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资料集锦7篇资料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资料集锦7篇资料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资料集锦7篇资料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资料集锦7篇资料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资料集锦7篇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三教具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 激趣导入:欣赏我

2、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几幅精彩的图画,学生畅谈感想。2、 探求新知:切入课文。3、 明确文题。介绍作者。介绍珍珠鸟。4、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要点。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二、 自解课文,探究学习。1、 小组讨论。请你探究: 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2、 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

3、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3、查缺补疑。文章中,还有不能理解的语句吗?三、自赏课文,归纳积累。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了解了什么?四、从读学写,自练运用。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看了这幅图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随笔本上。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习3、4自然段),完成作业 本作业 。2了解兵马俑的阵容、神态。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4用也许、似乎造句。5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教学重点:1、用段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要做到语句简洁、连贯。2、用似乎、也许造句教学难点 :1、用似乎、也许造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揭题,激情入境:1导入 :在数千年文明中,

4、有这样的一个奇迹,它是秦始皇兵马俑。2读课题,想读出什么感觉?3用自豪的,充满惊叹的,历数沦桑的感情,用自己的声音,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找出重点:1想看看兵马俑吗?欣赏作者用妙笔为我们铺开的介绍兵马俑的画卷。2快速轻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兵马俑的?3概括一下,写了什么?(板书:军阵神态)三、了解军阵,读出气势:1考虑一下,四人小组读这段,可以根据角色怎样分配任务2指名小组读,为什么?(了解总分总结构)3分别读前锋,主体,侧翼和后卫三句话,掌握精锐,强大,灵巧稳固的特点。4根据军阵图分别指出这三类军士,并补充5能根据图猜测一下当时他们是如何打仗的吗?6是的,秦军依靠这支军队获得无数

5、胜利,读一读作者如何盛情赞美军阵的。7补充内,快速阅读:1)介绍了几个俑坑?共有几个秦俑?2)兵马俑分为兵俑和马俑,这段提到几种兵俑?8总结,好一个威武雄壮的兵马俑。四、揣摩神态,训练句式:1导游指引下,读第四自然段。2这些兵俑共有的特点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3古代雕塑家将他们雕得像活的一样,作者又用高明方法把它们写活了,我们能把他们读活吗?4介绍了哪几种,最喜欢哪个兵俑,划一划,读好它。1)老战士:A老战士给你什么印象?哪儿看出来的?(说,读,比结合)B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你由衷地感到一种敬佩,大家一起读一读2)小战士A喜欢小战士哪点?解释稚气,读出稚气B谁愿意做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小

6、战士,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一读3)战马:A战马在做什么?战马有什么特点?(抓住竖耳瞪眼,膘肥体壮的特点)B没读过的都站起来读一读5这三句描写的句子中,都有一个作用相当,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6出示似乎可能也许,表示什么?7用上猜测的方法,能使静化为动,死变成活,欣赏一个片断描写。8观察,并写句型9交流,汇报。10由兵马俑的面相能联想到性格,谈吐,职业,这也是联想的高境界了,要这知道这些兵俑只是一些陶土烧制出来的而已,如今我们眼前能这样生动地展示出来,得归功于技艺高超的匠人,和妙笔生花的作家了。五、总结内容,再度激情:1最后,介绍一个秦陵的略图。2我们能相信,当秦陵完全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候,必然

7、会再次令世界震惊!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材背景:这是一则寓言。寓言,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练、生动的故事里的文学体裁。它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事物“人格化”。这寓言写的是印度的一个挑水工,用两只水罐挑水。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另一只有条裂缝。后来当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时候,挑水工与其对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作用,同样能给人类以美的享受。从课题“一路花香”着手,可以引起学生无限联想,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急于了解一路花香是怎样的一幅美景、为什么会一路花香、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

