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1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2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3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4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夏日绝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3、 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了解宋代的词派(婉约与豪放) ,把握此诗的婉约风格。2、能够理解全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3、对项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准备月光这首歌四 、 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 1 )音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月

2、光这首歌吗?(课堂假设,没有听过吗,那让我们来细细倾听,听过了是吗?那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播放歌曲师:正如这首歌词中所唱得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 ,秦末汉初这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弥漫的年代,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被无情割裂的年代。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秦时明月?月光正是秦时明月的片头曲,这个动漫正是以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背景的, 那么可以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吗?为什么喜欢他呢?学生回答( 2 )人物介绍,深入感悟师:老师喜欢的是其中的项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是一位具有创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学了解项羽的传奇故事。学:回答师:项羽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性

3、格具有复杂矛盾性,他具备乱世枭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刚愎自用, 不听人言,同时又带着末世后主的优柔寡断, 妇人之仁。既有着武林侠客的豪气干云的伟男子性格,同时也有着细腻温柔,为情所困的情种性格,正是多种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项羽形象,为后人所诗颂。项羽在年少时便能力能扛鼎,拥有超人般的壮志雄心(一次, 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仪威风凛凛, 便对项梁说: “我可以取代他! “确实, 他最后做到了, 推翻了秦王朝)( 3 )成语拓展,导入深入师: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吗?有哪位同学可以可以讲一下学生回答师:就是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度过黄河,去营救赵国以解救巨鹿之围,

4、楚军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所有士兵饱饱地吃一顿饭,每个人吃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令,破釜沉舟,就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底,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 以此来表明他有进无退, 一定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展示以一当十,最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项羽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杀伐决断的英勇。 然而从鸿门宴, 我们又能看到他的刚愎自用, 妇人之仁。 正是因为他没有听谋士范增的话, 从而错失了借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终导致了项羽的悲剧命运。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备用,侠骨柔情)总的一句话, 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性英雄, 就连他的死都是那样的悲剧, 在被敌军追赶到乌江

5、边时, 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来逃生的, 可是他不苟且偷生, 无脸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惨烈。我想每个人的心中有对英雄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一样的看法。几百年前,有一位女诗人,写了一首诗, 对项羽的评价也很高。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是否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呢?2、朗诵全诗,把握古诗的节奏先由老师朗诵,再请同学来朗诵,随后老师在黑板上划分全诗朗诵的节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读出豪放之气。3、疏通字词,解释全诗先有老师解释重点词语, 再由学生自由讨论诗的意思, 最后抽学生来尝试解释每一句的意

6、思,老师最后说出正确的意思。生当作人杰。句意: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人杰:人中豪杰死亦为鬼雄。句意: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项羽,句意:到现在仍然思念项羽 思:思念 不肯过江东句意:思念他不愿意回老家不肯:不愿意江东:江南的东部(项羽的老家)4、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豪迈悲壮5、诗人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诗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颇有感触,有易安词留世。6、知识点拓展了解“婉约”与“豪放”的区别方案一、通过老师的表演来完成,用扇子作为辅助工具, 表演江南女子的婉约姿态,与东北汉子的豪放方案二、语言阐述。 婉

7、约就是话语含蓄柔美的意思,比如当你认为一个人的说法不对时,直接的说: “你的观点是不对的。 ”那么委婉含蓄地就说: “我认为你的观点,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 ”方案三、现在我们再欣赏一首李清照的一首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说这首诗与本首诗在风格上的不同,本首诗 (婉约) ,这首诗(豪放)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诗人,却写出了如此豪放的诗,这首诗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是异类。选用哪种方案,视实际情况而定7、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李清照为什么会写这首诗呢,联系李清照当时正处在北宋战乱的年代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发生战乱。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但是李

8、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 却临阵逃跑。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 同时腐败无能的宋统治者也使李清照愤慨,于是李清照在行至乌江时,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8、 理解全诗的主旨。从全诗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对项羽有怎样的评价,结合时代背景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既是对项羽的歌颂, 又是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 更表达了李清照高尚的民族气节和铿锵的表白。9、总结老师希望在座的同学们都怀有远大的理想,男生可以做一位像项羽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女生可以像李清照一样做一位富有才气、正直的才女。五、板书设计夏日绝句李清照生人杰 有骨气死鬼雄 有气节六、课后反思本堂课我准备的内容是比较丰

