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_第1页
【2019】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20【2019最新】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在钠的焰色反应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或药品是()A.铂丝棒B.酒精灯C.蓝色钴玻璃D.稀盐酸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3.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和NaHC3固体,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以下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

2、溶液,再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C.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D.分别加热,再用石灰水检测是否有CQ产生4.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Mg+、C、Naf、NOB. K、Na+、NO、HCQ+ + + 2C. Na、K、Cl、NO D. Na、Cl、AIO2、SO5.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 NaNaOHNa2COTNaClB.Al Al2”Al(OH3AlCl3C. Mg MgC Mg( OH2MgSOD. FLFeCl2Fe(OH2Fe(OH36.下列

3、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1Na2Q和CQNaOH和CONa和QNazCO和HCIAl Cl3和NaOHNaAIQ和COFe和HClCa(OH2和NaHCOA.B.C.D.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A Na+2OH+H4B.AI2Q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I2Q+2OH2AlO+HOC.AICI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JD. FeCh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I2:Fe2+Cl2Fe3+2CI2 / 20&第VA族元素中的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1

4、8和8种元素,且B在A的上一周期,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子序数为()3 / 20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Fe3+、Al3+、SQ2-、HCO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Q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Q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2+C.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 +3QH =Al(QH3J,Mg+2QH =Mg(QH2JD.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Al3+,但不能肯定M6+和Fe3+中的哪一种10铁有多种价态,将14.4g草酸亚铁(FeC2Q

5、)与空气隔绝加热分解,最终得到7.2g铁的氧化物,则该铁的氧化物是(A. Fe3C4B.Fe2QC.FeQ D. FeQ和F&O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要除去杂质而加入的试剂,其中 正确的组别是()XYZAFeCl2溶液FeCl3KSCN溶 液Bze粉A1粉NaQH溶 液CFe2(SQ)3溶液FeS04C12DFeCl2溶液CuCl2Zn粉A. A、B. B、C. C、D. D12.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

6、物M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X的氢化物vY的氢化物vZ的氢化物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C. Y%、M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Q1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A. x-18B.x-8 C.x+8 D. x+184 / 2014.将CQ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OH Ba(OH2和KAIQ的混合溶液

7、中直至过量, 生成沉淀 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2+CO=Ba CQJ+H2O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IO2+3H2O+CO=2AI(OH3J+CO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15.把CO通入含NaOH 0.8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1.37g,则 通入CO的质量是(A. 0.44g B.0.88gC. 0.66gD.都不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0分)16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用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铁粉中混有铝粉_(2)NQ

8、CO溶液中混有NaHCO _(3)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_(4)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_.1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足量的NaHCO溶液中滴入少量的Ca( OH2溶液_(2)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时为止,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是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0.089nm).B.C.D.(1)用元素代号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对应位置(以下为周期表的一部分)5 /

9、20兀素代号ABCDE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990.074主要化合价+2+3+6、-2-1-26 / 20(2)_B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 _ 周期第 族.(3)_C、D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填离子符号)(4)_ 上述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_(填化学式)(5)_C、E形成的化合物为(填化学式)19.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CQ、NQSQ、CUSQ CaCL、K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 做了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

10、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 _,肯定没有 _ ,可能有_(2)写出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 _ .(3)_ 对可能有的物质进行确认,把的滤液做进一步鉴别操作,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20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还含有Fe2Q、SiO2)提取氧化铝.回答下列问题:苗1:0洗涤川(5(1)在实验中需用1mol?L T的NaQH溶液480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砝AH(图1(2)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操作中洗涤如何操作 _(4) 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制备 没有产生预期现象.乙同学

11、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CQ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 理? _ 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_ (若你认为不合理,uKO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器中的一种,其名称如图1是_ .在灼烧操作中用到下列仪CQ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取Al(OH3时,结果7 / 20该空不作答)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的CQ中含有HCI气体,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实验中 增加某装置可解决这个问题请帮助该同学注明该装置中的试剂名称为21.将6克铁粉加入200mLFe2(SQ)3和CuSO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00mL0.5mol?L1FeSQ4溶液和5.2g固体沉淀

