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材简说】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分为钓鱼、防鱼、启示三部分,重难点“启示”部分说教味比较浓,稍有不慎很可能上成品德课。【学情分析】 本文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十一岁的钓鱼一事讲到三十四年后的启
2、示,时间跨度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距离;尤其是作为课文的重难点“启示”部分,三十四年后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小学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的积淀,难度肯定很大。【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引起情感共鸣,体会表达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3、【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板书“启示”,理解意思。、板书“钓鱼的”,展现完整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接触难点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默读课文,你最难以理解的又是哪部分?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读这段话,读准,读通。三、探究难点 、课文是用什么例子来说明道德抉择这个问题的?(钓鱼。)、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里的“是”指什么?这里的“非”又指什么?板书:是 非交流后得出结论。(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
4、放了就是正确的。)板书:放 不放、引: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就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看来道德的确是(齐读: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放与不放的问题,究竟“难”在哪里呢?板书:难请学生找找,并相机出示。 鱼好大: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从哪看出“大”?(“从来没有”,感叹句的形式。) 鱼难钓:(从第三自然段中“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说明钓这条鱼是经过漫长等待,而且十分不容易。)你能读读这两个句子吗?读出钓这条鱼的不容易。(从“像往常一样”“我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
5、熟练地操纵着。”钓到它不容易。看出“我”的动作娴熟,钓过不少条鱼,但是从来没钓过这么大的鱼,而且是鲈鱼,这种成就感可想而知,而且后文说“三十四年再也没有钓过那样大的鱼,可见确实很罕见,而且一生只此一次。) 无人知:环境的描写:“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说明只有父子两人,别无他人,“没人知道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在这种情况下要放弃鱼,真难啊:如果钓鱼的人是你,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你愿意不愿意放了它?”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带着自己的观点在书中找理由。孩子们展开读书、对话,领着孩子们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可我最终放弃了,只因为父亲的一句话
6、,哪句话? 出示这句话: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细细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盯、好一会儿,得”。(父亲也很不舍得放这条鱼,从“盯”、“好一会儿”可以感受到,同时父亲又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放,从“得”可以看出。) 正是这样,父亲在“我”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道德的选择,就帮我摆正了标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是与非,如何去选择,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吗?让我们再来齐读父亲的话。四、深悟启示、是呀在人生旅途中,我会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投影出示这句话。理解这个“鱼”是什么鱼?(就是诱惑自己的利益。)
7、、在这年中,“我”会遇到什么样诱惑的“鱼”呢?联系生活实际出示:当“我”拿到分的考卷,却发现老师没有改出我的错题时, 。当“我”上学快迟到,过马路遇到红灯而没有警察时, 。当我买东西发现多找了钱时, 。文中的“我”会怎样做呢?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呢?、出示:“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理解“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是什么?来自哪里?五、升华启示 、小练笔:年后的我已成为美国著名建筑师,当我又一次来到湖心小岛钓鱼时,想把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写出来。我会写些什么?、齐诵:一次择善而从,在我们的记忆中会永远地留下清香。这是一个足以让
8、我们自豪地讲给朋友和儿孙听的故事。詹姆斯·兰费蒂斯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板书】、钓鱼的启示放是 鱼好大难? 鱼难钓不放非 无人知【反思】新课程在课程目标的一大突破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不仅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获得,还应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充分发展。而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有比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好材料。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应该做何选择?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是与非”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自觉讲道德、守规则的人。但是本文的课文的重难点“
9、启示”部分,说教味比较浓,学生也很难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有质量、有深度的对话,是每一位教者都回避不了的难题。于是我设计的教学从“启示”“钓鱼”“启示”。一开始让学生读通这段话,因为这段话由两个长句构成,读来拗口,应要学生读通顺。接着结合具体事件“钓鱼”理解“是非”的具体指代,感受人物矛盾的内心活动,并说说自己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真实想法,利用学生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深对启示的感悟,再次把深奥的启示拉近学生身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建构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将课堂上的阅读活动化作成了一次师生共同参与的鲜活的“道德体验”。教学设计方案 篇2设计理念:1、称
10、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4、可采用变
11、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的意思。体会“直”的意思。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
12、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导入。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二、学习2、3段。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板块一: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2、师范写“柱、堵”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3、学习板块二。板块二: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
13、大象的体重。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机学习:宰zi(书空)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板块三:
14、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2、学生回答。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2)自由读课文。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板块四: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2、口头组词:“象、像”、“称、秤”。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第二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5、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板块二:学习第四段。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3、做实验突破难点制作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
16、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1) 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2) 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4) 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
17、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5、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第三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8、1、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3、朗读指导。板块二: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或者:用“关”、“洒”、“扫”写
19、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板块三: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一. 看拼音写词语.gu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n( ) ( ) ( )chèng gn zi g yì d qiáng(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1)de ( ) (2)dé ( ) (3) di ( )2、曹操听了直摇头。(1) 不弯( ) (2) 把弯由的伸开( )(3) 爽快( ) (4) 一个劲儿地( )3、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1)才气( )
20、(2)只有(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 )象 一( )秤 一( )船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四、比一比,组词。官( ) 称( ) 柱( ) 象( )宫( ) 秤( ) 住( ) 像(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3、能把课文演一演。【教学重点】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2、演课本剧。【教学难点】1、初步形成幸福观。2、理解文章内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
21、幸福观。3、认读生字。二、学习新课1、了解文章内容: 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
22、己的义务”。) 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2、演课本剧: 分角色朗读: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汇报演出。3、本课小结。(根据当时情景而定)【板书设计】10、幸福是什么(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幸福的【教学后记与反馈】这篇课文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情节奇异,充满了幻
23、想。在教学时,我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子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我重点引导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注意扩展,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课后,我还让孩子们搜集很多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相信孩子们对“幸福”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二、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四、教
24、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教学重点: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
25、的填空题。2.学生按要求自学。3.讨论交流。(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
26、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3.全班讨论交流。(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原因:“三碗不过冈”。)(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不相信有大虫。“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结果:打死了猛虎。)(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四、指导有感情朗读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2.学生自己练习。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五、布置作业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科技园区廉洁从业自律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大理石石材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服务标准化合同协议
- 2025版南通市区人才公寓租赁管理协议
- 2025版艺术品担保答辩状范本编制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抗菌肽生物兽药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二零二五版智能化设备租赁与操作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物流场地租赁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二手车买卖及售后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储备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店布草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小学生爱粮节粮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水池结构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范文
- 2025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人工智能替代效应研究-洞察及研究
- GB/T 33474-2025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
- 基建期奖励管理办法
- 2025年新安徽水利厅安全员c培训试题及答案
- 集邮协会管理办法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