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范例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范例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范例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范例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课文里有一幅买文具的情境画面。教学目标1.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些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意愿。2.说话时表达清楚、完整,态度大方,有礼貌。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发现错误,并给予纠正。4.创设情境,体现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双向、多向互动。教学重点、难点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买文具的口语

2、交际。教具准备文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欢快的乐曲引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听说的积极性。二、板书课题:买文具三、演示、述说买文具的过程(训练目的:引导学生表达完整、清楚,要使用礼貌用语。)1.多媒体演示课文中的图意:一个小学生正在与售货员阿姨对话。另一个小学生在挑选文具。老师指点学生仔细观察售货员阿姨和小女孩此时的动作、神态、语言。2.学生同桌一个扮演售货员,一个扮演小学生进行对话,互相说说买文具的过程。3.指名说。要求:声音洪亮,态度大方,说话完整、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明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评论。小结:从学生的听说两方面进行小结。四、表演买文具的过程(训

3、练目的:引导学生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商品的意思,要用上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1.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文具放在课桌上,老师扮演售货员,找一位同学扮演顾客,进行表演,范说。2.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演练、说说。3.各小组选代表在全班演练、述说。老师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五、进行买文具实践活动1.全班学生都把自己的文具拿出来,模拟文具店现场,同学们自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买文具的实践活动。2.老师巡视、指导。3.请几位表达好的学生,再表演买文具的情景。4.让全班学生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评语言,即语言是否准确、规范,用语是否确切、恰当;第二,评思路,即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表达是否

4、通顺、完整;第三,评仪态,即声音是否洪亮,态度是否大方,表情是否自然,是否有礼貌。六、拓展练习1.让学生进行购买其他物品的口语交际练习。2.老师随机点评、指导。3.请几位表达好的学生,再表演买文具的情景。4.让全班学生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评语言,即语言是否准确、规范,用语是否确切、恰当;第二,评思路,即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表达是否通顺、完整;第三,评仪态,即声音是否洪亮,态度是否大方,表情是否自然,是否有礼貌。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过程1. 检测预习情况(1). 课文中又有许多生字朋友,自己大声读读课文吧!看谁读得最正确。同学们,老师刚才发现大家读书都特别认真,还有些

5、同学已经可以很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了,还不能很流利地读出课文的同学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几个词语。条约宣告疾病仇恨 给予 探索恐惧无家可归“条约”这个词就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文书。 “仇恨”你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 板书“热爱”在旁边。老师给你们读一下下面一个词:(gei yu)生:错了,应该读j列出多音字“给”什么是“无家可归”? (没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2.课文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谜语给同学们猜一猜,看看谁是我们班的猜谜大王。颜色有白又有灰,经过驯养很聪明,可以当做联络员,飞山越岭把

6、信送。 (鸽子)大家喜欢鸽子吗?老师这儿有几张可爱的鸽子的图片给大家欣赏一下从我们的鸽子同学们能想到哪个词语呢?(和平)那和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幸福,快乐,美丽)(2).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时和平的,丰衣足食,但是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和我们这儿不一样,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93年,卡特和朋友一起乘坐联合国运送救灾粮的飞机,降落到当时战乱的苏丹,一下飞机,卡特就被到处都是瘦骨如柴的妇孺惊住了,眼前的景象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在直升机附近,卡特拍了一些饥饿的孩子的照片。其中有一个女孩饿得已无力站起和母亲一块行走,爬在地上微弱哭泣,她的母亲正在不远处的救助站忙着领取救济粮。正在这时一只秃鹫

7、停落在被死亡气息笼罩着的女孩身旁,卡特将镜头对着这残酷的画面,按下了快门。之后,轰走了秃鹫,看着女孩艰难的起来,向救助站的方向踉跄走去。 出了这个女孩儿,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儿童也都遭受着饥饿,战争等的痛苦。我们大家来看一下。(展示图片)(3).刚才看了三张图片,从我们这三张图片里面同学们能想到些什么词语呢?(战争、武器、破坏、疾病、仇恨、饥饿、无家可归)3. 课文中心理解(1).同学们能从我们简单的几副图片里面想到这么多的词语,太棒了正因为我们周围还有战争、武器、破坏、疾病、仇恨、饥饿、无家可归,就出现了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一篇条约:儿童和平条约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儿童和平条约呢?(时间,

