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临清实高 学科:物理 编写人:郑立敬 审稿人:侯智斌选修3-2第五章第1节交变电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交变电流知识对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有广泛的应用,考虑到高中阶段只对交流电的产生、描述方法、基本规律作简要的介绍,这些知识是已学过的电磁感应的引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为了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采取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逐渐深入的方法讲述这个问题.教材先用教具演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交流电,以展示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并强调让学生观察教材图5所示线圈通过甲、乙、丙、丁四个特殊位置时,电流表指针变化的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这样学
2、生就会对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用右手定则独立分析线圈中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关于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教材利用上章学过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得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和最大值的表达式,进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推出电流与电压瞬时值与最大值的表达式.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交变流电。并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4)知道几种常见的交变电流。如正弦式交变电流、锯齿形交变
3、电流、矩形脉冲电流。2、能力目标(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2、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的图象描述。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图象与实际发动机转动时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理解了导体切割磁场会产生电动势。在此基础上学习交变电流,对于理解还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但这是新的概念,鉴于学
4、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讲解时还需详细,加强引导。更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以便更直观更立体的让学生接受。五、教学方法演示+分析+归纳1.通过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一周的实物演示,立体图结合侧视图分析,特殊位置结合任一位置分析,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产生原理及变化规律.2.利用导体切割磁场线产生I感方法,分析得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一些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教具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目
5、标出示单相交流发电机,引导学生首先观察它的主要构造.演示老师手摇发电机模型.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速转动时,小灯泡一闪一闪的.第二次发电机接上示教电流计,当线框缓慢转动(或快速摆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思考问题:线圈中产生的是什么样的电流?(引导学生回答:这种电流就是我们家里电路是的电流,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这样的电流叫交变电流。如果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可以相转换。)注:老师手摇发电机的速度有所改变,一次快一次慢。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从而引入交变电流。(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为什
6、么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框里能产生交变电流?多媒体课件打出下图. 师问abcd线框在磁场中绕OO轴转动时,哪些边切割磁感线?生答ab与cd边.师问线框转到什么位置,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生答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ab边与cd边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方向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此时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师问线框转动到什么位置时,感应电动势最小?生答当线框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时,ab与cd边的速度方向跟磁力线平行,即两边不切割磁力线,此时感应电动势为0.利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打出中性面概念:1.中性面线框平面与磁力线垂直位置.2.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最大,但=0.3.线圈越过中性
7、面,线圈中I感方向要改变.线圈转一周,感应电流I感方向改变两次.如果从中性面开始计时,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经时间t,线圈转到图示位置,ab边与cd边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为t,屏幕上打出线圈水平投影图,如图所示.师问设ab=cd=l1 磁感应强度B,bc=ad=l2 这时ab边E感多大?生答eab=Bl1l2sint师cd边中E感跟ab边中感应电动势大小相同,又是串联在一起,此时整个线框中感应电动势多大?生答e=eab+ecd=Bl1l2sint屏幕上打出:1.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瞬时表达式:e=Bl1l2sint=BSsintN匝线
8、圈时,相当于N个完全相同的电源来个串联,e=NBSsint.其中最大值Em=NBS线框和用电器构成回路i= = sint 最大值 Im=2.屏幕上使线圈转动,如转t=60°,150°,210°,300°时,请学生分别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最后将学生计算结论总结:e=Emsint,既能表示电动势大小,又能表示电动势方向. 由于上面介绍的发电机的电动势按正弦规律变化,所以当负载为电灯等用电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的电流i,也按正弦规律变化,即 U= Umsint, i=Imsint这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做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式电流。下面
9、举例:一台发电机产生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311 V,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角速度是100rad/s.(1)写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2)若该发电机只与含电阻的负载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的总电阻为100 ,试写出通过负载的电流强度的瞬时表达式.在t=s时电流强度的瞬时值为多少?解析:因为电动势的最大值Em=311 V,角速度=100rad/s,所以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是e=311sin100t V.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强度的最大值为Im=3.11 A,所以通过负载的电流强度的瞬时值表达式是i=3.11sin100t A.当t=s时,电流强度的瞬时值为i=3.11sin(10
10、0·)=311×=1.55 A.思考问题:结合数学知识,能否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如下图)演示用示波器显示照明电路的电压波形.分析波形曲线特点,如图所示.阅读书本p32页最后一段。知道还有其它形式的交流电。如锯齿波、脉冲波等。(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九、板书设计交变电流十、教学反思1、交流与直流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学习中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交流与直流的不同之处,即交流电的特殊之处这既是学习、了解交流电的关键,也是学习、研究新知
11、识的重要方法在与已知的知识做对比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特点的方法,是物理课学习中很有效和很常用的方法在学习交变电流之前,应帮助学生理解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其区别的关键是电流方向是否随时间变化同时给出了恒定电流的定义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2、对于交变电流的产生,课本采取由感性到理性,由定性到定量,逐步深入的讲述方法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尽可能用示波器或模型配合讲解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线圈通过4个特殊位置时电表指针的变化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使学生对线圈转动一周中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条件的,还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3、用图像表示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重要方法,它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要注意在学生已有的图像知识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这种表述方法更要让学生知道,交变电流有许多种,正弦电流只是其中简单的一种课本中用图示的方法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以开阔学生思路,但不要求引伸4、在这一节中学生要第一次接受许多新名词,如交变电流、正弦电流、中性面、瞬时值、最大值(以及下一节的有效值)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名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对中性面的理解,要让学生明确,中性面是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当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转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乌鲁木齐四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物理化学实验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碳化硅烧嘴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社会统计与spss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沧江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5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真题汇编)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B卷)
- 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新】
- 2025年厂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2025岗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综合卷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道教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矿用自动抑爆装置应用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查房护理
-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科融合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课件2
- 女性宝妈健康知识讲座
- 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方案
- 景区保安投标方案技术标
- 九宫格数独附答案
- 2023风力发电机组在线状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