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试题(二)理综物理试卷分析报告201504281655321826_第1页
2015年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试题(二)理综物理试卷分析报告201504281655321826_第2页
2015年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试题(二)理综物理试卷分析报告201504281655321826_第3页
2015年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试题(二)理综物理试卷分析报告201504281655321826_第4页
2015年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试题(二)理综物理试卷分析报告2015042816553218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试题(二)理综物理试卷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一)试题总体评价物理试题涵盖了高中阶段的主干知识;绝大部分是考纲要求的知识点,符合高考题设的惯例。试题中必考部分灵活有难度,尤其是客观题。选考部分的难度和高考相当。(二)试题特点表一,客观题内容情况:题号考查范围主要知识点主要能力难易14物理学史电磁方面知道容易15力与运动力、加速度、速度、势能、机械能理解中等16万有引力万有引力、速度、加速度、机械能理解、运用较难17圆周运动力、向心力、合力理解、分析中等18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理解、判断中等19力与运动摩擦力、牛顿定律分析、推理较难20平抛运动时间、位移、速度分析

2、、判断中等21磁场洛伦兹力、圆周运动理解、几何较难22力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速度、动能、势能、功)实验能力中等23电学实验测定电阻(螺旋测微器读数、仪器选择、电路选择、电阻定律)实验能力较难24直线运动力、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推理、分析中等25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综合较难33热学分子力、分子势能、状态参量、热、能推理、判断容易气体压强、气态方程(等温变化)分析、应用中等34振动与波振动与波的关系理解容易几何光学折射规律(全反射)推理中等35裂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核能理解容易动量与能量动量守恒、能量综合中等14题,物理学史。考查电磁方面的发明

3、、发现。从四个选项的设置看,对于法拉第发明第一台发电机及对于场的概念的提出学生见的少。15题,一个研究对象两个过程的匀变速运动。须要分别分析受力,应用牛顿定律得到加速度,用运动学方法或能量方法得出速度的大小情况,结合运动学得到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涉及的物理量较多,有一定的难度。16题,万有引力定律。先发射近地圆轨道卫星,然后变成椭圆轨道,最后又变成圆轨道。考查速度、加速度、机械能。题目常规也多见。17题,圆周运动。题目情景设计巧妙。本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涉及受力分析、向心力的确认、合力与分力。综合性强、灵活;有一定的难度。18题,静电场。考查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要求能从电

4、势随位置的图像中得到电场强度的大小及方向从而判断出电势能。19题,力与运动。设计了两个物体的运动,需要分析受力,尤其摩擦力的确认。然后应用牛顿定律解答。20题,平抛运动。涉及两个研究对象的时间、位移、速度。比较好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高考要求。21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题设灵活。尤其CD选项须应用数学的求极值方法,有一定的难度。22题,实验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题干较长,情景清晰。涉及动能、势能、重力做功、速率;符合高考要求。23题,实验题,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涉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电表及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电路的确定、电阻定律的应用。难度适中。24题,力与运动。涉及力、时间、位移

5、、速度、加速度。可以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的方法解答;也可以用动能定理。难度适合高考要求。25题,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图像。综合性强。33题,33选考。分子力、分子势能、状态参量、热、能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气态方程(玻马定律)。34题,34选考。振动与波的关系,折射规律(全反射)。35题,35选考。核反应方程、核能;动量守恒、能量二、试卷分析(一)各种指标表二,客观题作答情况统计:类型满分平均分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14题63.120.520.5315题62.440.410.652.9516题64.320.720.642.717题62.710.45

6、0.72.9918题63.850.640.62.8819题63.110.520.782.820题64.080.680.582.3821题62.560.430.392.21客观题的平均总分为26.19,每道题的均分为3.27375,总难度系数为0.546。表三,主观必考题作答情况统计:类型满分平均分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22(1)题10.660.660.170.4722(2)题30.680.230.280.9522(3)题21.240.620.570.9523(1)题21.120.560.610.9923(2)题74.550.650.271.8924(1)题53.050.610.842.2824(

