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培训资料——随机抽样的方法_第1页
品管培训资料——随机抽样的方法_第2页
品管培训资料——随机抽样的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1.0 可编辑可修改第一章 基础知识一 工具的正确使用1. 游标卡尺 (数字显示、表盘显示、刻线显示 )A 使用范围及规格: 不同规格的卡尺,具有不同的量程范围, 常用的量程范围为 0 150mm、0200mm、0500mm、0600mm等,我们根据工件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卡尺。 卡尺用于测量长度 ( 宽度、高度) 、深度、台阶、内径、外径等。B精确度:a. 数字显示游标卡尺精确度一般为, 简称为 C(丝、条、道 ) , 本公司统一为丝。1mm=100丝 =1000b. 表盘显示游标卡尺精确度一般为。c. 刻线尺因读数困难,现已很少使用,一般精确度为或。 C使用方法:a. 取出卡尺,明确精确度

2、,查看是否在有效期限内,是否有 合格标签,上述项目明确后,方可使用。b. 用外量爪测量长度 (宽、高)或圆柱外径,用内量爪测量圆 孔内径,槽的宽度,用深度尺测量槽、盲孔深度,用阶梯尺测量阶梯、台阶尺寸。c. 测量时用用软布、软纸轻轻擦去测量面污物,并归零,用手 推、拉动游标尺,滑动轻快,无阻滞感,无误时方可使用。d. 用上述方法测量,一般测量 3 次,取平均值。D读数方法: 数字显示的卡尺直接读取数据,表盘显示为主尺值加表盘数 据,每小格表示。E注意事项:a. 使用前检查准用证 (标签) ,使用有效期。b. 调零,是否在零位,测量面清洁,光滑无异物、锈蚀。c. 滑道顺畅,无异物。d. 使用后清

3、洁、润滑、防锈 (加油) ,归位保管。e. 不可用于其它用途 ( 如画圆等 ) 。f. 卡尺与包装盒一一对应,携带过程中必须放在盒内,避免v1.0 可编辑可修改摔伤、碰伤。2. 千分尺 ( 数字显示、刻线显示 )A 规格及使用范围:外径千分尺: 025、2550、 5075、75100、100125、 125150、150175、175200mm,050mm用 于测量长度、外径。内径千分尺: 5 30mm,用于测量内径、槽宽。B精确度:第1根据使用要求,千分尺的精确度为或。C使用要求:a. 使用前,检查合格证、有效期限、精确度。b. 使用时,先清理一次测量部位,再测量基准杆长度或调零, OK时

4、,方可使用。 ( 内径千分尺设计时没有零位,只需清理干净测量部位即可 ) 。c. 将千分尺固定在测量架上, 左手执被测工件 (重量很轻 ),右 手轻轻旋转千分尺,距离 1 2mm时,拧动游丝,直至游丝 端发出嚓嚓响为止。此时,锁紧固定手柄,开始读数。d. 对于较重工件,将工件放置在测量台上,左手执千分卡尺, 右手拧动千分尺,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D读数方法:a. 主刻度 +半刻度 +旋转筒刻度 +微刻度或估计值 ( 刻度显示 ) 。b. 直接读取数据 ( 数字显示 ) 。E使用注意事项:a. 使用前检查准用证、有效期、精确度。b. 使用时先调零或检查基准杆长度。c. 测量面和旋转部位清洁、润滑、

5、无异物。d. 使用后确保测量面不接触,锁紧后放在包装盒中归位保管, 避免摔伤、碰伤。e. 不得测量坚硬且表面粗糙的物品,以免磨损测量面。f. 不得直接拧紧至接触工件,而必须使用游丝,确保合适的 测量力,避免产生工件或工具变形。规(塞规)A 规格及使用范围:v1.0 可编辑可修改1mm5mm,分度值: (或、,共 500 支,用于测量孔径,范围 为 1-5mm。小于 1mm用于投影机或二次元,大于 5mm用于内径 M。B 精确度:无,只是测量一个范围。C 使用方法: 取与孔对应的塞规,垂直对准孔,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为通, 不能通过为止, 直至相邻两支规格的塞规为止, 一般要求测 量的分度值为。如:

6、通 止,则孔径为。D 注意事项:a. 准用证与使用有效期。b. 塞规表面无异物、无生锈、必须光洁、润滑,无磨损,无 弯曲。c. 取用后及时归位,且与包装物一一对应,防止生锈。第2d. 注意被测物的要求,有时要求 PG规(塞规)自重下落为通, 有时要求工件自重下落为通。4. 塞尺A 塞尺又称间隙规、 厚薄规, 用于测量平面与平面之间缝隙的大 小,规格为:、。B 测量值是一个范围,分度为。C 使用方法: 用尺子组合成相应的厚度值, 逐一试验, 直至间隙范围为之内, 如入,止。所用塞尺片一般不超过 4 片。( 可先用较大的厚度初 步试验。 )D 使用注意事项:a. 塞尺片的准用证及使用有效期。b.

