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六年级上(人教版)《6怀念母亲》季羡林_第1页
2月14日六年级上(人教版)《6怀念母亲》季羡林_第2页
2月14日六年级上(人教版)《6怀念母亲》季羡林_第3页
2月14日六年级上(人教版)《6怀念母亲》季羡林_第4页
2月14日六年级上(人教版)《6怀念母亲》季羡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怀念母亲(A案)安徽省望江县教研室 韩吉旺教学分析教材简析: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怀念母亲作者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这篇课文是季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深深地的怀念,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亲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深沉的爱。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并且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相互映衬。表达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课文季老先生对母亲、对祖国的热爱流露于文章朴实的字里行间,所以,课文体现语文人文性一面的是季老对母亲、对祖国深沉的爱,而工具性一面则是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

2、的作用。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的表达作用。3、引导学生置身文本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蕴的思母、爱国之情。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资源准备:1、有关作者的资料;2、自制教学课件;3、歌曲我的中国心4、作者的相关著作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以生为主,以读位本,以导促学。重点体会文本

3、语言、感悟语言情韵。通过亲近和品读语言文字,去体会文字含蕴的意韵,带着这种体会反过来又去亲近和品味语言,感受朴实的语言之妙,积淀语言的感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有这样一位老人(课件:播放颁奖现场视频),这位老人就是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的季羡林。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季羡林的资料。(课件出示相关资料)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读好课题(从节奏和情感两个方面去指导)。题目四个字,我们分别来强调“怀念”和“母亲”这两个词依次读一读,看看怎么读比较合理?着重点在哪?【设计意图】了解作者,

4、读好题目为文本学习之始,通过合理读题,为全课定下情感基调。同时也暗含着阅读文本的学习方法一定要重视题目与作者。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1、初读课文,读书要求:(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把难读的或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2、读后交流。按照下面的形式自由交流。(1)读文后,我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有: ,我想这样解决: ; (2)读文后,我自己不懂的词语有: ,我觉得可以这样弄懂: ;(3)读文后,我了解到的课文内容有: ;3、检查认读本课重点生字词。(课件出示:真挚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4、感知全文。(1)课文题目为怀念母亲,

5、一看就知道是写怀念母亲的文章。但是咱们读读课文,看课文写作者仅仅是些怀念自己的亲生母亲吗?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从中找到答案。课文: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生身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都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疏通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通过交流的形式暴露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相互探讨学习方法。在进行学法指导的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三、再读课文,突出重点1、再读课文,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都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2、分别朗读重点语段。要求读正确、流利。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

6、词语、句子2、朗读课文3、推荐阅读季羡林的书赋得永久的悔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回顾内容。1、请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畅2、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二、潜心读文,体会悟情。(一)读课文,感受悠悠思母情。1、从哪些语段中可以读出“我”对生身母亲的深深怀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1)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课件出示: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2)指导学习学习层次:a、理解

7、“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意思;b、想象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具体情状;c、说说作者为什么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语言“补白”,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当时的具体情状来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同时又是生发语言意象、学习吸纳语言的过程。2、抓“终天之恨”悟得作者心中永久的悔。(1)“终天之恨”是什么意思?我的愿望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

8、,眼泪盈眶。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2)读了这段材料,再读读文章第二段,对于作者的“终天之恨”你一定有新的感受,谁来谈谈?教师引导: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不仅仅是因为母亲弃养,而是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啊。所以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又这样写道:(课件出示: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3)带着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再读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材料,来理解文本语言的意思,来体会“终天之恨”的含义,从而更准确的体会语言表达的情感。3、像这样写到自己对生身母亲无尽的怀念的地方还有哪些

9、?(1)自由读11月18日的日记,边读边圈划思考,在旁边做批注。(2)全班交流汇报。a、你读到了房东太太怎样的神情?(高兴得不得了有点沮丧)b、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神情吗?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的表现以及儿子一直没回来时沮丧的表情。c、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从中读出些什么呢?d、作者看到房东太太如此神情,想到了些什么呢?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真想哭!)e、如果你是作者,此时此刻,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作者日记,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感悟想象的方式,还语言文字以情感画面,并创设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从而更深刻的体会语言的表情达意之功效。(二)再

10、读课文,体会拳拳赤子心。教者导入:后来,作者远离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那个孤寂的小城哥廷根。都说时间能冲淡记忆,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会不会随着时间与空间而慢慢冲淡呢?(不会)请到文中找答案。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1)理解“频来入梦”的意思。什么“频来入梦”?“也”字说明了什么?(2)两个母亲频来入梦,作者两次说到“不知道为什么”。作者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吗?谁来说说?(因为怀念母亲,眷恋祖国。念母思国心切啊!)2、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让我

11、们读着读着,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不尽的怀念,还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母亲无限的眷恋?快速读读课文,圈划出最能体现作者眷恋祖国的语句,做上批注。(1)第一篇日记,指名读。(2)为什么说“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太阳落山了,倦鸟归巢了,孩童们放学了,大人们下班了,他们都能回到自己那温馨而又甜蜜的家,而作者却有家难归,孤独与寂寞更是涌上心头。)(3)是什么让作者感到心里酸酸的,有点凄凉?(出示课件: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4)这种思念既然是凄凉的,那作者为什么又说这种凄

12、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小练笔:当你想到故乡时,你仿佛听到了 ,又仿佛看到了 ;当你想到故乡的老朋友时,你仿佛听到了 ,又仿佛看到了 。(5)这千丝万缕的情感,说不清道不明,最后都融成了一个字,那就是糊!3、对生身母亲的怀念,对祖国母亲的眷恋,总是时刻萦绕在作者的心头,挥之不去 。请同学们将文中的几篇日记连起来再读读,边读边想象思考,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理解与体会。(1)11月20日想得简直不能忍耐。(想得连一分一秒都无法坚持住了。)(2)11月28日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一个“又”字,正反映了作者对故国无限的眷恋。)(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

13、母亲的面影。(“幻出”与“面影”巧妙地把自己与母亲之间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触摸语言、感受语言、想象语言、延伸语言、练写语言。在文本情境的基础上,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在感受文本语言情感的基础上实现语言的创生,情感的迁移,达到教育的目的。四、链接阅读,拓展升华教者导入:任何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祖国游子都会有着同样的情感那就是无时无刻不对故国,对亲人的思念与眷恋。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播放我的中国心)师:日思夜想,想念母亲,想念祖国,那样强烈的情感始终贯穿在季老那厚厚的一本留德十年中。我们今天所读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就像季老所说“可见一斑”。希望大家课后能拜读这部作品,以更深入地走进季羡林老先生的心灵世界,去真切感受他那悠悠思母情和拳拳赤子心。(课件展示:留德十年封面)【设计意图】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