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范文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范文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范文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范文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设计方案 篇1琥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l 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

2、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二、启发谈话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三、阅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读后讨论: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约摸,大概估计。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立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3老师小结: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读后思考:(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

3、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5老师小结: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7 指名读第34自然段。8老师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

4、,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9 指名读第8自然段。10 老师小结: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四、继续学习课文1 思考讨论: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呢?(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2老师小结;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

5、积成了一个松脂球。3 思考讨论: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五、启发谈话对于这块琥珀的形成,科学家的想象也很合理。思考讨论:1 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风吹浪卷到岸边,孩子踩着后挖了出来,孩子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2 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现出了这块琥珀的不可多得,极有价值。)六、齐读最后一段七、老师小结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

6、。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附:板书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新学期又开始了,本人坚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指导思想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自己上学期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本学期教学,主要是以复习为主,系统地复习八年级、九年级的物理知识,形成能力为中考练兵。二、工作措施:1。认真学习教学

7、课标,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

8、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

9、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三、教学进度时 间 内 容第一周 组织入学制定学习计划、总结上学期的不足。 第二周 新课教学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周 复习声现象 复习物态变化第四周 复习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周 模拟测试(一)、小综合复习第六周 复习电流和电路、电压、电压第七周 复习欧姆定律第八周 复习电功率第九周 复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第十周 复习多彩的物质世界、运

10、动和力第十一周 复习力和机械、功和机械能第十二周 复习压强和浮力第十三周 热和能第十四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五周 模拟测试(二)、小综合复习第十六周 综合复习声、光、热学第十七周 综合复习力学第十八周 综合复习电学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模拟测试(三) 、考前学生动员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

11、观察的习惯。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媒体: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1、阅读单元导语。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3、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

12、错的词语。)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候)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姿态:左顾右盼叫声:引吭大叫步态:从容不迫吃相:架子十足四,初识高傲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五,作业1、写生字。2、朗

13、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听写生字词,订正。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二,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1、出示两句话:(1)鹅的叫声很高傲。(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3、小练笔(填空)(1)厉声_厉声_大叫厉声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2)鹅的步调_,_的,颇像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三,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如:(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2)鹅吃饭时

14、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么侍候的(3)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 是怎样具体描写的(4)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1)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3)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5)狗扬长而去的句子。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四,体会情感,朗读背诵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 (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五,作业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2、观

15、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理解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特点。2、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并背诵。【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教学难点】抓好词佳句体会火烧云变化多而快的特点,想象并画出火烧云的其它形状。【媒体选择】课件。【教学过程】一、扣入课题,整体感知1、揭题读题。2、整体感知: 抓第二自然段读悟火烧云的“动态美”: 课文中哪一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 这一句中的“烧”写得十分生动,你知道好在哪里?读一读体会。(写出火烧云在变

16、化,写出动态美。)板书:动态美 “烧”字和哪些词一起突出了动态美?(指导读出动态美。)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动态美的? 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二、抓词句读悟“颜色”变化特点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段读懂了什么?你是怎样读懂的?2、讨论并指导朗读: 抓颜色词体会变化多: 有哪些颜色? 把颜色词分成三类:一生上黑板贴出三类颜色词。 齐读表示颜色的词:火烧云的颜色变化这么多,作者写出这么多的颜色词,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启发学生用颜色的词,平时要细心观察事物。) 学习作者,说说自己见过的,能说出来的这三类颜色词。 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

17、;选一两个写在书上,一生上黑板板书。 再美美地读一遍,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还有什么特点。(抓四个“一会儿”读悟变化快,体会动态美。)3、背诵训练: 由看填空题背一背,幻灯片提示:这地方的火烧云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这些天空都 ,还有些 。 指名背:要求突出“快”、“美”。 离开填空题背一背。三、抓词句读悟“形状”变化特点1、自由读第四到第七自然段:想想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仿照颜色一段,用上面的填空题说一说你的理解,同桌可以讨论。2、讨论: 变化多,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写了哪些形状?) 按填空题说说。 用一个词归纳形状多,选一两个写下来,一生上黑板板书。3、再自由读:体会

18、形状变化还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变化的词句读一读。4、指导朗读(选一节读)评读:要求突出火烧云变化快,读出神奇之感。5、指导背诵,理清层次,选一节背一背:先写出现什么动物,再写出现什么动物,再写什么样子,最后变化消失。6、想象画画,仿照练习: 画画:画出你想象的火烧云的一种形状。 对照画的画,仿照课文说说什么样子,怎样变化的?四、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画的画写一段话。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

19、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4.揭题:三个儿子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师生同

20、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评价。三、学习课文2、3、6自然段1.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划好后好好读一读。2.示三句话的小黑板,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妈妈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练习读)3.朗读指导抽三生读,读后评议。(你认为谁读的好,为什么?)师生合作分角色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学习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二.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

21、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五.教学方针讨论,探究学习第一课时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

22、字、新词的读音。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n)石、大坑(k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三解决一些术语词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3.突兀:高耸。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

23、、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抄写。第二课时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24、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a)李四光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