7、防止生锈,使用后要润滑、防锈、除异物。c. 塞尺片很薄,要防止变形可损坏, 操作时要仔细。 ( 特别是、 最易损坏。 )5. 高度规A 规格: 0300mm,使用于测量平面度,垂直度、一般高度。B 精确度:C 使用方法:v1.0 可编辑可修改a. 使用前检查准用证、 有效期限、高度尺的上下活动是否灵活, 前后左右移动是否顺畅。b. 使用时先找准基准点, 确定在何处 ( 上升或下降的值 )取零位, 然后移动高度尺,找准测量点进行测量。c. 测定子百分表与工件之间的夹角为 5-20o 以内,压力为塑胶 件时为,金属件时为,以免变形。D 读数方法: 上升读外圈,下降读内圈,并相应加减百分表的显示数据

8、。 最终结论:主刻度±百分表显示值×E 注意事项:a. 百分表底座与平台滑动面要加油润滑,否则推动底座时有阻 滞感,滑动不顺畅。b. 滑动时如果测定子与其它物件碰撞,需重新调基准和零点。c. 注意被测工件的材料,根据材料不同选用不同的压力值。6. 量块A. 规格:用途广泛的量块一般选用 83 件/套,其分度值为:、;、 1、2、3、4、5、 6、7、8、9、10;20、30、40 100。B. 使用范围: 用于长度测量工具 (计量器具 )检定时作为基准。如卡尺、千分 尺、投影仪、二次元、百分表、千分表、高度规等的检定。C 精确度:1 误差:一级: 二级: 三级: D使用方法

9、:a. 根据要测量的尺寸选择合适的量块予以组合,一般组合量块 不多于 4 块.b. 将选好的量埠用手沿 5o角方向向前推动, 排除空气, 于是量 块就研合成一体。如:将被测工具的示值与量块比较,示值与量块值之差为被 测工具的偏差。偏差与给定允许偏差进行比较,从而判 定工具是否合格。v1.0 可编辑可修改F 使用注意事项:a. 使用前检查量块是否有检定合格证、使用有效期等。b. 将量块保存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避免生锈 ( 金属量 块)。c. 粘合量块时,避免异物混入,进而损伤粘合表面。d. 使用完成后,将量块用薄的蜡纸 ( 油纸 ) 包装,然后放置在指 定包装盒的指定位置,便于取用。e.

10、使用中应避免量块碰撞、堆放,避免当作塞尺直接测量间隙 和槽宽,避免直接测量产品尺寸。二抽样检验表的使用及转换法则1. 名词介绍A. 群体:被检查的对象,通常称为批或批量 (N) 。B. 样本:从中抽取的产品。C. 合格(良品) :满足(开发设计或契约 ) 规定的要求。D. 不合格 (不良品)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E. 缺陷:没有满足与预期的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称为缺陷。a. 轻微缺陷 (C 级缺陷 ) :不影响制品使用目的,部分规格略有 偏离,不影响顾客愉悦感。b. 重大缺陷(B 级缺陷) :不能达到使用目的,主要规格严重偏 离,导致顾客使用时较为不愉快或导致缩短产品寿命。c. 致命缺陷

11、 (A 级缺陷 ) :对产品机能有重大影响,使客户无法 使用或危及生命,可能导致不安全的状况。F AQL:允收水准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规定的过程不合格率的最大值。第4G 检验水准:用于规定批量和样本大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一般 检验水准有级,特殊检验水准 S1S4 共四级,特殊检验水准一般用于破坏性检查。G 抽样检验方式:多用一次抽样,二次抽样和多次抽样少用。2. 正常检验:v1.0 可编辑可修改A 设定品质判断的基准 ( 明确检验项目及其规格,可参考基准 书) 。B 按等级划分缺陷 (明确各种缺陷等级的划分、判定方法 ) 。C 根据缺陷等级,决定品质允收水准