12、物.试计算:(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2)原Fe2(SQ)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2.将3.9gMg、Al合金溶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I溶液400mL中,刚好完全反应,经检 测合金和盐酸都无剩余,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I/L的NaQH溶液后,生成沉淀,如果 加入一定量的NaQH溶液后沉淀量最大时,溶液的总体积刚好为合金溶解时的体积的两倍, 假设完全反应(不考虑体积变化),请求(1)生成的沉淀的最大值是多少?(2)原合金中Mg的质量百分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8 / 202015-2016学年启东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3、,满分20分)1在钠的焰色反应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或药品是()A.铂丝棒B.酒精灯C.蓝色钴玻璃D.稀盐酸【考点】 焰色反应【分析】 焰色反应操作:1洗:用盐酸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2烧:将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于酒精灯颜色一致3蘸:蘸取试样4烧:在火焰上灼烧5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据此解答即可.【解答】 解:A、焰色反应需要铂丝蘸取溶液,故A需要;B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灼烧出现颜色,故酒精灯需要;C蓝色钴玻璃在观察K的焰色反应时需要,观察Na的焰色反应不需要,故C不需要;D稀盐酸应用于洗净铂丝,故D需要,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焰色反应实验以及实验操作,观察

14、钠的颜色不需要蓝色钴玻璃, 难度不大.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考点】 同位素及其应用;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 根据原子表示法的知识, 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 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解答】 解: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1

15、H和2H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均为1,故B正确;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质子数分别为6、7,中子数分别为:14-6=8、14-7=7,它们的中子数不等,故C正确;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均为3,中子数分别为:6-3=3、7-3=4,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D【点评】 本题是对教材概念的考查,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3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和NaHCO固体,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以下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C.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b溶液D.分

16、别加热,再用石灰水检测是否有CQ产生【考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元素及其化合物.9 / 20【分析】A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碳酸氢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无气体生成, 随加入盐酸增多,后来生成气体;C.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反应;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解答】 解:A.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选;B.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碳酸氢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无气体生成,随加入盐酸增多,后来生成气体,能鉴别,故B不选;C.碳

17、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不选;D.分别加热,再用石灰水检测是否有CQ产生,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不分解,可以鉴别,故D不选;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NatCQ和NaHCQ溶液的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 注意把握性质的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4某溶液能溶解Al(Q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Mg+、Cl、Na+、NQB. K、Na+、NQ、HCQC. Na+、X、C、NQD. Naf、C、AI02、SQ2【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分析

18、】 某溶液能溶解Al(QH)3,因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则溶液可 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分别判断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解答】 解:某溶液能溶解Al(QH)3,为强酸或强碱溶液,2+A.碱性条件下Mg不能大量共存,生成沉淀,故A错误;B.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HCQ离子都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C.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该题中四种离子都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酸性条件下AI02离子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 为高频考点, 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

19、大.5.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 NaNaQHNa2CQNaCIB.Al Al 2QTAl(QH3AICI3C. Mg MgC Mg ( QH2MgSQD. FLFeCI2Fe(QH2Fe(QH3【考点】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Na Mg Al、Fe能和酸反应生成盐,能被氧化性强的单质氧气氧化生成氧化物, 再结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来分析解答,注意氧化物和碱之间的转化分析.10 / 20【解答】解:A.NaNaOHNazCONaCI中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N

20、a+2HO=2NaOH+H、2NaOH+CONCO+HO NazCO+CaCMCaCOj +2NaCI,所以能一步实现,故A不选;B.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所以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故B选;C.MgMgC2MgCOHMg ( OH2中反应方程式分别为:Mg+2HCI=MgC2+Hf、MgCl2+Na2CQ=2NaCI+MgCOj、MgC(3+2NaOH=M(OH2+NaCO,所以能一步实现,故C不选;D. FLFeCI2Fe(OH)2Fe(OH)s中反应方程式分别是Fe+2HCI=FeCl2+HJ、FeCl2+2NaOH=Fe(OH2J+2NaCk4Fe(OH2+Q+2HO=4Fe (OH3,所以

21、能一步实现,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以Na、Mg AI、Fe为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常常在工艺流程中出现, 还常常与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离子的检验等知识点联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6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1Na2Q和CQNaOH和CQNa和QNazCO和HCIAICI3和NaOHNaAIQ和COFe和HCICa(OH2和NaHCOA.B.C.D.【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元

22、素及其化合物.【分析】物质反应时量不同、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应根据具体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分析. 一 般是发生反应后,如果某种物质过量且和生成产物继续反应, 则会引起产物变化; 反应时温 度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据此解答.【解答】 解:Na2Q和CO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故选;2NaOH和CO反应产物与二氧化碳用量有关,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 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不选;3Na和C2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故不选;4Na2CO和HCI反应产物与盐酸用量有关, 盐酸少量生成碳酸氢钠,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 氯化钠,故不选;5A

