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用UC3842的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电压控制型开关电源会对开关电流失控,不便于过流保护,并且响应慢、稳定性差。与之相比,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是一个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能克服电流失控的缺点,并且性能可靠、电路简单。据此,我们用UC3842芯片设计了一个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为了提高输出电压的精度,系统没有采用离线式结构,而采用直接反馈式结构。本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电、视听和照明设备。 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的原理框图电流型控制是针对电压型控制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在保留了电压控制型的输出电压反馈控制部分外,又增加了一个电流反馈环节,其原理框如图1所示。图1
2、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的原理框图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是一个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内环为电流控制环,外环为电压控制环。当U O变化导致UF变化,或I变化导致US变化时,都会使PWM电路的输出脉冲占空比发生变化,从而改变UO,达到输出电压稳定的目的。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2UC3842是一块功能齐全、较为典型的单端电流型PWM控制集成电路,内包含误差放大器、电流检测比较器、PWM锁存器、振荡器、内部基准电源和欠压锁定等单元。它提供8端口双列直插塑料封装和14端口塑料表面贴装封装,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图2 UC3842内部电路8端口双列直插塑料封装的UC3842各管端口功能简介。端口COMP是内部误
3、差放大器的输出端。端口VFB是反馈电压输入端,与内部误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的+2.5V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控制脉冲的宽度。端口ISENSE是电流传感端。在应用电路中,在MOSFET的源极串接一个小阻值的取样电阻,将脉冲变压器的电流转换成电压并送入端口,控制脉冲的宽度。端口RT/CT是定时端。锯齿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1.8/(RT·CT),电流模式工作频率可达500kHz。端口GND是接地。端口OUTPUT是输出端,此端口为图腾柱式输出,驱动电流的峰值高达l.0A。端口VCC是电源。当供电电压低于16V时,UC3824不工作,此时耗电在1mA以下。芯片工作后,输入电压可在1
4、030V之间波动,工作电流约为15mA。端口VREF是基准电压输出,可输出精确的+5V基准电压,电流可达50mA。 UC3842构成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1 电路组成UC3842构成的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图3 UC3842构成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2 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先通过滤波网络滤掉各种干扰。电阻R1主要用来消除断电瞬间残留的电压,热敏电阻RT1可以限制浪涌电流,压敏电阻VDR保护电路免受雷电的冲击。然后,再经过B1整流、C4滤波,获得约300V直流电压后分两路输出:一路经开关变压器T加到MOSFET Q1的漏极,另一路经R3加到C17的正端。当C17的正端电位升到R16时,端口
5、得工作电压,UC3842电路启动,端口电位上升,Q1开始导通,同时端口的5V电压通过内电路建立。C17容量最好在lO0F以上,否则电源将出现打嗝现象。C12滤波电容消除在开关时会产生尖峰脉冲,C11为消噪电容,R6、C13决定锯齿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R9、C15用来确定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响。C14起斜坡补偿作用,能提高采样电压的可靠性。正常工作后,线圈N2上的高频电压经过D2、R17、C18、D3为UC3842提供工作电压。当开关管导通时,整流电压加在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上的电能变成磁能储存在开关变压器中。开关管截止后,能量通过次级绕组释放到负载上。D7、D8是脉冲整流二极管,C7、R5吸收旁
