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常见问题解答FAQ_第1页
教师常见问题解答FAQ_第2页
教师常见问题解答FAQ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常见问题解答FAQ陈冈寸问1从我们山区教学的角度讲,一切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起步,然后循序 渐进,但我的感觉无论单词还是句子, 这些知识的梯度都忽高忽低,跳跃性太大, 老师难于把握,学生难于接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谢谢!答:首先,你的感觉是对的,其次,不论山区还是城市,学习都要遵循循序 渐进的规律,第三,做一名教师,仅凭感觉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自己的感性认 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再回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你提的问题的实质是对于课标以及对于按照国家课标和课改思路编 写的新教材的理解。这涉及到两方面的情况:其一,现在的新教材都是按照课标的要求编写的,体现语言学习的循环、 复现、发展、提高,达到螺

2、旋上升的目的。其二,现在的新教材,不论什么内容,都是放在一定的情境或叫语境中呈现 出来的,有些内容是为了配合情境设置而出现的语境内容, 这些内容是不要求学 生掌握的,或者不是首次出现就要求掌握的。因此,要解决您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通读教材内容,只有在对教材有一个 整体的把握情况下,您才会发现整本书的思路和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教学重点是 贯穿始终的,体现课标要求是始终如一的。读懂了教材,你会为作者在书中 所倾注的亲切的人文关怀所感动。特别是在不少人感到难度比较高的READ这一部分,作者真可谓用心良苦。仅仅用两三个语法项目,为数不多的词汇,就使 小读者欣赏到一篇篇优美的童话、 寓言,把前面刚刚学过

3、的内容放在了一个真实 的语境当中去了问2:对于牛津教材,我们还难以把握,因为我们必须要解决应试问题,所 以需要编委给予明确的指示,比如单词,什么是要求“三会”、“四会”的?黄底 纹和红底纹到底暗示着什么?其他标识的明确含义是什么?句子要掌握如何标 识的?请明示,谢谢。答: 2008年5月7日,教育部发布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要求在中考中减少考试科目,探索新的考查方式,转变各科目分数简单相加的方 法,逐步实行以等级形式呈现考试成绩。教育部要求,在现有中考制度基础上,要适当减少考试科目,探索行之有效 的考查方式,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考试、考查方式应鼓励釆用纸笔测验、开 卷考试、实

4、验操作、听力测试、成果展示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各地应积极 创造条件,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和评估,并根据考查方式多样的特点,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规范及制度。 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 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决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为转变部分地区仍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普通高中录取新生唯 一标准的做法,应逐步实行以等级形式呈现学业考试成绩。普通高中招生要切实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必须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应将初中学

5、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将优质高中名额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 中,同时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办法。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步扩 大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我很不愿意把这么完整的报道都摘录在这里, 可是如果不以我国的英语教育 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为背景, 我们就很难理解这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由教育部 基础教育司组织,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坦陈, “由 于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基础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是长期以来没 有彻底解决的,例如,怎样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2000 年 初高中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有关评

6、价的功能、方式、手段怎样实施?” 显然,上面这个问题并不是并非个别现象, 而是困扰中国教育界, 困扰教育 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一个普遍问题。在文件当中, “应试”这个词早就被删 除了,代之以“评价” ,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形式要多样,还 要特别“注意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 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评 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 依据。 3、4 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 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考查学

7、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5、6 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 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考查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听和读的技能, 形式应尽量生动活泼。 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 不用百分 制。”和课标一对比, 很明显, 上面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但这又 不是老师的错,也不是作为一个课本提供者出版社所能解决的。 我们只能说, 我们的教材是符合课标要求的。 如果一定要让编者按照老的思路对内容进行某种 标识或处理, 那对教材来说是暴殄天物, 也是违背教改的方向的, 这样的事我们是绝不能做的再重复一下课标组一位专家的话, 国家

