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说课材料_第1页
仪器分析实验说课材料_第2页
仪器分析实验说课材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仪 器 分 析 实 验 2 01 7仪器分析实验指导实验一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2、掌握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试样被汽化后,随同载气进入色谱柱,利用被测定的各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柱内形成迁移速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分离后的组分先 后流出色谱柱,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根据色谱图上各组分峰的保留值与 标样对照进行定性,利用峰面积(或峰高),以内标法定量。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色谱柱:白酒专用填充柱,微量注射器:10微升试剂:乙醇,色谱纯(分析纯代替)

2、。配成 60%乙醇水溶液;乙酸乙酯,色谱纯,作标样用。2%溶液(用60%乙醇水溶液配制); 乙酸正丁酯,色谱纯,作内标用。2%溶液(用60%乙醇水溶液配 制);四、实验步骤1. 仪器的准备,色谱条件的确定检测器温度:260r ;进样口温度:240r;柱温程序:60C保持1分钟,以3C/分钟的速率升到90C,然后以40C / 分钟升到220Eo2. 校正因子(f)的测定吸取2%乙酸乙酯标准溶液1.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2%内 标液1.0mL,用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上述溶液中乙酸乙酯和内标的浓度 均为0.02% (体积分数)。进行GC检测,记录乙酸乙酯和内标峰的保留值及 其

3、峰面积(或峰高),其比值计算出乙酸乙酯的相对校正因子(f )of= Ai* d2/ A2* diC= f* A 3* Ci*10-3/ Ai其中:C-试样中乙酸乙酯的质量浓度,g/L;f-乙酸乙酯的相对校正因子;Ai-标样f值测定时内标的峰面积(或峰高);A2-标样f值测定时乙酸乙酯的峰面积(或峰高)A3-试样中乙酸乙酯的峰面积(或峰高)A4-添加于酒样中内标的峰面积(或峰高)Ci-添加在酒样中)内标的质量浓度,mg/Lodi-内标物的相对密度;d2-乙酸乙酯的相对密度。五、试样的测定吸取I0.0mL酒样于I0mL容量瓶中,加入2%内标液0.20mL,混匀后, 在与f值测定相同的条件性进样,根

4、据保留时间测定乙酸乙酯峰的位置,并测 定乙酸乙酯与内标峰面积,求出峰面积之比,计算出酒样中乙酸乙酯的含量。六、思考题1. 简述程序升温的优点。2. 白酒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为什么?实验准备:仪器2台:气相色谱仪,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色谱柱:SE-54色谱柱(50m*0.32mm*0.25mm ),微量注射器:10微升试剂:60%乙醇水溶液配制:吸取 60mL无水乙醇至100mL量筒,加纯净水至100mL即得;2%乙酸乙酯标样:吸取1mL色谱纯乙酸乙酯至50mL量筒,加上述60%乙醇水溶液至50mL即得;2%乙酸正丁酯内标:吸取1mL色谱纯乙酸正丁酯至50mL量筒,加上述60%乙

5、醇水溶液至50mL即得;实验二HPLC法测定饮料中人工色素的含量、目的与要求1. 理解反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2. 掌握外标定量方法。、基本原理食品着色剂是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也称食用色素。食品着 色剂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对增加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有重要意义。大 量的研究报告指出,过多的食用合成色素不仅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 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等,有些色素在人体 内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危害包括一般毒性、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与 致癌作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淋洗液和固定相间的 分配系数不同,当试样随着流动相进入色谱

6、柱中后,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 行反复多次的分配(吸附一脱附一放出),由于固定相对各种组分的吸附能力 不同(即保存作用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 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信号经 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三、仪器与试剂仪器:LC100高效液相色谱仪(M V检测器;二元梯度泵),上海五丰。样品:前处理后的 美年达”色素浓缩样品液、日落黄色素标准溶液。试剂:甲醇(HPLC纯),重蒸馏水、乙酸铵。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色谱条件色谱柱 Agile nt XDB-C18 色谱柱(4.6mm X250 mm, 5 g);流动相

7、:(A)0.02mol/L乙酸铵溶液,(B)甲醇;柱温:30 C;梯度洗脱程序为0 min5.0min,20 %B35 %B; 3.0 min5.0 min,35 %B; 5.0 min10.0 min,35 % B 98 % B;10.0 min 12.0 min, 98 % B; 12.0 min 13.0 min, 98 %B20 %B; 13.0 min15.0 min,20 %B20 %B;检测波长 484nm。2. 标准液制备及标准曲线制备准确称取制备好的日落黄色素标准样品5mg,加蒸馏水溶解后移人10mL的 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晃使其浓度均匀,制得 1mg/ml日落黄色

8、素标 准液,分别取该标溶液2此,4此,6丄,8丄,10让进样,分别测出峰面积,不强制过 原点,以浓度对峰面积进行回归,得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数据处理机给出峰面 积值,以标准品进样量(Jg)为纵坐标(丫),峰面积为横坐标(X),得标准曲线。3. 样品液制备取商品 美年达”50ml于100ml烧杯中,80 °C加热10分钟驱除二氧化碳,间 歇搅拌。用水定容至100ml。4. 色谱测定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10丄标品、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取得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对照定性,确定落日黄色谱峰,并记录锋面积。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落日黄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9、。2. 根据试样溶液色谱图中落日黄峰面积,查出试样溶液中落日黄的含量, 并计算样品中落日黄的含量(j g/mL)。六、问题与讨论1. 正相、反相色谱分离系统是如何定义的,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2. 为什么可以利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进行色谱定性分析?实验三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 了解紫外光谱法原理及苯甲酸的紫外吸收特征。2. 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 学习利用吸收光谱曲线进行化合物鉴定和含量分析。二、实验原理许多有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在可见光或紫外光区有吸收光谱,各种物质 分子有其特征的吸收光谱。吸收光谱的形状和物质的特性有关,可作为定型鉴 定的依据,而