23、ICI3和NaOH反应产物与氢氧化钠用量有关,氢氧化钠少量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故不选;6NaAIO2和CO反应产物与二氧化碳用量有关,二氧化碳少量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二 氧化碳过量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故不选;7Fe和HCI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故选;8Ca (OH2和NaHCO反应产物与碳酸氢钠用量有关,碳酸氢钠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碳酸氢钠过量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故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有些反应物除了受温度、反应物的量限制外,可能还与 浓度有关,如铜和浓硫酸反应但和稀硫酸不反应, 明确物质的性质

24、是解本题关键, 题目难度 不大.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A Na+2OH+H4B.AI2Q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I2Q+2OH11 / 202AIO+H2O12 / 20C.AICI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I3+3OHAl(OH3JD.Fe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I2:Fe2+Cl2Fe3+2CI【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电子、电荷不守恒;B.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注意电子、电

25、荷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第VA族元素中的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18和8种元素,且B在A的上一周期,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子序数为()A. x-18 B.x-8 C.x+8 D. x+18【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A B同在第VA族,B在A的上一周期时,B和A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A所在周 期的元素种类数,据此分析.【解答】 解:A、B同在第VA族,B在A的上一周期时,B和A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A所 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已知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18和8种元素,B为第三周期元素,所以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

26、子序数为X-1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族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Fe3+、Al3+、SQ2-、HCO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QSQ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I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_2+_C.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 +3OH =AI(OH3J,Mg+2OH =Mg (OH2JC.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电子、电荷不守恒

27、.【解答】解:A.钠和冷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 AI2Q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 AICI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的离子反应为D. FeCI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I2的离子反应为 故选B.2Na+2HA2Na+2OH+ff,故A错误;AI2C3+2OH2AIO2+HQ故B正确;AI3+3NH.HNH+、Fe3+、AI3+, 一定不存在镁离子,故C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的方法应用, 题目难度中等,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 碱是解题关键, 本题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判断铁离子的存在及根据溶液电中性判 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10铁有多种价态,将14.4g草酸

28、亚铁(FeGQ)与空气隔绝加热分解,最终得到7.2g铁的Al3+,由于HCO和Al3+会发生2+3+3+Mg2+、Fe3+、Al3+,Al(OH)3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由 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了 氧化钠,说明另一种离子为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15 / 20氧化物,则该铁的氧化物是()A. Fe3Q B.Fe2Q C.FeO D. FeO和FaQ【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质量不变,14.4g FeCzQ中铁元素的质量与7.2g铁的氧化物中 铁元素的质量相等,由此可计算出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两元素的质量比,再由质量比

29、计算出原子个数比而确定物质的化学式.【解答】 解:14.4gFeC2O4中铁元素的质量=14.4g X -士-=5.6g,56+12X2+16X4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两元素的质量比=5.6g: (7.2g-5.6g)=56:16,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1,56g/nol 16g/mol则该铁的氧化物是FeQ故选C.【点评】本题以物质确定为载体,考查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难度不大, 注意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要除去杂质而加入的试剂,其中 正确的组别是()XYZ

30、AFeCl2溶液FeCl3KSCN溶液Bze粉A1粉NaQH溶 液CFe2(SQ)3溶液FeS04C12DFeCl2溶液CuCl2Zn粉A.A、B. B、C. C、D. D【考点】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依据除杂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 能引人新的杂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KSCN溶液与氯化亚铁不反应,与氯化铁发生络合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A错误;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过滤可以除 去铝,故B正确;C.硫酸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引人

31、杂质氯离子,故C错误;D.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除去杂质铜离子,引入锌离子,故D错误; 故选:B.【点评】本题为物质的除杂,明确除杂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除杂剂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12.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X的氢化物vY的氢化物vZ的氢化物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C.丫沟、M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Q16 / 20【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

32、系.17 / 20【分析】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Y与M可形成化合物MY,则M为K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 素;Y与M可形成化合物MY,则M为K元素A.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沸点较高,没有氢键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沸点越高,则沸点:X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故A错误;B

33、.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 离子的半径:Y的离子Z的离子M的离子X的离子,故B错误;C.SQ为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而&S属于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Z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IQ4,故D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熟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知 识点的综合应用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 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

