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七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材简析 学路 教路】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到植物园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经过老师的巧妙教育,使学生主动改正了错误。所以它是是环保教育不可多得的篇章。根据教材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
2、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去延续【学习目标】、认识失、级等个生字,会写同、工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失、级等个生字,会写同、工等个字。、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
3、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出示课题:失物招领学生齐读课题。、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二、初读课文、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4、、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检查自学情况: 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边读边想)、标好小节: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四、学习课文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诉同学们,你知道什么?(学生读后交流)、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去过深圳仙湖植物园吗?你能学张大爷的样子,
5、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学生边说边出示仙湖的录像) 觉得仙湖植物园美吗?怎样才能让这么美丽的环境保持下去呢?(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老师归纳)六、作业、自由读课文。、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开火车读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学生之间交流所收集的有关植物的图片及资料。、读自然段。二、学习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自然段。、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 划下来。出示唐老师的话:指导朗读。唐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怎样?平时,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老师示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齐读。、小组合作学习: 再读自然段
6、,边读边想边议: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丢失的物品,在这里老师为什么把同学们丢的垃圾称为失物,让同学们去认领?唐老师的用意何在?、启发情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失物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第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别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想: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小组自由朗读,读后讨论: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
7、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会怎么想?谁能出来扮演一下他们?三、写字指导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队字的双耳旁,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的横折折撇要写平稳。四、作业实践活动找失物: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桶里。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卡片。、听写词语。、出示课后读读比比: 学生自主读一组,比一组:读,积累词汇。比,区分每一组字。 老师利用部件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进行口头
8、组词。、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全文,边读边想一班的小朋友下次再出外活动他们会怎么做?、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三、拓展、演读课文:出示道具一袋垃圾、废品等。指名学生表演课文,并随机进行指导。、齐读环保歌: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不能随地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上街买菜用布袋;你拍三,我拍三,节约用水在每天;你拍四,我拍四,随手关灯要牢记;你拍五,我拍五,不能浪费一粒谷;你拍六,我拍六,废旧电池要回收;你拍七,我拍七,纸笔用完才废弃;你拍八,我拍八,爱护小树和鲜花;你拍九,我拍九,要和动物做朋友;你拍十,我拍十,保护
9、环境从我起。三、总结谈话谁不想听到鸟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想拥有这一切,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四、作业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个环保大使,把你所知道的每一点一滴的环保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篇2预设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池”。2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3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预设教程:一、导入新课,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猜猜我是什么?三、检
10、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四、读通全文,同桌检测。五、学习第一自然段。1通过读书,让学生明白水是怎么变的过程。2感受云的变化美。3写“浮、池”这两个字。六、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知道云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雹子、雪。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落”、“打”、“飘”这三个词的准确性。3再次识记“雹”等生字。七、学习第三自然段。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2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发学生背的兴趣。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1通过读书感受水的脾气的变化: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2再次巩固记字九、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我是什么雨雹雪水
11、第二课时一、交流“生活中你见过水在变吗?”二、再次巩固要求会认的“浮、雹”等11个生字及课后“我会读”的词语。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中“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句子,拓展练习“人们管住我们的办法有哪些?”四、学习“冲、晒、黑、器、灾、害”等生字,“冲”和“池”、“浮”对比学习。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进行展示。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借助图画自主认识“酸、葡”等9个生字。会写“串、兔”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3、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懂得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用具准备
12、】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这篇童话故事原自于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是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针对孩子们喜欢故事的特点,要充分利用起班内的插图,把插图做成多媒体课件,仔细观察图中动物们的神态、动作,想像它们的语言,猜猜它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趣的文章孩子们都喜欢读,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在尊诶分角色、比塞读等方式多读。在仔细的观察、有感情的朗读感悟中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说葡萄是甜的?”最后,模仿小狐狸的样子演一演,读一读它说的话,把故事演一演,在学生朗读、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板书“葡萄”
13、,学生认读。2、说说葡萄的味道。3、揭示课题,齐读。结合课题认识“酸”。二、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连环画认读生字,不会的可以找同学一起商量、交流,可以借助文下的“树叶”中的拼音读准字音。2、小组内互读、互查。3、我会讲:借助连环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课文讲,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4、我会读:课件出示生词:酸葡萄 狐狸 一串 硬币 迫不及待 自己读读,不认识的问同桌; 同桌检查; 小老师教; 齐读。过渡:我们把生字朋友送到课文中,你的课文是不是读得更好了?三、朗读感悟1、自己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汇报: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帮学生感悟课