8、签约地点,代表人物)(2).从我们同学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儿童和平条约的一些背景,那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条约的内容呢?请大家看着我们的屏幕,请女生给我们读一下这两句。(我们全世界的儿童,向全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讨论:屏幕上有很多国家的国旗,而全球总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那和平是不是只是我们中国人的愿望和责任呢?刚才女生读的很有感情,男生们也不示弱,下面让那个我们的男生给我们读下面几句话。拿出你们的激情。(我们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消灭破坏和疾病。我们再也不要仇恨和饥饿,我们再也不要无家可归的事情发生。)。男生读女生听,同时我们的同学们总结一下,条约里面提到的为了和平,我

9、们不要哪些东西?(战争、武器、破坏、疾病、仇恨、饥饿、无家可归)下面几句话,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我们将共享大地给予我们的足够食品,我们将保卫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我们将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将让河流永远洁净。我们要共同游戏,共同欢笑,互相学习,一起探索,努力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珍惜粮食、保护空气、珍惜水资源、共同学习进步)最后还有几句话,我们同学们一起整齐的朗读一下,边读边想一个问题,最后两句有三个词(丢掉、抓住、一定),这三个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呢?(表达了少年儿童祈求成年人和他们一起以实际行动来维护世界和平的深切希望,大家应该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4.诗歌朗读读完了条约,老师

10、这儿有一首小诗,给我们的同学看看,一起朗读一下吧,边读边想,写这首小诗的是个老爷爷还是叔叔阿姨呢?对了,这首诗是个儿童写的,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童音)读完了小诗,我们来完成两个练习。5.搜集资料我们在这儿虽然读完了条约也欣赏了小诗,但是有的地方的战争、饥饿还在继续,昨天同学们回家去了解了一下现在哪儿还有战争和饥饿,哪位同学来给我们分享一下他收集的资料。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话想说呢?6.课外拓展(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2).画一画自己理想中的和平的世界。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

11、者的思想感情。、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准备珍珠鸟一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说说课文主要

12、讲了什么内容。三、质疑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出示导读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交流讨论: 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

13、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五、作业、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温暖舒适的巢。 可爱的小红嘴。

14、 淘气的小家伙。 人鸟相依图。、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板书】珍珠鸟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4页、85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整时。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教学重点:认整时 、记录整时。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1、创设数宝宝情景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钟表(2)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 认识钟面(1)学生自己观察钟面,思考钟面

15、上都有什么。(2)提问:谁知道钟面上的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它们长得一样吗?(3) 学生在其他钟面上指出时针和分针。(4) 演示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学生用小手指模仿操作。2、归纳总结 认识整时(1)依次出示三个钟面,分别提问:这是几时?现在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2)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提问:学习了这三个钟面,请你比较一下,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3)归纳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4)巩固新知:拨一拨,说时刻。(5)认识电子计时法(三)巩固练习 拓展新知1、投影出示教材85页的.第一幅图,?(1)提问:小明几时在做什么?师生共同完成其他几幅

16、图。 投影展示,全班交流。(2)问:小明9时在干什么?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却不同?2、判断时间3、过几小时是几时?4、拓展新知你知道吗?(课件展示书上85内容)(四)全课小结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3打开书,预习生字。二、学生初读课

17、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衰 绢 侨 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3让学生读拼音节。4正音、正字。三、理解词语。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四、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4教师指导读难句。(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

18、征。(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五、作业:抄词、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1课文围绕梅花发现哪几件事?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19、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2)发言。(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三作业熟读这篇课文。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梦中飞行人的进化地理课上胚胎发育生物课上驱逐迫害教学设计方案 篇6【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

20、也。因此,我设计的理念是: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求实,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阅读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全文采用倒叙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即: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

21、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本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紧紧围绕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这一思想感情展开回忆,中心突出。、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借梅花来表情,蕴意深刻。【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思路】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教

22、学流程】一、谈话入题,赏梅花、导语引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二、理清脉络,知梅花、速读课文,思考

23、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三、细读引导,悟梅花、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 联系上下文。 抓重点词句。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用朗读的方式。 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体会,动手圈画。、读句交流,谈理解。、重点引导第二件事: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四、品读升华,

24、颂梅花、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全班交流: 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 自由练读。 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齐读。五、拓读深化,学梅花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当外公因年纪太

25、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让学生明白,梅花魂就是爱国心。、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让学生想象说话: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古往今来,由于许多

26、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设计特色】在教学设计中我具体体现以下几点: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教外孙女学唐诗宋词,外公哭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