34、,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考点】 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铝的化学性质.【专题】演绎推理法.【分析】利用讨论法和端值法解答, 若等物质的量的铝反应, 生成气体为1:1,而题中为5:6,所以第一份铝剩余;而酸或碱都反应,生成气体为2:3,即4:6,而题中为5:6,所以第二份碱不能都反应.【解答】 解:发生反应有:2AI+3H2SQAI2(SQ)3+3H4;2AI+2NaQH+2HQ=2NaAIQ+3HJ, 讨论:(1)若酸碱均过量,则产生的氢气取决于铝,铝的质量相同,所以氢气相等1:1.(2)若酸碱均不够,产生的氢气取决于酸碱,根据方程式,酸碱产生的比值为2:

35、3(3)现在的比值是5:6,比值处于2:3和1:1之间,由于铝消耗硫酸量大于碱,此时铝 对于酸过量而对于碱不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铝与酸、 碱反应的量的问题,用端值法求解.14.将CQ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QH Ba(QH2和KAIQ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 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Q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2+CQ=Ba CQJ+H2QB. 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18 / 2022AIQ2+3H2Q+C2AI(OH3J+CQ2-,沉淀量达最大2-一后,再发生CO +CO+HO=HCO,最后发生反应BaCO

36、+CO+HO=Ba ( HCO)2,沉淀部分溶解, 据此解答.【解答】解:只要通入CO,立刻就有沉淀BaCO产生,首先发生反应B(OH)2+CQ=Ba COJ+H2O,将Ba(OH2消耗完毕,接下来消耗KOH发生反应2KOH+COK2CO+H2Q因而此段沉淀的量 保持不变,然后沉淀量增大,发生反应2AIO2-+3H2O+C(2AI(OH3J+CQ2-,沉淀量达最大后,再发生CO。印。,最后发生反应BaCO+CO+H2O=Ba ( HCO)2,沉淀部分溶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o-a段发生反应:Ba(OH2+CO=Ba CQJ+H2O,故A正确;2B.由上述分析可知,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7、2AIO2+3H2O+C&2AI(OH3J+CO, 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a-b段发生反应2KOH+COK2CO+HO, c-d段所发生CO2-+CO+HO=HCO-,两阶段反应不相同,故C错误;D.d-e段发生反应BaCO+CO+HzO=Ba( HCO)2,导致沉淀的减少,故D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象题形式考查反应先后顺序问题,难度中等,侧重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是关键.15.把CO通入含NaOH 0.8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1.37g,则 通入CO的质量是()A. 0.44gB.0.88gC. 0.66g D.都不是【考点

38、】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 首先根据NaOH的质量和固体的质量判断反应产物的成分,利用假设法进行,假定0.8g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钠,0.8g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氢钠,计算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根据实际固体质量判断进行的反应,进而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解答】 解:设0.8g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钠,质量为x,则有2NaOH+C2=NaCO+H2O80 1060.8g xx=1.06g,80设0.8g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氢钠,质量为y,则有NaOH+C2=NaHC34084 0.8g y=1.68g,设混合物中含有 mmolNaCQ, nmolNaHCQ 根据钠元素守恒有

39、: 2m+n 根据固体质量有:40106m+84n=1.37,联立方程解得:m=0.005,n=0.01,所以通入CQ的质量为:(0.005+0.01)molx44g/mol=0.66g.故选:C.y=而题干中给出的物质的质量为1.37g,所以产物为碳酸钠、碳酸氢钠.20 / 20【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反应物的量判断生成物的组成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0分)16.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用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铁粉中混有铝粉2AI+2OH+2HbA2AIO2+3H2f(2)NstCQ溶液中混有NaHCO HCE,故C

40、为硫、E为氧;D有-1价,原子半径大于氧,故D为Cl;A、B化合价分别为+2、+3,分别 处于HA族、川A族,原子半径AB硫,故A为Mg B为Al,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中,C、E都有-2价,处于WA族,C有+6价且原子半径CE,故C为硫、E为氧;D有-1价,原子半径大于氧,故D为Cl;A、B化合价分别为+2、+3,分 别处于nA族、川A族,原子半径AB硫,故A为Mg B为Al.(1)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位置:22 / 20(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故答案为:2 SCl;(4)上述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IO4,故答案为