14、文内容。3、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呢?4、讨论:为什么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5、分角色朗读全文。6、重点指导朗读: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通过表演、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迫不及待”,并读好带有“迫不及待”的句子。四、精读课文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为什么?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4、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五、拓展练习续编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生字:在小组内复习巩固生字,组长检查。2、老师抽查,遇有较难读对的字,请小老
15、师来教一教。3、扩词。二、演故事1、朗读课文。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3、编演课本剧:以小组为单位,分出各种角色练习表演。指名一组表演出来,全班同学当“导演”。三、讲故事讲讲自己续编的故事:1、在小组内讲;2、讲给全班同学听。四、书写生字课件出示“串、兔、告、诉、狐、狸、猴、颗”:1、练读,扩词练习。2、同位互说那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些什么?需要注意哪一笔?3、集体交流。师范写。4、生练写,师巡视。五、扩展活动1、生活中,你犯过像小松鼠、小兔子这样的错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2、把这个寓言故事说给你的家人听一听。【板书设计】酸的 和 甜的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吃不着 听人说 自己尝就说
16、是酸的【教学后记】学生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插图,学生理解起这个小故事很容易。抓住了重点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葡萄,有的人说甜,有的人说酸?”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学生说得也不错,我让学生学完课文后,自己找伙伴演一演,可以加上动作或加入自己的话,学生的兴趣相当高,在教学生字时,对容易出错的“猴、狐”等字,请学生想自己有趣的办法来解决,出错较少。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材分析】本文是由日本作家星新一所写的一篇科幻小说,文章想象新奇,构思独特,结尾留有悬念,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考虑本文是一篇想象作品,文中留有较多的想象和推理空间,教师处理教材时将推理和想象列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
17、;。同时本文所涉及的环保话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处理教材时将课堂内外沟通,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的】、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感受环保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推理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对本文事情原因的深入探究。【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了一篇课文,叫斑羚飞渡,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动于斑羚的献身精神,而且告诉我们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确,面对大自然,我们人类应该思考的更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作家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也许我们会
18、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二、说说你的准备工作检查学生的预习:、老师昨天已经布置了预习这篇课文,那么现在让大家来说说你们的预习准备情况。请大家看看这些生词,大家都注意到了吗?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认读一下。(教师指定学生认读,可以纠正,也可以自己解决)然后让其他学生提醒需要注意的词语。(教师用多媒体打出需要注意的生字和词语)、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星新一,大家课外可能已经找到了有关他的资料,哪位学生来简单介绍一下,请注意要抓住他的主要内容。(教师指定学生介绍)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示课件)三、试试你的概括能力、概括课文:大家预习过本文,对课文的情节有一些了解,下面,同学们能否根据老师提供
19、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课文呢?注意:概括课文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教师出示课件,提出几点概括文章的要求)(本环节要分两步)教师要灵活指定学生回答。(可以根据文章的的结构请几位学生分别回答,然后加以指点)四、看看你的推理想象能力、推理:课文结尾部分的石头和声音是从何而来?请大家从文中找找可以证明你的想法的句子或者段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证据。、想象:你认为在本文结束后还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你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想象一下吗?、教师适当指导推理和想象技巧。(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归纳)五、考考你的探究能力、探究造成后果的原因?教师力求从课文入手,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主题:力求多样化。
20、六、露露你的拓展延伸能力教师要求、组学生上台展示课外收集到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和图片,教师适当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学生可以配上适当的讲解)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控制时间,合理安排顺序。七、显显你的公民素质教师在他们展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写出一句宣传语,用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自己示范两句。八、师生小结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自己也可以要学生总结本课所得。九、布置作业、以环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课后将收集到的环境保护的资料和图片展览出来,供同学们欣赏,最好以这个为主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学习大家都说普通话,使学生知道说普通话的重要性。2.通过复习声母和单韵母,使
21、学生感受学好拼音对识字的意义。3.渗透性识字7个,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1个,学写笔画“横折弯钩”。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拼音识字法、听读识字法、上下文猜字法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懂得说普通话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学好拼音对加快识字的意义。学会笔画“横折弯钩”。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蘑菇图片、生字卡、电脑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些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你看,它们来了。出示课件(丁丁、冬冬和同学们)师:你们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吗?听录音机(播放两段儿歌:一段是用地方方言说的儿歌,一段是用普通话说的儿歌)师:同
22、学们,你们听懂了吗?为什么?(通过比较使学生懂得说普通话才能使大家听懂你表达的意义。说普通话很重要。)二、揭示课题、学习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请大家齐读课题?大家都说普通话?(一)听儿歌老师范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儿歌讲了什么意思?请你用手指着书上的儿歌,再听老师读一遍。(二)读儿歌既然说普通话这么重要,你想不想告诉你的父母和你的朋友呢?1.下面请你自己读这首儿歌,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老师巡视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2.的、话、歌、架、说、不、语、谜、大、普、家、风、唱、像、能3.识字:在这些字中,你能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学会它吗?4.复习学过的汉语拼音(复习与本课生字有关的声母和单韵母
23、)5.分小组学习黑板上带拼音的字6.汇报:学生到黑板上摘字带读(先读声母、再读拼音,然后读字,能组词最好)汉语拼音帮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字,它的用处可真大,我们一定要把拼音学好呀。学生字时用游戏的形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朗读并背诵儿歌现在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越来越少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1.请两个同学读,一人一句,其他同学指读。2.请一个同学带读儿歌,其他同学指读3.现在我们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将你不认识的字在小组内学会,然后小组四人分句读一读。4.两个同学互相检查。三、学习生词现在老师要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词来,看看大家还认识这些词吗?1.做说悄悄话
