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8课。【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当年的14岁的“我

2、”和现在的14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又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反映了前辈的耳传身授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有28人,四年级的学生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把课文读懂,能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会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课文内容;在拓展部分,多数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所想,能感悟到课文精髓;少数学生缺乏自主能动性,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1、认

3、识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师:明亮的眼睛能感受世界的五彩缤纷,明亮的眼睛能享受世间事物的美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多好啊!可是还有上千万的人因眼角膜受损而无法享受这份美好。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眼角膜。2、课件出示眼角膜的图片,认识眼角膜,讲解眼角膜的作用。师:眼角

4、膜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眼球的最外层,如果受损或者病变了,就看不见美丽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和眼睛有关的课文,师板书;永生的眼睛。(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饱满的学习热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学生对眼角膜及眼角膜的作用还不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眼角膜的作用,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研究的欲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有怎样的疑问呢?(学生质疑)2、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和老师的阅读提示,走进课文,我相信,你们读完课文后一定会对“永生”这个词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3、课件出示阅读

5、提示。(指明生读)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通过读课文,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文中已经捐赠了眼角膜的是谁?4、检查生字。5、简要说说课文内容。1、师:读完了课文,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认识琳达一家。2、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赠眼睛角膜的动人事迹。)师板书:捐赠(设计意图:高年级的阅读课文,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要让学生又充裕的独立阅读的时间,让其既梳理文章脉络,又领略文章内涵。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他们就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深入阅读。)3、课文中已经捐赠了眼睛角膜的

6、是谁?第一次捐赠的是琳达的母亲,琳达感到非常伤心、难过、不理解;第二次捐赠的是琳达的父亲,琳达为他感到骄傲。三、深读课文,品读词句,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师:琳达的母亲捐赠眼角膜时她还小,她还不能理解捐赠的真正含义,那么我们先走进琳达的童年,走进她当时的内心世界。1、默读课文1-5段,并画出描写琳达当时心情的句子。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我被他们的对话惊呆了。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让我无法明白的是,爸爸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她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2、谁能理解

7、此时琳达的心情呢?(伤心、难过、悲伤)3、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读这段话。4、师:琳达的母亲去世了,14岁的琳达无法接受,她是如此的反对父亲捐赠母亲的眼睛角膜,然而,父亲却非常的平静,他对琳达说了怎样的话呢?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5、你从父亲的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引导: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6、师:是啊!母亲虽然离去了,但她的眼角膜给黑暗中的人带来了光明,她的死是有意义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善良。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段话。7、如果你是琳达的朋友,你会怎

8、样安慰琳达呢?(生自由回答)(二)、学习第二部分1、师:琳达渐渐长大,她也渐渐明白了“捐赠”的含义,她的父亲也老了,但是父亲一直有一个不变的心愿,是什么心愿?请同学们齐读68自然段。2、学生回答父亲的心愿,(捐赠眼睛角膜。)3、当琳达把这件事告诉给同样只有14岁的女儿温迪的时候,她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第9段。2、课件出示第9段。3、自由的大声朗读这一段,并在这一段中找到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4、理解含有“骄傲”的句子。(可不按照顺序出示)、课件出示句子: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师:老师常常提醒同学们,学习不能骄

9、傲,在这里是这个意思吗?(引导:不是,是自豪的意思。)教师问各句式谁为谁骄傲?(引导说舍己为人)5、(课件出示“说一说”)说一说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6、学生汇报。师:谁愿意大声的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设计意图:由整体到部分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与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既认识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重点词句,又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眼角膜的重要性。本环节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展示自我中学习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关注了学生,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四、小结。师:父亲留下的还有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留下了关爱他人、留下了无私奉献

10、的精神。(设计意图:回归整体,让学生加深感悟。)板书:关爱他人、无私奉献。五、拓展。1、师: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这个感人的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让我们来看看原文的结尾。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段结尾。(课件出示)那天,我紧紧搂住温迪。没有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画家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我金发的温迪,她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2、你看后想说些什么?(设计意图:语文课的课外延伸是学生语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基于课堂,又比课堂丰富灵活。本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系统地吸收知识。)六、全文总结,升华情感。1、深刻理解课题。师:琳达的做法对父亲来说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女儿啊,对女儿温迪来说,这又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现在你对课题永生的眼睛又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呢?(引导说出关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永生。)2、师:琳达的父亲、母亲已经去世,温迪也因车祸失去了她宝贵的生命,然而她们的眼角膜在别人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