8、示。二、教学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2、能自主学习课文,并通过合作拓展思路发展交流能力,抒发自己感受。3、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或深或浅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应对的策略是精心设计,形成读书系列活动,并通过合作、交流能有所领悟。三、教学准备:1、挂图2、关于“鲜花”的动画四、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阐述:教学步骤每个教学环节的教与学的设计(中间可以分成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部分)每个教学法环节设计意图的阐述五、教学步骤:第一教时一、抓住题眼,激发阅读兴趣。1、师:板书“花香”,读读想想感觉怎样?再完整板书“一路花香”,再读读题目,说说有什么

9、不同的感觉?2、生说题:(1)说到花,我们脑海里会自然浮现怎样的一幅图画?会用什么词来赞美来描绘?(2)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有关花的词语。(3)说到“花香”,我们又会想到哪些词呢。(4)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关于“花香”的词语。从题入手,想象课文可能描绘的景观,从易入手,从词入手。读题时要富有诗意的语气来朗读。3、请学生扣住“路”字设置疑问:这一路的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的鲜花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新课时,一般可以抓住题眼,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的情趣。二、初读课文,养成习惯。1、讨论:我们初读课文应该做些什么?2、小组交流后,归纳学习的方法。3、学生

10、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4、请全班学生推荐三名同学分节朗读,并讨论其他听的同学该做些什么?5、学生读文,老师采访:取得这么好的读书成绩,有何感想?6、精读课文对话部分,自行寻找伙伴分角色练读。7、推选一组读,相机采访读得不太出色的同学有何感想?8、再读角色对话,想想说说读懂的意思。在初读课文时做到:读准子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索,勤动笔墨的良好习惯。三、看画面,展想象。1、欣赏动画,闭眼想象,一路鲜花的景象。2、结合刚才的提供的词语描绘一下。3、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破水罐给路旁鲜花的作用。在

11、阅读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利用媒体播放动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展开联想,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空间能力。四、感悟课文,合作探究这美丽的鲜花与破水罐有什么关系呢?.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自主合作(先考虑,后小组讨论。)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五、读中理解,抒发感受1、在班中你可能是个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学了这课文你会想2、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是个不太出色的人,想想小学时读的这篇课文你会想在探究中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以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寓言的哲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六、课内延伸,设疑拓展1、师谈感受。2、设疑:你从挑水工这个角色又体会到什么呢?3、课外再

12、要求学生读文。读通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读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课文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通顺到流畅到感情朗读,在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困难,让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练习。通过采访,间接地让学生感悟课文主题。先抑后扬,通过观赏动画想象情境,让学生感受鲜花的美丽,然后与破水罐联系起来,一美一丑,一扬一抑,前后对照形成鲜明对比,领悟其间涵着的道理。设置话题,创造平台,让学生抒发感受,既内化了课文又拓展了文本。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学习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

13、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二.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五.教学方针讨论,探究学习第一课时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

14、头(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n)石、大坑(k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三解决一些术语词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3.突兀:高耸。4.第四纪:地

15、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

16、,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抄写。第二课时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如果

17、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a

18、.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四交流读后感想1完整地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

19、、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五作业设计:小练笔:我的小发现板书: 7 奇怪的大石头解 之谜李四光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2通过、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二

20、、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

21、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板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那么美,那么自然“我”热爱,“我”思念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尖、只2个生字,及新偏旁小字头。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情趣。(二)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意思。(四)教学准备:课件、轻音乐的磁带、学

22、生准备画画的工具、本课生字(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认读生字。(做找朋友的游戏)T:小朋友已经和许多生字结为好朋友了,能找到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在坐的各位老师认识吗?S:行!众S: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众学生边拍手边唱,点几位学生上讲台找朋友)S1:船轮船的船,左右结构舟字旁。船就是我的好朋友。众S:船轮船的船,左右结构舟字旁。船也是我们的好朋友。S2:众S:T:小朋友真不错,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了。二、整体感知课文1、小朋友表现这么好,汤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请小朋友闭起眼睛。(课件出示晴朗的夜空图,星星在闪烁。同时教师钢琴弹奏闪烁的

