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箱子岩教案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作家沈从文及其作品,了解湘西的一些风俗民 情。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理解作品融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表现手法。探讨的主旨,理解作者有关“历史”的思考,体会作者的感受和忧思。归纳本文的艺术特色,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比较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所见所闻,两类人物描写的用 意和两次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抒情、 议论句子的含义, 把握作者有关“历史” 的思考。教学设想:筛选-比较-研讨-归纳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思考,筛选出作者两次 对箱子岩风光风俗描写的重点内容和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 抒情的语句,对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所见所闻,两类人物描 写的用意
2、和两次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这三组内容进行重点对 比,以教师引导为主,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交流,进而探讨的 主旨,归纳的艺术特色。课型: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教学安排: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课时一、导入新在我国西南的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一 片神奇的土地一一湘西,那里有著名的吊脚楼、河街码头,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令人神往,上世纪二十年 代初期,有一位 2020 岁的小伙子离开这里,到北京闯天下, 但对故乡魂牵梦萦,十几年之后他又回到了故乡,写成了一 组记录自己所见所闻的游记散文湘行散记,这位小伙子 就是现代文坛上著名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今天,我 们就追随着沈先生的足迹
3、,走进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走进 沈先生。二、简介作者沈从文,1902190219881988,原名沈岳焕。著名小说家、散文 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以边城等作品享誉文坛,蜚声海 外。1818 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徒于湘、川 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 后正式参军。19221922 年在五四思潮吸 引下自身来到北京,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 条件下自学写作。19301930 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有石子船、 虎雏、 月下小景、 八骏图等,中 篇小说边城于 19341934 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4949 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19811981 年出版了历时
4、15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 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 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 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 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 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 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 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 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三、写作背景介绍著名作家
5、汪曾祺曾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 上生活了一辈子。2020 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20 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他相信“真的历史却是 一条河”,所以,只有在这条承载着世世代代湘西儿女的哀 乐悲欢、长达千里的沅水中,才能发现真正的湘西。那个位 于沅水中段的特别著名神秘的悬崖一一箱子岩,就寄托了作 家对湘西人民的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苦苦思考。沈从 文 2020 岁离开湘西,19341934 年又回到故乡,写成了一组记录自 己所见所闻的游记散文湘行散记,箱子岩便是其中 的一篇。箱子岩位于泸溪浦市之间,这个断崖同沅水流域许多滨 河悬崖一样,都是石灰岩作成的,沿河断崖绝壁
6、是古穴居人 住处的遗迹,那种赭色木柜一般方形木器,现今还有三五具 好好搁在崭削岩石半空石缝石罅间,说来异常动人,对于它 产生存在的意义,应当还有些较古的记载或传说,年代久, 便遗失了。四、课文研讨本文写了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经历和不同的感受,找出 作者两次对箱子岩记叙、描写的段落。明确:次作者对箱子岩记叙、描写的段落是第1 1、3 3、4 4 段。第二次作者对箱子岩记叙、描写的段落是第6 6、7 7、9 91919 段。指名学生分别朗读第 1 1、3 3、4 4、6 6、7 7 段,引导学生对作者两次在箱子岩的所见所闻做初步比较,在对下列问题进行 探讨的基础上,完成下表。时间自然景物特点气氛事件
