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临床观察_第1页
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临床观察_第2页
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临床观察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临床观察【摘 要】目的:观察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假性近视中、西医诊断标准及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儿,以我科特色贴耳穴法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结果。结果:我科特色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有效率为83.77%。结论:中医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轻、 中度及假性近视确有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贴耳穴法;研究方案近视,尤其是假性近视,是当代青少年主要眼疾之一。祖国医学称近视为“目不能远视” ,又名“能近怯远症”, 至目经大成使称近视。病因大致有以下两点:第一,过用目力,久之伤血,血气损伤,致目中神光不能发越于远处,第二,禀赋不足,肝肾两虚,目中神

2、光不能远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近视一般分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以及混合性近视三种。其中,假性近视多因用眼过度或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从而使视物模糊不清。假性近视属功能性近视。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笔者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多年,根据临床经验总结贴耳穴法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1 研究方案1.1 病例来源所有病例均来源于佳木斯中医院眼科门诊。共356 例患儿, 610 只患眼。患儿年龄范围为518 岁,其中男 174 例,女 182

3、例。1.2 治疗方法取肝、心、脾、肾、眼、目 1、目 2、神门等耳穴。先用 75%酒精棉球消毒,再以干棉球擦干耳廓皮肤。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止血钳夹取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胶布大小约0.6 cm×0.6 cm),对准穴位贴压,然后用手指轻压穴位2 min,每次治疗只贴单侧耳穴,两耳交替贴压。 每 3 天换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所有患儿治疗两个疗程时记录结果,进行统计。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 1)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远视力恢复正常,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消失,呈现正视眼。( 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或主要症状基本消除,远视

4、力恢复 4 行以上,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降低度数 1.00D)。( 3)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远视力提高 23 行,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较治疗前有降低 (降低度数 0.50D)。( 4)无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远视力提高<2 行,散瞳后检影验光近视屈光度较治疗前降低<0.50D。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频数 /构成比进行描述,应用 ridit 分析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如表 1、表 2、表 3 所示。3 讨论近视的

5、形成原因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用眼习惯等因素对近视发展有很大影响。当今社会电脑、电视、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的应用,近距离作业不断增加,青少年学习、工作负担加重,往往因不善使用目力,竭视劳瞻,使近视患者逐年增加。虽然目前手术治疗近视的效果日趋成熟,但手术只适用于 18 岁以上的成人,且多为损伤性手术,对于屈光度不稳定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并不适用。祖国医学认为近视主要病因为 “能近怯远”。其病机主要有心阳不足, 脾虚气弱,肝肾亏虚 。心主血脉,内寓君火,心阳衰弱则目窃失温养,神光不能发越于远处;脾主运化而统血, 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失健运,则化源不足,影响升清输布。肝藏血且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 肾藏

6、精,精生髓,久视伤目或过劳伤肾,髓海空虚,目失所养,具可发为近视。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故取耳穴神门安神镇静;肾补益阴阳;肝疏肝解郁;脾补益脾气;心益气助阳;眼治疗所有眼疾。诸穴合用共起明目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我科特色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有效率为 83.77%,其中治愈率与病程长短、近视程度有关,病程越短,程度越轻者越容易恢复。因此得出结论:中医贴耳穴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确有疗效,值得临床推广。除治疗之外,青少年近视应重视日常调养,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 33cm 左右,连续看书 1 小时之后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 10 分钟。不要在光线暗弱或直射的阳光下看书。更不要坐车或走路看书。看电视时,座位与电视的距离要 3m 以上,每隔 1 小时要休息。每日坚持课外活动和眼保健操。每学期至少检查 2 次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12.2 石学敏 .针灸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