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六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设计方案 篇1课前准备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哪一样呢?(指生说)是呀,钱?不行,这东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机?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装得下这道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他的选择,想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指名学生
2、读课题,正音并理解侣的意思。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你发现了哪个生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指导朗读感悟课文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了这几句话,
3、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的。)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导学生朗读)(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的。)(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
4、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为(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探究答案,品味语言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
5、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指名读有关的句子。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b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c从
6、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交流。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汇报交流怎样一遍又一遍的读?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作者为什么这样比?诵读语言,积累语言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
7、段落。阅读链接课件出示:课后的神奇的书自由朗读,把书比作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透过语言的美来感受浪花的美,领悟到三个孩子愿望的美好。二、教材简析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全诗共分五小节。第一小节讲三个孩子坐在海滩看浪花。第二、三、四节分别讲三个孩子看着浪花展开各自的想象:让浪水变淡水;到海底去探险;到海底去采矿。第五节讲孩子们沉浸在想象当中,说说笑笑忘了回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琅琅上口。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猜猜这个地
8、方是哪儿?(播放海浪声音)2.看,浪花正唱着动听的歌在欢迎我们呢!(出示浪花图)3.看着这些浪花,你想说什么?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1.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着三个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吧!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好吗?(生自由读)3.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在刚才读课文的时候已经把这几个词拼熟了,读会了。(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4.这些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吗?有不能理解的可以提出来。5.掌握了这些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更流利了。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不过这次的朗读老师还有个要求。(出示朗读要求:在这3个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呢?请用铅笔把
9、有关的句子划出来)6.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7.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几句话,等会选一束你最喜欢的小浪花读给大家听。三、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浪花的美丽和孩子愿望的美好(一)一束束浪花像问号1.老师想先选一束我最喜欢的浪花送给大家。(师范读)2.因为老师很喜欢这束爱提问题的小浪花,同样也喜欢爱提问题、认真学习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3.听着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听见无数的浪花都争着跑过来用它们特有的语言在提问呢!我们也来
10、模仿一下小浪花的声音好吗?(生模仿)我还想听听浪花由远而近的声音,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吗?(指导朗读哗哗)4.看老师手势分组朗读,读出浪花由远到近,一浪接一浪的感觉。5.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读吧!过渡:下面老师想听你们来读,选一束你最喜欢的浪花吧!(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二)一束束浪花像稻穗1.一起读读这句话。2.连天涯说明什么呢?形容什么也能用连天涯呢?(沙漠、草原)能通过朗读把连天涯的感觉读出来吗?3.其实,在这一束束的浪花里,还包含着一个孩子美好的愿望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孩子的愿望。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为什么让海水变淡水?(因为我们地
11、球上的淡水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海水变淡水,庄稼就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吸取,那时庄稼会长得更加茂盛,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农民伯伯也会有更大的丰收。)5.这个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浪花听了可高兴了,不住地欢叫着(引读哗哗)能把浪花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6.这个孩子想着想着,眼里一束束的浪花仿佛变成了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一大片一大片,一直连到了天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句话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7.谁愿意带上孩子美好的愿望来读这一节。(指名读女生读)(三)一束束浪花像马鬃1.为什么喜欢这束浪花呢?2.让我们来看看万马奔腾的场面吧!(出示图片)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哪个小朋友能读出万马
12、奔腾的气势呢?(刚才*读得很好,但老师怎么听都只是一匹马在奔跑啊。谁来出出主意,怎样读才能有万马奔腾的气势呢?)4.生齐读。5.在这束气势澎湃的浪花里又藏着孩子怎样的愿望呢?谁来替这个孩子告诉大家?(出示句子)6.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勇敢、敢于冒险、自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探险、戏、黑鲨)我们勇敢地来读读这句话吧!7.这个戏字也道出了孩子心底另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动物和人类也能像朋友一样一起友好地玩耍。8.让我们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万马奔腾的气势来读读这一小节。(四)一束束浪花像彩绸1.自由读读这句话,你脑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出示图片,指导朗读)2.这里的金疙瘩
13、指什么呢?(其实海底就像一个金库,等着我们运用科学技术去开启,那里不仅有许多的鱼类,藻类,还有石油,天然气、煤像这里的金疙瘩就是指海里无穷无尽的资源。)3.听了孩子的愿望,海浪也和人们一起来欢庆,听,它又一次唱起了欢快的歌(出示哗哗)4.请喜欢这些浪花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段。(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1.你觉得这是一束怎样的小浪花?(温柔)从哪里看出来的?(抚摩)2.请女生一起来当当温柔的小浪花吧!(指导朗读)四、感受比喻的美1.(再次出示5句话)读一读,说说你发现这5句话有什么特点?(比喻句)它们分别把浪花比作什么?2.是啊,用了比喻,浪花在我们眼里就更可爱,更美丽了。五、有感情朗读,再次感受
14、浪花的美和孩子愿望的美好千资百态的浪花,多么美好;三个孩子的愿望,多么美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浪花,再来听听这些孩子美好的愿望吧。(伴乐有感情朗读整首诗)六、拓展1.老师很想知道在我们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谁来说说?(出示句式:一束束浪花像,)2.看着这些浪花,相信每个小朋友的心中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对吗?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信封上,让海鸥把你的愿望捎给浪花,带给大海。教学设计方案 篇3养花设计理念: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承,不是外在的告诉。教学只有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与成长发生意义关联,才能被学生所认同,所喜爱,才能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引领。阅
15、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架构起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多层次对话,让学生在经历“疑问”、“体验”、“发现”等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发展。养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养花的 一些情况和 感受,说明养花是一种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的 事情,流露出对花草的热爱。全文文风质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知识与能力:1、学会4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否定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揣磨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过程与方法:1、在读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2、结合精彩句段,发现文章表达