7、感情十五年前端午节鲜艳、明丽、神秘热闹、欢快观看赛龙 舟热情地赞美十五年后十二月七号过年前夕寒冷、破败、单调萧条、冷寞、死气沉沉在一家小饭铺里,遇见一个跛脚青年深深的 忧虑引导学生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作者 两次在箱子岩的不同感受。作者十五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和十五年之后分别是什么样子?两组景物描写有什么差别?讨论后明确:作者十五年前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 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 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 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 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作者十五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
8、然景物:“没有太阳的 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 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斑驳岩壁十分瘦 削。悬岩高处红木柜,只剩下三四具,其余早不知到哪儿去作者描绘的十五年前看到的自然景物色彩鲜艳,景色明 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而十五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 物却是寒冷、破败、单调、萧条的样子。作者次到箱子岩时通过那些事情渲染出节日浓烈的气 氛的?第二次到箱子岩时又通过那些事情渲染出过年前夕 冷寞、死气沉沉的气氛的?讨论后明确:作者次到箱子岩时通过青年们赛龙舟,人 们在两岸大声呐喊助兴,好事者放鞭炮,人们半夜尽兴游玩 等事情渲染出节日浓烈的气氛。第二次到箱子岩时作者通
9、过 老渔婆缩颈敛手在船头寒风中修补渔网,人们围坐在一起烤 火,聊天等事情渲染出过年前夕冷寞、死气沉沉的气氛。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赛龙场面的热烈气氛?讨论后明确:作者极力渲染赛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是 为了展示你追我赶、勇于向前、毫不让步和妥协的划龙船精 神,与后文写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和污秽形成了对比,作 者希望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和热情,创造历史,改变历 史。作者描绘端阳节赛龙舟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讨论后明确:作者借写赛龙舟来表现传统的民族文化绵 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在当地人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植 根于湘西古老民族文化土壤的朴素的人性美,洋溢着勇敢、 雄健、慷慨、诚实、热情的生命活力。跛脚
10、青年在文中占了相当篇幅,他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异常恶劣”。他引起了作者对乡村人物命运怎样的思考?讨论后明确:跛脚青年的形象使作者看到了湘西世风日 下,人们渐渐失去淳朴、善良的品性,而靠邪路混世界的人 反而为人们所钦羡。这是作者所担心的。忧虑之极,作者把 这个跛脚青年当成一副“以毒攻毒”的毒药。五、作业思考题: 找出课文有关议论抒情的段落, 归纳作者所表 达的观点,感受作者是怎样把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第二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作家沈从文及其作品,通过作 者对湘西的优美描写,感受到那里自然淳朴的风俗民情,同 时,我们对作者两次在箱子岩的所见所闻做了比较,今天, 我们继续比较作者笔下两类
11、人物的描写和两次不同的感受 和体会,进一步探讨的主旨,归纳本文的艺术特色。二、课文研讨重点研读 9 92020 段,分析比较作者分别描写跛脚青年, 屈原和贺龙这两类人物的用意。作者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塑造跛脚青年 这个人物形象的?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讨论后明确:作者对跛脚青年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动作行为描写、神情 描写和语言描写, 如“懒洋洋” “拉开”“摊出”三个词语 表达出他“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说明他蛮横、霸道、骄 气。“发了财,哼。用得着瞒你们?本钱去七角, 桃源行市 只一块零, 除了上下开销,二百两货有什么捞头, 我问你。 这段语言描写形像地刻画出他在众人面前既要炫
12、耀,好卖 弄,又狡黠地有所保留的心理,以及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样 子,看不起别人的神态。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侧面描写主要通过 别人对他的言行来体现:如第 9 9 段中跛脚青年刚出场时“许 多人见了他都同时叫唤”,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 第 1515 1818 段写在他离开后通过成衣人和水手对他的讨论, 说明他是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做的兵痞,无赖的形象。第 1414 段作者运用了插叙交代了跛脚青年与别人不同的 经历:他当过兵,负伤后跛了脚,领到了一些抚恤金,还有 了“什长”这个名分,做贩卖鸦片之类的“特别生意”。第 1919 段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十五年前在渔船 上欢乐跳踯
13、的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成长为毒害乡 民的什长,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的批判力度。作者描写跛脚青年这个形象有什么用意?讨论后明确:在作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 居民灵魂的人物”。跛脚青年的所作所为显示了湘西人民生 活中的痼疾和污秽。作者借这个人物来批判外界社会日益败坏的世风对淳朴乡民的侵蚀与毒害。作者写屈原和贺龙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写屈原和贺龙,因为这两个人 都是三湘大地上出现的风云人物。屈原毕生为民请命,关注 民生疾苦,以他的政治和文学才能成为当地人们纪念的伟大 先贤。人们纪念他,体现出传统的民族文化有绵延已久的旺 盛的生命力。对贺龙,作者是充满敬佩和