41、:HCIO4;(5)C、E形成的化合物为SO、SO,故答案为:SO、SO.【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综合应用,根据原子半径与化合价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19.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stCO、NQSQ、CUS CaCh、KCI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2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NQCQ,肯定没有NQSQ、CUSQ CaCl2,可能有KCI.(2)写出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BaCO+2H+=Ba2+COf+

42、H2Q.(3) 对可能有的物质进行确认,把的滤液做进一步鉴别操作,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的滤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有KCI,反之则无.【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几组未知物的检验.【专题】推断题.【分析】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 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判断一定无CuSQ,CaCb和NaCO、CaCI2和Na2SQ二者不能同时含有;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Na2SQ、Na2CQ,则一定不能含有CaCl2;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不是硫酸

43、钡沉淀,证明一定含有NQCQ,一定不含N&SQ;23 / 20判断是否含有KCI,可以检验其中是否含有钾离子,不能通过检验氯离子来确定是否含有氯 化钾,钾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焰色反应进行确定.【解答】 解: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判断一定无CuSQ, CaCl2和NstCQ、CaCb和NstSO二者不能同时含有;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Na2SQ、Na2CQ,则一定不能含有CaCb;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不是硫酸钡沉淀,证明一定含有NCQ,定不含NazSQ;(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

44、有NQCQ,肯定没有NaaSQ、CuS CaCb,可能有KCI;故答案为:NazCQ;NazSQ、CuSQ、CaCb;KCI;(2)实验中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CG+2H=Ba +CQf+HQ故答案为:BaCQ+2H=Ba +CQf+H2Q(3)判断是否含有KCI,可以通过焰色反应进行确定,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的滤液在无色 火焰上灼烧,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有KCI,反之则无;故答案为: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的滤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有KCI,反之则无.【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组成的推断,主要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离子共存等

45、进行判断,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总运用,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20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I2Q,还含有Fe2C3、SiQJ提取氧化铝.回答下列问题:Al(1)在实验中需用1mol?L的NaQH溶液480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砝图1图2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烧杯.在灼烧操作中用到下列仪器中的一种,其名称如图1是 坩埚H(|)7; 17* H24 / 20(2)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C3+6lH2Fe3+3H2O Al2Q+6H2AI3+3HO25 / 20(3)操作中洗涤如何操作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

46、,使水刚好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4)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制备CO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取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CQ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 合理 .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2QH+CQ=CQ2+HQ.(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的CQ中含有HCI气体,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实验中增加某装置可解决这个问题请帮助该同学注明该装置中的试剂名称为【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专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演绎推理法;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

47、(1)依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以及仪器的选择回答即可,依据灼烧需要的仪器选择即可;(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溶液强酸又溶于强碱只F&Q溶于强酸,不溶于碱,SiQ2只溶于强碱,不溶于酸.为盐酸,则在得到滤液中含有铝离子、铁离子,滤渣为二氧化硅;(3)依据滤渣的洗涤方法解答即可;(4)二氧化碳不足量时,只发生CQ和NaQH的反应;除去CQ中的HCI用饱和NaHCQ溶液,且洗气装置中导气管遵循“长进短出”原则.【解答】 解:(1)在实验中需用1mol?L1的NaQH溶液480mL,但是实验室中无480mL的容 量瓶,依据“大而近”的仪器选择原则,故应选取500mL容量瓶,配制该溶

48、液需要溶解固体,故还需要烧杯,灼烧需要耐高温的材料,故选择坩埚,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烧杯;坩埚;(2为盐酸,则在得到滤液中含有铝离子、铁离子,滤渣为二氧化硅.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I2Q+6H2AI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Q+6H2Fe3+3H2Q,故答案为:Fe2Q+6H+2Fe3+3H2Q Al 2Q+6H2AI3+3H2。;(3)滤渣的洗涤方法为: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少量水,使水面浸过沉淀物,并不漫过滤纸边缘,等水滤出后,再次加水洗涤,反复几次,即可把固体洗涤干净,故答案为: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水刚好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4) 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aQH二氧化碳不足量时,先发生CQ和NaQH的反应,所以该同学 解释合理,离子方程式为2QH +CQ=CQ2+HQ,除去CQ中的HCI用饱和NaHC3溶液,且洗十气装置中导气管遵循“长进短出”原则,该装置图为囤加毗却,26 / 20故答案为:合理;【点评】本题考查用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理解工艺流程是解题的关键,平时注意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题目难度中等.21.将6克铁粉加入200mLFe2(SQ)3和CuSO的混合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