7、2)题72.90.410.752.9525(1)题122.870.240.644.1925(2)题81.220.150.472.94表四,选考题作答情况统计:类型满分平均分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33(1)题63.630.60.453.0833(2)题90.780.090.181.2134(1)题61.040.170.31.2334(2)题93.90.430.653.9235(1)题63.740.620.43.2735(2)题91.640.180.41.98 表五,选考题得分比较情况统计:类型33题34题35题满分151515平均分4.414.945.38 由此可见,选考题33的均分最低,35的均

8、分最高,34的均分居中。 表六,整卷得分情况统计:类 型高考模拟考试(二)项目满分均分考试人数难度区分度标准差物理11049.23125680.450.5624.45 总体作答情况接近山西省2011年、2014年高考成绩。(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表七,客观题作答情况统计:类型正确选项正确率非满分选项最高者非满分选项最高率14题C51.9D17.215题B40.7C35.116题A72C12.417题C45.2D32.918题B64.2D1519题AD45.3B15.720题BD55.8B14.321题AC21A28 从客观题作答情况看,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及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均存在不同程

9、度的问题,下面结合各题的情况具体说明。14题,作答情况比较好。选D的略多一些,这部分学生对场的提出比较陌生。15题,选C的多。其原因是重力势能为,学生误以为就是线性关系。可是对于沿斜面上滑及下滑的问题是平时都分析过的,只看B也能确定是正确的。其余选项的干扰也导致学生误选。16题,选C的原因是:将变轨时的加速与加速度混淆。这道题目特别常见。学生作答总体比较好。17题,选D的原因是:一则对B小球的摩擦力情况没有分析透彻,B可以受两个方向的摩擦力或不受摩擦力。二则需要根据角速度的变化合理分析。18题,选D的学生多一些,其原因是对负电势能的大小判断认识模糊。19题,选B的人多一些是因为对长木板的摩擦力

10、判断错误。本来长木板受的是静摩擦力,学生还用滑动摩擦力的规律解决。20题,选B的多但不敢选D,对于平抛运动的的水平位移相等没有运用好。21题,这道题A选项容易辨认,C选项需要一定的极值求解能力。学生能列出关系(这里为轨迹半径、为速度偏转角或轨迹圆心角),但是不会解这个关系的极值。表八,主观必考题作答情况统计:类型满分平均分难度系数22题62.580.4323题95.670.6324题125.950.5025题204.090.2022题,学生相对还是能根据结构模型和图像的数据计算物理量的。但是题干长难免导致学生只答1、3问。23题,情景常见,作答正常。24题,第一问作答比较好;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

11、的方法容易解答,用动能定理的方法也很方便。第二问相对差一些。说明对于匀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学生还是不熟悉将其倒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或者用末速度表示的位移去解决。25题,列方程并与图像对应确定物理量是一个大挑战。而且两问之间有牵连关系。学生不容易解答。表九,选考题得分比较情况统计:类型满分平均分难度系数33题154.410.2934题154.940.3335题155.380.36 33题,(1)题中ABCD选项容易辨认;E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易理解。(2)题中学生容易写出,但是对气体的压强不好确定,加之缸筒与水箱的关系不容易搞清楚,导致这一问普遍作答差。 34题,(1)题中学生没有搞清楚最小

12、波速与最小周期分别对应波向哪个方向传播,导致作答很差。(2)题,光路的分析是关键。35题,(1)题核子数比较容易解答,但是对于质量与质量数的理解应用有问题。(2)题,动量守恒关系、能量关系;由于有三个物体,情景较复杂,所以作答不理想。 表十,全卷难度系数情况统计折线图图:表十一,全卷难度系数情况统计柱状图图: 注: 以上难度系数为均分除以满分。三、 教学、复习建议1.物理学史 将高中阶段物理学史的内容、方法制作成一份资料,专项复习。例如14题。2.图像 图像是物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建议针对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像描述。对截距、拐点、变化趋势、斜率、面积等等的意义一一分析。一周至少训练一次。例如15题、18题。3.受力分析 加强受力分析的训练,对合力、分力、物体间的作用力形成全面的透彻的理解。例如17题、19题。4.加强对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训练。 物理与数学息息相关,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表达,许多物理问题需要借助数学方法推导、解决。本次21题表明:大量考生缺乏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应予以重视。5.重视规范、准确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语言规范、字母符号规范、作图规范。让学生学会用规范、准确、科学的方式表达,呈现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以及结果。(1)文字表述只有用科学、准确、规范的语言,才能清楚、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