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追司马》阅读习题及答案_第1页
《风追司马》阅读习题及答案_第2页
《风追司马》阅读习题及答案_第3页
《风追司马》阅读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追司马阅读习题及答案试习题内容:六、 (18 分 )本习题为选做习题, 须从所给 (一)( 二)两习题中任选一习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习题。风追司马孙天才对于韩城,我心仪有加,夏日北上韩城正逢雨,好雨如斯。在丝丝的风雨中,车子一路上坡,在上到上不去的高处,这个古时叫梁的城市就到了。城的北面是象山,城的西面是梁山,芝水河从山梁上流下来,城的南边是福山,跨了合阳过来与韩城相接连。这城市的东边敞了口,面对的是黄河。黄河经过了晋陕峡谷的急湍怒吼,一过龙门, 到了这平川好地方, 身子就懒了, 松弛了, 张胳膊伸腿地平躺了。这城市就这样被三山包围,又由一水牵出。自西而东的芝

2、水河,似乎还没有迈开步子, 就一头涌入了由北而南的大河。 这条大河的东岸是山西的运城, 那里是三国关羽的故里, 河西岸的老崖上立着司马迁的祠墓。要拜这个文史祖宗, 先要过芝水桥, 桥下是条细流, 像条绳索,清清亮亮地流着。 这芝水桥的望柱上, 是两排五谷瓜果, 高粱、 玉米、西瓜、南瓜、石榴、柿子,真真切切。几千年了,这些饱满的粮食滋养着人们的生命, 却因为普通平凡而让人或熟视无睹, 或习惯性忘却,或许有人还觉得这些粮食难登大雅之堂。 但这个古城的人把这些宝物举起来,放在了显眼地方,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过了叫“灵芝”的小桥,是一条石砌的古道。古道临崖而上,一直延伸到“高山仰止”的地方,一直

3、延伸到龙亭原,一直延伸到古都长安。这就是负有盛名的“司马古道” ,祖祖辈辈的韩城人正是沿着这条古道, 融入茫茫的大千世界, 开始他们或灿烂或悲壮的人生历程这古道是用石块砌成的,石块大者一米见方,像卧着的牛羊,小者也如担水的桶口和吃饭的碗。 大大小小的石头像是随意地错落在一起,自然得像篇美文,平平仄仄,凸凸凹凹,气韵大如钟鼓,好生了得。几千年了,人踏车辗,风雨侵蚀,深深浅浅的脚步,横横竖竖的沟壑。但它老而圣,老而刚,怎么看都像是不屈的强者。路边有古松在风雨中作响,风吹来,云起处,峻峭的山崖下,有炊烟缭绕的人家。 不知为何, 走在这条不平坦的古道上, 我想到了马致远的 秋思 ,也想到了司马迁的报任

4、安书 ,想到了那句令人悲怆的诗句断肠人在天涯,也想到了那句豪放的诗句 ?男儿有梦心如铁。这条用石头堆起来的古道,几千年了,斗移星移,物是人非,一直沉静地躺在这里。 这条古道的石头是这样坚硬, 像一块块的骨头。我又想到了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汉子, 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舍弃了,换来的是泣天地惊鬼神的义勇。当时的朝廷有多少文官武将呀,但站出来为李陵说话的竟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 这书生也可以一死了之,但他没有选择死,而是选择了生。他要区县地活着来写三千年的信史。 如天如山一般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个人竟写了三千年,而且是在那样的暗室幽闭中完成的。这个人是咬着牙,含着泪,用血和命写的。走在

5、这石头铺成的路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坚决不移的思想和灵魂。这条路是用石头一样的精神立起来的。 我在这曲折的路上肩负精神踽踽前行,带着一种沉重的思索,走到了“高山仰止”的地方。还有九十九级台阶要上。我知道,那上面有太多的人在跪拜和敬仰。献殿上的石碑已记载了他的神圣,诸如鲁迅的“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 立于 “高山仰止” 的牌坊下, 回首这段仅留存了 300 米的 “司马古道” ,我在心中向这“文史祖宗”鞠躬了。我想,到此为止,也就够了。因为我知道,在“高山仰止”的背面写着“景行行止” 。芸芸如我者是不能止的,能够做到“既景迺岗” ,能够从这光辉耀眼的日影中辨认出自己行走的方向, 能够从这上下皆

6、茫茫的大千世界找到自己心灵应该居住的地方,这就足够了。风还在吹,雨还在下,我没有打伞,想尽情地享受这风雨吹打中的遐想。 我想到了当地广为流行的一句话下了司马坡, 秀才比驴多。这句话在当地被引以为傲,似乎成了韩城士风醇茂的见证。从古到今, “秀才”多如牛毛,但多的是追求光宗耀祖大富大贵的蚂蚱小虫。 历数前朝人和事, 如司马之不屈人格境界者有几?如司马之忧而发奋为世立言者有几?如司马之义勇义命敢于担当者有几?如司 马之悲苦不堪言说而存精神大夫道有几?凄风冷雨,满地黄叶。从古到今,秀才比驴多,丈人如牛毛,敢问萧瑟秋风,谁在追司马?朋友告诉我,古道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徐村。徐者,续之谐音也。那村子的人

7、都是冯姓和同姓,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改姓的, 而自古至今, 那村子的牌楼上刻着四个大字风追司马。19. 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 4 分)20. 文章第段写了 “司马古道”的哪些特点?有何作用? (4分)21. 从全文来看,作者有哪些“沉重的思考”?请概述。 ( 4 分)22.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风追司马”的理解。 ( 6 分)试习题答案:19. 韩城人将滋润人们生命的饱满的粮食当作宝物供奉起来,同时也将司马精神当做宝物加以敬仰并继承。 ( 每点 2 分,共 4 分)20. 写了“司马古道" 的“老而圣,老而刚 " 的特点;由此引起下文对司马迁的叙写,同时, “司马古道”上坚硬的石头也象征着司马迁的不屈。 (每点 2 分,共 4 分)21. 什么是坚决不移的思想和灵魂?芸芸如我者该如何敬仰司马迁?从古到今,追慕司马迁风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