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启发导入出示一片画好的的蓝色的树叶。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好不好?二、初读课文、那我们就快快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好伙伴
2、”帮忙吧。、大家读得太认真了,谁能勇敢地给大家读一读呢?(老师奖勇敢者一颗勇敢星)那你在设读之前愿意给你的伙伴提几点要求吗?(我想请求大家帮我听错音,我哪儿读得不好你能读给我听吗?)、我呀,真羡慕你们,又有礼貌,帮助伙伴又那么认真。、那我们把课文中自己会的生字大声的读一读吧,不会的你也一定会有好办法解决的,是吗?、从大家的表情看,读文已没有障碍了。我想考考你们,同意吗?(把你认识的字从你准备的卡片中挑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好吗?)、教师出示会认字的字卡(其中4个红色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写得也一定不错,再读“术铅吐注”四个红色字卡,这四个字特别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信心写好吗
3、?这四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把好办法告诉你的同桌。指导书写: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三、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你们知道对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了吗?、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做吗?、你在学习生活中和伙伴之间发生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四、设计意图根据班级的实际设计这堂课,意在把学生带入崭新的课堂,使他们亲身体验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真正体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竖立起坚定的信心,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做一个新世纪的好学生
4、。教学设计方案 篇2学习目标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课前准备1.有关二十四个节气、动物世界的音像或课件。2.制作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3.自然界的虚拟网站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我的发现学习这部分内容,要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字相同的两句话,由于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学生了解标点的用处。教学环节:1.学生自读书中的句子,同桌交
5、流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发现,交流后归纳出: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3.拓展。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日积月累本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连和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准确运用词语,了解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在读背和运用词语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1.读读认认。a.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b.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c.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d.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2.我会连。a.明确。b.动手连一连。c.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
6、练习:追赶 羽毛搅拌 羊群抖动 水泥晴朗的 馒头香甜的 财富宝贵的 天空3.读读背背。a.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b.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c.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d.背诵节气歌。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习的兴趣,展现对动物世界的认识与热爱。1.进入动物王国。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让学生谈想法。2.学做解说员。a.示范引导:我们听听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绍吧b.选择一种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动物,想想它的生活习性、可爱之处,以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过的一些趣事,准备发言。c.分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听的同学可以提高,可以表
7、达自己的感受。d.小组推荐代表比赛交流。写话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让同学评一评自己写得怎么样。展示台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展示台,既可以展示收集的谚语,又可以展示自己查阅的有关自然知识的资料,还可以介绍自己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学生既动口,又动手。形式上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展示,体现自主性,发挥创造性。1.在教学有关课文时,鼓励学生查询、积累资料。2.布置动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悬挂谚语,桌子上摆放标本、资料卡片等)3.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才能。百科知识问答、谚语擂台赛、标本解说员、我与动物趣事讲演等。宽带网教学这部分内容,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到电脑房上课,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
8、的能力。1.自读书中的短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异现象。3.进入虚拟宽带网,去自然界遨游。内容包括:a.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b.有关的文字资料。c.人类仿生学的一些浅显例子。1.把自己从中了解到的感兴趣的内容说给家长听。2.建议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图书馆参观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4课时,其中口语交际和写话用12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1至4题。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词语。2、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能正确填写“的、地、得“。3、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第1题。1、
9、自由拼读,作好答题准备。2、指几名中下生拼读。3、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词语。二、指导练习第2题。1、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2、指名读第(1)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3、指名中等生读第(2)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指名读填写后的两个句子,注意把填写的词语读出重音。三、指导练习第3题。1、谈话导入。2、自学准备。3、指名在小黑板上填写,然后逐题讨论。4、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几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体会“的、地、得”的用法。四、指导练习第4题。1、这两个句子分别在哪两篇课文中出现过?2、自学准备。填上适当的词语。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句子中几个“多么”要读出重音
10、。五、完成作业本第1至4题。课后分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指导练习第5、6、7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2、能把表示反问的句子改写成表示肯定的句子。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第5题。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的用法。2、逐句读读,体会句子意思,说说省略号的用法。3、仿照例句,写几个有省略号的句子。二、指导练习第6题。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2)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2、指名优等生改写第(1)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3、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
11、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三、指导练习第7题。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2、自学短文,读后讨论: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我们”指谁?这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要求当红军时的心情怎样?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重点指导两个孩子的话。教学设计方案 篇4【设计思想】本课的设计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流程】一、以问促读、教师在黑板上写“泉”: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师:对,“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
12、、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句子。、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二、以疑促读、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三、以赛促读、珍珠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下面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
13、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组比赛朗读交流。、全班朗读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 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珠。 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四、以评促读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珠?学生有感情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嘟噜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珍珠?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14、五、以品促读、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吗?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让学生通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读中品味、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课文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学生互相读、交流、评价。、其实,老师这儿还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与这篇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点。六、以用促读、用赞美的语气感情朗读全文。、摘录喜欢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的】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
15、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2、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烧灼 偷袭 间歇 耸立 匍匐 颤巍巍僵硬 舀水 腋窝 揣在 屏障 肃穆 精疲力竭二、导入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
16、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烹饪活动方案
- 航空公司机场团日活动方案
- 艺术党课活动方案
- 职工创新健身操活动方案
- 篮球馆折扣活动方案
- 职工集体活动策划方案
- 红色浸润活动方案
- 绿植拓印活动方案
- 联通卡营销活动方案
- 老少包粽子活动方案
- 学校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 DB32/T 3939-2020公路钢结构桥梁质量检验评定规程
- 台球助教合作合同协议书
- 安排工作交钱协议书
- 成长赛道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1500字
-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四年级上册数学新人教版《条形统计图》课件
- ALK阳性NSCLC诊断方法更新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车辆专用停车场技术要求》
- 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案例分析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汇报制作经验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