14、期待的。二十年前 贺龙只是一个平常的马夫,二十年后就成了统领千军万军的 一方豪杰,“谁个人会注意这个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 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作者又一次提到了“历史”, 这样的感叹流露出期盼,希望当地人民能像贺龙一样去创造 一段新的历史。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烈期盼和希 望。研读第 2 2、5 5、7 7、& 1919 议论抒情的段落,引导学生抓 住重点句,比较作者两次到箱子岩不同的体会。作者次到箱子岩的体会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感叹民族文化旺盛持久的生命力。“这是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和两千年前屈原所见 的完全一样。”“提起这件事,使人重新感到人类文字语言 的贫俭。那一
15、派声音,那一种情调,真不是用文字语言可以 形容的事情。”感叹乡民们与世无争、自然淳朴的生活。“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进展毫无关系。从他们应 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方式看来,竟好象今古相 同,不分彼此。”作者第二次到箱子岩的体会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感叹乡民继续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 都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 平常日子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 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感叹人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 互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 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
16、。”为当地人一成不变的古老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在“明 天”的命运感到担忧。“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对历史毫无担负,另外尚 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 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 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 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 下去?”为受到外面世界玷污的乡民的精神世界感到深深的忧“生硬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 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 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 恶劣,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 由人不寄托
17、一种幻想”作者两次到箱子岩感受为什么会有所不同?讨论后明确:结合写作背景来看,作者这时已经在湘西 以外的世界中生活了十五年了。这十五年的时光,使他对外 界社会和湘西社会都有了新的认识。作者由十五年前的热血 青年,变得深沉而充满理性了。他对乡民的性格弱点进行着 沉重的反省。希望他们能脱离原始蒙昧的状态,唤起他们的 理性觉醒,作为一个有为奋进的民族加人到社会竞争中去。如何理解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不同感受?讨论后明确:作者对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民风既有由衷 的赞叹,又有对湘西社会前途的担忧,作者既希望乡民们能 保持自然淳朴的民风,守住素朴道德的原始人性,又希望他 们能保持旺盛的原始生命力,抵抗现实社会的
18、侵蚀,使湘西 社会能够充满活力地与外面的世界共同发展。另外文中对湘 西民风的赞叹,也包含着作者对外界复杂、堕落的社会风气 的强烈批判。三、探究主旨引导学生通过前边对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所见所闻,两 类人物描写的用意和两次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这三组内容进 行重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对主旨的不同看 法,然后归纳总结,大致如下:赞扬一一对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民风由衷的赞叹。感慨对民族文化旺盛持久的生命力的感慨。担忧对湘西社会前途的担忧批判对外界社会日益败坏的世风对淳朴乡民的侵 蚀与毒害的强烈批判。期盼一一对湘西人民创造更加美好新生活的热烈期盼 和希望。四、艺术特色沈从文作为一位湘西作家,创作艺术颇具特色,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归纳:浓郁的湘西风情。对湘西山区的自然景色与风土人情写 得具体、逼真,如对傍晚时分箱子岩及河上景色的描写,对 赛龙舟场面的描写,对他第二次到箱子岩时在一家小饭铺里 所遇人物的语言、行为等等的描写都带有浓郁的湘西风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在描写赛龙舟场面 时,作者正面描写青年桨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运动控制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植物稳态营养肥料项目发展计划
- 从心灵出发走进学生世界的教育方法探索
- 2025年高温电磁阀项目发展计划
- 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一环基于大数据的未来教育技术分析
- 教育国际化与政策变革解读
- 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升学习成效的路径
- 教育建筑的绿色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 教育政策的跨文化解读与影响分析
- 医学教育与商业科技的结合开启新篇章
- 盾构隧道用管片招标采购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03月北京西城区教委事业单位招考聘用764人笔试近年2018-2023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 Unit(1-3)单词精讲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成品烟道安装施工方案
- 《路遥人生》读书分享课件
- 律师保密协议书
- 小学2024年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9篇
- 2024护士聘用合同模板
- 强力霉素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