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74例疗效分析_第1页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74例疗效分析_第2页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74例疗效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74例疗效分析 09-09-16 14:48:00 作者:史颖 赵文涛 陈泉清编辑:studa20【摘要】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以小儿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主要表现。以城镇儿童多见。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数量增多,近年来,此病有上升趋势。且小儿服药困难,惧怕打针,中医采用推拿、按摩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厌食症/中医药疗法; 推拿手法; 医学,中国传统; 儿童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病症。祖国医学称之为“纳呆”。厌食症往往常发生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或之后,而本文所论的厌食症是指小儿无外感、内伤等其他疾病而出现

2、的不欲饮食者。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症7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4例,女50例;年龄6个月1岁10例,23岁12例,47岁52例;病程1周12例,半个月38例,3个月13例,半年11例。实验室检查:Hb 100 g/L以下11例,缺锌34例,缺钙19例,免疫球蛋白IgA低17例,IgM低6例。治疗期间,停用一切中西药物。 1.2 中医诊断标准 (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2)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胀;(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同时本

3、病首先排除由慢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下降,其次,排除小儿疳症1。以上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小儿厌食症诊断依据。 1.3 治疗方法 推拿取穴:主穴-顺运内八卦,捏揉四横纹,清天河水,分手阴阳。兼穴:伴口渴咽干,手足心热(胃阴不足型)加运水入土,伴大便稀薄,食少消瘦者(脾胃虚弱型)加补脾土,运板门,按揉足三里,伴呕吐冷噁,腹胀腹痛者(食积内热型)加清板门穴。每日1次,每次2030 min,1周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2)好转: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3)未愈:食欲未见改善2。 1.5 预后与转归 经过12个疗程治疗,治愈62例,好转

4、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 2 病案举例 案1 雷某,女,5周岁。20051102初诊。食欲不振2年余,近日症状加重。平素嗜零食,面黄肌瘦,大便时干时溏,夜寝不安。实验室检查:Hb 90 g/L,RBC 3.01012/L,锌10 mol/L,曾用中西药治疗1年之久症状无改善。诊断:厌食症(证属脾失健运,胃阴不足)。推拿取穴,顺运内八卦10 min,运板门10 min,按足三里5 min,治疗2个疗程后自述有饥饿感,饮食明显增加,大便正常,后以捏脊1周巩固而病愈。 案2 许某,女,3周岁。20071009初诊,半年来,不思食物,喜冷饮,烦躁哭闹,大便干燥,手足心热,每日以水果为主食,实

5、验室检查:锌6.2 mol/L,血钙1.2 mmol/L,Hb 85 g/L,RBC 3.51012/L,IgA 400 mg/L,IgM 600 mg/L,平日经常患感冒。诊断:厌食症(食积内热型)推拿取穴,顺运内八卦10 min,捏揉四横纹5 min,运板门5 min,清天河水10 min,捣小天心3 min,分心阴阳1 min,1个疗程后,饮食大增,自觉症状减轻,继续推捏3次,饮食二便正常而告愈。 09-09-16 14:48:00 作者:史颖 赵文涛 陈泉清编辑:studa20 3 讨论 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好发于25岁的幼儿。目前,认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是最常见的原因,情

6、志失调也是引起厌食的一个重要原因3。由于小儿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如冷饮、汽水、瓜果等,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如巧克力、酸奶等,久之损伤脾胃之阳,乳食停滞,痰浊内生,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司则精微不得四布周身,导致形体消瘦,久之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诸病源候论云:“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这充分说明,厌食一证在与诸脏腑的关系中,以脾胃最为密切,其病初多在胃,久之多致脾,放在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为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积则消之,滞则导之。 推拿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通过局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之气,达

7、到协调阴阳的目的4。顺运内八卦穴可调理气机,升清降浊,消食导滞,分手阴阳能平衡阴阳,调理气机,清天河水,清热除烦。补脾土,运板门能健脾和胃,诸穴共奏调理脾胃,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消积导滞之功,推捏二法合之,使全身气血通畅,脾阳得振,胃阴伤复,胃纳大开,脾胃纳运之功恢复正常,厌食之症可豁而除。 小儿体弱,皮肤娇嫩,推捏时不可用力过猛,要由轻到重,由表入里,切不要擦破皮肤。在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饮食的调理,不可暴饮暴食,减少肥甘之味的摄入量,纠正偏食习惯,定时定量,以提高疗效。【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2 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儿

8、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C.全国中医内外妇儿症状诊断疗效标准评议会,扬州,1986.3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7.4 金义成.小儿推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194. 09-09-16 14:48:00 作者:史颖 赵文涛 陈泉清编辑:studa20 3 讨论 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好发于25岁的幼儿。目前,认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是最常见的原因,情志失调也是引起厌食的一个重要原因3。由于小儿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如冷饮、汽水、瓜果等,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如巧克力、酸奶等,久之损伤脾胃之阳,乳食停滞,痰浊内生,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司则精

9、微不得四布周身,导致形体消瘦,久之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诸病源候论云:“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盛饮食者也,脾气磨而消之则能食,今脾胃二气俱虚弱,故不能饮食也”。这充分说明,厌食一证在与诸脏腑的关系中,以脾胃最为密切,其病初多在胃,久之多致脾,放在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为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积则消之,滞则导之。 推拿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通过局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之气,达到协调阴阳的目的4。顺运内八卦穴可调理气机,升清降浊,消食导滞,分手阴阳能平衡阴阳,调理气机,清天河水,清热除烦。补脾土,运板门能健脾和胃,诸穴共奏调理脾胃,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消积导滞之功,推捏二法合之,使全身气血通畅,脾阳得振,胃阴伤复,胃纳大开,脾胃纳运之功恢复正常,厌食之症可豁而除。 小儿体弱,皮肤娇嫩,推捏时不可用力过猛,要由轻到重,由表入里,切不要擦破皮肤。在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饮食的调理,不可暴饮暴食,减少肥甘之味的摄入量,纠正偏食习惯,定时定量,以提高疗效。【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