6、路开机瞬间出现的脉冲电流,L3、C8、C9、C10组成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可由下式描述。UO=UI(TON/KTOFF)式中,UO为输出电压,UI为整流电压,K为变压器的变压比,TON为Q1的导通时间,TOFF为Q2的截止时间。由上式可知,输出电压和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及输入电压成正比,与变压器的变压比及开关管的截止时间成反比。C16、R12、D5用来限制栅极电压和电流,进而改善Q1开关速度,有利于改善电磁兼容性。R13主要来防止Q1栅极悬空,D1、R4、C5和D6、R16、C20构成两级吸收回路,用于吸收尖峰电压,防止Q1损坏。系统中的稳压电路有: 电流反馈电路。Q1源极串接取样电阻R15,把电流
7、信号变为电压信号,送入UC3842内部的电流检测比较器同相端。当Q1导通,电流斜率上升时,取样电阻R15的电压增加。一旦R15的电压等于电流检测比较器反相端的电压,内部触发器复位,Q1截止,即实现了以电流控制端口激励脉冲的占空比来稳定输出电压。C19用来抑制取样电流的尖脉冲。 电压反馈电路。主要由可编程精密稳压器TL431和线性光电耦合器PC817组成。输出电压经R21、R22分压后得到取样电压,送到可编程精密稳压器TL431的参考端口,改变R21、R22的阻值,使TL431的稳压值变化,即可改变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C21、R19对可编程精密稳压器TI431内部放大器进行相位补偿。系统通过改变
8、光电耦合器U2的发光强度来改变UC3842反馈端电压以实现稳压。当输出电压升高时,TL431两端的电压UKA保持不变,光电耦合器控制端电流增大,端口反馈端电压值随之增大,UC3842内部的电流检测比较器反相端的电压变低,输出端端口的脉冲信号占空比变低,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减少,输出电压降低;反之,如果输出电压下降时,UC3842的输出脉冲占空比增大,输出电压增高,达到稳压目的。另一方面,端口电源电压由D2整流、C18滤波产生,反映了输出电压的变化,起到反馈作用,使输出电压稳定。 电路有前馈线调整功能。在负载不变时,输入电压突然增加,开关变压器的感应电流由于输入电压增加而迅速斜升,因反馈信号和误差信
9、号尚未改变,限流作用发生比较快,故脉冲宽度变得比较窄。所以,市电的变化在影响输出之前己被补偿,即提高了对输入电压的响应速度。图4 斜率补偿当系统工作在占空比大于50或连续电感电流条件下,会产生谐波振荡,它是由固定频率和峰值电流取样同时工作所引起,图4A显示了这种现象。在t0时刻,Q1导通,电感电流以斜率m1上升,t1时刻,电流取样输入到达由控制电压建立的门限。这导致Q1截止,电流以斜率m2下降,直至下一个振荡周期。如果系统有一个扰动加到控制电压上,产生一个小的I(图中虚线),系统将不稳定。为了能使系统在占空比大于50或连续电感电流条件下仍能可靠工作,将端口的锯齿波电压通过射极跟随器
10、Q2送入端口,从而在电流取样端上增加了一个与脉宽调制时钟同步的人为斜坡,可以在后续周期将I扰动减小至零,如图4B所示。该补偿斜坡的斜率必须等于或略大于m2/2,系统才具有稳定性。系统设计的保护电路有: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当输出电压较高,通过电压反馈电路使得端口电压超过2.5V时,内部触发器复位,外接Q1截止,达到输出过压保护的目的。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当输出电压升高,高于D9的击穿电压时,稳压二极管D9击穿,可控硅SCR触发导通,使光电耦合器二极管的负端电压降为0V,光电耦合器饱和,端口电压为最大值,Q1一直截止,达到输出过压保护的目的。 输出过流、过载保护电路。在电路过流、过载时,输出电压降低,Q3、D4、R8构成次级过流、过载保护电路。当次级未过载时,Q3、D4截止;当次级过载时,Q3、D4导通,端口电位下降,锯齿波振荡器停振,达到过流、过载保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健康管理2025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下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实践
- 新一代智能办公系统软件操作指南与使用手册
- 2025年母婴产品市场消费升级与品牌竞争新动态研究报告
- BOM物料表的用途
- 玻璃纤维过滤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能力提升打印大全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 重难点自考专业(学前教育)真题【B卷】附答案
-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与2025年成本效益评估模型构建报告
- 环保公司检测仪器安全规章
- 2025年建筑工程-安全员C证-安全员(C证·上海)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医学混合成像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内蒙古交通集团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低压安全隐患排查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无答案)
- 金风风电Vensys变桨系统课件
- 【高校辅导员资料】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 um-joyo c2001跨平台监控防误一体化系统使用说明书
- 中央供料系统介绍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