8、课标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界定和提法 有几个基本点,第一是兴趣,第二是自信心,第三,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使学生 对语言的一些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但要强调语境化。不要 总把小学英语当成一个学科, 老讲它的学科体系。 现在新教材的编写基本思路是 以人为本,把孩子当成孩子来看,这些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用哪些语言进行交流, 需要学哪些东西, 在场景、话题中学会交际, 这是一个基本思想。 在这个基础上, 学生见到了相应的句子, 见到了相应的时态, 见到了语言的一些相应的变化, 但 是基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学会做事情,提高自己的整体发展能力。按照这样的思路编写的教材肯定要打破原来教材的一些基

9、本体系, 一些习惯 原来教材思路的就觉得比较乱, 这个乱是一种新的体系的建立。 而且对于小学教 育中语法的提法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思路。小学语法简单地说是“碰到” 。不要系 统地去分解开,去讲,不要出现那么多的语法概念,当然,这也是相对的。语法 在小学基本是碰到,是零散的,是语境化的,是和具体话题结合的;初中学生要 接触、学习第一轮的、基本的语法;到了高中,语法分为两轮,第一轮对初中接 触的语法现象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二轮完成一个系统的认识。 到高中这个层 面应该有一个 awareness 而小学是一种 feeling, 是一种 natural response此外,对于英语语法, 现在强调的

10、理念是功能性的语法, 这个语法强调的是 form, meaning和 usa 在小学阶段,form 是呈现,不去讲解,重点放在 meaning 和use上面。至于我们现在面临的教考矛盾, 其实质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其中也包 含着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的事业历来就是在特定的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前进的, 没有矛盾的真空也是历来都不存在的。 眼下究竟怎么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 研部门、教师几方合力,研究出一个可行的、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案。中国人从 来是不缺少智慧的。问3:请您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环境对学生的考试(是考查能力还是成绩?) 提一些合理的建议。谢谢。对于当地各方面情况,最了解的莫过于教师和教

11、研员,所以你们最有资格根 据学生和教学的情况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评价或者测试; 至于相关的建议可以参见 我对问1和问2的回答。问4:对于三年级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对于音标的学习应掌握到一个什么 程度?对于人称和时态是否需要深刻讲解?这里谈到了小学英语教学的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个是语音教学,一个是语 法教学。关于小学教育中对于语法教学的认识, 刚才在问3中我已经谈到一些了,新 教材的语法体系强调的是功能性的东西, 不强调简单的结构完整性,这其实也解 释了部分教师的另一个困惑,有时候教材中出现了相对复杂的语法现象,比如动词不定式,定语从句,这时候教师不一定要用语法的观点去解释,简单点讲,是 不是可以

12、说,“看到不讲到”。关于语音教学,我们首先要区分一个概念,语音不等于音标,音标只是语音 的辅助工具。课标组的提法是,小学起始阶段不要讲音标,而且绝大部分教材都 是这样处理的,可是还是有很多教师不放心,好像不讲音标就像没有进行语音教 学一样。现在新教材所呈现的语音教学是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强调的是拼读能 力,拼音能力,而不是拼读音标的能力,一些原版教材把这种方法叫做自然拼读 法(natural sounding)。经过大量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单词 就有拼读的能力,在有了大量的语感积累的基础上, 再引入音标,甚至到初中再 去解决音标体系都可以。现代语音学的提法是功能语音学,语音的

13、功能也是帮助表意的,它包括重音、 连读、弱化等,这些因素对于朗读、说话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说,语音不等于音 标,更不等于单音,过分地强调单音的精细差别意义不大, 只要不影响意义的表 达就是可以接受的。问5:如何很好地驾驭牛津教材,主要是针对考试,又要兼顾素质教育。这个问题我分成两部分来回答。如何很好地驾驭牛津教材,这恐怕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不过要驾驭它, 先要了解它,对它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如果以局部、片面的眼光来看待它,常 常会得出凌乱、不系统的感觉。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光要通读整本书,有条件 的还要对它的前一册书和后一册书有所了解; 最糟糕的情形是教一节课,备一节 课。没有全面的了解,驾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