24、游戏:(老师贴词,同学小声互说)大家词掌握得很好,老师增加难度,将词换成字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2.举字卡游戏:看谁举得快、对(学生拿出字卡)(1)说(能用字卡中的哪个字与说组词)(2)能(能用字卡中的哪个字与能组词)(3)风(组词)(4)像、唱(组词)(5)收字卡,老师说词,你收卡片(唱歌的唱、好像的像、说话、不能)你的桌上还有一张卡片,是什么?齐读“风”学习生字,针对重难点去点拨,往往会受到较好的效果。四、指导书写,学笔画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风”这个字中,有一个笔画我们没有学过,是第几笔(第二笔,板书:横折弯钩)2.出示课件,观察书写、笔顺。3.书空练习。4.老师示范书写“风”。5
25、.学生练习写字头。(复习写字姿势)写“风”字五、检查学习情况1.做采蘑菇的游戏:老师带大家去采蘑菇,你们愿意吗?(黑板上贴着许多漂亮的蘑菇)请你说出蘑菇后面的字并组词。2.齐读课文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你愿意说一首吗?快开动你们聪明的脑筋,想一想,还有谁有谁的语言,它们的话像什么?(小组讨论)3.全班汇报。六、作业1.把这首儿歌背给家长听。2.写生字。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比较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解释。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4.知道变异也是生物体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
26、种。体会变异的神奇与奇妙。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解释。2.了解变异有两种,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三、教学准备:图片、照片。四、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长得不大一样呢?变异也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的变异现象。2.揭示什么是变异。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观察并比较图片中孪生姐妹与她们父母的照片。你怎么找出?的依据是什么?升学仔细观察她们差异的地方并交流。初步了解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比较同学之间外形特征的差异。揭示什么是变异。3.观察比较动物植物等个体见的差异。仔细观察金鱼、康乃馨
27、、玉米的不同之处。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动物植物的变异的特征,可以从颜色、外形特征去观察。让学生对这些现象产生兴趣。4.交流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学生交流收集的遗传的谚语和俗语,提高学生对变异现象的兴趣。5.阅读资料,认识三叶草的变异现象。学生阅读并讨论三叶草发生了什么变异。6.巩固遗传和变异都是生命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发生差异。 什么是生物体的变异?有哪几种类型。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材说明】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和接纳。他的为人与尊严
28、,后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课文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显然、狼吞虎咽、例外、苍白、骨瘦如柴、需要、灰暗、喉结、赞赏、思量、惬意、僵硬、许配。(认知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思想感情。(能力目标)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
29、“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德育目标)【教学重难点】1、重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2、难点: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小故事。2、风雪声的录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风雪大作的声音),老师动情地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
30、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2、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他们需要食物、衣服、炉火)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可是在这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却拒绝了这份极需要的食物,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尊严。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这篇课文先写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然后写哈默拒绝杰克逊地热情款待,坚持靠劳动获取食物,最后写哈默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
31、纳,后来成了石油大王。)三、自读自悟,体会内涵1、这个故事非常感人,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个主人公?(哈默、 杰克逊)2、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两位主人公之间故事?(25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指名分别读三次对话。3、自主学习第一次对话: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学生自由读课文,再书中画出来。指名回答:生:我是通过“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感受到他很憔悴,而且缺乏营养,他是多么渴望食物啊!生:我是通过“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
32、头问”这里的“仰起头”我感受到年轻人对杰克逊大叔的尊敬。还有他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生:我是通过“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这句话中感受到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师:作者从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对这个年轻人进行了描写,同学们也抓住了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体会课文,从第一次的对话中你认为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生:我认为他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4、合作学习第二、三次对话:当年轻
33、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画一画。小组讨论,在书中画一画,议一议。讨论后在班上交流。 汇报第二次对话: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我认为他此时心里很矛盾,他很饿,真想大吃一顿,可是他又不能不劳动就吃饭。生:我通过“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事物!”感受到尽管他很饥饿,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要不劳而获,宁愿忍受挨饿。生:我通过“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感受到年轻人很失望。当年轻人知道
34、自己没活干时,他此时的心里很失望,因为没有活干就吃不到饭,所以目光才变得灰暗了。师:通过我们自学了第二次对话,你对年轻人又是怎样认识的?生:我认为年轻人是个坚定的人,不决定就不改变的人。听老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不”字加重语气。听了老师的范读你体会到什么?(年轻人坚定的语气,表明立场、态度坚定)学生同桌练读,指个别组读。评读。师生分角色读,互评。 汇报第三次对话: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哪一组愿意汇报第三次对话。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年轻人说话时的语气特别坚定,一定坚持要先付出劳动,才吃别人的东西。生:我通过“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感受到年轻人特别有耐心。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地对待。生:年轻人由站起来到蹲下去,再捶背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批发市场行业政策解读与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材料的磁热效应研究考核试卷
- 油气仓储环节的智能化改造考核试卷
- 学校党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 医用气体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钻床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士分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学考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旋翼式数字水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服务消费券发放的精细化实施方案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防灾减灾培训(安全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 《荷塘月色》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