12、。D 决定检验水准,通常使用级。E 选定抽样方式,通常使用一次抽样。F 决定检验的严格程度,一般从正常检验开始。G 确定检查对象 ( 批,批量)原则上接近相同的生产条件下, 在一 定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 (同一种产品 )作为一个检查批。H 根据批量,查得出样本代码。I 由样本代码查出样本数。J 查抽样方案表,明确判定批量合格与否的判定基准。K 抽取及检验样本。L 判定批量是否合格。M 判定后对产品的处置。 (OK:收货 NG :联络、退货 )3. 免检、放宽检验、正常检验、加严检验、停止检验的转化条件开始正常检验放宽检验免检加严检验(1)(2)(3)( (10)(11 (13)(9) 暂停检验

13、(8)(5)(6)(14) (12)重新开始加严检验说明:(1) 连续 10 批接收 (2)10批样本总不合格数小于第5界限数v1.0 可编辑可修改希望放宽以节省检验费用生产开始不正常和停滞连续五批被接收通用标准件定期核查发现有问题时供方纠正措施检查项目界限数(PCS)外观14漏墨水4笔尖刮纸2不良数(PCS)可否放宽12可放宽3可放宽3不可放宽(3) 生产稳定 (4)(5) 一批被拒收 (6)(7) 其它原因,认为必要时(8)(9) 累积连续五批被拒收(10)(11) 以往品质有良好记录 (12)(13) 连续 2-5 批中有 2 批拒收 (14)4. 举例说明:5000PCS 钢笔, (

14、) 级检验水准,一次检验检验标准样本数量 (PCS)检查项目AQLAcRe正常检验200外观56漏墨水23笔尖刮纸12放宽检验80外观25漏墨水13笔尖刮纸02加严检验200外观34漏墨水12315笔尖刮纸12问题点:A连续 10 批检查结果统计如下,判定其可否放宽:B“漏墨水”放宽, 80PCS,结果 2PCS不良,如何处理处理方法:此批接收,下批开始正常检验5. 附表: MIL-STD-105E抽样表 (本公司自编格式 )三随机抽样的操作方法随机抽样的目的是确保样品的特征能反映全体产品的品质特v1.0 可编辑可修改性,因此应确保抽样的均匀性。1. 时间分布:如:某产品每天产量为 2000P

15、CS/8H,需抽样 80PCS,可以在生产 时每小时取 10PCS。2. 空间分布:设平放共 N 箱产品,则抽样时需抽 N+1 取整箱。如: N=11 则 3< 12 <4 取 4箱。A取样分布147102581136912147102581136912ABB从箱号: 、4、7、10箱 、5、8、11 箱 、6、9、12箱均匀 取样。设 A、B、C三层,共 27 箱,需取样 80PCS,则确定取样箱数: 6 箱 平均每层 2 箱 A1 A6 B2 B7 C3 C9( 有箱号时,可按箱号顺序) 。每箱取 14PCS,设 A 箱两层 36PCS,则 A1甲 1、3、6、12、15、 1

16、8,A1乙 2、 4、8、10、12、14、17共 14PCS。v1.0 可编辑可修改第二章 品管实用手法介绍直方图1. 定义:将被测对象的计量数据分组, 并将分组的数据按一定的统计方法计 算后作成柱状图表示数据整体的分布状况的图称为直方图。 ( 直方 图的不足:事后反映,不能事前预防,发现问题是在产品做出来之 后。)2. 作图方法:A 收集数据(数据在 100个以上最好,不足时, 50-100 也行,但最少 30个以上 )。2003 年度新进员工身高数据 (cm)164 158 159168 161171160165161165169161165162162175 170 162170162

17、162163164166164164164165164165164164164161164165163165171165164165163165166160168162168169168170168160159169168162168166161156 169 167 167 164 166 166168166162167167161172160163173166163v1.0 可编辑可修改161 165 164 163 172 170 161 174170 163171 161 162 161 167 169 163 162160 165N=100 L=175 S=156B 作成直方图数据分