9、富的, 知识点是较多的。 因此我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 有些内容没有很好的估计孩子的理解的接受程度,其中有几点问题1、 有些知识点可以用更为浅显的例子来述说,比如“婉约”与“豪放” ,可以用还珠格格中紫薇与小燕子的性格表示2、 可以用图片,动画,形象生动来表示。比如可以用动画来表示“破釜沉舟”3、 诗是要多朗诵的。可是在本教学过程的朗诵的成分显然是比较少的。岑周颖夏日绝句说课稿石鼓小学:胡宏伟、说教材夏日绝句是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 1128 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今安微省和县乌江口时,

10、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当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

11、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在品悟的 “意象 ” (形象)的时候把握不准,这里需要教师的耐心带着品悟。三、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

12、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学诗五步:解题目 知诗人 读诗句 明诗意 悟意境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五、说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1、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

13、背景。2、收集爱国的诗歌。教学过程:一、咀嚼诗句 温情1、(投影出示)静夜思学生齐读2、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引述:这淡淡的乡愁让我们为之动容,那你能不能再带我们欣赏一首诗,借此来抒发思乡之情呢?生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4、过渡:诗中寓情,情中育诗”,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李白和王唯那种淡 淡的思乡之愁,触摸到了那细腻的情感。那再让我们来感受一种浓烈的情感。5、板书:U日绝句(设计意图: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以情感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让他们在感受诗人情思的同时,激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明白古诗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

14、” 。 )二、初读寻疑 酿情1、(出示夏日绝句)学生齐读2、回忆学诗五步:解题目 知诗人 读诗句 明诗意 悟意境三、古诗学习解题目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萃,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知诗人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宋代 (南北宋之交)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她将 “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 “宗主” 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读诗句字词,节奏明诗意细读品味 悟情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2、品读3、4旬a.提问:从哪两句诗看出诗人怀念项羽?生答并出

15、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齐读b.引导:那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重点理解 “思 ”字后,指名读。c.点拨: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他?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项羽这个人物?引述: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这种宁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诗人深深地怀念呢?孩子们,让我们把诗人这种深深的怀念之情读出来吧!(齐读)情感再浓烈一点(齐读) 。d.冥想:(播放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引述)点拨:此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导朗读:孩子们,请用你的声音表

16、现出对项羽这个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请你声情并茂地传递对他的崇敬。引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引导过渡:a.生齐读出示: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b.提问:人杰“、鬼雄"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这两句诗的理解。c.指导朗读:一个内敛、含蓄的女诗人却有如此宽广的胸襟,人们怎么不为之动容呢?所有的女生让我们站起来,把这种气魄读出来。 (女生读)你们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来,男生们,拿出你们的男儿气概。 (男生读)面对浩瀚的江水我们一起来吧!(师生齐读)d.引述:我们的女诗人李清照,一个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都愿意为国捐躯。而当时南宋统治者却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

17、生。这份愁,这份情,我们怎样表现出来?指名读,并请学生相互评价。引导 “亦”应重读。e.点拨:孩子们,我们的女诗人此时此刻想表达出一种什么情感?(生答)这份宁死不屈的爱国热情真是荡气回肠呀! 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份浓烈的情!(齐读全诗)(设计意图:以诵读体味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注重在诵读中涵泳、意会、体味。创设情境,使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让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这样静态的阅读中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意境逐渐显现。让学生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感受诗歌永恒的本色。 )四、拓展延伸 释情1、讲述:在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文人过客如李清照一样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

18、受那份挚热的情感吧!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古代爱国诗篇,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2、提问:那这一首首爱国诗篇,这一颗颗赤诚的心与你有什么关系呢?(生3、总结:是呀!爱国热情是不会受空间限制,也不会随时间而减少的。我们欣赏古人,我们佩服古人,我们会把他们传承下来的爱国热情继续加温,让崛起的中国 更加强大。拓展内容: 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时节踏青时穿。清明那天李清照来到书市,她突然被地上的书吸引住了,书皮上以篆字写着古金石考 。她不禁大吃一惊,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卖书的老者说: “这书至少也得三十两吧。李清照把钱全部倒出来,也不过十两,半个时辰后,李清照只穿一件内衬的单衣,跑了回来,手里拿着银两。原来,她把自己的新衣给典当了,换了二十多两银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