23、小星星)2、可以睁开眼睛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请学生自由说)(随机可以理解闪闪的这个词语。)3、一起唱闪烁的小星星学生可以自编动作三、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1、满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可是,好象缺了点什么?(点击课件夜空中出示一轮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再点击课件夜空中出示一弯新月)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课文中的月亮是哪一个?(随机教学弯弯)(1)我们也画一个弯弯的月亮。(师生一起画)(2)画出了弯弯的样子了吗?(师可以拿个别学生的画进行展示)你发现了没有,弯弯的月儿有什么特点?(3)学习生字尖。A、读音jian告诉是一

24、个三拼音。B、上下结构。新偏旁小字头C、看着老师书空,自己学着进行书空。在作业本上写上两个尖字。(4)弯弯的月儿两头尖,请在在月儿尖的地方写上一个尖字。2、请你说说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小桥、香蕉、小河、眼睛、嘴巴、小船)3、瞧!(出示课件月儿与小船重叠),你想说什么?对了,弯弯的月儿就像小小的船!这船的两头也是?4、打开书本,说说你们刚才学会了哪一句话?5、一起读,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们在读课文时要做到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示范读齐读那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二)、学习课文第二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5、1、夜空这么美丽,怪不得有一位小女孩,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课件出示一位小女孩遥望着星空,嘴巴里还嘀咕着:我要是能上去那该多好啊!)2、小女孩说着说着真的飞上天空了。(课件出示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慢慢飞上了天空)这个小女孩就是课文中的我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说说是怎么个坐法?我们边坐边读(让同学们在座位上研究各种坐,边玩边读)4、这位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看见了什么?什么叫只看见?其他都没有看见5、学习只A、读音zhi告诉是一个翘舌音。B、你来分析一下,怎么样来记住这个字?C、看着老师书空,自己学着进行书空。在作业本上写上两个尖字。6、小女孩她只看见什么?(闪

26、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为什么她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7、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船儿是,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轻轻的云、黄黄的梨)8、打开课文,说说你刚才学会了哪一句?9、一起读,你认为应该怎么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们在读课文时要做到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示范读齐读那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四、指导朗读全文,背诵全文你瞧,夜空多美啊!蓝蓝的天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丽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请你为图配上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1、自由找朋友,读给他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你要读得

27、把旁边的同学带上蓝天2、集体读,指名读3、小朋友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让你们听一首歌,如果你们会唱就跟着一起唱好吗?(放小小的船的音乐,学生跟唱,实际为背诵)4、表演读(指名、集体)五、练习说话1、这么美丽的夜空,小朋友想不想到月亮上去?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好,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向我们眨眼睛呢!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插,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放音乐)你是不已经在蓝天上了?是不是已经坐在月亮上了?2、小朋友可以睁开眼睛,瞧一瞧,你在哪里了?哈,小朋友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小小的

28、船(课件出示全班小朋友乘着月亮慢慢飞上天)3、想想坐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如果向下看会看见什么?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课件出示)(闪闪的星星,白白的云、长长的火箭)(长城、黄河、长江)4、小朋友看到得真多,我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2句。六、想一想、画一画,趣中求新。1、夜空多美丽啊!你想把他画下来吗?先说说你想画什么?2、指导画请你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画下来。请你用手中的画笔画出21世纪的太空美景!(学生在音乐中作画)七、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小小的船,又认识了两个生字和一个新偏旁,还理解了这首儿歌的意思,进行了一次愉快地夜空之旅,看见了美丽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学好了

29、本领张大后,也到宇宙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1、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2、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教学重难点: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教学准备:1、练读第二幕。2、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复习:(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初读了剧本,我们知道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习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随机板书:一心为国。这里有一幅对联,说的就是他们的事情,读:廉颇扬威盛气凌人,相如忍辱顾全大局,将