18、布表f: 在区间内数据出现的次数W:出现次数最多的区间记为 0,小数据方向依次取 -1 ,-2, 大数据方向依次取 1,2。:数据的和的表示符号。 区间数:将数据划分到不同范围时,范围的个数。 划分方法:N 1002507 12 区间N< 100 时1+取整(进一法)N 50100610 区间bN >2501020 区间N 100 时5lgn 取整( 进一法 )L - S175-156h: 区间间距: h 2注: h最小测量单位的整数位, 4舍 5入 区间起点: 156- 测量单位的一半。 区间划分:起点 +区间间距。即:3. 数据情况2003 年度新进员工身高直方图数据表NO.区

19、间中 值数据记 录频次 fWfw2fw211-4-41623-3-9273正正14-2-28564正正正18-1-18185正正正 正240006正正正151151510v1.0 可编辑可修改7正正12224488正832472934124810251050L175S:156f :100fw:262fw2:3505. 常用计算数据:A 平均值: X Xo+( fw/n) ×h +26/100 ×2B. 标准差: 1= ( X 1X)2( X 2X)2(XnXn) 2 /(n-1) = ( X i X)2/(n-1)i=12= h 2×( ( fwfw22) /(n

20、-1) = 22× (3502n262/100)/99=2× 99 =2 × =6 : 176以为中心的分布。6直方图的几种形式。 (如图看直方图,如何从直方图中看到问题 ) 第 10 看三个方面:A分布中心值所在的位置 B 分布的偏向 C 差异的程度 正态分布图 (常态分布 )理想状态11v1.0 可编辑可修改右偏态分布 ( 正偏态分布 )左偏态分布 ( 负偏态分布 )双峰型分布 )离岛型分布误。锯齿型分布不是最小单位的整数倍。高原型分布混。峭壁型分布了限制。良品接近 100%,没有大数据。 不纯成份接近 0,小字测偏态不分到布。 平均值不同的两组数据相混。特别

21、( 异常原因造成 )或测量错主观推测数据或设定区间间距时平均值稍有差异的数批群体相 选别型分布,对尺寸上下规格有管理图 (管制图、控制图 )1. 管理图简介:工程的明镜,用于过程控制。管理图定义: 利用统计手法设定管理界限, 同时利用统计手法判 定导致变异是随机原因还是异常原因的图表。2. 管理图的种类:A 计量值管理图:XR:平均值极差管理图极差( 全距)用于观察组的变异。X R:中 值极差管理图 X代替 X,方便计XRS:单 值移动极差 (原始数据管理图 ) 。数据不分组,个 别测定值原原本本用于工程管理。不限定样本大小, 样本数常要求保 一定范围 ( 时、空) 单位面积、 体积、B 计数

22、值管理图:P:不良率管理图原始数据管理图 二级品率,出勤率等。 Pn:不良数管理图 持一致。C:缺点数管理理 内发生的缺点数。 :单位缺点数管理图12v1.0 可编辑可修改长度等发生的缺点数。C XR(均值极差管理图 ):a. 数据收集: 收集有关重要的品质特性的数据 100PCS,3050 个数据,或10 组数据也可以,但尽可能在第1100个以上,组数 2025 组。 用于工程解析时,应在可行的范围内取 200300 个较好。 分组:预先设定样本的抽法所收集的数据,不必事后分组。 XR管理图用的数据表。XR管理图用的数据表组 别测定值合计X均值 X全距 RX1X2X3X4X515148535

23、151254525347485052250635149505350253445052504845254754848504947242364753515152254675053454952249884952514951252395048555348254710495250525025331150525253552625125053475151252613505051505025111452505250452497154951485251251416554650524925819175252515151257118504952544825161946514849482425204854514948

24、250613v1.0 可编辑可修改b. 程序:计算各组平均值 ( 精确到测量值单位两位数并修正至一位 数)。 计算极差 ( 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 总平均值计算 (X X/K,平均值除以组数 ) 全距 ( 极差)的平均值计算 (R R/K,精确到测量值单位以 下两位并修正至一位。 ) 管理图的管制界限 ( 应计算至测定值单位以下两位数。 ) X管制图中心线: CLX上 限: UCL X A2R×下 限: LCL X A2R×R管制图第 12中心线: CL R上 限: UCL D4R下 限: LCL D3R ( 无) X-R管理图用系数表样本 大小X管理 图R管理图nA2D3

