'0'); else M_x.SetAt(j,'1');/Qx为商,Rx为余数; Qx=M_x.Left(M_x.GetLength()-Gx.GetLength()+1); Rx=M_x.Right(Gx.GetLength()-1); Mxx.Format("

7、%s%s",Mx,Rx);/Mxx为循环校验码;0,1代码的生成及校验过程一切都在时钟的控制下进行,通过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送来完成整个仿真过程。4系统的使用过程1) 点击“数据发送”菜单,选择“发送数据”或点击主对话框的“发送数据”按扭,可视信息被传送,被干扰,及被校验的仿真过程。2) 点击“数据发送”菜单,选择“误码率”菜单下的“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来设置测试误码率的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然后选择“显示误码率”,则显示这一时间段的误码率。3) 要“拍下”某一时刻的校验行为,点击“数据拍照”菜单,选择“实时拍照”或点击主对话框的“实时拍照”按钮,主对话框上将保留下此时刻的误码

8、校验的过程;点击“数据拍照”菜单,选择“过程拍照”菜单下的“开始”和“结束”来设置“过程拍照”的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则系统将会自动生成一个CodeList.txt文件记录下从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一连串的误码校验的过程,以便于对校验过程的分析。若再点击“数据拍照”菜单,选择“显示过程拍照”,则显示“过程拍照”的结果。4) 点击“生成校验码”按钮,出现生成校验码对话框。按照输入的有效信息Mx及生成多项式Gx,再点击“生成”按钮,及输出商Qx,及余数Gx。5) 点击“帮助”可随时获得相应的帮助。5结果某一时刻“实时拍照”的结果: 某一时间段 “连续拍照”的结果:有效信息 传输码 被干扰的传输码

9、 显示出错码 出错位 接受码1010 1010011 1010001 10100$1 6 10100110111 0111010 0111011 011101$ 7 01110101101 1101001 1001001 1$01001 2 11010010111 0111010 0111110 0111$10 5 01110101001 1001110 1001100 10011$0 6 10011101111 1111111 1101111 11$1111 3 11111111001 1001110 1000110 100$110 4 10011106. 类申明清单如下:7进一步研究 由于

10、0、1代码发生器已作为对象封装,若用一个硬件实体来代替0、1代码发生器发送0、1信号,同时用一个接受装置接受0、1信号。则此系统就成为一个实在的误码校验系统。此外,该系统中的生成校验码装置,可对任意位的生成多项式Gx实现CRC校验码生成。8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通信过程中出现的误码,采用面向对象的仿真的方法建立实物模型,对其进行校验。它对误码校验的进一步研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所提供的生成校验器,对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帮助。参考文献1 Oren T1.GEST-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language based on system theoretic concepts, S

11、imulation and Model Based Methodologies: An Integrative View. New York,19842 李洪儒,冯振声。面向对象仿真的基本概念框架研究。计算机仿真,2000,9(5):9-113 王国才。用模2除法计算32位CRC校验码的微机软件实现研究。计算机应用与研究,1999.44 行治民。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5.93-975 俸远祯,阎惠娟,罗克露 编。计算机组成原理(修订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46 王爱英 编著。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7 谢希仁 编著。计

12、算机网络(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48 Richter J. The Developers Guide to the Win32 API for Windows NT 3.5 and Windows95,Microsoft Press, 19969 Noton P. Peter Nortons Guide to Windows95/NT4 Programming with MFC .Prentice-Hall, Inc 199610 Beck Zaratian .Microsoft Visual C+ 6.0 Programmers Guide . Microsoft Pre

13、ss, 199611 John E . Swanke 著,前导工作室译。VC+ MFC Extensions by Example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12 康博创作室 编著,梁书斌审核。Visual C+ 6.0 高级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13 David J. Kruglinski, Scot Wingo, George Shepherd 著。Visual C+ 6.0 技术内幕(第五版)。Microsoft Press,1996 Study on the Simulation of Error Code Checkout Systemin the Co

14、mmunicationAdviser: Wang Ziyu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 Xu DehuaClass 9801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the way of Cycle Redundancy Code(CRC) was used in study on the Simulation of Error Code Checkout System in the Communication. and the Model of object was constructed, It simulated the process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error code checkout, to which might be made “real ti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