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3篇_第1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3篇_第2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3篇_第3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3篇_第4页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3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材分析观潮任教版小学第七册22课。这是一片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自立行家按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片培养学生预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好文章。二、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是东风东路小学四年二班的学生

2、2、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运用网络查询收集资料帮助学习。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借助网络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水平的分析与确定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2、学习本科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几方面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写作方法。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接受反映能力:1、培养学生与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观潮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词语知识理解大

3、自然的伟大,要热爱保护能力理解利用网络增强自学理解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情感接受、反应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3、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秒潮水的语句,熟练成诵部分语句。教学难点:四、教学策略复习归知创设情景、感受景的雄伟壮观自主探究网络查询(网络考察)制作导游图、解说词写、协作商议利用网络汇报交流探究实质归纳.总结四、媒体的运用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使用时间媒体的作用媒体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网络潮的气氛10分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浏览、观察能力应用网络潮的样子特点等15分提供观察

4、资源制作简报浏览、制作情感接受、反应.课件潮的壮观2分提供资源、情感渲染演示教学设计方案 篇2【学习任务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二年级的课文。这是一篇科普文,以有趣的童话形式加以表现,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文章写得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运用了诗歌的形式,读来琅琅上口,适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情分析】本课处于二上年级的初级阶段,而且本课的识字量大,虽然是一首诗歌,但里面有好多的生字学生极容易读错,所以识字、写字、朗读仍然是本课阅读教学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对于三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文章当中后两种是图文并茂,非常清楚。而第一种,由于学生的年龄,可能有大

5、多数孩子都没有见过蒲公英。因此,利用板画认识感知,自由做画加深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自己收集资料,进行简单地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好方法。【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知识目标: 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够学习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植物和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安排】一、整体感知1、导读:“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

6、法?”是啊,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齐读课题。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的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小组交流。这一环节简洁、有效,很快就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培养了学生的全局观念。二、赏读悟趣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爱读的部分读一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2、指名说的过程中相机追问: “降落伞”是什么样的?看老师板画。 这降落伞多美啊!有了它,蒲公英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只要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

7、纷出发。 交流对“纷纷”一词的理解。(抽读评析,选读得最好的学生读。) 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谁能把它画出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做画,评出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再来夸夸她。 苍耳、豌豆这两种植物,书上都配有插图,惟独这一节没有。在理解了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参照另两幅图来画一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加上动作、表情读一读。低年级阅读教学还不适宜完全让学生自学,教师应重视自学方法的指导和示范。故设计时先以学生最喜欢的一节重点指导,以此带动其他小节的自学,让学生们品尝到自学成功的快乐,增强自读自悟的兴趣和信心。3、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分小组合作学习喜欢的小节。喜欢

8、苍耳的就学习第三小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四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在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孩子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得到了进步。 全班交流,相机追问:“铠甲”本来指古代士兵穿着保护身体的铁衣,课文中“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拿出课前采集的苍耳种子摸一摸,掐一掐,体会苍耳种子坚硬的布满刺的外壳。妈妈为什么要给孩子穿上它?这个办法可真有趣啊!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怎样读。(抽读评析,小组赛读。) 豌豆妈妈怎样传播种子?豌豆娃娃离开妈妈时心情怎么样?看一看图回答。(播放豌豆娃娃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动画)你们能通过

9、朗读体会他们的快活吗?全班齐读第五小节,这一节你们认为哪些词语最重要?怎样读最好?抽读,教大家读。(全班即兴创作,加上动作、表情用朗读的方式夸夸豌豆妈妈。) 小结: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豆妈妈靠太阳晒来传播种子。三、拓展延伸1、过渡:植物传播种子只有这三种办法吗?还有多少?怎样才能知道?2、植物妈妈还有哪些办法呢?让我们一起到野外去仔细观察吧!(起立,和老师欢歌共舞)看(屏幕上出现美丽的草原、田野、树林)我们已经来到了野外,这儿是植物的世界,知识的海洋。同学们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3、你能像课文一样夸一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为你最喜欢

10、的植物编一编儿歌。在理解、熟读了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进行仿写,不失为积累语言、提高习作能力的好方法。四、背诵积累植物妈妈的办法真有趣呀!植物妈妈的智慧可真了不起。让我们用背诵课文的方式夸一夸她们吧!学生们反复背诵,比赛谁先背出来。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主要方法,但应该在理解欣赏和反复吟诵中逐渐内化,自然成诵。机械的背诵只能挫伤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检测设计】1、积累,填空:植物妈妈的办法( ),只要你( )。蒲公英妈妈( ),只要( ),孩子们就( )。2、收集:还有哪些植物妈妈有好办法呢?请你自己去查一查。【板书预设】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 风力吹植物妈妈 苍耳 有办法 动物带豌

11、豆 太阳晒【资源库】1、种子的旅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本领:等到成熟了,它们就去旅行蒲公英张开降落伞,随着风儿飘不停。一旦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在那里生根。风滚草的果子,卷缩成一个个球形。随风在草原上滚动,把种子播进泥层。池塘里的睡莲,种子在水面漂行,随着波浪漂呀漂呀,沉到水底发芽生根。椰子树的果实像只小船,它的外壳又坚又硬,浪潮把它冲上海岛,岸边又会长出新的椰林。有的种子成熟了,蚂蚁会来搬运;有的种子靠鸟传播,鸟粪里常有幼苗诞生。有的种子长着钩、刺,能挂在人的衣服上旅行;有的种子根据湿度一张一缩,像动物向前缓缓爬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本领,一代又一代啊,繁衍它们的生命。2、种子传播的奥

12、秘: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像一个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展开时,就像一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絮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材简析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文章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章层次明晰,语言浅显易懂,极富知识性和趣味性。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

13、?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二、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预防?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三、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难点是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

14、的特点的。四、教法学法学法:在学习本文时,要引导学生运用 ?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多读、多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画面,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凭借语言材料,运用质疑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去理解语言内容,领悟语言情感,发现语言规律,以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法: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五、教学程序一、自读课文 理清思路1、同学们,有这么

15、一个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一个有关太阳的神话。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1课,去探索太阳的奥秘。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预习探究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合作交流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出示本课生词传说 寸草不生 差不多 摄氏 钢铁 庄稼 繁殖 蔬菜 热量 比较杀菌 预防 世界学生自己读,指名读,老师相机指正多角度评价鼓励学生,最

16、后齐读,加深记忆。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课文讲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教师相机板书:远、大、热二、品读重点,读中悟写1、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2、分组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3、汇报。(1)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

17、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师板书:列数字老师今年30岁了,我想坐飞机到太阳看一看,你们算一算,我回来大约有多少岁了。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没改头发白,你们看见不认识,笑问老人哪里来?太阳离地球真是太远太远了。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着。(打比方;讲故事)(2)学习?大?的学生汇报:

18、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教师板画演示,然后填写数字。进而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作比较)师板书:作比较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二自然段的关系:先说远,再说大,进一步说明太阳?远?的特点。(3)学习?热?的学生汇报:过渡:老师小时候在书上看到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这时,我想,要是有一天我能登上太阳看一看改多爽啊!你们说说,老师的愿望能实现吗?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作比较)4、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