25、D4d2d32-3-4-5-6-78910管理图作成,记入必要事项:n=514v1.0 可编辑可修改管理图应记入必要项目:管理图名、管理项目、工程名、第 13品名、规格值、检验单、抽样方式、组的大小、 管理担当。管理图的看法:管理图的安定状态:没有点溢出管理界限外; 点的排列没有 出现规律性 (习惯性) ;连续 25 点全部在管理界限内; 连续 35 点只 有一点溢出管理界限外;连续 100 点只有二点溢出管理界限外。 管理图的异常状态判定: 点溢出管理界限外 ( 管理外 ) ; 对于中心线点连续在一边出现;5 连串:注意 6 连串: 开始 调查7 连串:有异常原因,要采取措施。 中心线一边出

26、现众多点;连续 11点中有 10点以上; 连续 14 点中 有 12 点以上;15v1.0 可编辑可修改连续 17点中有 14点以上;连续 20 点中有 16 点以上;点的趋势呈上升或下降时;5 连串:注意 6 连串:开 始调查7连串:有异常原因,要采取措施。 点呈现周期性变动; 时常出现点接 近管理限界时;点集中于中心线附近时 ( 可能是分组或层别不当,对 分组、层别再下功夫 ) 。管理图与工程变化的关系: 工程安定: X、 R都没有异常,但随机变化。 工程平均有变化: X 连串,R安定,X 有时在管理外。 工程变异有变化: R连串甚至在管理外, X 点也有大 变异,甚至在管理外。工程平均、

27、工程变异都有变化: X、R 都有管理外的 点出现。工程具有倾向性:工程变异没有变化 (R 安定) ,工 程平均逐渐变化,甚至出现管理外。6 (6S) 与 CPK(CP的) 使用:1. 的意义:试观察两组数据,哪一组分散程度 ( 变异程度 ) 大。A 5、5、5、5、10平均值: X=6 R=5B 4、5、6、6、9平均值: X=6 R=51 ( X X)2 /(n-1) (5 6) 2(56) 2(56) (56) 2 (10 6) 2/4 5 第 142 (4 6) 2(46) 2(56) 2(56) 2(106) 2/4是表示数据出现在平均值周围机率的大小,表示数据的偏离程 度(分散、变异

28、程度 ) 。16v1.0 可编辑可修改-2 - X + 2X XX % X 2 X2 % X 3X 3 %( 正态分布图的总面积为 1)S:样本标准差 按标准随机取样时, S 可以反应全体的状况, 且保持基本稳定。:全体标准差(6S) 使用:A 直方图: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简化 均值与数据分布中心是否一致,以及 分析数据变异有没有在± 3S 之内。17B管理图:用于设置管理控制界限v1.0 可编辑可修改LCL两种失误: 3S控制线外的随机变异机率为 %(被误判为异常原因 ) 。第 15控制中心线 (平均值) 已偏离设计中心,但抽样时没有发 现超差,从而判定工程安定。( 如下图 )2SS

29、 0 -1S平均值设计中心、CPK、CPU、CPL、介绍:A 规格同数据分布的关系b.无余裕a. 理想状态 CP=1v1.0 可编辑可修改-3 实际规格-2+2+3设计规格X-3c. 变异过大 CP<1d.+3设计规格设计规格19-3 +3 -5+5v1.0 可编辑可修改-3 设 计 规 +格3实际规格量)-3 +3 实际规格第 16B 工程能力指数 CP 只考虑变异,不考虑工程平均的偏移。CP=(S U-SL)/6S的评断: CP时工程能力充分,可考虑简化作业过程,以降低生 产成本。CP时,具有工程能力,但不充分 CP时,工程能力不足。C CPK:( 既考虑了变异,又考虑了工程平均 )

30、20v1.0 可编辑可修改CPK=(1-K) × CP=(1-K) × (SU-SL)/6S , 其 中K=(M-X)/(S U-S L)/2简化: CPK=(SU-X)/3S (S U>X>M)CPK=(X-SL) /3S (S L<X< M)D. 单侧规格时:只有上限: CPU CP=(SU-X)/3S只有下限: CPL CP=(X-S L)/3SE 理论不良率: (概率差 ) 一般要用到正态分布数据表。柏拉图、鱼刺图、层别法柏拉图1. 柏拉图:将调查对象的现象或原因及其对应发生的频次、 件数等数 据进行收集, 并将数据以柱状图方式及曲线方式,