10、在某选定的波长下,测量其吸收光度即可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紫外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据朗伯一比尔定律:当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某物质的溶液时,入射光强 10与透过光强It之比的对数与该物质的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数学表达式 为:A=iog J=kbc,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单位cm; c为被测物质浓It度,当浓度单位为mol/L ; k为摩尔吸光系数。在比色皿及入射光强度一定时, 吸光度正比于被测物质浓度,这便是定量分析的依据。苯甲酸别名安息香酸,白色单斜晶系片状或针状结晶体,略带安息香或苯 甲醛气味。熔点122.4 C,在100C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

11、 入后易引起咳嗽。苯甲酸在常温下微溶于水,石油醚,但溶于热水,水溶液呈 酸性;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也溶于非挥发性油。对霉菌,酵母和细 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而对微生物有强烈毒性,但对人体毒害不明显。苯 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或其他食品的抑菌剂和防腐剂,也可作 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 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25nm。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 收光谱并进行定量分析。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比色皿,移液管,容量瓶。2、试剂苯甲酸(AR),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12、四、实验步骤1. 苯甲酸标准储备液的制备精确称取苯甲酸100mg,用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ml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1000ml。此溶液1ml含0.1mg苯甲酸。2. 苯甲酸吸收曲线的绘制吸取苯甲酸贮备液4.0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0.01mol/L氢氧化钠溶 液定容,摇匀。将装有参比溶液和标准试样的比色皿放入光路中,在紫外分光 光度计上,从波长200-400nm,扫描出苯的吸收曲线。3. 苯甲酸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1.0ml、2.0ml、3.0ml、4.0ml、的苯甲酸标准溶液于 5 只10ml容量瓶中,用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

13、比色皿,以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做参比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 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苯甲酸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4. 测定试样中苯甲酸的含量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做参比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苯甲酸的标准曲线得样品浓度。五、实验结果1. 最大吸收波长(请提供紫外吸收光谱图)2.苯甲酸标准曲线浓度 c(mg/ml)0.010.020.030.040.05吸光度A相关系数r=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灯。石英比色皿价格昂贵,操作时不要离 开桌面,谨防打碎。(2)比色皿中溶液达2/3即可,不可过满

14、或过少。(3)切记不可用手接触和擦拭比色皿的透光面,应用擦镜纸拭净。五、数据处理1. 苯甲酸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并找出最大吸收峰波长。2. 苯甲酸钠标准曲线的测定,以及曲线方程、相关系数的测定。3. 样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注:报告数据处理处需将实验数据依依列出。六、注意事项1. 试样和标准工作曲线的实验条件应完全一致。2. 不同牌号的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不同,移取时样品量可酌情增减3. 比色皿中液体装入三分之二即可,外部要擦拭干净。七、思考题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哪些部件构成?各有什么作用?2. 本实验为什么要用石英比色皿?为什么不能用玻璃比色皿?3. 苯甲酸的紫外光谱中有哪些吸

15、收峰?各自对应哪些吸收带?由哪些跃迁引 起?实脸四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自来水中钙或镁一、目的与要求1. 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3. 掌握以标准曲线法测定自来水中钙或镁含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标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光谱分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配制已知浓度 的标准溶液系列,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标准溶液 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经适当处理 后,在测量标准曲线吸光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根据样品溶液的 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样品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再换算成原始样 品中

16、被测元素的含量。标准曲线法常用于分析共存的基体成分较为简单的样品。如果样品中共存 的基体成分比较复杂,则应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类型和浓度的基体成分,以 消除或减少基体效应带来的千扰,必要时应采用标准加人法进行定量分析。自 来水中其他杂质元素对钙和镁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基本上没有干扰,样品经 适当稀释后,即可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三、仪器与试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或镁空心阴极灯;无油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 通风设备;容量瓶、移液管等。金属镁或碳酸镁、无水碳酸钙均为优级纯;浓 盐酸(优级纯),稀盐酸溶液1 mol/L;纯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AAS分析条件无氏吸收线渡长

17、422, 7Z85. 21雄烧器髙度方mm空心册彊It龍議J/mA10 10乙烧鷹 Q/< h min50. 2 0. 08空汽淹 Qmm 1 )4. >2. 标准溶液配制(1 )钙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已在110 C下烘干2h的无水碳酸钙0.6250g于100 mL烧杯中,用少量纯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滴加1 mol/L盐酸溶液,直至完全溶解,然后把溶液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备 用。准确吸取10 mL上述钙标准储备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从中准确吸取 2.00 mL、4.00 mIJ、6.00 mL、8.00 mL、10.00 mL 钙标准

18、使用液,分别置于5只25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标准溶液系列钙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8.00、16.00、24.00、32.00、40.00 卩 g/ mL(2 )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金属镁 0.2500g于100 ml,烧杯中,加入盐酸溶液 溶解,然后把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准确吸取 5ml上述镁 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从中准确吸取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 镁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 5 只25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标准溶液系列镁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2.00、4.00、6.00、8.00、10.00 卩 g/mL3 配制自来水样溶液 准确吸取适量自来水样至于 25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4 根据实验条件,将原子吸收分光光鹰计按操作步骤进行调节,待仪器读数稳 定后即可进在测定之前,先用去离子水喷雾,调节读数至零点,然后按照浓度 由低到高的原则,依次间隔测量标准钙 or镁溶液并记录吸光度。5.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水样中钙 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