16、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借助批注与文本对话的方法和揣磨文章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教学难点: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1师生问好,以姓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2同学们,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花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给了我们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自古以来,诗人作家写花的很多,不同的诗人和作家对花的感觉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 板书:23 养花。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
17、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三、检查读文,初知“乐趣”1、认真倾听,是否正确流利。注意字词的读
18、音。2、找一找: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乐趣?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及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出示第一句话“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爱养花?(学生自由读课文:只要开花,作者就高兴,而不是只喜欢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种满了花草。)(2)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本段的段意。(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问:这句话向我们解释了作者为什么要养花。从全文来看,本段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总述)4、理解课文第七段,并了解其在全文中的作用。(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段,想一想,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全文的总结)(2)养花的乐趣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老
19、舍先生觉得养花给他带来了哪些乐趣。5、读着老舍爷爷这段感受,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喜、笑、有果实,这些都堪称乐趣,为什么劳动累得腰酸腿疼也是乐趣?甚至是“忧”、“泪”也被视为养花的乐趣呢?)6自读思考:那么老舍爷爷向我们讲述了养花过程中的哪些事呢?每件事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作重点研究。四、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采取一人发言,其他人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预设:着重理解以下内容:(l)“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可以体会出作者爱花,确实把养花当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2)作者
20、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这句话中“自己会奋斗”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么选择天气,不怎么需要养花技术,就能自己生长。作者爱花,养花,不是为了研究和试验,而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乐趣。所以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3)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4)“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5) 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
21、药。(“如此循环”指“像这样循环”。指作者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要好。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的感情。)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a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因为养花,作者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调节,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带来的腿部不适,代替了吃药,自然身体好,心里更高兴,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b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
22、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这多么有意思呀!”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感受,这是苦中有乐,是劳动带来的快乐。)(6)、投影出示句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c补充空白,强化感觉。师:a、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中 发现不少真理,继续读下去,你也会发现不少真理的。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你的生活说说: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23、(7)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并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8)菊秧遭灾,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邻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说明作者宽厚待人。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的人难免忧伤,这说明作者对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伤心中表现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9)从小猫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 还养着昙花? 说明:老舍养的花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些都说明老舍的花养得很好。对养花充满了乐趣。(10)养花的乐趣,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作者从养花中得
24、到这些乐趣。正说明作者爱劳动、爱生活。)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随机板书: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即须劳动又长见识五、回顾全篇,拓展延伸1、小结:作者通过养花,掌握了养花的门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走近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2、向生活延展。a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养花的新认识。b、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重点】、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教学难点】方仲永“泯
25、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文导人,简介作者,解释文题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个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
26、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二、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隶 泯 扳 称、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下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
27、: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理解课文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第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四、请一位同学复述第、段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丁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28、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五、齐读第段,思
29、考下列问题、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采用了议论的形式。、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六、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文中“忽啼求人”、“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字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使真
30、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七、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八、语言表达训练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要求:、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时间在分钟左右。九、布置作业、完成课
31、后练习三。、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条。教学设计方案 篇5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3、读一读,再抄与,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沙滩街市焰火倾听举世闻名剧场聚集商店闪耀奔流不息4、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件工程师面试宝典软件技术预测试题及解析
- 2025年烷基化工艺作业考试常见问题及解答
- 2025年猪肉行业趋势分析与预测题
- 28、水平二篮球备课18课时+匹配教案
- 2025年物联网技术领域高级职位求职必-备面试题答案详解
- 电力供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初中音乐特岗教师招聘面试指南及预测题
- 2025年基于实际案例的灌区管理工初级面试题分析与解答
- 2025年物联网技术入门指南与初级考试要点解析
- 人口手耳目教学课件
- 分装安全操作规程
- 临时用电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政策和法规》真题卷(附详细解析)
- 餐饮区域保护合同范本
- T/CGCC 35-2019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卡片规范
- DB32/T 4598-2023光伏农业园区规划编制要求
- DB31/T 552-2017大型商业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 科研助理合同协议书
- 绿化工程挂靠合同协议
-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