31、按多到 少的顺序排列的图。2. 举例说明: (注塑零件)某注塑零件外观不良状况序号不良项目发生件数不良比率1缩水50%2色偏差22%3披锋17%2150403020104孔不通 (盲孔)10%5变形5%6其它19%合计123100%v1.0 可编辑可修改100%100%90%80%70%60%50%40%30%20%缩水色差其它披锋盲孔变形第13. 特征:A 可以发现缺陷项目的大小及其影响程度;B 可以清楚各个项目的比率,从而找出改进方向;C 通常对前 2-3 项作为改善对策的研究对象;D 作图简单、方便、一目了然,谁都可以判断。22v1.0 可编辑可修改4. 若各个项目比例都差不多,则以不良

32、造成的损失金额来分类,从 而得出重点控制项目。5. 作用:用于以下项目的统计分析:A 品质上:不良件数、不合格率、特采件数、市场投诉数、返品 件数等。B 效率上:作业必要时间、设备运转、停止时间分析、故障时间 分析。C 士气上:出勤率、改善参与率、出席率、提案件数。D 采购上:进货不良率、进货金额、厂家等。鱼刺图1. 概念:把问题的结果与产生的原因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整理后, 用鱼骨图的形式体现的图表,称为鱼刺图,又称为特性要 因图、树图、石川图。2. 目的:筛选出要因及对策方案,归纳整理各种意见,提高工程内 管理及改善水平,决定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3. 种类: A.原因追求型 (罗列发生

33、问题的原因的特性要因图 )。B.对策追求型 (明确解决对策的特性 )。特性要因分析法: (4M1E)出现问题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人 (Man)如:人员的熟悉程度、情绪、依标准作业的程度、人员的变更23v1.0 可编辑可修改B 机器、设备 (Machinery)如:新/ 旧设备、电压/ 电流设定、气压的变化、机器的精度等。C 物料 (Material) 如:材质、公差、特性、外观等。D 工作方法 (Method)如:作业流程、工艺条件的设置等。E 环境 (Environment)如:湿度、温度、照明、灰尘、振动、噪声等。要因中骨特性 ( 尽可能表要因要因注意点: a.要因应依重要度由大到小的

34、顺序圈出并标明数字。b. 要因线 60o-80 o比较容易看清楚。24v1.0 可编辑可修改c. 记入产品名、工程名、作成部门、参加者、作成日期。第6. 实例:某公司原来生产普通摄像机,现开始生产数码摄像机,数码机对生 产环境 ( 无灰尘)要求很高,在对策前,先找到如图所示的原因 ( 数据 来源于实际统计 ) 。25v1.0 可编辑可修改层别法1. 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群体的数据分成几个具体的子集合的方法 称为层别法,也叫分类法。2. 分类原则:根据观测到的数据来源的条件、因素的不同而可能导 致结果上的差异,通过层别后找到真正的相关因素。A 根据人的不同而分类。 ( 由不同的人在相同条件下做

35、成的产品。 )B 根据机械、设备、模具的不同而分类。C 根据不同的作业方法 ( 工顺、控制条件等 )来分类。D 根据材料不同来分类, 不同种材料做成的相同产品。E 根据时间段分类。F 根据位置、场所来分类26v1.0 可编辑可修改3. 层别法的使用:确保是对相同条件下的产品数据特性,进行统计分析。 例: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日期按不同的条件,使用第 19同类型的 2 台不同机器设备生产了不同材质的同一产品。 那 么条件每改变一次, 得到生产群体可能都不一致。 因此,当产 品出现异常需要调查时, 需要明确生产的条件, 层别不同条件 的产品。散布图1. 概念:将两种不同特性的数据分别定为横坐标和纵

36、坐标,反映 这两组特性的相关性的图,就是散布图。在鱼刺图中, 罗列了可能的原因事项,但它们到底是否具有或在多大 程度上具有因果关系,最常用的图表为散布图。2. 目的:验证两组不同特性的数据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而利 用一组特性的数据推测另一组通常不容易测量的特性 数据。3. 相关性状况:A 正相关: X 轴特性值变大时, Y 轴特性值相应变大。B 负相关: X 轴特性值变大时, Y 轴特性值相应变小。C 无线性相关 ( 不相关) :X轴特性值变化时, Y轴看不出变化 趋势。4. 散布图的制作方法:A 收集数据 30-100 组以上,最少要 30 组,以免误判。将要27v1.0 可编辑可修改因一方做 X轴,另一方做 Y 轴,找好 X 和 Y值的最大、最小值。B 选定 X 轴、Y 轴的刻度与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