30、相不和。2、小结过渡:廉颇和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两立,那么后来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合力卫国的亲密朋友的呢?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剧本的第二幕,说好剧本第二幕的台词。二、角色品读1、通读第二幕:学习第一幕时,我们体会到了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两个要求:一是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一是要注意方括号背景的提示,小括号动作、神情的提示,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现在请大家运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剧本的第二幕,说好第二幕的台词。2、指导朗读第一个片断出示文本: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韩 勃 (紧张地)大人!大人!蔺相如 什么事?韩 勃 廉将军来了!蔺相

31、如 (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韩 勃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蔺相如 快请廉将军进来!韩 勃 是!教学思路:(1)过渡:这是第二幕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断,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试着用朗读表现出这种变化。(2)请两位同学说一说这个片断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你能不能听出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的变化。要求:人物的姓名、方括号和小括号里的内容都不读,直接说台词。(下同)(3)品读韩勃的台词引导:你觉得韩勃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点拨要点:大人!大人!第一层:韩勃看到廉颇上门了,心里会怎样想?(上门寻事,点:读书如果能注意前后联系起来看,就会有许多

32、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到了这些,韩勃能不紧张吗?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第二层:联系方括号中韩勃匆匆,老师描述:韩勃说这句话时,是急匆匆地,也可能是一路小跑了,他一边跑一边喊,那是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高,谁会喊?廉将军来了!还在紧张之中。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紧张之中还有什么?是(韩勃这句话怎么读呢?我们等说好了蔺相如的话再来看)韩勃能领会蔺相如的意图吗?(联系第一幕,多元解读,肯定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根据学生的理解,给这句话加提示语。(4)品读蔺相如的台词引导:你觉得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点拨要点:什么事?其一:联系蔺相如的身份说:蔺相如是文人,慢条斯理。其二:联系蔺

33、相如的经历说:想当年,完璧归赵、渑池相会,面对凶残的秦王,蔺相如生死不顾,勇斗秦王,那是何等的壮烈,现如今,一个门客的紧张他会放在心上吗?(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同座位互读互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快请廉将军进来!蔺相如知道廉颇来干什么吗?态度怎样?为什么要热情主动?设难:我有点想不通,在这之前,廉颇是三番五次地挡道,还侮辱蔺相如,蔺相如这么做不是太没有骨气了吗?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好好羞辱廉颇一番呢?从这句台词可以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一心为国,心胸宽广)随机板书:宽容大度,点蔺相如宽容大度是为了什么?为国而宽容大度,为国家而热情迎接廉颇

34、。(5)总结读书要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能体会到,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不仅要注意小括号、方括号里面背景、动作、神情的提示,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注意说话人的经历,体会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如果没有动作、神情的提示,你还可以补充出动作、神情的提示。(6)自由练读。(7)男女生分角色读。3、运用学法品学剧本后面内容教学思路:(1)运用读法,自主试读,读好了这个片断,读好剧本后面的内容就容易了。下面请大家运用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方法,读读剧本后面的内容,说说后面的台词,请大家一边读一边动笔给没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添上小括号和提示

35、语。即使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你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练读句子。引导语:刚才你写了些什么呢?能告诉我们吗?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点拨要点:哎呀,廉将军,您这是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吃惊。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一是体会自责、悔恨的心理,强调狠狠、抽。二是介绍荆条是古代刑具,体会真诚:廉颇说这句话的动作是怎样的?(提示看背景介绍)跪。还有接下来蔺相如一再地请他起来他都不肯起来。机动:从这句台词中,你能想到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错能改、爽直磊落)板书:知错能改,点廉颇知错能改是为了什么?为国改错,为国向蔺相如请罪。廉颇的这种真诚的认错行为不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负荆请罪。蔺大人,请你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一是自责、悔恨;二是骂人,哪些词是在骂自己 (机动:由此,你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